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伤脓毒症是创伤后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调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当伴有严重的循环、细胞和代谢异常时称为感染性休克。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液体复苏及生命支持系统的改进,创伤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水平已较过去有了明显提高,但其病死率仍持高不下。对于创伤脓毒症尽早、迅速、准确地做出预警和评判是降低其高病死率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生物标志物(基因多态性、血浆蛋白分子和免疫细胞功能分子)与创伤脓毒症的早期诊断、病程进展和死亡密切关联,且一些生物标志物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这些生物标志物的单独或联合检测为早期诊断创伤脓毒症带来新的机遇,且有望拓宽创伤脓毒症的治疗思路。本文就创伤脓毒症早期预警诊断生物标志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姬书青  赵伟 《创伤外科杂志》2021,23(11):859-864,870
多发伤后脓毒症是由于遭受创伤后机体对于感染失控反应所造成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因高发生率、高病死率进一步限制了创伤救治成功率.因此,早期预警、早期精准干预是多发伤后脓毒症救治的关键.近年来,已报道了多种生物标志物与多发伤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但因多发伤后脓毒症发病机制复杂,且单一生物标志物易受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单一生物标志物在预警中出现预测性能差.因此,多种生物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为多发伤后脓毒症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方向.本文对多发伤后脓毒症早期预测诊断的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紊乱及其与MODS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多器官损伤(MOD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脓毒症诊断标准,将创伤后患者分为脓毒症和非脓毒症组,每组40例,一经确诊即抽血检查凝血四项、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及白细胞计数,并对脓毒症组患者进行MODS评分.结果 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组的APTT、PT显著延长,D-二聚体浓度、白细胞计数显著增高,纤维蛋白原浓度、血小板计数显著降低(P<0.05).脓毒症组的MODS评分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浓度显著相关性(P<0.01),与APTT、PT、纤维蛋白原浓度、白细胞、年龄等指标无相关性.结论 创伤后脓毒症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其中D-二聚体浓度、血小板计数与脓毒症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脓毒症仍然是导致创伤患者晚期死亡的主要"杀手".创伤后脓毒症研究领域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尚未解决,主要体现在预警研究滞后、预防性干预措施有限及诊断标准不清.笔者着重围绕脓毒症的预警、预防性干预措施及早期诊断标准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导临床积极应对,以降低创伤后脓毒症所致的晚期病死率,进而提升创伤救治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三版国际脓毒症诊断标准诊断效能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中国单个创伤重症医学科(1CU)中创伤后脓毒症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并评估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定义诊断创伤后脓毒症的效力.方法 对大坪医院创伤ICU中符合入选标准的所有患者进行为期1d的横断面调查.调查数据包括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相关评分(APACHEⅡ、SOFA、GCS、ISS)和致伤机制.按照1992、2001和2012国际脓毒症指南脓毒症诊断标准中所有指标诊断脓毒症,分为A组、B组和C组,同时记录感染部位,感染病原菌,关键医学处置措施,明确感染证据,并追踪28d死亡发生率.选择痰、血液、伤口引流液(腹部、头颅和四肢)病原菌培养阳性作为诊断感染的确定性指标,计算3个版本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 共入选30例创伤患者,符合脓毒症诊断的A组23例,B组22例,C组20例,患病率分别为76.7%、73.3%、66.7%,3个诊断标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d死亡4例,均符合3个版本诊断标准,各组28d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7.4%、18.2%、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诊断灵敏度为77.8%,特异度为25.0%;B组诊断灵敏度为82.2%,特异度为41.7%;C组诊断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41.7%.3个版本诊断效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3个版本的诊断标准对于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效能没有差异,1992年标准相对简单,可能更有利于创伤后脓毒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HLA-DR(HLA-DR+/CD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老年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HLA-DR+/CD14+、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为入科第一天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HLA-DR+/CD14+与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APACHEⅡ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采用ROC曲线分析HLA-DR+/CD14+、PCT、CRP、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死亡患者APACHEⅡ评分(27.38±8.68)显著高于存活患者(17.49±6.25,P=0.000),HLA-DR+/CD14+(37.70%±13.96%)明显低于存活患者(59.80%±18.02%,P=0.000).