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系统介绍了秦伯未在程钟龄、莫枚士有关病因论述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用,将治疗格律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气、血、痰、虚、食、虫、疫十三纲,并以此统法、用方、遣药的经验,诚为病因辨证之纲要,对指导临床实践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秦伯未先生,为近代著名老中医之一。早年曾跟随上海名医丁甘仁为师,且又博览群书,理论联系实践,能汇集各家之长。秦老一生著书甚多,又热心讲学,为继承和发展中医事业、培养中医人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秦老在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已故名老中医秦伯未先生对中医理论研究深邃,在临床实践中经验丰富,兹将其对泄泻的证治经验简介于次。泄泻者,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溏薄乃至完谷不化。此病四季皆有,而以夏秋为多。从  相似文献   

4.
欧阳星 《河南中医》2003,23(3):12-13
秦伯未先生是近现代名医 ,早年从事中医院校教学 ,整理多种经典著作及编辑中医知识读物 ,风行甚广。解放后 ,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先生治学严谨 ,融汇了中医名家学说 ,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 ,遇到前人没有治过的病证 ,也能独立思考来进行探讨。他认为 ,祖国医学里有大量的宝贝 ,有些象没有经过雕琢的璞玉 ,也有已经雕琢而蒙上了一点尘土 ,这使有些人不容易认识 ,如何来鉴别和加以刮垢磨光 ,需要有学问有经验的大夫们来指导 ,多做些整理提高的工作。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有学问有经验的人 ,不仅注重中医理论的挖掘和研究 ,更注重临床实践的探索和…  相似文献   

5.
秦伯未先生是近现代名医,早年从事中医院校教学,整理多种经典著作及编辑中医知识读物,风行甚广,解放后,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先生治学严谨,融汇了中医各家学说,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遇到前人没有治过的病证,也能独立思考来进行探讨。他认为,祖国医学里有大量的宝贝,有些像没有经过雕琢的璞玉,也有已经雕琢而蒙上了一点尘土,这使有些人不容易认识,如何来鉴别和加以刮垢磨光,需要有学问有经验的大夫们来指导,多做些整理提高的工作。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有学问有经验的人,不仅注重中医理论的挖掘和研究,更  相似文献   

6.
秦伯未先生是近现代名医,早年从事中医院校教学,整理多种经典著作及编辑中医知识读物,风行甚广.解放后,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先生治学严谨,融汇了中医名家学说,并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去,遇到前人没有治过的病证,也能独立思考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秦伯未     
秦伯未先生(1901—1970),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上海市浦东陈家行人,名之济,号谦斋,出身儒医世家。大父笛桥,伯父锡田,父锡祺,均通儒精医。  相似文献   

8.
秦伯未     
吴大真  秦淼  秦罡  王凤岐  王雷 《光明中医》2010,25(1):166-170,F0003
2009年春,上海的一些报纸纷纷报道在陈行镇发现一片保存相对完好的清代建筑群,秦伯未的故居就在其中。 据1983年出版的《上海县志》人物篇记载:秦伯未,名医,曾任卫生部中医顾问、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家科委中药组组员、药典编辑委员会委员,又为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届委员。他还是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北京中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9.
近代名医秦伯未采用  相似文献   

10.
针灸辨证治疗头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9):95+98-95,98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疏调经脉,通络止痛为主要治疗原则。针灸辨证分四型治疗:阳明头痛,治宜清泻阳明,通经止痛;少阳头痛,治宜行气活血,通经止痛;太阳头痛,治宜宣通太阳,活血行滞;厥阴头痛,治宜散寒疏肝,降逆止痛。  相似文献   

11.
<正> 著名中医专家秦伯未老师生前任教于北京中医学院.秦老毕生对中医事业的卓越贡献是享有盛名的,而且蜚声中外.秦老的论著和临床经验是我们可贵的文献资料.笔者就学时曾聆听秦老讲课和临床教学,受益非浅.如对再生障碍性贫血(下称再障)的治疗,深感秦老处方用药寓意深刻,疗效满意.现就笔者曾载录的、经秦老指导治疗的再障病例,举其二例整理如下,以资参考.例一: 马某,男,21岁,教师.入院日期:1960年4月8日.数年来时发鼻衄未加注意.近半年觉头晕心慌,疲倦乏力,腰酸腿软,纳差渐瘦,夜寐不实,二便尚好.1月前经某医院骨髓穿刺确诊为再障而入东直门医  相似文献   

