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研究方法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常见实性证素与其代谢产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证素辨证的方法选取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常见实性证素:肾虚对照组、肾虚血瘀组、肾虚痰湿组、肾虚气滞组,应用核磁共振氢谱(H-NMR)技术测定不同证型之间的血清代谢产物,并通过多元分析代谢谱之间的差异。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肾虚组与肾虚气滞组、肾虚组与肾虚痰湿组、肾虚气滞组与肾虚血瘀组、肾虚气滞组与肾虚痰湿组、肾虚血瘀组与肾虚与痰湿组5组之间的血清代谢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结论各组间的差异代谢产物对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等有不同的影响,相对应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性证素之间有不同的表达,对于研究中医证素与代谢组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毛细支气管炎中医痰热闭肺证与风热闭肺证在尿样代谢物的变化差异。方法:收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痰热闭肺证(痰热组)57例、风热闭肺证(风热组)20例和健康儿童(对照组)22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各组受试患儿的尿液样本进行代谢图谱分析,并对潜在的生物标记物进行鉴定。结果:RSV感染组与正常对照组在尿样小分子代谢物表达上存在着明显差异,研究筛选出21种差异性代谢物标志;中医不同证型间亦存在小分子代谢物含量的明显差异,筛出两证型间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差异生物标志物共13种。结论:痰热闭肺证与风热闭肺证之间的代谢通路改变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2015,(6)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虚寒性出血证大鼠血清代谢组学的变化及姜炭止血的作用。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分析空白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的大鼠血清代谢物谱。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研究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血清中发现6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姜炭/干姜对虚寒性出血症大鼠的干预作用。通过比较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含量,探讨姜炭温经止血作用的机制。结果:姜炭可以使虚寒性出血证大鼠发生紊乱的内源性生物标志物回归正常水平,确定甘氨酸、色氨酸、乳酸为姜炭温经止血的药效生物标志物。结论: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从整体上揭示姜炭对虚寒性出血证大鼠的温经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卫气虚证月周期性变化的物质基础,寻找其潜在标志物,为卫气虚证实质研究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以秋分日所在的农历月,确定月初(农历八月初一)、月中(八月十五)及月末(八月三十)3次实验的取材时间。取材日前2周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与模型组,每组10只。模型组采用疲劳联合寒热交替法制备卫气虚模型,正常组常规喂养。3次实验均在其相应取材日正午12:00断头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血浆代谢物,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组间进行比较,探索卫气虚证差异性代谢标志物,进而推测寻找卫气虚证月周期变化的潜在标志物。结果油酸酰胺、磷脂酰甘油、皮质醇、脯氨酸、富马酸二甲酯、二十碳五烯酸6种差异代谢物可能为月初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志物;1-磷酸鞘氨醇、苹果酸、皮质醇、油酸酰胺、肉毒碱、二十碳五烯酸、富马酸二甲酯7种差异代谢物可能为月中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志物;胆固醇乙酸酯、苏氨酸、皮质醇、富马酸二甲酯、油酸酰胺、二十碳五烯酸、焦谷氨酸7种差异代谢物可能为月末卫气虚证潜在证候标志物。结论卫气虚证月周期性变化可能受油酸酰胺、皮质醇、二十碳五烯酸、富马酸二甲酯影响,其周期性变化可能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同时还伴随着细胞、激素及神经调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卫气月生理变化的潜在代谢标志物。方法以秋分日所在的农历月确定月初(农历八月初一)、月中(八月十五)及月末(八月三十)。将10只SD大鼠分别在相应日期的正午12:00眼眶后静脉丛采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血浆代谢物,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各组之间血浆代谢组学数据,探索各组之间差异性代谢标志物,推测卫气月生理变化的潜在标志物。结果与月中比较,月初有7种差异代谢物为区分两组的可能标志物,月末有8种差异代谢物为区分两组的可能标志物;与月末比较,月初有9种差异代谢物为区别两组的可能标志物。推测其中的二十碳五烯酸、皮质醇、脯氨酸和富马酸二甲酯4种差异代谢物为卫气月生理变化的潜在差异性标志物。结论卫气的月生理变化可能与脂质代谢、氨基酸代谢密切相关,并可能受到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证素辨证是一个可以规范化、客观化且能量化的辨证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疾病,证型常有兼夹或不典型,而应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来对该病进行辨证,可以很好地反映证型兼夹的问题,通过积分识别不典型的证,也是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时期证的演变特点的有效手段。探讨证素辨证的临床及科研意义,可以规范该病的临床辨证、提供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及中药干预后的中医疗效评价,并为以后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提供准确的典型证型病例,指导中药应用,改善女性绝经后的骨质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运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脾气虚证大鼠尿液的代谢表型变化,筛选出与脾气虚证相关的代谢标志物,并探讨补中益气汤的治疗作用。方法 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技术建立大鼠尿液的代谢指纹谱。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研究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模型组与补中益气汤组之间的代谢物谱差异,并通过变量重要性投影(VIP)在尿液中选取生物标志物。结果 模型组及补中益气汤组的代谢表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筛选出与脾气虚证相关的9种代谢产物,补中益气汤对部分生物标志物有逆转作用。结论 脾气虚证大鼠的脂质及氨基酸代谢都出现了紊乱,能量代谢降低;经补中益气汤治疗后大鼠蛋白质代谢明显增强,保证了大鼠机体能量的供给。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样本脂质代谢物进行非靶标脂质组学分析,寻找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早期诊断相关的特征性脂质生物标志物,探索其微观物质基础。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每组15只。模型组通过劳倦加饮食不节法造模。