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在辨证上,需在以下3个要点上与疾病后期进入虚寒阶段者进行鉴别:辨尿之寒热,辨痛之虚实,辨阳痿之身心.仝小林认为下焦湿热,瘀阻经络,气机不畅为核心病机,宜清热燥湿解毒,行气化瘀,选用黄柏、生蒲黄、橘核组成三味小方,黄柏常用剂量为9~30 g,生蒲黄9~15 g,橘核15~30 g,...  相似文献   

2.
茯苓、生白术、泽泻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利脾湿三味小方.仝小林认为,现今多种疾病以脾虚湿困为基本病机.茯苓可利水渗湿,常用剂量为9~120 g;生白术可健脾燥湿,常用剂量为9~90 g;泽泻渗湿化浊,常用剂量为15~30g.利脾湿三味小方用于代谢性疾病、内分泌、消化系统疾病等有脾湿之证.  相似文献   

3.
津伤可见于糖尿病病程的多个阶段,紧抓核心病机,有的放矢,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仝小林院士认为,因热伤阴,因热耗气,因此滋阴益气的同时更要警惕背后之"热",所谓"扬扬止沸,不若釜底抽薪",热为致病之源,清热为澄源之治,滋阴益气更应注重清热.知母、天花粉、葛根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清热养阴生津小方,三味药合称"滋膵饮",见热盛阴伤均可配伍使用.方中知母常用剂量为9~30 g,天花粉常用剂量为15~30 g,葛根常用剂量为15~60 g.  相似文献   

4.
何莉莎  王涵  尹楠  宋攀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07-1009
腐腻苔是常见的病理舌苔,其临床意义多为脾气亏虚,运化失司,进而产生湿邪、痰浊、食积等病理产物,秽浊之邪上泛所致.脾失健运,气机失调,浊邪凝聚是其主要病机,治疗上以健运脾胃,消导化浊为主要的治法.生白术、晚蚕砂、神曲是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的辨治腐腻苔的靶方,临床各种病证中但见舌苔腐腻者,皆可配伍使用.方中生白术常用剂量为9~90 g,晚蚕砂常用剂量为6~15 g,神曲常用剂量为9~15 g.  相似文献   

5.
肾性血尿是肾内科常见疾病,多见于急慢性肾炎、IgA肾病、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疾病中,这类疾病常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最终可进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仝小林教授认为此类疾病属脏腑风湿病的范畴,其发病往往由于感受风寒湿,邪伏肾络所致,而见血尿者则多兼湿、热、瘀等病理产物,临床常在扶正透邪的基础上,加用仙鹤草、侧柏叶、小蓟三味药针对症靶治疗。仙鹤草收敛止血兼可补虚,侧柏叶祛风止血兼能散瘀,小蓟善清血分热而凉血,三者配伍,恰合肾性血尿的病机特点,能针对性减少尿红细胞数量,临床用量均为15~30 g。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弥漫性病变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低的共同超声表现,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炎等.仝小林院士认为,此类疾病以情志失常为主要病因,并呈现"郁-瘀-虚"的发展过程,治疗时当注意察因重果,调态治靶.针对疾病早期痰火郁结之态,夏枯草、猫爪草、木贼草能清热泻火,化痰散结,态靶同调,临床常用剂量为夏枯草30~60g,猫爪草15~30g,木贼草15g.  相似文献   

7.
刘彦汶  郑仲华 《吉林中医药》2020,40(10):1264-1266
葛根、松节、威灵仙是仝小林院士临床治疗痹证的常用药。在诸多导致颈椎病的邪气因素中,以风、寒、湿尤为重要。葛根舒利太阳经气,治疗项背强紧疼痛,临床常用剂量为15~60 g;松节祛风燥湿,舒筋通络,临床常用剂量为15~30 g;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临床常用剂量为15~30 g,三味药同用可共奏通阳散寒、祛风燥湿、柔筋通络之效,为治疗颈椎病的靶方靶药。  相似文献   

8.
顾成娟  吴学敏  王涵 《吉林中医药》2020,40(11):1417-1419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为临床常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关系。仝小林院士认为,改善血运,调节局部的血管神经的功能状态是关键。本病有虚实之分,标实者以气滞血瘀为主;本虚者以肾虚为主,行气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的始终。仝小林院士临床常用川芎、白芍、蜈蚣粉为基础,配伍淫羊藿治疗阳痿,方中白芍酸甘化阴,养血柔肝,荣养络脉,蜈蚣力猛性燥,善走窜通达,通经逐邪,畅通经络,川芎甘辛温通,为行气活血之要药,佐蜈蚣以养血活血。三药配伍,补肝柔肝,荣养宗筋,养血益精,调和阴阳,行气通络,活血起痿。方中白芍常用剂量为9~30 g,川芎常用剂量为9~15 g,蜈蚣粉的常用剂量为1.5~3 g,打粉冲服。  相似文献   

9.
黄连、清半夏、瓜蒌子三味小方组合取小陷胸汤之意,源于张仲景《伤寒论》,仝小林教授常用之治疗代谢综合征中医辨证为痰热互结者。仝小林教授认为,黄连可清热降糖,常用剂量9~30 g,热较重或血糖明显偏高者可酌情用至60 g;清半夏辛温,可化痰涤饮、消痞散结,临床常用剂量9~30 g;瓜蒌子甘寒,润肺消痰、清火止渴,既可助黄连泄热,又能与清半夏共奏涤痰之功,临床常用剂量15~30 g。全方合用可很好的改善患者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0.
湿疹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仝小林院士认为湿疹发作时多为湿热瘀毒所致,常用黄柏、生薏苡仁、白鲜皮三味小方态靶结合治疗湿疹,黄柏、生薏苡仁调湿热态,白鲜皮为治疗皮肤病之靶药。方中常用剂量黄柏为9~30 g,生薏苡仁为30~120 g,白鲜皮为9~30 g,若瘀重者,可加牡丹皮、赤芍,湿毒重者加土茯苓、苦参。  相似文献   