12.
循经取穴是古今针灸临床选穴处方的基本原则。它体现了"经脉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手、足三阳经和足厥阴肝经均循行上头,督脉与脑府直接相连,头痛的发病与十二经脉密切相关。临床上,针灸治疗头痛,多在经络辨证的基础上采用此法,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冬季主封蛰,民间相沿有“冬天进补”的习惯。故每逢冬令,中医按辨证论治,适当地为体弱慢性病人开膏方,已成为诊务上一种季节性的工作。有些著名中医,在运用膏方上卓有成效,在病人中曾有较高的声望,秦伯未老中医即是其中之一。最近,在整理秦老生前的著作中,发现其亲笔抄写的膏方六十六张。这是他在上海诊病开膏方时留存的底本。这不仅是近代中医史上珍贵文献,也是研究处方学的重要资料。兹录膏方一则,以示一斑。病人章姓,女。心营肝血并亏,则为头痛心悸。脾湿胃热交蒸,则为足胫流火。中气虚而聚饮生痰,则为咳嗽。卫阳弱而表疏形薄,则为恶寒。论本则三  相似文献   

14.
秦伯未老师治疗胃脘病颇有经验。他将胃脘痛分为胃气痛、胃寒痛、胃虚痛三种,辨证中綮,用药轻灵熨贴。一、胃气痛多因饮食所伤,胃气阻滞引起。症见胃脘胀痛,胸闷痞塞,得嗳气稍舒,或伴腹胀,大便困难,脉多弦滑。治以行气散滞,常用香砂枳术丸(木香、砂仁、枳实、白术)。较重的结合沉香降气散(沉香、香附、砂仁、甘草)。秦师指出,胃气痛多由肝气引起,恼怒之后,肝气横逆犯胃,常见胁满胀痛,时有太息。治以疏肝健脾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或调气散(香附、青陈皮、藿香、木香、乌药、砂仁、甘草)。凡肝气引起的胃痛,经久不愈,极易化火,治宜辛泄  相似文献   

15.
经方,一般指仲景著作《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载的方剂。秦伯未老师在著作、教学、临床中,不主张泥于成方,强调应根据复杂多变的病情(包括病因、病机、病位等因素的分析)灵活遣方用药。不但不主张一成不变地搬用经方,也反对机械地运用时方。他很欣尝白石老人的警句:“学我者生,似我者  相似文献   

16.
吴仕俊 《光明中医》2011,26(3):430-431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药作了详细阐述,归纳整理如下。1太阳中风表虚头痛证《伤寒论》日:“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心,桂枝汤主之。”指出病在太阳。因腠理不固,风寒外束,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致营卫失调,  相似文献   

17.
先师秦伯未(1901—1970),原卫生部中医顾问,为近代名医,学验俱丰,临床诊病,一丝不苟。医案言简意赅,体裁灵活别致,治疗法则,从不离经泥古,用药轻灵而每获良效。今将早年跟随秦师之侍诊笔记,选录四则,加注按语,供诸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秦老名之济,字伯未,号谦斋.生于1901年,卒于1970年,上海市上海县陈行镇人.秦老一生致力于中医事业,他学识渊博,经验丰富,医德高尚,擅长写作,在祖国医学近代史上留下了许多宝贵著作,从早年的《清代名医医案》,到晚年的《谦斋医学讲稿》,共著书达六十余部,计千万字之巨.秦老的学术思想可概括为三方面:继承发扬,承前启后;尊经师古,不断创新;著书立说,常新不俗.  相似文献   

19.
湿湿邪重浊粘滞。其为患也,沉重、停聚、缠绵、阴霾。其所来,有得自外,诸如山岚瘴雾,天雨湿蒸,远行涉水,久居湿地,汗衣湿衫:得自内,诸如膏粱厚味,炙烤煎炒,生冷甜腻。湿证之所成,多由脾阳虚弱或抑郁困顿,治当首理脾阳。  相似文献   

20.
脉诊作为疾病的一种诊断方法,对判断头痛的病因病机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证型的头痛分别具有其特有的脉象特征。通过对外感和内伤头痛中各单纯证型头痛病因病机的分析,归纳出其主要脉象,为方便分析复杂的头痛证型做铺垫,为临床辨治头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