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小端 《世界中医药》2011,6(2):111-112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疗效。方法:9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的第1、2周检测外周血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第4、6周检测心脏彩超指标,评价症状得分。结果:治疗第1周时,治疗组WBC和CRP显著下降;第2周时2组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治疗第4周,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EDV、LVESV比较差异显著,2组LVDB、左室射血分数LVEDV比较差异不明显;治疗第6周,治疗组LVEF较对照组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降低外周血WBC和CRP水平,减轻AMI后炎症反应,抑制AMI后LVDB扩张,降低LVEVD和LVESV,改善整体左室功能,且改善症状,具有抗心室重构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简称心梗)是心血管常见急重症,梗死心肌发生物质和形态学改变,常导致心力衰竭,重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预后,故心梗后早期、及时、有效干预是阻止病情进展的主要措施.研究显示,中药多路径、多靶点干预MI后心室重塑疗效显著.现将近10年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脑心通胶囊对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脑心通组和他汀组,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模型(1周),模型构建成功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脑心通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灌胃4周。在实验第5周采用Doppler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病理变化,QPCR检测心肌LXRα、NOX、ROS、COLΙ、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正常心肌减少、心肌纤维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升高(P <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收缩率(FS)、每搏输出量(SV)、排血量(CO)降低(P <0.05),LXRα mRNA表达降低(P <0.05),NOX、COLⅠ、COLⅢm RNA表达增加(P <0.05),ROS活性增加(P <0.05);与模型组比较,脑心通组大鼠正常心肌纤维化减轻,LVIDd、LVIDs降低(P <0.05),EF、FS、SV、CO升高(P <0.05),LXRα ...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表明 ,循环 内分泌系统参与了心梗后的心室重构 ,该系统的变化不仅影响了心肌梗死的发生、发展 ,同时也与心肌梗死的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试图就通心络胶囊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对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大鼠循环 内分泌系统变化的干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1 1 动物雄性SD大鼠 ,体重 2 80g± 2 0g ,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1 2 模型制备参照Pfeffer报道的方法 ,略加改进制备心梗后心室重构模型。1 3 分组所有动物于制备前编号 ,由专人制备模型 ,模型成功后随机发生器将…  相似文献   

5.
脓毒症是病死率较高的常见急危重症,虚与瘀贯穿脓毒症的发生发展过程,脓毒症存在瘀虚恶性循环。气血学说始于《黄帝内经》,气与血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动力和源泉。虚、瘀是气血失调的病理表现,脓毒症既因虚致瘀,亦因瘀致虚。因此,立足整体,在临床辨证施治时,应虚、瘀同治。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心肌梗死、心衰等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往往伴有重构的发生和发展。所谓重构,是指心肌损伤后由基因组表达改变引起的分子、细胞和间质的改变,分子改变表现为白细胞介素、基质金属蛋白酶和生长因子等的表达增加,细胞的改变包括心肌细胞的肥大、凋亡和纤维母细胞的增殖等,间质的改变表现为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主要为胶原聚集(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发生的心室容积、形状、室壁厚度、心肌结构和超微结构等方面的改变,称为梗死后心室重构.临床研究证实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β-RB)、钙通道阻滞剂(CCB)以及中医药都具有防止心室重构的作用,其中以ACEI及ARB常作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创伤性骨折临床较为常见,其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与气血失调有关。创伤性骨折的基本病机是气血不和,而腑气不通、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则是创伤性骨折不同阶段的病机特点。本文概述了气血学说,简要介绍了创伤性骨折的病机特点,并以气血学说为基础对创伤性骨折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心肌梗死(MI)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心血管疾病之一,MI后出现心室重构,最终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心室重构的发展过程被认为是各种病因导致晚期心脏功能衰竭共同的发病机制[1]。因而,对心室重构的分子生物  相似文献   

10.
三七总皂苷对心梗后心室重构大鼠血流动力学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洁文  邓志军  符永恒  杨敏  李丽明  潘竞锵 《中药材》2008,31(12):1862-1865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PNS)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左室重构(LVRM)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术后24 h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连续4w分别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和PNS低、中、高剂量,观察PNS对病鼠心脏冠脉流量(CF)、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心室舒张压(LVDP)、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收缩峰压(LVPP)、左室收缩速度(VPM)等心功能变化指标及心肌细胞病理结构和心脏指数改变的影响。结果:PNS可显著提高病鼠LVSP、CF、VPM及±dp/dtmax(P<0.01或P<0.05),显著降低LVEDP及LVPP(P<0.01或P<0.05),能显著改善病鼠左室心肌细胞形态结构的病理改变及心脏指数(P<0.01)。结论:PNS可通过扩张冠脉血管增加病鼠心脏冠脉流量,降低冠脉阻力,调整室壁顺应性,减轻心肌细胞结构病理损伤,明显改善左心收缩和舒张功能,对AMI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前言温病一科,是中医学研究一般热性病证候辨治的一门重要的学说。晚清一代,温病学说的成立,对祖国医学来谈,确实是一个空前的、飞跃的发展,大大地充实了祖国医学的内容。这个贡献,在祖国医学史上写下了灿烂光辉的一页。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在于辨证论治,例如仲景的伤寒论,他是以六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型证,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将机体在发病过程中所发生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从基因水平观测不同中医证型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患者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和遗传学方法进行ACE基因多态性表达检测。结果:心梗后心室重构患者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有关联。结论:证实中医证型与ACE基因多态性是有关联的,验证了ACE基因多态性是中国汉族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治则治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是远期发生心脏性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以益气活血、祛瘀化痰、调气理脾、清热养阴等为主要治疗法则,其中益气为治本中之本,养阴为治本中之标;祛瘀化痰为治标中之本,理气清热为治标中之标。益气活血可通过减轻心室压力和体循环血管阻力,改善血流动力学而可能对防治心室重构有益;化痰散结可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适应不良性肥厚和心肌外基质堆积和纤维化,长期使用可抗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5.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等大型数据库及国外数据库,查阅近年来有关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机制研究及中医药干预机制的研究文献。发现心梗后心室重构的机制主要与血流动力学障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激活、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调控相关,且中药制剂往往通过多靶点、多环节、多途径干预调控。目前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抑制心室重构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前景,尚缺乏大型的临床研究证据,且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仍待挖掘。  相似文献   

16.
董国菊 《环球中医药》2013,(10):783-787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直接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研究的焦点。中医药干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有多靶点、多环节综合调控的优势,其作用机制涉及从血流动力学到神经内分泌系统,从心肌能量代谢到细胞凋亡等多个病理环节,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葱白提取物对心梗后心衰大鼠心室重构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心衰动物模型建模,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组、葱白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6组各9只,各组以相应剂量药物给药,12周后观察大鼠左心室组织梗死区病理切片,测定血清B型钠尿肽(BNP)含量,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Caspase...  相似文献   

18.
19.
从气血相关理论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是根据急性心血管事件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等特点提出的病机理论.“络风内动”是在气血失常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热毒生风,或络虚风动,或外风引动内风,导致脉络受损、血脉挛急不通或不荣,引动伏风而猝然心痛.治疗时当合理安排好“治风”与“调气血”的主次关系,根据病情缓急分而治之,热毒生风证当急则治标以风药治风为先,络虚风动证当缓则治本以调理气血为要,外风引动内风证则标本兼顾,表里同治以防传变.将气血相关理论与“络风内动”学说有机结合,对指导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