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中医疫病学历代文献对"温疫""寒疫""湿疫"的相关论述,结合目前已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相关研究,探讨本次新冠肺炎的疾病属性。从季节和气候特点、病毒特性、临床症状、方药验证等方面分析,认为本次新冠肺炎更符合寒疫特征,在新冠肺炎病因之"燥""湿"关系中,"燥"邪居于主要地位;同时提出本病可分为两个阶段,2019年11—12月属于寒燥疫,2020年1月及以后属于寒湿疫。  相似文献   

2.
基于深圳市258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结合《温疫论》等中医文献对瘟疫的认识,从疫病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及临床特征等角度,提出新冠肺炎属"瘟疫",并认为"寒疫""寒湿疫"难以解释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非其时而有其气"、温疫多夹湿、温邪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湿热疫的特点与演变及患者临床特征均可为新冠肺炎为"湿热疫"提供证据。同时辨析新冠肺炎为"湿热疫"还需要注意湿热疫是寒温之辨的结合,恶寒、身痛可为湿热疫初起症状,白苔或白滑腻苔是湿热疫初起舌苔特征,使用西药后出现的变证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就"试析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一文与王永炎等进行探讨,论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寒疫",进而认为其"从寒疫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指导性、实用性、可行性有待商榷。从王院士等行文中"寒疫"概念的引入、"寒疫"概念的定义,以及王院士等对《伤寒论》《重订通俗伤寒论》之"寒疫"概念的解读等方面入手,结合新冠肺炎期间的气候状况,参考经典著作进行运气推演,提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非属中医疫病中的"寒疫"范畴,依据发病时节武汉"多湿""暖冬"的气候特点,认为此新冠肺炎一疫,可参阅热病学之湿温(湿热)辨治,临床初期所见恶寒、头痛、乏力、身热不扬、干咳等症状,实类湿温(湿热)病之表湿(阴湿)证。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轻型、普通型、危重型分型辨证论治部分,实为现代版的湿温(湿热)病辨证论治提纲。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属于中医学“疫病”范畴,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针对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广大中医学者提出了诸多的观点。新冠肺炎依据其病性的寒热和兼杂之邪,分属于寒湿疫、湿温疫、湿毒疫、湿毒夹燥疫等,其病因以“湿邪”为主,常兼夹寒、热、燥之邪,分别有温湿疫邪、寒湿疫邪、疫邪夹燥等,其辨证多从脏腑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膜原理论辨证,并结合三因制宜等。新冠肺炎证候多变,但其病因病机符合中医“疫病”的规律,其病位主在肺,多累及脾胃,以湿邪为主的病理特点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湿、毒、寒、热、燥、瘀、虚”为证素要点,可按照预防、治疗、恢复3个阶段采取辨证论治。该文从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病因及辨证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完善新冠肺炎的中医诊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新冠肺炎由寒湿之疫邪引起,分别属于寒湿疫,湿毒疫,浊毒疫等诸多认识,这可能是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季节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科学地分析其病因病机,对于治疗和总结新冠肺炎的中医治疗作用和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传染性极强,属于中医“疫病”“疫毒”“温疫”范畴。自古以来,中医药在疫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此次新冠肺炎的防治中,中医药亦占据着重要地位,全国各地都纷纷提出了防治新冠肺炎的中医药方案。金银花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在此次疫情的防治方案中高频出现,应用较广,防治新冠肺炎效果显著。从中医对新冠肺炎的认识、金银花在新冠肺炎中的应用现状和防治新冠肺炎的药理作用入手,探讨金银花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2019年末中国武汉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众多中医药专家将新冠疫情辨证为寒湿疫,并将新冠肺炎列入中医湿病范畴。专家们结合《金匮要略》湿病治疗思路和经典名方拟定了包括清肺排毒、宣肺排毒、化湿败毒在内的新冠肺炎"三方"。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对新冠肺炎"三方"组方思路的认识和化裁运用的灵活性和准确性,该文以《金匮要略》的治湿思想为出发点解读新冠肺炎"三方"的组方思路及组方原则,旨在加深临床医生对"三方"的理解,进一步提高"三方"的临床辨证准确率和治疗有效率。因此基于《金匮要略》的治湿思想探讨新冠肺炎"三方"的组方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流行情况、发病原因、临床症状与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对"内伤病"的描述具有很多共通点。有"内伤"基础的患者易感染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与"内伤病"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相似;"脾胃一虚,肺气先绝",新冠肺炎虽发为肺,实损在脾胃,该疫或为"土疫"。临证治疗可辨病气有余不足,补其中缓泻其邪。李东垣的医学观点和经验对当前新冠肺炎中医临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临床症状特点,提出新冠肺炎前驱期概念,认为新冠肺炎前驱期是指从出现不太明显的呼吸道异常症状开始到临床症状达到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前的一段时间。根据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及防治原则,结合北京地区气候特点、居民体质特征及饮食习惯等分析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前驱期的证候要素及病机,认为前驱期常见症状有咽干、咽痛、口干、鼻干、干咳、少痰、口苦、口有异味、纳少、腹胀等,病性为燥、热、湿,病位在肺与胃肠,病机当属疫毒之邪外侵,邪犯鼻咽或邪犯胃肠。以《温病条辨》的银翘散和沙参麦冬汤为基础方研制银花清肺饮,并探讨其对北京地区新冠肺炎前驱期患者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咸阳地区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方法通过对咸阳市中心医院东郊分院收治确诊新冠肺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常见证型特点、典型病例分享等内容,全面总结我院新冠肺炎中医诊疗经验。结果中西医结合诊治新冠肺炎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从疫毒理论治疗新冠肺炎值得总结、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属中医"疫病""湿毒疫"范畴,在国内外广泛传播。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先后发布了7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简称《诊疗方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比分析第三到七版《诊疗方案》中医诊治的内容,进一步分析探讨中医学对新冠肺炎的认识、辨证分型及临床治疗的变化特点,归纳总结中医对本病认识过程的规律可见从已知到未知的逐步深入,为完善、优化中医药应对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认为广东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以热毒为基本属性的疫疠之气所致,从发病季节及病邪性质看,可归属于温邪为主的疫疠范畴,可称之为"风温""温热疫".基于对广东地区新冠肺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分析肺炎1号方的组方思路与在清热解毒、透邪清宣及止咳化痰的同时使用益气养阴的理论创新点,为积极开展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及...  相似文献   

