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因麻醉科特殊药品自身存在特殊性,所以加强对其管理十分重要。研究特采用药箱式管理模式应用于麻醉科特殊药品中,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医院麻醉科为提高特殊药品管理效果,对药品交接流程进行改进,实施药箱式管理,比较实施药箱式管理前(2018年1~10月)、实施后(2018年11月~2019年6月)特殊药品领取时间、归还时间,记录麻醉医生或护士取药或送药频率,调查麻醉科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后麻醉科医生每日领取特殊药品时间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麻醉医生归还特殊药品的时间平均明显短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麻醉手术期间,因缺药而致麻醉医生或护士取送药频率明显少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麻醉科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护士对护理管理模式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麻醉科特殊药品管理中实施药箱式管理可提高药品管理效果,提高麻醉科医生或护士工作效率,进而获得医护人员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对麻醉科特殊药品进行药箱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6年1月在麻醉科对特殊药品进行了药箱式管理,分析比较2014~2015年未实施药箱式管理与2016年~2017年实施药箱式管理这两个时间段,特殊药品的麻醉医师领取时间、还药时间、取药频率及用药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施后,麻醉科特殊药品的领取时间、还药时间和实施前相比均显著较短(P0.05);实施后,特殊药品的取药频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麻醉医师对特殊药品的使用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为麻醉科的特殊药品使用药箱式管理手段可有效减少特殊药品的领取时间、还药时间,提升药物的使用效率,同时提升麻醉医师对药物的使用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施行麻醉医生个人药箱自我管理联合麻醉恢复室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方法,以提高基层医院麻醉科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方法:为每名麻醉医生配备统一标准的药箱,按基数配备普通药品;采用当日恢复室的医护人员按需分发麻醉药和特殊管理药品,登记并双方签名确认,手术全部结束后登记并归还剩余药品的全流程闭环管理模式以确保所有药品数量与领用数目一致;同时采集2018年7~12月和2019年1~6月的数据作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组的实际药品数量和备用基数一致率、备用药品效期符合率、药品消耗数和药品收费处方一致率等量化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每日实际药品数量和备用基数一致率、每日药品消耗数和药品收费处方一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醉科自主打造的由麻醉医生个人药箱自我管理联合复苏室医护人员共同管理的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麻醉科药品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为基层医院麻醉科药品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药品共同管理模式在麻醉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7年3月15日~2018年3月15日期间选择50名麻醉科医务人员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共同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各25名。结果:观察组正确储存管理、麻精药品处方规范管理合理率、有效期管理合理率、冰箱温度管理合理率、医疗质量评分、风险意识评分、药品知识了解度、责任心评分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规范麻醉科医务人员使用药品时,运用共同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可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特殊药品新管理模式应用于麻醉科药品管理中的实际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医院2015年5月~2016年6月实施特殊药品新管理模式前,和2016年8月~2017年8月实施特殊药品新管理模式后麻醉科药物储存、使用和管理情况,比较管理有效性和合格率。结果:实施特殊药品新管理模式后,超基数药品种类和超半数以上单药明显下降;冰箱温度管理、标示清楚管理、效期管理、基数管理、领药单规范管理、麻精药品处方规范管理和正确贮存管理等各项管理合格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特殊药品新管理模式应用于麻醉科药品管理中能显著提升管理水平及合格率,是一种科学的药品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药品共同管理模式在麻醉科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2016~2017年期间的100例麻醉病例,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实施前)实施常规药品管理,2017年(实施后)在常规药品管理的基础上,实施药品共同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后的药品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后的冰箱温度和湿度、正确标识、记录单管理、有效期管理、贮存管理、基数管理、处方管理等方面的管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药品共同管理模式在麻醉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改善药品管理现状,规避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色彩管理法在麻醉科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成效。方法:2019年1~6月起对麻醉科药品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实施色彩管理法,将麻醉药柜分区管理,制作药品警示标签,规范麻醉药盒内药品的摆放;分别统计管理方案调整前(2018年6~12月)和调整后麻醉科用药取药时间,及麻醉科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情况。结果:调整后麻醉科用药取药时间显著低于调整前(P0.05);调整后麻醉科药品管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调整前(P0.05)。结论:将色彩管理法应用于麻醉科药品管理,能够有效提高麻醉药品取用效率,提高了麻醉药物的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麻醉科麻醉药品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2017年6月医院麻醉科使用的毒麻药品管理措施进行改进,观察其改进后的实施效果。结果:实行毒麻药品的安全管理后,实施期间未出现一些毒麻药物的丢失、过期等不良事件,并且毒麻处方的合格率为100%,提高了麻醉科毒麻药物的安全管理效率。结论:对麻醉科毒麻药品实施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可以提高毒麻药品使用的规范化、合理化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内科病区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方法:对2017医院药品管理中存在的无专人管理、药品数量不清、混放、标签不清、储存条件不符、超出有效期药品未及时处理、特殊药品管理不当、药品摆放等问题进行分析,2018年成立质控小组对药物实施规范化管理,观察实施前(2017年)和实施后(2018年)药品管理安全事件及护理人员药物知识考核情况。结果:实施后无专人管理、药品数量不清、混放、标签不清、储存条件不符、超出有效期药品未及时处理、特殊药品管理不当、药品摆放安全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药品规范化管理后护理人员理论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内科病区中药品管理问题较多,医院加强药品管理,可让护理人员了解更多药物知识,提高用药安全及药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码柜管理模式对麻醉科毒麻药品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医院麻醉科在2018年2~10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为实施前。医院麻醉科在2019年2~10月期间试行密码柜管理模式,为实施后。观察比较密码柜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科室领药时间、毒麻药品管理时间、还药时间变化情况。结果:实施后麻醉科护理人员领药时间、毒麻药品管理时间、还药时间均短于实施前(P<0.05)。结论:采取密码柜管理模式对麻醉科毒麻药品进行管理可缩短领药时间、药品管理时间及还药时间,提升麻醉科毒麻药品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在麻醉科药品管理工作中应用电子追踪系统的实施效果。方法:于2017年4月在麻醉科药品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电子追踪系统管理方案,2017年4月~2018年6月为实施后,2016年1月~2017年3月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的麻醉科药品管理情况。