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阮诗玮教授辨治络病的思想与临床经验。方法 从学术思想入手,归纳出阮诗玮教授对络病的三个观点,即新病久病均可入络,表里脏腑皆有所络,络病积滞沉久缠绵,总结阮诗玮教授辨治络病的治法方药,并列举医案参佐。结果与结论 传播阮诗玮教授的学术经验,探讨中医药在治疗络病的优势与方向,推广中医治疗的精髓,进而发展中医药事业。  相似文献   

2.
3.
文章在中医辨证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医学络病理论,基于络脉内联脏腑、外充皮毛的生理特性和雄激素性脱发久病入络的病程演变特点,总结雄激素性脱发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治则治法及组方用药等内容,提出雄激素性脱发从络论治的思路。“络脉不通”是雄激素性脱发的核心病机,湿热内蕴痰瘀阻滞络脉、血虚风燥邪气损伤络脉、脏腑亏虚络脉萎废不用皆可导致头皮失养发根不固,伴有油腻黏着或干燥瘙痒,最终造成毛发凋落。治疗将“络以通为用”作为基本治疗原则,内服以化浊通络、养脉和络、通补荣络,配合外用活血通络,内外合治使络脉荣顺,毛发得以再生。对构建基于络病理论的皮肤病基础理论起到推进作用,为临床治疗雄激素性脱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一种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以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中风病发病后,虽经有效救治,但大多数患者会遗留神志不清、口眼歪斜、言语謇涩、肢体不遂等后遗症,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李智杰教授基于络病理论及现代研究,认为中风病本虚标实,病程缠绵,以肝肾阴虚或气血亏虚为本,以风、火、痰、瘀为标,病程半年以上,气虚血亏,痰瘀阻络,络脉不通,肌肉筋脉失于濡养进入中风后遗症期。李智杰教授基于“久病入络”运用虫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总结其治疗经验,以供临证参考。  相似文献   

5.
柳皓  胡浩 《中国中医急症》2021,(4):656-659,670
小续命汤历史悠久,化裁变化多样,是治疗中风的经典名方,在唐宋以前备受推崇,是"外风学说"下治疗中风的代表方剂,但随着金元时期"内风学说"的兴起,其治疗地位判若云泥,甚至到了弃而不用的地步.随着近年来络病学说的发展和完善,诸多学者从络病角度出发对中风有了新的认识,以"孙络-微血管"作为中风急性期中西两种医学体系的研究切入...  相似文献   

6.
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属难治性疾病。基于“络病”理论分析可知,本病基本病机为气血失调致耳内络脉血行瘀阻、窍络壅塞。临证应遵“络以通为用”之理,治疗以化瘀通络贯穿始终,并根据病证之不同分而治之:因外感邪气致聋多为络脉损伤,其病机为风热灼络、络损致聋,治宜祛风清热、活血通络;因脏气逆乱致聋多为络脉郁滞,其病机为气机郁阻、瘀滞窍络,治宜顺气开郁、化瘀畅络;因久病脏衰致聋多为络脉空虚,其病机为气血耗伤、络虚不荣,治宜益气补虚、养血充络。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7.
<正>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是成年人最常见的眼眶疾病,其发病常与Graves病的自身免疫性病因相关,故又称Graves眼病~([1])。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面临较大的困难,属于难治性疾病。本病轻则影响患者容貌,重则危及并损害视力。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类属于中医学"鹘眼凝睛"范畴,其病势缠绵难愈,符合"久病入络"的特点。笔者认为本病与络病密切相关,并试从络病理论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辨治进行分析,为治疗本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血管病变在IgA肾病中较为常见,影响IgA肾病患者病情及预后.本文基于络病理论探讨IgA肾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阐述气滞络阻、邪毒伤络、络脉失荣的病理发展阶段,提出扶正驱邪为基本治疗原则,分期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9.
痤疮,又称“粉刺”,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一般认为与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但目前青春期后和围绝经期发病也有增多趋势。笔者通过临床观察,认为痤疮是多种致病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而运用络病理论探讨痤疮的病机,辨证施针,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3例均为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的门诊病人。男性7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48岁;病程最短2月,最长9年;合并有痛经11例,月经过少9例,肥胖6例,闭经3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痤疮的诊断标准。1.2分级标准[1]根据2000年7月南京召开的“痤疮分级与治疗选择”学术会议发布的“寻常痤疮国际改良分类法”按皮损程度分为Ⅰ~Ⅳ级。Ⅰ级为以粉刺为主要皮损,可见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少于30个;Ⅱ级为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个;Ⅲ级为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个,结节少于3个;Ⅳ级为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病灶数在100个以上,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2治疗方法2.1辨证施针外邪袭络:主取肺经列缺,阳明经...  相似文献   

