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ang XH  Zhou L 《中国针灸》2011,31(3):252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的"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是针刺治疗的千古铭训,并以此理论为核心,发展出一系列针刺手法.但是随着近代各种针刺治疗方法的应用,发现不"得气"也有效. 1"得气"与"针感"的异同 所谓得气,主要是指针刺过程中毫针与经气相得,古称"气至",近称"针感',[1].<内经>中"得气"等同于"气至",是指针刺后候得经气的感应,是针灸补泻的前提,包括医者针刺过程中体会到的针下沉紧感和患者所产生的酸麻胀痛、触电、冷凉、烧灼等自我感觉[2]."针感"是现代名称,主要是指患者对针刺所产生的局部酸、麻、胀、痛等感觉.  相似文献   

2.
刘东明 《陕西中医》2012,33(7):936-936,F0003
<正>针刺感应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或施以提插、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的经气感应,这种经气感应在古代文献中称之为"得气",现代简称为针感。无论是"得气",还是"针感",强调的是针刺所"感",而笔者认为针刺感应的内涵包括"感觉"和"反应"两个方面。针刺所"感"是看不到的,只能去感受,  相似文献   

3.
根据《内经》"三才""五体"的人体结构层次观点,结合现代解剖学的组织结构理论,以及笔者3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将人体针刺的结构层次分为4层,各层产生不同的针感。第一层为皮肤层,针尖入皮肤时,主要表现为"痛"感;第二层为皮下浅筋膜层,针尖在这一层则出现强烈的"胀"感,并可沿一定方向传导;第三层是深筋膜和肌肉层,如针尖刺到深筋膜是"重"感,针尖刺入肌肉时,则为"酸"楚感;第四层为骨膜和骨层,针尖一旦触及,则出现剧"痛"。此外,每一层都有血管和神经分布,针尖刺到血管时则"痛",刺到神经时则"麻",并沿神经走行方向传导。反之,我们通过病人的针感,也可得知针尖所在的层次和部位。掌握针刺层次与针感的关系,对进一步研究针法、针刺的疗效和病人的感觉及调控病人的针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刃针结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刃针组和针刺组。刃针组采用在肱骨外上髁周边、软组织压痛及Mills试验疼痛处及沿桡侧伸腕长、短肌肌腱选取压痛点,多点、"十"字或"米"字切开,再手法治疗,每周1次,连做2次。针刺组采取阿是穴、曲池、手三里等针灸治疗7次一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刃针组治愈25例,针刺组治愈17例,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刃针结合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治愈率优于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张卫华教授在继承传统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创建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针法,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跟随张卫华教授临床门诊学习、观察、总结其临床针刺得气之手法。结果其临床针刺得气手法在继承传统"一点一线模式"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并应用分层、多向针刺得气法,总结为一穴一线、二向、三层、四部针刺得气法,将针刺穴位下的组织分层与不同方向有机结合,不仅丰富了针刺操作的内容,增强了局部针刺得气的感应,显著的延长了"气至病所"的路线,更为重要的是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结论张卫华教授独特的针刺手法临床操作简便,疗效较好,是较为实用的针刺得气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双针互透法"是指将两根毫针刺入不同腧穴后按一定方向共同透至其他另一腧穴的一种针刺方法,即两针三穴。"双针互透法"源于元代王国瑞所著《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治头风痰饮针风池"横针一寸半入风府",其操作方法和理论有别于以往常规透刺法。该针法以阴阳学说和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可起到调和阴阳、通经接气等作用,在治疗头痛、面神经炎、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等疾病上具有操作简单和临床疗效显著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周然宓 《中国针灸》2002,22(12):852-853
1 操作方法其基本操作方法分为只能平刺的浅表穴位和针刺较深的穴位两类 ,具体如下 :(1)只能平刺的浅表穴位 在体表定位处沿经络分布路线向合适的一方旁开应针入针体长度的 1/2 ,然后朝向穴位进针 ,待针尖到达穴位深部后 ,再进针一倍长度 (使刺入人体之针体的中点接近穴位传统体表定位点的深部 )。(2 )针刺较深的穴位 先确定所选穴位应该针刺的垂直深度和针之长度 ,然后在该穴位的体表定位点沿经络分布路线向适当的一方旁开一定距离 (略等于常规针刺深度 )处下针 ,朝着该穴位体表定位处的深部斜刺进针 ,待针尖到达穴位深部后 ,再进针一倍…  相似文献   

8.
腕踝针结合针刺"阿是穴"与体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16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腕踝针结合针刺"阿是穴"与体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将2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采用针刺"阿是穴"与体针,并结合腕踝针,对照组常规针刺"阿是穴"及体针.结果:治疗组治愈80.72%,显效12.05%,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治愈51.61%,显效20.11%,总有效率88.71%.经统计学处理,从治愈率角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从总有效率角度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亦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针刺"阿是穴"结合腕踝针与体针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明显优于单纯针刺"阿是穴"与体针.  相似文献   

