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KTQ质量认证在病房储备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为提升病房储备药品管理质量,医院精神科于2018年5月起,实施KTQ质量认证药品规范化管理,2017年10月~2018年4月为实施前,2018年5月~2019年1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4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病房储备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与医师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精神科病房药品储备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精神科医师对病房药品储备管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医院病房实施KTQ质量认证药品规范化管理,能有效降低储备药品管理缺陷和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医师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责任制"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从2018年7月开始采用"责任制"管理模式进行肾内科药品管理,比较管理模式实施前(2018年1~6月)和管理模式实施后(2018年7~12月)肾内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肾内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药品管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责任制"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提升肾内科药品管理安全程度,有效预防了药品管理缺陷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瞻性管理模式在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医院内科病房于2018年7月起实施前瞻性管理模式,抽取实施前(2018年1~6月)和实施后(2018年7~12月)就诊于医院内科各2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记录前瞻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内科病区患者对抢救药品管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前瞻性管理模式应用于内科病房抢救药品管理中效果显著,能降低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的品管圈活动在ICU病区药品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管理,确立"提高ICU药品使用安全核查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拟定对策,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病区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和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ICU病区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开展前(P0.0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我科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开展前(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的品管圈活动运用于ICU病区药品管理可显著降低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提高药品安全管理效果和医护人员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诊分诊方案改进对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科室内开展急诊分诊方案改进,设为实施后,2015年10月~2017年1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质量效果。结果:实施分诊改进管理后,护理人员在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文书书写、病区管理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急诊分诊方案改进管理模式,有效改善了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条理清晰并且分工明确,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改进管理模式易被住院患者广泛接受,是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模式在耳鼻喉病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耳鼻喉病房2017年1~3月收治的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252例患者为实施前。选取2017年4~6月收治的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的23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管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的各项目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医护人员职业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实施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在耳鼻喉病房中表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升医护管理水平、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泌尿外科用药安全管理模式的构建与成效。方法:自2017年5月起在泌尿外科病区构建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制度包括药品分级管理、药品存放管理、药品识别管理、药品标识管理、高危药品管理等,并建立了完善的药品安全使用流程,将药品管理作为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用药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后实施1年,比较实施前后泌尿外科用药安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满意度问卷了解实施前后医护人员的满意度评价情况。结果:实施后泌尿外科用药安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95%,显著低于实施前的3.84%(P0.05);较实施前实施后医生和护士对用药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显著提升(P0.05)。结论:应当重视用药安全问题,针对科室当前情况构建用药安全管理模式,可有效地减少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了整体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CQI)在急诊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医院急诊药品的管理情况,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采用CQI对急诊药品加以管理,比较CQI实施前后急诊室的不良事件、抢救成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CQI实施后,急诊室的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CQI对急诊药品管理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模式在ICU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ICU病区于2018年11月起实施"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模式,抽取实施前(2017年12月~2018年6月)和实施后(2018年11月~2019年4月)各500份管理记录及收治的300例患者开展调查,比较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ICU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ICU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地毯式"安全管理查房模式应用于ICU质量管理中效果显著,能降低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和美国医疗信息与管理系统学会(HIMSS)标准建立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为提升医院药品管理质量,医院药剂科于2018年6月起,构建实施基于JCI和HIMSS标准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随机抽取实施前(2017年10月~2018年5月)和实施后(2018年6月~2019年2月)药剂科接待各5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前后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药剂科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患者对医院药品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基于JCI和HIMSS标准的高警示药品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能显著提升药剂科药品管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BC分类管理法在ICU设备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医院ICU病房于2018年4月起实施应用ABC分类管理法,2017年7月~2018年3月为实施前,2018年4~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各有400次设备管理记录,比较实施前后ICU设备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ICU设备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对病区管理质量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ABC分类管理法应用于ICU设备管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设备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保证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体检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为提高体检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质量,医院在2019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策略,2019年为实施后,2018年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200份医疗废物管理记录进行研究,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体检中心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理不合格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体检中心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体检中心开展医疗废物管理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医院整体医疗废物管理质量,增强医护人员防控医院感染意识,减少感染相关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新生儿病区备用药物的安全管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基于医院在2017年统计的新生儿病区备用药品管理结果,对其中存在的药物管理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管理措施完善药学管理体系,使其科学化、合理化及安全化,于2018年开始实施。2018年设为实施后,2017年设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新生儿100例,调查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医院通过一系列的人文素质拓展与专业知识培训、规范新生儿备用药物安全管理,加强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性,统计实施前后内部差错事件发生情况,发现实施后药品混淆、发放过期药品等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药物浪费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完善并落实医院新生儿病区备用药物管理,提高了医院临床用药合理性与安全性,实施后新生儿家属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对医院新生儿病区备用药物进行综合管理,有助于提高药学保障与安全管理,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同时,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在急诊物资交接过程中应用集束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急诊科于2018年6月开始对物资交接实施集束化管理模式,2018年6月设为实施后,2018年5月设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综合技能考核评分、护理人员满意度评分、物资交接缺陷率等,与实施前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诊科物资交接管理过程中实施集束化管理,其效果较为显著,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减少物资交接缺陷事件的发生,提高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用于病区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于2017年5月起实行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将2016年5月~2017年4月设为实施前,2017年5月~2018年4月设为实施后,观察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操作技能、理论考核等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标准化中医护理查房用于住院患者管理,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分组单项质控在妇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3月起实施分组单项质控,根据医院妇科实际情况,在妇科病区设立5个护理单项质控小组,制定实施各小组工作细则与质控标准。2018年3月~2019年2月为实施后,2017年3月~2018年2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基础护理、危重症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及病房管理等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在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分组单项质控模式,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放疗科日间病房互利双益管理模式的开展实施与成效。方法:医院放疗科于2018年6月起实施日间病房互利双益管理模式,抽取实施前(2017年12月~2018年5月)和实施后(2018年6~12月)放疗科收治的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实施前后放疗科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放疗科日间病房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放疗科日间病房管理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互利双益管理模式应用于放疗科日间病房管理中能显著降低缺陷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面质量管理在骨科病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骨科病区自2019年2月起在护理管理中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将2019年2~7月设为实施后,2018年8月~2019年1月设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全面质量管理用于骨科病区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医改背景下中医护理现状及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医院神志病科收治的500例患者设为实施前,调查诊治期间中医护理开展情况,记录缺陷事件发生率,制定针对性管理对策;选取2018年5~12月的500例患者为实施后,比较实施前后中医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管理对策后,中医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对中医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目前中医护理工作存在较多缺陷,调查存在问题,采取针对性管理对策,能够降低中医护理缺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质量控制图在麻醉管理质量控制中的实践价值。方法:医院于2018年4月起,将质量控制图纳入麻醉药品的流程化管理中。2018年4月~2019年3月为实施后,2017年4月~2018年3月为实施前,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的麻醉管理质量评分、麻醉药品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麻醉准备、病区管理、药品发放、药品保管、处方管理、药品损耗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质量控制图有助于提升麻醉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