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单胎妊娠和双胎妊娠母体血清中总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β-hCG),甲胎蛋白(AFP)水平的差异。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行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并经产后随访证实为正常胎儿的29 376例正常单胎妊娠孕妇和450例正常双胎妊娠孕妇,对两组人群的AFP和F-β-hCG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表明,单胎孕妇血清AFP和F-β-hCG水平与双胎之间有明显差异。母血清中AFP和F-β-hCG水平与孕期体重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正常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孕妇孕中期AFP和F-β-hCG水平有明显差异,建立河南地区人群双胎妊娠风险评价参数的数据库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检测血清微小RNA(miR)-200C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正常组,根据胎儿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单胎不良组、双胎不良组及正常组。对比母体及胎儿各组血清PAPP-A、β-hCG、miR-200C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母体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5例出现孕妇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单胎不良分娩结局15例、双胎不良分娩结局8例,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低于单胎不良组(P0.05),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高于单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2988.50mU/L、β-hCG62.35ng/mL、miR-200C相对表达量0.25均是导致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11~13~(+6)w孕妇血清PAPP-A降低、β-hCG及miR-200C表达升高是母体、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双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孕11~13~(+6)w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及miR-200C水平与分娩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接收的孕11~13~(+6)w双胎妊娠孕妇120例。收集孕妇空腹血清,检测唐氏筛查血清标志物:妊娠期相关蛋白-A(PAPP-A)、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检测血清微小RNA(miR)-200C水平。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孕妇纳入不良组,其余纳入良正常组,根据胎儿妊娠结局将孕妇分为单胎不良组、双胎不良组及正常组。对比母体及胎儿各组血清PAPP-A、β-hCG、miR-200C相对表达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明确影响母体及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共55例出现孕妇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显著较高(P0.05);单胎不良分娩结局15例、双胎不良分娩结局8例,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低于单胎不良组(P0.05),单胎及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β-hCG及miR-200C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双胎不良组孕妇血清PAPP-A显著高于单胎不良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APP-A2988.50mU/L、β-hCG62.35ng/mL、miR-200C相对表达量0.25均是导致母体不良妊娠结局、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11~13~(+6)w孕妇血清PAPP-A降低、β-hCG及miR-200C表达升高是母体、单胎及双胎不良分娩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双胎妊娠分娩结局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测定6515例孕中期孕妇血清AFP和β-HCG,追踪受检孕妇妊娠结局。按AFP和β-HCG结果分成:不升高组、一项升高组(AFP组和β-HCG)和两项升高组(定义为大于2Mo M为升高),分析每个组流产、早产、胎死宫内、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胎盘异常,和低出生体重等的不良妊娠结局的比例。结果 1项升高组比不升高组不良妊娠结局比例都有少量增加,而两项升高组不良妊娠结局比例则有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中期血清AFP和a-HCG的异常预示不良妊娠结局的几率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在胚胎移植后14天一次血β-hCG测定对妊娠结局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我中心行胚胎移植后的230例病例,于移植后14d一次查血清β-hCG值。根据不同血清β-hCG值并且结合B超、病理检查或腹腔镜检查进行分组:1.不良妊娠组(生化妊娠组、异位妊娠组、早期自然流产组)、单胎妊娠组、双胎妊娠组,比较不同血清β-hCG值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2.血清β-hCG值对妊娠结局的临床预测价值,寻找不良妊娠与继续妊娠的分界值,单胎妊娠和多胎妊娠的分界值。结果 1.A组血清β-hCG值为242.97±33.37,B组为654.05±49.16,A组显著低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A1、A2、A3组与B1、B2组血清β-hCG值的趋势为,A1A2A3B1B2。3.选择100mIU/mL作为不良妊娠(生化+异位妊娠)和继续妊娠的分界点;选择300mIU/ml作为不良妊娠(生化+异位妊娠)与单胎妊娠的分界点;选择600mIU/ml作为自然流产、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的分界点;选择1000mIU/ml作为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的分界点;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胚胎移植后14天一次血清β-hCG值能有效的预测妊娠结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2.