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口腔科器械消毒管理对医院交叉感染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在口腔科诊治的21 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实施后,实施前的器械消毒采用常规方式,实施后采用优化的器械消毒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医院交叉感染发生率和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口腔科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结果: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对院感控制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优化口腔科器械消毒模式,能够有效控制医院交叉感染,降低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在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医院于2017年12月~2019年3月收治的40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8月起实施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2017年12月~2018年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有患者200例,研究期间共有76名医护人员。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和漏报率,比较实施前后多重耐药菌的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结果: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实施后,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和多重耐药菌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院感信息化上报平台在重症监护室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显著,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重症监护的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品管圈感控管理模式对中医骨伤专科医院手术室医院感染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2018年8月起对手术患者实施品管圈感控管理模式,2018年8月~2019年7月为实施后,2017年8月~2018年7月为实施前,实施后患者61例,实施前患者58例。对实施前后患者的手术感染率、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统计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专科理论、技能和感控业务能力。结果:实施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圈员的护理专科理论、技能及感控相关知识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品管圈感控管理模式,有助于降低手术感染发生风险,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提高中医骨伤特色专科医院的手术室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构建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月起构建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将2017年设为实施前,2018年设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各类型感染发生率及感染管理质量水平。结果:实施后医院各项感染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5),感染管理水平评分显著提高(P0.05)。结论:构建以院感科为中心的医院感染防控网络,可以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服务警示录在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外科于2018年8月起实施服务警示录安全管理模式,2018年2~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差错、护理纠纷、安全隐患等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外科护理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护理管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服务警示录应用于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效果显著,能降低管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门诊注射室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成实施前的2018年1~6月和实施后的2018年7月~2019年1月,实施前后各有患者50例。实施前实施常规抗感染管理护理措施,实施后则加强抗感染管理护理措施。采用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估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为零,显著低于实施前的8.00%(P0.05);患者满意度为100%,显著高于实施前的90%(P0.05)。结论:加强门诊注射室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不仅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还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全责康复管理模式对老年科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4月,自2018年11月起对老年科护理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全责康复管理模式,2018年5~10月为实施前,2018年11月~2019年4月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老年科的专科管理质量,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老年科护士、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老年科的患者监护、护理记录书写、考核评价、风险防控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老年科护士、患者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全责康复管理模式应用于老年科病房管理工作中,能够切实有效提高老年科专科管理质量,改善了护士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内科病房于2018年7月起实施前瞻性管理模式,抽取实施前(2018年1~6月)和实施后(2018年7~12月)就诊于医院内科各2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记录前瞻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内科病区患者对抢救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前瞻性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中效果显著,能降低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理风险预警与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为提升护理风险管理质量,医院急诊科从2018年7月起构建实施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2017年10月~2018年6月为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前后科室风险管控质量。结果: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实施后,急诊科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急诊科医护人员对科室护理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护理风险预警及预控管理体系应用于急诊科中,能显著提升科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质量,降低风险和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互联网管理模式在中高危心血管病危险人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内科于2018年8月起构建并实施互联网管理模式,抽取2018年2~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5月为实施后,以实施前后收治的560例高危心血管病患者为调查对象,实施前后各280例,比较实施前后内科高危心血管病患者的管理情况。结果:互联网管理模式实施后,内科高危心血管病患者诊疗和出院后恢复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基础病复发率均低于实施前(P0.05),内科高危心血管病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互联网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高危心血管病患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和基础疾病复发风险,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群体化、个体化、器官化的重症医学管理模式。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医院ICU收治的150例患者实施常规重症医学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医院ICU收治的150例患者在常规管理管理模式基础上,给予群体化、个体化、器官化的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抗生素使用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抢救成功率、家属满意度、医患纠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抗生素使用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动静脉插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尿道插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群体化、个体化、器官化的重症医学管理理念进行整合,能够使重症治疗更加规范化和系统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方法:为研究流动人口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构建应用效果,于2019年1月起进行儿童保健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医院儿科随机选择2018年1~11月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儿童500例设为实施前,随机选择2019年1~8月500例流动儿童设为实施后。记录保健管理模式应用实施前后流动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评估儿童保健管理质量。结果:实施后流动儿童意外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流动儿童家属对保健管理工作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大流动儿童监管力度,实施优质保健管理,能降低流动儿童意外事故发生风险,提高家长保健意识及管理满意度,促进医院保健工作服务水平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医院胸外科自2018年8月起建立并实施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2017年11月~2018年7月为实施前,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胸外科的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胸外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手术期间护理安全管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新型护理安全管理评价体系应用于胸外科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明显提升手术患者监管水平,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故障树分析法在内窥镜故障分析与改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消化内科于2018年8月起实施故障树分析法,2018年8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2018年1~7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随机选择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各有300份管理记录,比较实施前后科室内窥镜故障率与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消化内科内窥镜故障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消化内科患者对就诊检查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消化内科内窥镜故障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科室内窥镜故障率,提高设备使用质量及患者就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规范化管理与效果。方法:医院自2018年12月起对诊疗器械消毒实施规范化管理,2018年6~11月为实施前,2018年12月~2019年5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的诊疗器械为研究对象,统计实施前后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管理质量与管理缺陷发生率。结果:实施后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及包装合格率,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加强诊疗器械消毒规范化管理,可有效提升器械消毒质量,降低口腔科医疗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口腔科门诊预约资源优化策略与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口腔科门诊自2019年3月起,制定预约资源优化策略,2018年6月~2019年2月为实施前,2019年3~1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2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医师对管理效果的评价,统计实施前后就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口腔科门诊医师对患者预约就诊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口腔科门诊患者对预约就诊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口腔科门诊实施预约资源优化策略,能显著提升就诊效率,提高患者就诊满意度,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每周医疗质量点评制度在ICU阶段管理中的执行效果。方法:为提升ICU病房管理工作质量,医院ICU病区于2018年7月起,构建实施每周医疗质量点评管理制度,2018年1~6月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3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ICU的管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管理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每周医疗质量点评制度应用于ICU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规范医疗行为,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全程信息化管理在妇科医院感染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妇科2016年7月~2017年7月间抽出4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期间未开展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实施前;从2017年8月~2018年8月间抽出40例患者视为研究对象,期间开展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妇科高危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医师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及医院感染高危风险时间统计情况。结果:实施后妇科高危患者开展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后,其医院感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而且实施后医师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院感染高危风险时间低于实施前(P0.05)。讨论:全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在妇科应用效果较高,能够降低妇科高危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有助于完善感染患者的基本信息,方便医师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提高高危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互动+不定期走动式"管理在医院门诊导诊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分析其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医院从2018年1月起在门诊导诊护理管理中运用"互动+不定期走动式"管理模式。设2017年为实施前,2018年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患者100例,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人员对专业理论和护理技能的整体考核水平,统计实施前后护理缺陷事项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行"互动+不定期走动式"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对门诊导诊的相关理论知识认知及实践服务技能考核成绩显著提升,整体护理水平提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互动+不定期走动式"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门诊导诊人员的整体水平,显著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模式在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ICU病区于2018年11月起实施"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模式,抽取实施前(2017年12月~2018年6月)和实施后(2018年11月~2019年4月)各500份管理记录及收治的300例患者开展调查,比较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ICU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ICU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模式应用于ICU质量管理中效果显著,能降低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