9.
来函照登     
本年五月号刊出灵枢官针篇浅释一文,在第6页左栏12-13行:"以痛为俞的痛,也可以由检查所得的压痛点去理解",句中的"压痛点"当改作"敏感点";又第7页右栏12-14行:"其所谓气与谷气的实际意义是相同的.针师以针刺得到酸胀等感应谓之得气"两句,当改作:"……实际意义是相近的.针师以针下得到沉紧感觉谓之得气,病人出现显著的酸胀等感应则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颈源性头痛针刺治疗方案进行初步优选。方法 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组,风池、风府直刺组,颈夹脊平刺组,每组30例。根据4因素3水平(穴位及针刺方向、角度: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风池风府直刺,颈夹脊平刺;针刺深度:浅,中,深;针数:1根,2根,排针;留针时间:0.5h,1h,6h)的不同组合方案再分为9组进行治疗,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根据各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加权值,应用正交设计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进行分析后确定优选方案。结果直观分析显示,选取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采取中刺深度,排针,留针6h,可以获得颈源性头痛相对最佳的针刺疗效。方差分析显示,穴位及针刺方向、角度和针数这2个因素在改善头痛的近期疗效上均为显著因素。多重比较显示,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疗效优于风池、风府直刺;排针疗效优于其他两个水平。结论颈源性头痛优选针刺治疗方案为脑空透风池、脑户透风府,排针法,中等刺深(1寸),留针6h。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有关针灸部分经文进行疏理,结合王鸿度教授关于"随变而调气"的论述,提出在针灸临床中应注意以下6点:一是制定诊疗措施须因人、因时、因地变化予以相应改变;二是在"人情"环节中尤应注意体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病情和治疗的影响;三是重视为我们确立治疗措施提供依据的"针前诊"及审定诊断和判别疗效与评估预后的"针时诊";四是在针刺治疗开始至结束要注意调节医患双方的"神",使主客体达到心理、生理上的和谐统一;五是"补虚泻实"是中医临床中的基本治则,但基于针刺的特殊性,主张阴阳形气俱不足者不可刺,针、药不能偏废;六是在治疗过程中要结合"针前诊"及"针时诊"所得脉象之变化作为"气调"及"止"与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滞动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滞动针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各38例。治疗组取穴压痛点,采用专利滞动针针具治疗,对照组取穴曲池、手三里、压痛点,常规针刺。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30例,显效6例,无效2例,治愈率78.9%,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14例,无效3例,治愈率55.3%,总有效率92.1%,两组治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滞动针和常规针刺治疗网球肘都有疗效,但治愈率滞动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13.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针灸学及其临床的理论渊源,其中近半数篇幅论述了针灸学内容.《针解篇》是《黄帝内经·素问》的第五十四篇,主要从针刺补泻手法、针刺的注意事项、针具的功用和临床选择等方面进行论述,篇名中的"针解",指本文在解释《灵枢·九针十二原》及《素问·宝命全形论》的有关针刺问题,故名"针解篇".其主要学术思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进行多中心临床评价。方法:将2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邵氏"五针法",穴取肺俞、大椎、风门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穴取定喘、膏肓、肺俞、太渊、脾俞等。2组均每日1次,连针6次,休息1天,共针4周。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14例,显效42例,有效3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6%;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30例,有效41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85.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肺功能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邵氏"五针法"治疗肺脾亏虚型哮病疗效显著,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客观地研究针刺加电针法与针刺加穴位注射法两种不同治疗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出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针加电组30例,采用针刺加电针法;针加穴组30例,采用针刺加穴位注射法。每天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2个疗程。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与腰椎功能评分都有变化,两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疼痛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与针加穴组无显著差异,腰椎功能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于针加穴组(P<0.05);②临床疗效方面针加电组优良率高于针加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电针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针刺加穴位注射法疗效更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揿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52例)和针刺组(48例),揿针组取穴双侧腹结、关元、天枢、阴陵泉及左下腹部压痛点、条索状反应物,针刺组取穴天枢、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分别干预2个疗程,每疗程结束记录中医症状积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2组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相比较,2组干预1个疗程及干预2个疗程后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 0. 05),与干预1个疗程后相比较,揿针组干预2个疗程后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 0. 05)。与针刺组相比较,干预2个疗程后揿针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 0. 05)。结论本次揿针治疗及取穴方案是改善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项五针治疗中风后延髓麻痹吞咽困难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比较项五针和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项五针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0例.项五针组穴取哑门、天柱、治呛穴,行针刺治疗,行针时配合吞咽训练.常规针刺组穴取廉泉、通里、照海,行针刺治疗.两组均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2周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项五针组总有效率达93.3%,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达80.0%,项五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项五针比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吞咽困难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踝针是一种新的针刺方法,主要治疗人体横职以下各部位的一些常见病。该法将躁部定为6个刺激区,治疗时根据病情选取1~2个区的相应点用毫针沿皮下平刺,以不产生酸、麻、重、胀、痛等感觉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采用踝针埋入法治疗坐骨神经痛日轻夜重者,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现简介如下。治疗方法:以人体的腹侧和背侧分为阴阳两个面(6个区),l、2、3区在阴面(腹侧),4、5、6区在阳面(背侧)。治疗本病常选取1区和6区。6区的划分是以十二经脉在体表分布为依据,6个区的刺激点(进针点)约在内外踝最高点上三横指环绕踝部一圈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通利枢机针刺法辅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患者随机分为头体针组32例及通利枢机针刺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通利枢机针刺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利枢机针刺法,头体针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头针加体针针刺,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第1、2、3疗程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通利枢机针刺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头体针组为81.3%,通利枢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头体针组(P0.05)。两组第1、2、3疗程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下肢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通利枢机针刺组各时间点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总分均明显高于头体针组,通利枢机针刺组第2、3疗程末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下肢评分均明显高于头体针组(P0.01)。结论通利枢机针刺法可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且疗效优于头体针针刺。  相似文献   

20.
多针刺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针刺是指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治疗方法.所谓多,是与单针刺相对而言,与传统的用穴原则"少而精"相比,此法的特点是"多而密",此法最早起源于<灵枢@官针>的傍针刺、齐刺、扬刺等刺法,现代临床上亦多有发展和应用,名称并不统一,如围刺、对刺、集合刺、丛集刺、交叉刺、纵横刺等.近年来,有学者在躯体某一区域内用多至10~20根针,并称之为"群针术",亦很有特色.本文在复习多针刺法文献及临床报道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对此做以下几方面的初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