β-hCG100mIU/ml不良妊娠(生化+异位)的发生率高;β-hCG≥100mIU/ml继续妊娠的发生率高,但不排除自然流产;β-hCG≥300mIU/ml不良妊娠(生化+异位)的发生率很低,几乎为0%;β-hCG≥300mIU/ml单胎妊娠的发生率高;β-hCG≥600mIU/ml自然流产的发生率低;β-hCG≥1000mIU/ml双胎妊娠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监测正常早孕、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妇女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P)水平,建立正常早孕、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的妊娠结局预测模式,并利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妊娠结局的能力。方法选择正常早期单胎妊娠对照组191例,自然流产患者150例、异位妊娠患者204例。用电发光免疫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建立单独β-HCG、P以及β-HCG和P联合积分预测模式。结果正常早孕组孕龄血清β-HCG平均值为(7812.52±3599.29)IU/L,P平均值为(35.27±12.91)nmol/L;自然流产组血清β-HCG平均值为(1298.07±1808.83)IU/L,P平均值为(6.66±4.42)nmol/L;异位妊娠组β-HCG平均值为(2118.23±2905.75)IU/L,P平均值为(6.37±5.58)nmol/L;自然流产组血清β-HCG及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t=21.75,P=0.000(95%CI:5925.31-7103.79)及t=28.49,P=0.000(95%CI:26.52-30.4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及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t=17.25,P=0.000(95%CI:5045.02-6﹤343.57)及t=28.32,P=0.000(95%CI:26.79-30.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自然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0.001(P<0.05),两组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57(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血清β-HCG、P水平及联合积分预测妊娠结局的能力,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973、0.984,(P值均<0.05),95%CI分别为(0.845-0.913)、(0.959-0.986)、(0.973-0.994)。结论单独P较β-HCG水平具有更好的预测非正常妊娠的能力;联合积分预测妊娠结局的能力最强;单独P和联合积分与单独β-HCG预测妊娠结局的能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妊娠时间的延长,正常早孕β-HCG水平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异位妊娠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而自然流产则有降低趋势;P水平不能有效区分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母儿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提升对双胎妊娠的规范化管理。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329例双胎活产的临床资料,以孕妇不良妊娠结局74例为研究组,余255例为对照组;以围生儿不良妊娠结局222例为研究组,余107例为对照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母儿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孕方式和绒毛膜性是双胎妊娠母体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绒毛膜性是双胎双胎妊娠胎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孕妇高龄、经辅助生殖受孕、单绒毛膜双胎均是母体出现孕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对于双胎妊娠的孕妇,当高龄、辅助生殖受孕和单绒毛膜双胎三个高危因素叠加时,应加强随访、规范孕期管理,可降低产科母体并发症;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是孕妇的年龄和绒毛膜性,和孕妇的受孕方式关系不大。在孕期管理中应加强高龄、单绒毛膜双胎的管理,严密监测胎儿生长发育,可提高围生儿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软指标联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_3)、甲胎蛋白(AFP)检测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DS)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产前检查疑似高危染色体异常孕妇246例,均于孕中期(孕15~20~(+6)w)接受染色体检查、血清学检测及超声软指标检查,根据染色体检查结果分为DS组(159例)与非DS组(87例)。比较两组血清β-hCG、uE_3、AFP水平;统计两组超声软指标筛查结果;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软指标和血清β-hCG、uE_3、AFP对DS的诊断价值。结果 DS组血清β-hCG水平高于非DS组,血清uE_3、AFP水平均低于非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S组各项超声软指标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超声软指标诊断DS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9、72.95%、60.92%;血清β-hCG、uE_3、AFP诊断DS的AUC分别为0.703、0.696、0.766,敏感度分别为69.81%、77.99%、76.10%;特异度分别为66.67%、60.92%、67.82%;超声软指标联合血清三项诊断DS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1、89.94%、79.31%,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超声软指标和血清β-hCG、uE_3、AFP对孕中期DS产前筛查均有一定诊断价值,且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项检测,可提高DS产前筛查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Free-β-HCG)、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游离雌三醇(uE_3)联合颈项透明层(NT)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10月在本院进行产检的1758例孕早期孕妇,均行血清Free-β-HCG、PAPP-A、uE_3检测及胎儿NT检查,且均随访至引产或分娩,然后对胎儿或新生儿染色体情况进行遗传学检查。