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疗体系的核心,但临床中还包括"辨病论治"和"对症治疗",辨证、辨病和辨症历来是互为补充的完整理论体系,文章指出中医临证完整的诊疗体系应是辨证、辨病与辨症的有机融合,应准确运用三辨诊疗体系——"辨病为先,辨证为主,参合症状,立法制方"。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在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6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和西药治疗。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显著。结论: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辨证论治为中医精髓,六经辨证为其重要内容,指导方药应用和针灸临床治疗,由此在临证诊治疾病时,运用六经辨证,做到辨证清晰、准确,才能下针有"神"。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临床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成功治疗瘀血型口干一案的浅析,阐释了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中医药在治疗诸如口干此类功能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指出在中医诊疗活动中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启示中医工作者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准确辨证,不拘泥于前人判断,才能最大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达到立竿见影之成效.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1例明确诊断为华法林使用过量引起皮下血肿病例,经治疗后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恢复正常,基于中医辨证论治,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患者躯体症状明显改善,皮下血肿吸收时间明显缩短,期间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为临床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血证提供临床依据。以期提示临床工作者加强中医临床思维,注重中医辨证,发挥中医在急危重症治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和法属中医治疗中八法之一,其应用广泛,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特色.中医一贯注重护理,主张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将中医和法与护理相结合,调摄精神,调和阴阳,辨证论治,辨证施护,达到医疗护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中医辨证论治与中医宜忌措施对慢性肝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 74例慢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 2组 ,辨证组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方法 ,口服中药煎剂 ,1剂 /d ;宜忌组以辨证论治配合宜忌措施。均连续治疗 3个月 ,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等变化情况。结果 宜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辨证组 (P <0 .0 5 )。结论 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 ,配合宜忌措施可提高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中医辨证论治糖尿病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随着临床中越来越多出现气滞血瘀证型患者,更重要的是临床效果反馈验证了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特色。从中医病因病机、中医辨证论治、临床数据统计、科研研究四方面阐释糖尿病"气滞血瘀"证型的研究进展,提倡基于经典认知疾病,研究疾病,发挥中医的整体动态的辨证思想。  相似文献   

9.
辨证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辨证是中医认识和诊断疾病的方法,是根据四诊所收集的病情资料,从病史和临床表现入手,通过分析、综合,辨别其属于何"证",并以此作为治疗的依据.辨证的目的在于寻求病因和病机,而其中最主要的目的在于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辨证是论治的基础和关键所在.求第一因和主要病机最能体现中医的辨证特色.  相似文献   

10.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方法。辨证是辩别疾病所反映的证候,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来确定治疗的方针和方法。辨证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阶段,论治是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辨证论治是否正确,是否符合疾病的客观规律,就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看看治疗效果。一般来说,辨证论治正确,疗效就明显,辨证论治不正确,效果就不好。在复诊时就得进一步调查研究,分析病情,重新修改治疗方药。所以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看病的过程,也是认识疾病思维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贯串着中医理、法、方、药的整个体系,因此,它也是中医学术的中心内容。要学好中医,搞中西医结合,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药学,就必须用毛主席光辉哲学思想为指导,吸取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华,在反复实践中不断加以总结提高。  相似文献   

11.
粪菌移植因其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现代医学疾病的重要治疗价值,近30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不断有报道粪菌移植在肥胖、胰腺炎、糖尿病、肿瘤等领域的应用,但都是基于现代医学临床的偶然发现,并无非常清晰的理论指引。粪便治病起始作为一种中医的治疗手段,有明确的中医理论指导,在中医的辨证论治指导下,疗效显著。文章就古代及现代金汁的性味考、医学史、各自适应症等内容进行讨论,并探讨未来中西医两个领域的治疗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胃炎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再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而为慢性胃炎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并且提高了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2年5月—2014年6月就诊并接受中医临床干预治疗的慢性胃炎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经过中医辨证分型,再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不同证型研究对象的治疗效果,并完善收集到数据的进一步统计分析。结果:采用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对象通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其中痊愈患者86例,有效患者28例,无效患者6例,临床上有效率达到95.0%。结论: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对于慢性胃炎病人采取辨证分型治疗,可以有效明确治疗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缺血性中风作为我国常见脑血管病之一,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但因其病因病机复杂,临床选方用药困难,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基于"系统辨证脉学",总结中风病脉象要素,通过不同脉象要素之间的组合,搭建出"脉-证-方"相应的辨治体系,为治疗中风病处方用药及中医特色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查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方面的相关文献,总结归纳近年中医药在小儿脾胃虚寒证的病因病机上的认识及在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通过分析、总结、归纳,了解目前国内小儿脾胃虚寒证的中医中药治疗现状,从而为中医中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提供更多理论依据,为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水平的提高提供帮助。方法对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分别从病因病机认识上及在辨证论治、中医方剂、中成药、外治方法、中西医结合等方面论述了小儿脾胃虚寒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从而肯定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的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小儿脾胃虚寒证具有多途径、多环节的特点,应用的方法和药物丰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08-1010
脉诊是中医准确辨证的基础,系统辨证脉学是对传统脉学的发展与创新,通过脉象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分析,表征出疾病发生发展的"证据链",搭建出"脉-证-方"相应的辨治体系。以眩晕为契点,系统总结其脉象要素、证候特点和辨治方药规律,验证系统辨证脉学"脉-证-方"诊治体系,为临床辨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是肾脏疾病常见类型之一,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鲜明的特色,目前临床上中医药联合激素及细胞毒药物应用治疗NS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对肾病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等进行了分析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肾病综合征的中医临床证治思路,并着重就脾肾双补、活血化瘀、分期辩证结合等思路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最初的传统医学形式存在于多种文化中,西方的传统医学经过多重变革、演变成现在的医学体系,而中国的传统医学却一直保存并获得不断发展。自精准医学这一新生的医学概念产生以来,因其研究模糊了疾病的界限和定义,所以可能出现很多类似于中医辨证论治体系中“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情况。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精髓,而精准医学则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思想存在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8.
中医肺病学科不同于西医呼吸病学科,研究对象是肺系统疾病,内涵包括肺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解剖定位、生理病理特点)、肺系统疾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常见症状辨证要点、治则治法、预防及预后;疾病范围:与肺功能(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有关类病证。外延可分为三类:1相近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药学、中医内科学、临床药理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等;2相邻学科: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化学、医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中医养生康复学、医学统计学等;3边缘学科: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数学、化学等;西医肺脏病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方法、研究手段及进展亦为其外延部分。目前中医肺病学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气虚证的基础及临床、中医药防治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药防治哮病(支气管哮喘)等。未来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尤其是藏象理论,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吸收现代医学先进技术和方法,促进自身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张仲景药对集》、《中药药对大全》中外感疾病相关的药对为数据源,利用SQL Server 2005建立数据挖掘模型。方法:应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算法,对"药物-药对-病症"对应关系进行分析。结论:以冀能获得药对配伍规律,发现一些新的知识点,进而提高临床应用中药药对治疗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逍遥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乃调和肝脾之名方。张大伟教授依据多年临床经验,注重辨病施治、异病同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医学理论,把逍遥散与月经病紧密相连,依据患者兼证遣方用药,疗效明显。本文将从逍遥散与月经病的联系、病案举隅、临床体会等方面简述张大伟教授运用逍遥散化裁治疗月经相关疾病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