结果:实施电子追踪系统管理药品后,麻醉科用药的差错率、药品过期出现率、药品漏帐率、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电子追踪系统管理药品后,麻醉科护理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麻醉科的药物管理工作中建立并应用电子追踪系统,可有效提升对药物的管理工作质量及效率,减少用药差错、药品过期、药品漏帐及患者投诉等情况,提高护理人员对药品管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彩色警示标签在麻醉科药品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医院麻醉科于2018年1~6月药品管理过程中实施彩色警示标签(实施后),与2017年6~12月药品管理过程中实施的常规管理(实施前)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实施前后管理方式之间的管理效果及作用。结果:实施后的麻醉科药品管理过程中的麻醉用药取药时间、麻醉药品管理质量评分、医护人员满意度、易混淆药品取错率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麻醉科药品管理过程中实施彩色警示标签管理的作用较大,能显著提高麻醉药品的管理质量,减少由于便签问题导致的药品混淆现象的出现,提高麻醉科室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产科病房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探析。方法:选取在医院产科任职的60例护理人员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2015年前实施常规药物管理的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以2015年后实施高危药物管理的护理人员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通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比较患者对两组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中的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患者对其满意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在医院产科任职的护理人员实施高危药品管理,其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对提高护理满意程度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麻醉科药物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为保障麻醉科药物管理安全性,避免误用或滥用麻醉药物,特自2017年10月起应用精细化管理。记录应用实施前后用药不良事件和用药错误伤害分级状况。结果:实施后医嘱阶段、配置阶段、配送阶段及给药阶段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药物错误差错分级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麻醉科药物管理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减少不同给药阶段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减轻药物错误差错分级状况,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科病区实施高危药品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医院产科病区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期间实施常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进行高危药品管理,为实施前。选择2018年医院产科病区20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前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高危药品管理,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抽检高危药品50份,比较实施前后在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设计考核问卷,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对于高危药品的掌握情况。结果:实施后药品基数不符、存放不当、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后药品过期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高危用药知识、风险意识评分与总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规范化高危药品管理能够提高产科病区护士对高危药品的掌握情况,保证高危药品的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整血液科病区药品安全管理,提升药品安全管理质量。方法:运用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PFS)对血液科病区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调整,结合实际临床工作,制定一套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的PFS系统,通过分析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反馈调整,并进行有效跟踪、巩固,将以上3个步骤作为一套整体来实施,自2018年1月起开始实施,比较2017年和2018年血液科用药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了解不同时期血液科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实施后血液科用药相关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率均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血液科患者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能够及时反映出用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形成一套完整的质量改进体系,对于安全管理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实施分享式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自2018年起,医院神经外科专门针对神经外科术后康复患者成立分享式护理管理小组,每月开展两次护理隐患分享会,当事护士分享,护士长总结。设2018年为实施后,2017年为实施前,比较实施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护士对护理隐患和安全信息知晓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对护理隐患和安全信息的知晓度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神经外科术后康复患者应用分享式护理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士对护理隐患及安全信息知晓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毒麻药品是麻醉科极为特殊的药品种类,通过密码柜模式可进一步提高及管理效果。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10月,该期间内医院共有麻醉医师24名,将参与实验的全部麻醉医师采用随机数据表法完成分组;对照组实施传统领药,观察组实施密码柜领取药物,设置每一组为12名麻醉医师,比较两组术前领药时间,术后还药时间及麻醉护士管理麻毒药品时间、安瓿丢失率。结果:将两组术前领药时间,术后还药时间及管理麻毒药品时间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数据更具有优势(P0.05);对照组,观察组安瓿丢失率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密码柜模式应用于麻醉科毒麻药品的管理中,可进一步提高其管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麻醉科药品抢救车管理质量的效果。加强抢救车药品的管理,保证抢救车内物品数量,质量完好,并能应急使用,以提高抢救质量。方法:收集绍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药品抢救车2016年度检查反馈存在的问题,于2017年度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对药品抢救车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将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药品抢救车管理质量,医生满意度,药物知识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后药品抢救车管理质量、医生满意度、药物知识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改进前。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有效地提高麻醉科药品抢救车的管理质量,增加医生满意度,有助于护士更好地掌握抢救药物知识,从而提高抢救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信息化闭环管理在麻醉科毒麻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18年7月起对麻醉科毒麻药物进行信息化闭环式管理,将2018年1~6月设为实施前,2018年7~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毒麻药物使用中各流程耗时情况及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实施后开具医嘱、备药、用药等流程耗时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医嘱错误、用药错误等不良用药事件显著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信息化闭环管理可有效缩短药物使用各流程耗时,提高麻醉科工作效率,并可有效提高毒麻药品管理质量,提升药物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