根据引产或分娩结局遗传学检测结果将孕妇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对比2组血清Free-β-HCG、PAPP-A、uE_3和胎儿NT水平,并比较血清Free-β-HCG、PAPP-A、uE_3、胎儿NT以及4项联合检测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结果,然后绘制基于检测结果的工作曲线(ROC),测定灵敏度、特异度及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随访至引产或分娩,遗传学检查显示胎儿染色体异常的为35例(异常组),胎儿染色体正常的为1723例(正常组);异常组血清Free-β-HCG水平及胎儿NT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血清PAPP-A及uE_3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异常组血清Free-β-HCG、PAPP-A、uE_3、胎儿NT检测及四项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Free-β-HCG、PAPP-A、uE_3、胎儿NT检测及四项联合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的AUC分别为0.883、0.872、0.839、0.896、0.927,其灵敏度分别为80.00%、77.14%、77.14%、80.00%、77.14%,特异度分别为99.13%、99.01%、98.96%、99.19%、99.83%。结论血清Free-β-HCG、PAPP-A、uE_3、胎儿NT在孕早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的筛查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早期筛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0.
孕中期血清标志物在产前筛查和妊娠结局预测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孕中期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在产前筛查和妊娠结局预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化学发光法测定2929例孕中期孕妇血清AFP和β-HCG,以1:380为截断值,筛查出高危和低危孕妇,追踪受检孕妇妊娠结局至产后7d。结果产前筛查出高危孕妇270例(9.22%),整个妊娠期间,出现1例晚期自然流产,7例胎死宫内,185例孕妇(68.5%)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发现染色体异常6例(1例21-三体儿,5例平衡易位),产后高危组发现7例合并其它系统畸形。低危组随机抽取719例作为对照组,妊娠期间出现2例胎死宫内,13例行羊膜腔穿刺术进行产前诊断,未发现染色体异常,产后低危组发现25例合并其它系统畸形,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发现,在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及胎死宫内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两组孕妇孕前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发现与自然流产次数、产次、高龄相关性最强。对孕后资料进行卡方检验发现,在妊娠合并先兆子痫、新生儿体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孕中期血清AFP和β-HCG的异常,主要用于提示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高,但亦预示胎儿发生胎死官内和妊娠合并征的机会增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习惯性流产患者治疗后妊娠血清微小RNA-141-3p(miR-141-3p)和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妇产科就诊的习惯性流产治疗后再次妊娠的早孕期患者136例及同期正常单胎妊娠的早孕期人群75例为研究对象,136例患者根据妊娠结局不同,分为不良妊娠结局组(58例)和妊娠结局良好组(78例),75例正常单胎妊娠最终纳入7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患者血清miR-141-3p、ZEB1的表达水平;分析血清miR-141-3p与ZEB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 不良妊娠结局组血清miR-141-3p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及对照组,ZEB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妊娠结局良好组及对照组(P均<0.05)。不良妊娠结局组血清miR-141-3p与ZEB1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18,P<0.05)。miR-141-3p高表达、ZEB1低表达是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miR-141-3p、ZEB1两者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及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单个指标与不良妊娠发生的关联。方法 采用连续性入组方法选取2014年3月31日至2021年4月29日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在7 682例孕妇中,筛查高风险者492例,占6.40%;共有100例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1.30%)。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有21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27%,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者(1.10%)。调整了糖尿病史、遗传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后,与低风险值相比,筛查高风险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高达4.022倍(95%CI:2.405-6.442);21三体风险值越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越高(P<0.001)。筛查高风险组在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胎停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AFP原始数值每升高1 ng/mL,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上升到1.019倍;AFP中位数倍数值(MOM)每升高1,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上升2.258倍;uE3原始数值每升高1 ng/m...