11.
降香、水蛭、川芎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微循环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久病入络,慢性病后遗症期多见络瘀之证,西医鲜有治疗药物。降香为气络之药,辛香走窜,常用剂量为9~15 g;水蛭为血络之药,破血逐瘀,常用剂量为3~9 g,常用剂型为粉剂;川芎为血中气药,活血行气,常用剂量为9~15 g,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肺间质纤维化、脑中风后遗症等络瘀之证。  相似文献   

12.
赖杏荣  顾成娟  王涵  赵锡艳 《吉林中医药》2021,41(10):1283-1285
胃热证常见于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口腔炎症、急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石膏、知母、川黄连三药合用以直折胃热,石膏配知母清热而不伤阴液,黄连尤善清中焦之郁热,方中石膏常用剂量为15~30 g,知母为15~45 g,川黄连为9~30 g,若胃热伤阴,可加人参益气生津,津液伤甚者,可加石斛、麦冬、玉竹、沙参.临床应用中应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相似文献   

13.
仝小林院士将2型糖尿病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病至"虚损"阶段,则变证百出,此阶段以正气不足,阴阳两虚,兼有血瘀为核心病机,治疗注重扶助正气,调补阴阳,辅之以活血化瘀,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随证治之.肉桂、山萸肉、生晒参是仝小林临床常用的益气扶正、阴阳双补的小方,三味药合称"温脺饮",对于2型糖尿病晚期但见阴阳两虚者,皆可配伍使用.方中肉桂常用剂量为3~30g,山萸肉常用剂量为9~60g,生晒参常用剂量为6~30g.  相似文献   

14.
痔病是国内肛肠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仝小林院士认为,气血失调是痔病形成的基础,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是其核心病机,辨证论治时强调察因重果,调态治靶.针对痔病湿热气滞血瘀互结之态,以参芦、槐实、三七行益气升提、清降泻热、止血化瘀之效,态靶同调,临床常用剂量为参芦6~15 g,槐实9~15 g,三七1.5~3 g.  相似文献   

15.
大黄附子汤是仝小林教授临床辨治肾功能不全的效方,通过多年临床经验,精选大黄、淫羊藿、生麻黄组成新方,尤适用于形寒肢冷、大便秘结伴肌酐、尿素氮升高的肾功能损伤患者。方中大黄苦寒降泻,排毒泻浊,常用剂量6~30 g;淫羊藿补肾壮阳,温肾排水,常用剂量15 g;生麻黄发汗利尿,常用剂量6 g。  相似文献   

16.
仝小林院士认为免疫力低下主要表现为易感综合征、疲劳综合征以及慢性感染反复发作等,机能减退主要表现为老年记忆力减退、抑郁症、行动迟缓等,衰弱、老化是其核心要素,治疗以温肾火、补肾精为主。仙茅、淫羊藿、枸杞子是仝小林院士治疗免疫力低下、机能减退的基础小方,临床常用剂量分别为仙茅6~30 g,淫羊藿9~60 g,枸杞子9~30 g。  相似文献   

17.
肥胖与中医学中的"脾瘅"密切相关,为脾瘅的早期阶段和中心环节。仝小林院士认为,虚胖多因后天之本不足,少食但脾胃虚弱无以运化,饮食聚于中焦,酿生痰湿,治疗以健脾利湿为主。虚胖多为代谢能力低下,辨证要点为腹型肥胖为主,常见气喘吁吁、囊囊肚腩,手脚发胀或水肿,女性多见。生薏苡仁、茯苓、山药是仝小林院士治疗虚胖的基础小方,可每日煮粥或煎药,长期服用半年以上。入煎剂时常用剂量为生薏苡仁30~120 g,茯苓为9~30 g,山药为9~15 g。  相似文献   

18.
生白术、炒白术、炒苍术是仝小林教授临床常用的治疗代谢性疾病三味小方。仝小林教授认为脾胃乃气机运行之中枢,代谢性疾病要从脾胃入手,调畅中焦气机。生白术利脾湿,常用剂量为9~90 g,炒白术补脾气,常用剂量为9~30 g,炒苍术燥脾湿,常用剂量为9~30 g。  相似文献   

19.
林家冉  王新茹  顾成娟 《吉林中医药》2020,40(12):1547-1549
类风湿性关节炎为临床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仝小林教授认为,在诸多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理因素中,寒、湿、瘀为本,内外阴邪勾结引动为因,临床应大力温阳散寒除湿、活血通络,可选用露蜂房、鹿衔草、豨莶草三味小方配伍治疗。方中露蜂房祛风止痛,常用剂量为9~15 g;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常用剂量为15~30 g;豨莶草祛风湿、利关节,常用剂量为15~30 g。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仝小林院士认为眼络病出现在糖尿病病程发展的"虚损阶段",气虚络瘀为主要病机,基本治法为益气活血通络,临床常选用黄芪、夜明砂、潼蒺藜三味药物配伍治疗。方中黄芪补气通络,气行则血行,夜明砂、潼蒺藜均入肝经,夜明砂散瘀明目,潼蒺藜养肝明目,还需要结合肥胖型糖尿病和消瘦型糖尿病病理基础进行加减。黄芪常用剂量为9~30 g,夜明砂常用剂量为6~15 g,潼蒺藜常用剂量为9~15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