10.
刘敏  王庆国 《中医药学刊》2010,(6):1200-1202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络病理论的思想渊源、整理其研究现状。络病理论肇始于《内经》,而成形于清代,日渐深入于临床各科疑难杂病的诊治,逐渐引起学界的重视,然而,络病理论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病机演变规律、治疗法则和用方遣药等问题都还有待于完善和系统,其科学内涵的揭示与阐明更是络病理论今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肾小球病属肾脏的络脉病变,其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弛易急、易滞易瘀、易入难出、易息成积。肾络病可从肾阴亏虚,络脉失养、气阴两虚,肾络不荣、气阳两虚,肾络失煦、风湿扰肾,肾络失和、湿热伤肾,络脉阻滞、毒滞肾络,络体受损、痰浊内盛,肾络壅滞、水瘀互结,’肾络痹阻、痰瘀结聚,络息成积等证型论治。临证药物运用力倡选用虫类药,  相似文献   

12.
袁倩  鲁凯 《中医临床研究》2023,(27):145-148
乳腺增生症是中年女性最常见的疾病,既非炎症也非肿瘤,以乳房疼痛和乳房肿物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且有一定癌变风险。针对乳腺增生症,西医暂未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乳腺增生症方面,尤其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近年来络病理论的兴盛为本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络病理论是中医重要病机学说,乳腺增生症的辨治与络病理论密切相关,目前少见从络病理论探讨乳腺增生症的辨治研究。文章从络病理论探讨乳腺增生症,认为乳腺增生症具有“久病入络、由气及血、络脉本虚”的病理特点,符合络病的疾病特征。文章通过文献溯源的方式梳理络病理论的发展历程,提出乳腺增生症始生、演进的基本病机为“气络不利,血络瘀阻”,由气及血,由浅入深,后期“络瘀-络损-络虚”。乳腺增生症微环境体现“浓、黏、凝、聚”的病理状态,文章结合络病理论与乳腺增生症的关联,提出乳腺增生症始生期、演进期以通为主,后期络虚通补的治疗大法。故就络病理论与乳腺增生症的辨治思路进行探赜,以期为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症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难治性疾病,中医学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在不断完善,通过对中医学络脉系统的阐述,及邪入络脉病机理论的认识,指出络病的七大特点,阐述了通过络病理论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基础,指出从宏观与微观上溃疡性结肠炎与络病皆有密切联系,并分析了治络之法及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络病理论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解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新思路。通过对肾络生理、病理的阐述,提出痰、瘀、毒、虚共同导致的肾络瘀滞是慢性肾衰的病理基础,养血活血、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从络病辨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肝络癣阻、血瘀痰结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组成抗纤软肝颗粒。分期分阶段辨治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实验、动物史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等多角度、多层次、多环例探讨了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出血性中风为内科急危重症.究其病机,历代诸说纷纭,刘河间主火,李东垣主气,朱丹溪主痰.近代医家张柏龙、张寿甫则遵《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旨,倡导"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之论.当代医家及中医药教科书则把出血性中风归纳于中脏腑之中,分为闭证、脱证两大类.闭证治以豁痰熄风、开窍启闭为法;脱证治以益气回阳、救阴固脱为法,作为当今之常法.笔者临床用常法而不应者,多另辟新径,或可向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从络病理论论治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从络病理论论治予刺络拔罐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手肿、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疼痛、手肿、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从络病理论论治予刺络拔罐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对疼痛、手肿、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均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运用络病理论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新思路.通过对肾络生理、病理的阐述,提出痰、瘀、毒、虚共同导致的肾络瘀滞是慢性肾衰的病理基础,养血活血、和络泄浊法是治疗慢性肾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及其辨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理基础、发病机理、传变规律,提出相应的救治原则,为建立急性出血性中风专有中医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并对中医药救治本病寻求高效、强力、安全的治疗方案与药物有所启发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重要的病理特征,也是进一步向肝硬化发展的主要中间环节。近年来运用中医络病理论,认为肝络痹阻、血瘀痰结是肝纤维化的基本病机,以活血化瘀、化痰通络为基本治疗大法组成抗纤软肝颗粒,分期分阶段辨治肝纤维化,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实验、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