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与不良妊娠结局关联及甲胎蛋白(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游离雌三醇(uE3)单个指标与不良妊娠发生的关联。方法 采用连续性入组方法选取2014年3月31日至2021年4月29日在北京朝阳医院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 在7 682例孕妇中,筛查高风险者492例,占6.40%;共有100例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结局(1.30%)。筛查高风险孕妇中有21例发生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4.27%,显著高于筛查低风险者(1.10%)。调整了糖尿病史、遗传病家族史、吸烟、饮酒后,与低风险值相比,筛查高风险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高达4.022倍(95%CI:2.405-6.442);21三体风险值越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越高(P<0.001)。筛查高风险组在胎儿畸形、染色体异常、胎停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组(P<0.05)。AFP原始数值每升高1 ng/mL,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上升到1.019倍;AFP中位数倍数值(MOM)每升高1,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可能性上升2.258倍;uE3原始数值每升高1 ng/m...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双胎不同绒毛膜性孕期管理及围产儿结局。方法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孕早期超声监测的150例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根据绒毛膜性质的不同分为研究1组(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研究2组(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研究3组(单绒毛膜单羊膜囊双胎),确定绒毛膜性质后均对三组孕妇实施孕期管理,监测胎儿发育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三组孕妇的围产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围产儿的预后状况。结果研究3组共4例孕妇,由于样本量较少,故未将围产期并发症情况及围产儿预后情况与其他两组比较。本组4例孕妇于孕32~34周终止妊娠,8例围产儿中,6例围产儿存活。研究2组孕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7.08%,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31.26%,高于研究1组孕妇的13.26%、15.81%(P0.05)。结论双胎妊娠孕妇的绒毛膜性质可对妊娠结局和围产儿预后产生明显影响。孕早期通过超声确定双胎妊娠孕妇的绒毛膜性质,加强监护及干预是改善围产儿结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脐动脉超声血流、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胎盘生长因子(PLGF)检测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评估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住院分娩的142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相关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为围产儿不良结局组与非不良结局组,比较两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胎盘重量、脐动脉超声血流监测指标、MMP-9及PLGF水平.结果 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29.58%;围产儿不良结局组出生孕周、出生体重、胎盘重量、胎盘MMP-9、PLGF表达水平均显著小于非不良结局组;脐动脉收缩期、舒张期血流比值(UA-S/D)、UA搏动指数(UA-PI)、UA阻力指数(UA-RI)均显著大于非不良结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出生孕周与出生体重、胎盘重量、MMP-9 、PLGF、UA-S/D均显著相关(P<0.05),MMP-9与PLGF表达正相关,与UA-S/D负相关(P <0.01);PLGF与UA-S/D负相关(P<0.01).结论 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率较高,胎盘MMP-9、PLGF水平降低,脐动脉超声血流指标异常与围产儿不良结局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超声胎儿颈部透明层厚度(NT)值、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与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性分析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6月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孕妇12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孕中期胎儿染色体正常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均行超声NT检查、血清PAPP-A、PLGF水平检测。比较两组超声NT值、血清PAPP-A、PLGF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影响因素,应用Pearson分析超声NT值、血清PAPP-A、PLGF水平与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相关性,统计对比研究组不同妊娠结局者孕中期超声NT值、血清PAPP-A、PLGF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孕中期超声NT值、血清PAPP-A、PLGF水平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超声NT值高于对照组,血清PAPP-A、PLG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超声NT值、血清PAPP-A、PLGF水平是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分析可知,超声NT值(r=0.724)与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呈正相关,血清PAPP-A(r=-0.416)、PLGF(r=-0.622)水平与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呈负相关(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者孕中期超声NT值高于良好妊娠结局者,血清PAPP-A、PLGF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结局者(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孕中期超声NT值AUC为0.763,大于血清PAPP-A(0.632)、PLGF(0.637),当截断值3.98时,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75.00%。