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文化底蕴塑造是发展中医药事业重要一环,中医药事业发展方向、深度由其进行引领。国内普遍在中医药工作中的观点、做法采用"以文引医"或"以文化医"发展思路。在中医医院建设、发展上,中医药文化同样起着极为重要引领、带动、化解作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医药文化当前在中医医院建设过程中发展态势,阐述中医医院"以文引医"发展模式,以期促进中医医院整体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又叫创造性产业,指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份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而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并通过寻找新的增长点来推动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湖北蕲春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明代的蕲州古城,已有"指草皆为药,人人都懂医"、"千门万户悬菖艾,出城十里闻药香"之美传。蕲春的环境多样性也带来了物种的多样性,适宜多种药材生长,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本草纲目》记载的1 892种药材,境内有159种能形成批量,加上一些数量稀少的药材,共有700余种,蕲艾、蕲蛇、栀子、百合、紫苏、丹参、厚朴、杜仲、黄柏等道地"蕲药",更是得天独厚的珍贵资源,是打造李时珍中药文化品牌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3.
续畅  周嫱 《吉林中医药》2014,(2):208-210
通过调查云南大姚县中医药发展现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层中医药发展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在研究过程中,根据现有文献及当地实际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采取街道随机抽样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自填式调查,通过"双录入法"对数据进行录入,并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当地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及应用水平较低,中医医药机构及中医师诊治水平较差。由此可见,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发展水平较为滞后,需加强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医药事业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4.
道地药材研究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道地药材以"货真质优效佳"为标志,是中医药的精髓,中华民族文化的奇葩。道地药材的研究关系到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道地药材研究者在道地药材理论、道地药材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本文首次对道地药材基本理论,包括环境生态论、品种延续与产地变异论、持续利用理论和生态型理论进行梳理、归纳与提炼,重点对生态型创新理论及现代实践进行阐述,并对生物科技引领下道地药材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文章对云南滇中与滇西地区部分县市中医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梳理出滇中地区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经验与有效做法,为边疆、少数民族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增强中医药行业文化自信,发挥中医药文化对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推动中医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6年12月出台了《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很多省份出台了中药材保护与人工规模化种植政策,鼓励药农规范化保护、种植中药材。从根源处、最前端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在一些欠发达边远地区,"地多人少"是最基本特征。土地荒芜,土壤营养匮乏,人力资源不足,有效拓展中药材种植面积较为困难。为此,需要中医药管理者和当地政府机构在中药材种植管理、运营体制上有所创新,以保证中药材种植规模,以多种中药材种植带活单一农作物种植经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为进一步形成药材市场打好基础,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结构性变革。文章就"地多人少"的欠发达地区有效拓展中药材种植面积提出创新性观点。  相似文献   

8.
中药“浙八味”科学性品质文化背景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军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879-1880
中药"浙八味"作为浙江地区道地药材的代表,也是浙江"中药文化"的突出代表。文章通过考证中药"浙八味"名称与内容、地域特征以及分析中药"浙八味"的性味归经与功效等科学性品质,阐释了探究中药"浙八味"文化背景具有指导中药"浙八味"文化传承"科学发展",促进浙江中医药经济良性、快速发展,引领浙江道地药材科学化研究,保证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及企业投入资金的正确与合理性四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新界定和确立中医药的文化属性,有益于拓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科技依赖路径。遵循文化传播与融合规律,开展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形成"原创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的战略格局,将使中医药的全球发展既能引领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也将引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材》2017,(5)
