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内经选读》在十年间经历不同教材的更换、原文字词研究性教学、多媒体多样化教学、案例教学和PBL教学,以及各级围绕《黄帝内经》方面的竞赛等的基础之上,逐渐形成以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文章还回顾了部分院校《内经选读》自主学习的实施情况,以南方医科大学2016级中医学本科生《内经选读》自主学习为例,说明开展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黄帝内经》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中医传统思维。  相似文献   

2.
提出从《黄帝内经》(《内经》)的学科特点出发,在教学中注重与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训诂学知识、中医各学术流派知识的关联,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中医学思维方式,正确理解《内经》理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著作 ,是一部以医学内容为主体 ,涉及众多学科的巨著。为了更好地研究和发展中医学 ,应当建立“内经学”。就“内经学”的概念、研究方向及方法 ;“内经学”形成的基础 ,即 :研究的领域、历史渊源、研究的队伍和论著、《内经》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现今,《内经选读》也是中医专业的本科教育的必修课,是培养中医思维能力,提高中医理论水平的重要课程。本文结合《内经》原文,主要对其蕴含的专业思想教育、医德教育、因材施教等医学教育思想和教育目标、科学求实进行探究,为深化进行中医教育改革提供思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的中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5.
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与技术研究《黄帝内经》需要语料库语言学和中医学的通力合作。语料库的建立、标注、检索等离不开语料库语言学的支持,而内经词汇的语义分类、语义分类体系的建立、数据的分析等又离不开中医学的支持,2个学科的有机结合,将有利于一种新型的《黄帝内经》乃至中医文献研究方法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内经选读为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的精要部分,涉及多个学科,是中医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传统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单一,无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去持续探索文中深意,并且不利于学生自行思考与已学习过的中医基础类课程进行联系。为此,教学团队将反向教学法应用于内经选读课程教学,将教学主体转换为学生,意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巨著,目前已有十多个译本,其中,李照国翻译之版本影响较大。从多个角度着重讨论李氏译本中括号的使用情况,旨在提出问题,引发广大《内经》译本研究者的讨论,推动《内经》英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齐南教授从事中医学教育事业30余年,对于《黄帝内经》的讲授颇有经验。她认为《黄帝内经》的教学形式应以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法 为主体,并从制作教学课件、改变教学方式、自编辅导教材、变革考试方法 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尝试,为中医经典课程的创新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故综述了当代对《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成果,以凝炼当代中医理论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建国后对于《内经》学术思想的研究正逐渐脱离传统的分类编次,进一步用现代学科的语言来阐释和构建《内经》的理论体系,可见当代对《内经》的学术思想研究逐渐进行着语言的转换,即逐渐脱离古老的阴阳五行、气化等语言模式,倾向于将《内经》思想放入现代科学文化的语言框架中来阐释。所以,对于以古代语言为主体的中医学理论,也许需要完全被纳入现代学科的语言框架,才能更好地在当代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帝内经》中的教育观。方法:阅读文献,就《内经》对受教育者的素质标准、医学态度、经典学习、授业方法、学习方式、道德规范等方面做了系统地总结。结果:《黄帝内经》中的教育理念为当代医学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结论:我国的医学教育思想始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传承与发展,已形成了丰富完善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典籍,是历代中医学术发生发展的根源和基础。该书在描述人体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时,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大量的人体解剖结构,因此就自然而然地需要采用一套公认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来进行规范,以方便统一认识和传承交流。这些概念和术语在使用原则上与现代解剖学是基本一致的,因此明确地了解这些概念和术语对于正确理解相关条文的经义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内经》原文涉及的解剖学姿势和上下、左右、前后、内外、阴阳,以及三阴三阳等方位术语的初步整理,为正确解读《黄帝内经》中与人体解剖结构有关的条文提供线索,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探索条文提供解剖学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医学吸收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其中有哲学思想也有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的影响。应该说影响最直接和紧密的就是道家思想。作为中医学理论奠基之作的《黄帝内经》,其整个思想倾向属于道家,鲜明地体现着秦汉新道家的特征,《内经》理论的构建受到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作为《内经》的理论框架的"道"、"气"、"阴阳"思想、体现的辨证思维以及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养生观方面都受到了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道家思想是《内经》中所蕴涵的哲学思想的重要源头。  相似文献   

13.
文章溯本求源,从《黄帝内经》"邪"字着手,对其中有关"邪"的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探讨了《黄帝内经》"邪"概念的学术内涵和中医邪气理论产生的本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从不同语言文化的角度对《黄帝内经》进行研究。方法:选取《黄帝内经》权威训诂本及《黄帝内经》三个英译本作为语料,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对比分析三个译本中《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结果:翻译《黄帝内经》经典语句时,应本着等效翻译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黄帝内经》的原貌,从而忠实传递《黄帝内经》的医学价值和文学价值。结论:《黄帝内经》经典语句的翻译不仅给其他中医经典书籍翻译提供借鉴,而且对典籍翻译理论的发展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气化理论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这一理论在《黄帝内经》时代就基本成熟,并对后世中医学理论发展与实践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气化"概念主要是从自然、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体气血生化3个层面加以定义,用于描述"气"的运动及其产生的相应变化。气化具有永恒性、普遍性、表象性、方向性、变动性、有序性6个特点。通过对《黄帝内经》"气化"概念与特点研究,有助于发掘气化理论在中医学基本理论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凸显中医原创思维特色。  相似文献   

16.
脾阴虚证是脾虚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早在《内经》中就有所论述,但由于历代医家对其意见不一,故至今仍缺乏系统理论研究。本文将通过脏腑辨证与阴阳、气血津液辨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脾阴的内涵,分析脾阴虚证的病因病机,并从证候、治法、方药等方面总结脾阴虚证的证治规律。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内经选读》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主要围绕《黄帝内经》的原文理论开展,缺少在临床实践和科研方面的应用及拓展,不能满足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提出了《内经选读》"三能立体"教学模式的创新,立足于《黄帝内经》原文解析、病例分析、科研主题等,构建贯穿《内经选读》教学全过程的改革创新型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临床综合能力,以及开拓学生的中医科研基本能力。  相似文献   

18.
詹继红为贵州省省级名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善于治疗肾系疾病,如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急慢性肾盂肾炎、狼疮肾等。精通中医四大经典及各家学说,并常教导学生学习中医不能忘根。在中医淋证方面有着其特有的见解与临床经验,基于《黄帝内经》中上古天真论,詹继红认为淋证在不同年龄阶段淋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要点各有不相同,强调治疗淋证要讲究因人而异,同病异治。现就该思想做以下总结。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常用文化负载词英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被列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首。《黄帝内经》中的文化负载词是《黄帝内经》英译的难点和重点。研究《黄帝内经》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对《黄帝内经》乃至中医英译都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两个《黄帝内经》英译版本中文化负载词英译比较的实证性研究,探讨文化负载词的分类及翻译策略,以期对中医英语的学科发展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0.
苏颖 《吉林中医药》2014,(11):1090-1092,1152
《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认为万物象变,气化使然。从自然之气化育万物和自然之气化影响人体之气化、气化理论运用与发展三个方面对《素问》气化理论进行了阐述,指出气化理论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帝内经》理论体系重要的学术特点,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