结论超声NT值与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呈正相关,血清PAPP-A、PLGF水平与之呈负相关,且属于孕中期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预测不良妊娠结局方面具有可靠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散点图直观分析正常早孕、自然流产与异位妊娠妇女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P)水平配对分布趋势,结合孕龄的差异,建立一种新的妊娠结局预测模式。方法选择正常早期单胎妊娠对照组191例,自然流产患者150例、异位妊娠患者204例。用电发光免疫法测血清β-HCG及P水平。结果正常早孕组孕龄血清β-HCG平均值为(7812.52±3599.29)IU/L,P平均值为(35.27±12.91)nmol/L;自然流产组血清β-HCG平均值为(1298.07±1808.83)IU/L,P平均值为(6.66±4.42)nmol/L;异位妊娠组β-HCG平均值为(2118.23±2905.75)IU/L,P平均值为(6.37±5.58)nmol/L;自然流产组血清β-HCG及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t=21.75,P=0.000(95%CI:5925.31-7103.79)及t=28.49,P=0.000(95%CI:26.52-30.4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及P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早孕对照组,独立样本t检验,t=17.25,P=0.000(95%CI:5045.02-6〈343.57)及t=28.32,P=0.000(95%CI:26.79-30.7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自然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血清β-HCG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3.27,P=0.001(P〈0.05),两组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57(P〉0.05);通过绘制血清β-HCG及P水平分布散点图直观显示正常早孕组聚集在以P为纵坐标25-60nmol/L,以血清β-HCG为横坐标的5000-10000IU/L范围内(发生率59.69%),而自然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聚集在P〈10nmol/L,HCG〈2000IU/L范围(发生率64.78%)。在孕龄≤49天,P〉20nmol/L均为正常早孕,孕龄〉70天,P〈10nmol/L,均为非正常早孕。结论 P较β-HCG水平具有更好的预测非正常妊娠的能力;结合孕龄利用散点图P与β-HCG联合预测更为准确、直观;随妊娠时间的延长,正常早孕β-HCG水平有迅速增加的趋势,异位妊娠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而自然流产则有降低趋势;P水平不能有效区分然流产与异位妊娠。孕龄≤49天,P〉20nmol/L可作为正常早孕的诊断标准,孕龄〉70天,P〈10nmol/L可作为非正常早孕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孕中期联合AFP、Free β-HCG、uE_3检测在产前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对2825例孕中期孕妇血清的AFP、Free β-HCG和uE_3浓度进行联合检测,结合孕周、体重、年龄等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与羊水染色体分析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2825例孕妇中共筛查出高危妊娠133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124例,18-三体高风险者9例,两者筛查高风险率分别为4.71%、0.32%。经染色体培养核型分析,共确诊染色体异常患者11例,其中21-三体患儿2例,18-三体患儿1例,其他染色体异常8例。结论孕中期联合AFP、Free β-HCG、uE_3检测可有效检出常见染色体异常患儿,具有重要的产前筛查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临床妊娠随访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访接受IVF-ET治疗后临床妊娠患者不同妊娠胎数的妊娠结局。方法 1999年7月至2001年10月来我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后获得临床妊娠的患者259例,使用电话等方式进行随访,监测其妊娠状况直至分娩。比较单胎与多胎妊娠的妊娠结局及围产期情况。结果 单胎妊娠184例,流产23例,流产率12.5%,双胎妊娠62例,流产18例,其中2胎流产1胎9例,流产率29.0%,三胎妊娠13例,流产5例,其中3胎流产1胎3例,3胎流产2胎1例,流产率38.5%。单胎妊娠早期流产率11.4%,晚期流产率1.1%。单胎妊娠早产率2.7%,剖宫产率13.5%,围产儿死亡率0.6%;多胎妊娠平产率52.7%,剖宫产率70%,围产儿死亡率7.8%。结论 妊娠胎数与不良妊娠结局有相关性,随着妊娠胎数增加,流产以及部分胎儿丢失的风险随之增加;多胎妊娠早产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超声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联合母体血清标志物筛查在胎儿颜面部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产前筛查疑似胎儿颜面部畸形孕中期孕妇92例,均行超声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及血清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检查,以引产或分娩结果为诊断“金标准”,统计分析超声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母体血清标志物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诊断效能。结果本研究92例孕中期孕妇中53例经引产及分娩结果证实为胎儿颜面部畸形,孕妇年龄、孕前叶酸服用时间、不良妊娠史、孕期用药史、孕中期血清游离β-hCG、AFP、uE3水平均为胎儿颜面部畸形发生的关联性因素(P<0.05);孕中期超声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血清游离β-hCG、AFP、uE3水平联合诊断胎儿颜面部畸形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1。结论 孕中期超声颅脑冠状切面鼻尖偏斜法联合母体血清标志物游离β-hCG、AFP、uE3能明显提高胎儿颜面部畸形诊断准确率,可作为胎儿颜面部畸形筛查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