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闻名全国;亳州药材种植规模近7万公顷,有亳白芍、亳菊花和亳紫菀等道地药材;有百余家饮片企业,饮片生产力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该文简要介绍了亳州历史地理沿革,对本草及地方志中记载的亳州药材市场、药材种植业进行了梳理,为中医药文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亳州药材市场兴于明清,民国式微,而20世纪80年代迅速崛起。白芍是亳州最早栽培的药材之一,三国时代已有芍药的栽培记载;明清时期药材种植业已较为发达;20世纪80、90年代种植品种增多,种植规模扩大。综合分析,文化底蕴深厚是亳州药业发展的文化基础;交通便利与经济发达是亳州药业发展的基础;药市与药材种植相互促进是亳州药业发展的动力;药材加工与药市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正广西中医药大学1964年恢复中医学本科教育以来,为广西民族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中医专业人才。学校从1998年开始进行了民族地区中医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探索,坚持文化为引领,树立融素质教育为一体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通过系列举措,解决了中医学生文化底蕴薄弱、中医药文化自觉自信不足、人才培养缺乏地方特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性不强等问题。1以文化为引领,坚持人文精神与素质教育为一体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院校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中担负着示范和引领作用。加强中医药院校文化建设既有利于院校自身发展,也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振兴。建设中应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建设中医药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方向性、特色性、整体性、主体性原则,不断加强领导、确保投入、培育人才、积聚力量、科学规划、形成制度。中医药院校要勇于实践,以先进的理念引导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高尚的精神确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以鲜明的特色丰富中医药文化建设,以良好的声誉促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是中国医学科学技术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体,它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本质与特色,对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也起着引领作用。在分析发展中医药文化在中医院管理中作用的基础上,借鉴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做法,提出了以中医药文化引导中医院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北京市东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资源优势,在以文化为引领创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中,文章提出在内涵建设可凝炼为“守法、传业、立命、易俗”这四重境界,可作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开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扎赉特旗地区为例,了解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认知情况及需求情况,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合理对策建议。方法:走访内蒙古扎赉特旗中医院、蒙医院及3家卫生院,对就诊患者进行方便抽样调查。结果:多数被调查者愿意接受中医药治疗,接触的中医药服务项目较少;在居民中医药服务应用现状方面:当地居民了解中医药相关知识途径较为单一;多数居民在慢性疾病时倾向选择中医治疗,且乡镇卫生院是主要的中医药服务就诊点;当地居民疾病负担较重,参保人数较少,多数为自费医疗。在居民中医药服务关注情况方面:不同年龄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者在当地中医药服务事业整体评价较为一般,对中医药知识科普需求较大,尤其在养生保健、食疗、防病治病方法等方面。结论: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大卫生投入,推行医保政策,减轻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疾病负担,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加大对当地居民的中医药知识科普力度,并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6.
壮瑶医药文化植根于壮瑶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中医药、壮瑶医药文化及其翻译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壮瑶医药文化翻译的原则,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壮瑶医药国际化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道地药材有必要在产地进行加工炮制以保证其信誉和质量。在原产地加工炮制道地药材,有利于保障药材的来源可靠、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有利于建立、形成品牌优势,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管理;有利于改变中药的形象;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清代至民国时期,因连年的兵祸、天灾和税捐导致的"闯关东"移民大潮,无形中将外来的中医药文化深深地植入了辽宁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无论是在医疗水平、中药商贸、药材加工炮制技术还是在养生药膳方面,"闯关东"都为辽宁地区的中医药文化带来了长足的发展。在简要介绍"闯关东"概况的基础上,探讨这项移民运动给辽宁地区中医药发展带来的影响,以期在吸收外来先进中医文化的同时,保持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坚守本地中医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滇南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多样的气候条件,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的药用植物资源储备,文化底蕴深厚的滇南中医药历史、医家、文献及医学流派的介绍、归纳和总结,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文化软实力"外交及云南本土"大健康产业"和"健康生活目的地"发展战略探讨滇南地区中医药国际化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为滇南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优劣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疗效的好坏。国家和行业高度重视中药材质量的提升。"优质优价"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产品质量提升的重要经济规则。但中药材产业优质优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严重制约了国家有关中药质量提升战略的实施。本文在对中药材产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缺乏行之有效的优质药材判定标准、加工产品未实行优质优价、以及中药材的多重属性导致的价格波动是制约中药材优质优价机制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优质药材价格形成机制重建、优质药材规格等级标准构建、溯源体系建设、品牌塑造及目标市场区分是中药材优质优价机制形成的重要途径,以期为相关政策措施的制订提供借鉴,助推中药材质量持续提升及优质中药材稳定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