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技术(UPLC/Q-TOF-MS)检测模型组和正常组生物样本血清的代谢轨迹,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寻找各组代谢物差异,筛选潜在内源性标志物。结果: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有溶血磷脂酰胆碱、2-羟基丁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结论:脾气虚证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游离脂肪酸是脂质代谢中最活跃的成分。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血瘀证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寻找冠心病(CHD)血瘀证患者内源性代谢分子标记物.方法 收集CHD血瘀证患者48例、CHD非血瘀证患者52例及健康对照组40例,运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各组受试者血浆代谢产物,对代谢物定性分析后,分别采用单变量t检验和多变量蒙特卡罗树法(MCTree)对各组代谢物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受试者血浆内源性代谢物种类无差别,总计46种.定量单变量t检验结果显示,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32种代谢物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HD血瘀证组与CHD非血瘀证组比较,胆固醇含量升高,木糖醇含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CTree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与CHD患者血浆代谢物完全分离,对二者分离贡献最大是L-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L-丝氨酸,且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血瘀证与非血瘀证之间有明显分离趋势,44种物质对分类有显著影响.结论 血浆GS-MS代谢图谱能有效的从健康人中区分出冠心病患者、从冠心病患者中区分出血瘀证患者,这些含量存在差异和对分类有贡献的物质可能是CHD血瘀证诊断和辨证的潜在代谢标记物和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儿童哮喘两种中医证型患者尿液中的内源性小分子代谢物,探索两种中医证型分类的物质基础。方法:采用GC/MS技术检测儿童哮喘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患者以及正常儿童的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利用SIMCA-P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A)分析,研究尿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在各组间差异。结果:儿童哮喘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患者代谢谱具有良好的分离趋势,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组有明显区分。利用代谢物谱库(如Wiley和NIST质谱库)及本实验室建立的标准品代谢物谱库鉴定了17个差异代谢物。儿童哮喘两种"证型"患者间尿液中丁酸、磷酸盐、L-苏氨酸、肌酐、甘氨酸、D-葡萄糖、马尿酸、假尿苷的相对含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些代谢物与能量代谢、肠道菌群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核苷酸代谢异常相关,它们是区分这两种中医证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论:代谢组学技术能够全面地反映肺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儿童哮喘的代谢共性和各自特征,代谢组学所研究的体内小分子代谢物可能是中医分型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代谢综合征痰湿证潜在生物标志物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探讨其内在的生物物质基础。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联用技术检测模型组和空白组生物样本血清的代谢轨迹,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方判别分析(PLS-DA)寻找各组代谢物差异,筛选潜在内源性标志物。结果发现与疾病相关的代谢物变化涉及氨基酸代谢17条,脂质代谢11条,磷脂代谢7条,碳水化合物代谢6条,氧化应激损伤3条,能量代谢3条,胆汁酸代谢2条。结论代谢综合征痰湿证生物模型存在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胆汁酸代谢、氧化应激、磷脂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以及能量代谢紊乱,代谢组学研究方法有助于揭示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的微观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使用证素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女性的中医证候证素特点,为临床使用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提供思路。方法: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根据《黄帝内经》的理论,以"7"岁为周期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进行年龄划分,评估不同年龄段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的中医证候分布。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医病位证素构成比的顺位为:肝(65. 263%)、肾(49. 473%)、脾(13. 684%);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医病位证素的频数分布中,肝与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9)。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病性证素的分布特点中,实性证素痰与虚性证素气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5);实性证素气滞、痰与虚性证素血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7,P=0. 004);实性证素气滞、血瘀、湿、痰与虚性证素阴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8,P=0. 014,P=0. 022,P=0. 000);实性证素气滞、血瘀、痰与虚性证素阳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2,P=0. 047,P=0. 002)。不同年龄组病位证素、实性证素、虚性证素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 973; P=0. 917; P=0. 983),三组居于前3位的病位证素构成比分别为:肝(22. 105%)、肾(16. 842%)、脾(4. 211%);肝(32. 632%)、肾(25. 263%)、脾(6. 316%);肝(10. 526%)、肾(7. 368%)、脾(3. 158%)。三组居于前3位的实性证素构成比分别为:痰(15. 789%)、气滞(14. 737%)、湿(12. 632%);湿(15. 789%)、气滞(15. 789%)、痰(14. 737%);痰(5. 263%)、血瘀(3. 158%)、寒(3. 158%)。三组居于前3位的虚性证素构成比分别为:阴虚(18. 947%)、阳虚(14. 737%)、气虚(12. 632%);阴虚(31. 579%)、血虚(23. 158%)、阳虚(20. 200%);阴虚(13. 684%)、阳虚(8. 421%)、血虚(7. 368%)。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主要病位证素依次为肝、肾、脾。病性证素中,痰、气滞、湿、血瘀、寒在实性证素中占主导地位,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在虚性证素中占主导地位,且虚性证素的影响大于实性证素。  相似文献   

13.