创伤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26.16±8.44)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17.90±7.04,P=0.000);HLA-DR+/CD14+(38.61%±14.48%)则明显低于非脓毒症患者(59.79%±18.17%,P=0.000);PCT(34.45±68.29)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4.25±8.26,P=0.003);CRP(129.88±103.25)亦明显高于非脓毒症患者(76.04±73.48,P=0.01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HLA-DR+/CD 14+与ICU停留时间呈负相关(r=-0.304,P=0.008),与总住院时间无相关性(r=0.188,P=0.106),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559,P=0.000).HLA-DR+/CD 14+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为0.807(SE=0.051,95%CI0.706~0.907,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40.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0%和60.0%.PCT对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预测的AUC=0.714(SE=0.063,95%CI 0.591~0.837,P=0.003),最适诊断界点为1.01ng/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0%和65.0%.HLA-DR+/CD 14+预后预测的AUC =0.813 (SE=0.049,95%CI0.716~0.910,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36.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4.1%和50.0%.APACHEⅡ评分对老年创伤脓毒症患者预后预测的AUC=0.825(SE=0.052,95%CI 0.724~0.926,P=0.000),最适诊断界点为20,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和65.0%.结论 老年创伤患者外周血HLA-DR+/CD 14+低提示其潜在的免疫功能低下,可作为老年创伤脓毒症发生和预后不良的理想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杨新文  张杨  唐莉 《创伤外科杂志》2022,(8):575-579+588
目的 分析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血浆中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变化,分析其与疾病严重程度以及28d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2019年3月—2021年10月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确诊的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59例作为脓毒症组进行回顾性研究,男性27例,女性32例;年龄17~75岁,平均51.2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0例,高处坠落伤17例,摔伤18例,重物砸伤4例。选择同期来笔者医院就诊的腹部创伤非脓毒症患者50例作为非脓毒症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14~72岁,平均52.6岁;致伤原因:道路交通伤23例,高处坠落伤15例,摔伤11例,重物砸伤1例。比较两组在入科后即刻、12h、48h的可溶性TM水平,并对其动态情况进行观察,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入科后即刻、12h、48h的炎症指标[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TREM-1)、前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以及28d的病死率,采用Pearson分析血浆TM与TREM-1、PCT、CRP、HMGB-1水平的相关性。同时按照腹部创伤后并发脓毒症患者在28d的...  相似文献   

8.
创伤严重度评分法评估创伤死亡250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严重度评分(ISS),最早出Baker提出[1],是目前最常用的评分方法,尤其是改进后的AIS-90版[2]较早期的AIS各版有明显优越性。但我们在临床应用中仍发现有许多不足[3,4]。近年来不少作者在应用ISS评价创伤伤员时都提到了死亡率和伤情严重度划分问题,但尚无关于专门的死亡病例分析。为了进一步验证ISS法对创伤救治水平评价的准确性,将我院1975~1992年因创伤死亡的250例病历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男196例,女54例。年龄6~88岁,平均36.2岁。交通事故伤164例,坠落伤36例,跌碰伤24例,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 dlipocalin,NGAL)在创伤合并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6月就诊的81例创伤病人.入院当时以及12、24、48小时采血,ELISA法检测血浆NGAL浓度.测定入院时血液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创伤脓毒症患者的免疫状态及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行免疫调理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ICU创伤脓毒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经典SSC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和胸腺肽α1联合免疫调理治疗.所有患者于实验第1、5、7及28天(或死亡)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 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以检测机体的特异性免疫状态.于第1和28天(或死亡时)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IL-6/IL-10含量,以评估患者的非特异性免疫状态.并于实验第1、5、7及28天(或死亡时)相同时间点观察APACHEⅡ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第7、28天的CD14 单核细胞HLA-DR表达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第28天的IL-6、IL-10含量与治疗第1天比较显著下降(P<0.05).两组APACHEⅡ评分治疗前无差异,第5、7、28天时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28天死亡率无差异(P>0.05).结论 部分创伤脓毒症患者存在原发性特异性免疫抑制.所有创伤脓毒症患者早期出现非特异性免疫亢进,后期则表现为免疫抑制.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行免疫调理可促进促炎介质/抗炎介质的免疫紊乱状态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