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在二十余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补火生土法治疗慢性虚寒性腹泻百余例,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2.
赵晰  祝昌昊  王耀光 《中医杂志》2023,(16):1707-1710+1728
认为膜性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肾失气化与膜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脏腑气化失司、精微失摄下泄、水瘀浊毒内留是其核心病机,发病过程中正虚、邪实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终成虚实夹杂之证。根据膜性肾病临床特点,治疗采用温肾益气、扶正培元法,常用自拟方膜肾1号方;温肾藏精、固摄精微法,常用水陆二仙丹、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等;温肾利水、通利三焦法,常用防己黄芪汤合五苓散加减;温肾活血、消瘀除癥法,常用桃红四物汤、当归芍药散及虫类药等;温肾泄浊、推陈致新法,常用茵陈失笑散合温脾汤加减。  相似文献   

3.
姜莉云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及研究30余年,在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方面有独到的诊治经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肾阳虚型者十之八九,“水寒土湿”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致病之根本,气机阻滞、瘀血胃络、痰湿中阻为发病之源,为本虚标实之疾.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补火生土法治其本,配以调畅气机、化瘀通络、燥湿化痰治其标,提倡治本为主兼除其...  相似文献   

4.
补火生土法治疗五更泄34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五更泄又名鸡鸣泄,肾泄。病因是由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运用补火生土法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资料完整的34例小结如下。1一般资料男性20例,女性14例;20~30岁6例,30~40岁8例,40~50岁15例,...  相似文献   

5.
探析中医药治疗膜性肾病的治法。认为治疗时既应补益脾肾以治其本,又须清理湿、热、瘀等病理产物,还宜调理肝肺,协调气、血、水运行。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病证结合论治。  相似文献   

6.
试论补火生土与滋肾养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调理脾胃是中医治疗学的重要内容。调理脾胃不仅要注意调整本脏的虚实和阴阳的偏颇,还要注意利用脏腑间的生化关系,调它脏以养脾胃。脾阳不足者常用补火生土法,但补火有补肾阳、补心阳之异,就补肾阳而言,用药亦有刚柔之别。胃阴不足者,通常用甘凉濡养之法,但肾胃相关,若肾阴亏耗,以致胃阴久久不复者,又非滋肾养胃不可。笔者学习前贤心法,结合个人体会,略陈管见如次。  相似文献   

7.
高祥福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肾病治疗工作,在治疗膜性肾病(IMN)方面有独到体会。现将运用辛润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浅述如下。1"辛以润之"理论基础"辛以润之"语出《素问·脏气法时论》,如云:"肾主冬,足少阴太阳主治,其曰壬癸。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相似文献   

8.
9.
陈以平教授分期论治膜性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膜性肾病的治疗中,陈以平教授将其分为早期、中后期进行分期论治,分别采用清热膜肾方和补肾膜肾方。将辨证与辨病、中药与西药相结合,将益气活血法贯穿治疗始终。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0.
郝阳  刘纳文 《天津中医药》2021,38(8):1022-1027
膜性肾病是临床高发且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肾脏疾病病理类型.文章运用中医学思维,基于《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从少阴枢机观点出发,对膜性肾病从辨病论治角度进行了探讨,阐明少阴枢机不利是发病的病机关键,阴阳失调,气机升降失常,寒热失衡,水道不利是其基本病理变化.提出以"和畅少阴枢机,调和阴阳,调畅气机升降,平衡寒热,疏利水道"...  相似文献   

11.
讀了俞长荣先生所作“益火生土法則的认識与实践”一文(《中医杂志》1964年第11期)后,使我受益不少,尤其是实践部分,更对我有启发。但对俞先生提出的益火生土法的另一意义是指“益脾胃本脏腑之火”一点,尚不敢完全同意。今提出个人肤浅看法,以就正于俞先生。 (一) 我們知道,人有五脏配五行(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腎水),五行之間有着密切的、規律性的联系,如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等都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初步阐述曹式丽教授对中医络病理论与膜性肾病之中医病因病机相关性的独特认识的基础上,指出膜性肾病的中医病因以"风、湿、瘀、虚"为主,病位在肾络,病机关键是肾络失和,提出从络论治膜性肾病的学术观点,倡导应用辛通畅络法和养脏和络法辨证论治膜性肾病的治法理念,强调在临证组方中辨证选用调畅肾络的中药,并注重药味与药性的辨证施用等学术经验。总结其从络论治膜性肾病的学术思想,以期为临床治疗膜性肾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余仁欢认为老年特发性膜性肾病核心病机以脾肾两脏亏虚为本,湿、痰、瘀胶着难分为标实之邪。治疗当健脾补肾、培土制水为先,化痰活血、和络固精宜贯穿始终,同时应注重温阳以助气化的原则。对于老年患者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谨慎运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同时配合黄芪鲤鱼汤等饮食调摄。并附医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7.
李陈  刘宇 《四川中医》2007,25(12):36-37
本文提出疱疹性咽峡炎与中医"疫毒"有关,多因小儿素体心肝火甚,复外感湿热疫毒,内外相因客于咽喉所致,病变脏腑在心肝,故当从心肝之火论治。治法清泻心肝之火,凉血解毒利湿,佐以安神熄风。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合紫雪丹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阳祛湿通络方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特发性膜性肾病纳入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0例。对照组60例予以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阳祛湿通络方口服。2组均于治疗6个月后统计临床疗效,观察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PLA2R)、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血清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中医证候积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3%,对照组总有效率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PLA2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24 h UTP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浆ALB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C、TG、LDL-C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祛湿通络方可减轻IMN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减少蛋白尿,升高ALB,调节脂代谢,降低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带来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谢晓月  王镁 《吉林中医药》2011,31(3):199-200
脾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水液上腾下达均赖于脾的输转,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生化的元气需依赖于脾气运化水谷精微不断的补养方能充盛。脾脏阳气虚损,损及肾阳,导致运化气化失司,化源不足,水液代谢失常,使痰浊瘀血丛生;命门火衰,脾失温煦,不得升清,会导致消化吸收转输布散功能异常。故临床上采用补脾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能减轻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量,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慢性滑膜炎为特征的自身免疫学疾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自2006年至今,作者采用补脾祛湿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