《光明中医》2021,36(3)
目的 探讨理气固本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2017年11月—2019年3月从山东省寿光市人民医院老年病中医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病例60例,按照简单随机法分为治疗组(理气固本组30例)、对照组(雷洛昔芬组30例),对治疗前后各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安全性指标进行比较,对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指标、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及降低深静脉血栓风险方面比对照组更有优势。结论理气固本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疗效与雷洛昔芬无显著性差异,深静脉血栓风险减少,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期取穴埋线疗法对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105例肝肾不足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A、B与治疗组,每组35例,对照组A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治疗,对照组B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口服+穴位埋线治疗。评价治疗前、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后的中医证侯学积分与生存质量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各组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积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3月、6月后,3组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均P<0.01),治疗组、对照组B优于对照组A(均P<0.01),而治疗组与对照组B之间无差别。治疗6月后两组中医证侯学与生存质量积分与治疗3月后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对照A无差别。结论:分期取穴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古方青娥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骨转换标志物、骨桥蛋白的影响,探讨青娥丸改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青娥丸治疗组(治疗组)及模拟剂治疗组(对照组)治疗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骨密度、骨转换标志物(PINP,S-CTX)、雌激素以及骨桥蛋白的浓度。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前后骨密度及骨形成标志物PINP、雌激素未见明显变化,骨吸收标志物S-CTX水平显著降低(P0.05),骨桥蛋白水平亦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骨密度持续下降,骨转化标志物及骨桥蛋白、雌激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古方青娥丸能够维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抑制骨吸收,可能与抑制骨桥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补骨汤防治肾虚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补骨汤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去势雌性大鼠作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模型,并将其分为补骨汤治疗组、模型空白组、骨疏康对照组,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对照比较,采用骨密度,骨矿含量等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补骨汤治疗组大鼠的骨密度,骨矿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空白组(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骨疏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说明补骨汤对于肾虚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科诊治符合入组条件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3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骨密度正常组),观察组(骨质疏松组)。通过对患者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身高、体重等资料的收集,进行统计分析。观察组经我科副主任以上职称医师诊断,判定病例各自分属证型,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组病例在年龄、绝经年龄、绝经年限、体重指数方面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证型分布规律可以看出气滞血瘀证和肾精不足证患者所占比重大于脾肾阳虚证及肝肾不足证。结论:患者年龄的增大、绝经年限的增长、体重指数偏低等因素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关系密切。中医证型分布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肾精不足证脾肾阳虚证肝肾不足证。在临床中可适当加入活血化瘀、滋补肾精、温补脾肾阳气、滋补肝肾等中药,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总结归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型分布规律与西北爆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乌鲁木齐地区200例维、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资料,分析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型分布规律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结果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证候分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证发生率与雌激素缺乏、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运动等关系密切(P均0.05)。结论乌鲁木齐地区维、汉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涉及肝、脾、肾等器官,与血瘀关系密切,与西北燥证分布特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NO、ET改变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NO、E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另设30例健康妇女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对象外周血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NO、ET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NO、ET)等微观分子生物学改变并参与其发病,且成为"血瘀"病机的微观病理变化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3种证候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痰湿证38例,血瘀证18例,痰瘀互结证64例)及51名健康人的血液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利用Progenesis QI和Simca-P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及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筛查,通过Metabo Analyst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 共得到10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N-乙酰鸟氨酸和月桂酸是冠心病血瘀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1,1-二氯乙烯环氧化物是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余6个为冠心病共性差异代谢物,涉及视黄醇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结论 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3种证候之间有共性代谢物及差异性代谢物,对于冠心病中医证候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