13.
王兴臣教授为全国第二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冠肺炎防控专家组专家。自疫情发生以来,始终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对新冠肺炎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本病中医病因病机潜心做出文献梳理,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认为新冠肺炎为新冠病毒在伏气、时气的共同作用下致病,伏气是最重要的疫病致病因素,伏气、时气均与中医气化理论密切相关,而体质强弱决定本病的预后转归。故本文主要从伏气、时气、正气三个方面分析新冠肺炎中医病因病机,以期为中医瘟疫病的预测与防治、减少危重症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发现,新冠肺炎患者常有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升高等心肌损伤及心律失常表现。基于心肺相关理论,结合临床研究,认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可有疫毒之气壅塞于肺、气机逆乱致瘀、疫毒损伤肺气、气虚致瘀、瘀久化热等病机表现,须注重宣肺化瘀、益气化瘀、凉血化瘀等化瘀法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中的应用,该思路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疗效明显。结合案例介绍了加味小承气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获得满意效果,并进一步指出:1.《伤寒论》治疗温病发热时,以承气汤类方为主方,吴有性所推崇的“疫病下不厌早”的观点更是与承气法一脉相承。2.阳明胃经为疫邪盘桓之所,初始阶段与伤寒皆凛凛恶寒,随后即发热而不恶寒,是为疫邪转入阳明。治疗新冠病毒肺炎,应从阳明入手,逐邪外出,安未受邪之地。3.疫病的预后和转归分为病“从外解者”或病“从内陷者”两种途径,新冠肺炎病毒也遵循这一规律,感受疫邪轻浅、症状较轻的新冠肺炎患者常可以从外解而易愈;而感受疫邪较深、发热重、并伴有多种兼症的患者,常常出现疫邪内陷,需以承气汤祛邪外出。4.结合本地自然气候环境及生活饮食习惯,采用祛湿泄热之法,加入适合患者个人体质特点的药物进行治疗。5.新冠病毒肺炎的主要病机是邪实正虚,临床紧紧抓住祛邪这一根本治法,兼顾正气,则新冠病毒终不能久居人体,提升免疫力是防护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6.新冠肺炎患者兼有旧病时,应抓住新冠肺炎(疫邪)这个主病(证),只要“疫邪”这个主要矛盾还在,就应以治疫为主,治疗兼证和旧病为辅。  相似文献   

16.
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历史悠久,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使用"圣散子方"治疗寒湿瘟疫取得辉煌战绩.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治工作中,中国科学院仝小林院士亲临武汉一线,通过对当地气候、地理的观察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实际诊疗,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新冠肺炎疫情属于中医"寒湿疫"的范畴,并为此创立了"寒湿疫方(武汉抗疫1号方)",广泛运用于临床,救治了大量的患者,尤其在仝小林院士所推行的防治新冠肺炎"武昌模式"中取得了卓越的临床疗效.本文通过对两张名方的学习,并从疫情背景、创制过程、治则治法、药物方解、使用方法等方面对两张名方进行对比解读,加深对"寒湿疫方"的理解与运用,以期作为当代中医防治"寒湿疫"的核心成果,"寒湿疫方"能受到广泛重视与借鉴,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对"寒湿疫"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中医经典文献及临床实践思考,立足于"湿疫"理论阐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病因、病机、传变规律及治疗方药。认为新冠肺炎乃湿毒疫邪所致,其病机特点为内外病邪相引,合而致病;本病除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外,同时也表现出三焦传变的过程。同时,通过归纳梳理相关中医经典著作中关于湿疫的证治方药,为新冠肺炎的中医诊治提供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对我国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中医药在本次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调查显示,部分出院的新冠患者虽然达到了出院标准,但仍存在肺部损伤,或精力不足、焦虑抑郁、眠差等症状。因而继续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针对新冠患者恢复期进行治疗,是促进患者完全康复的重要手段。本文归纳梳理了各医家对新冠恢复期的认识以及治疗并有所补充,旨在为新冠恢复期中医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防治全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使临床医生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各家对新冠肺炎的认识,我们将各医家对COVID-19的相关论述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和分析。发现各医家均认为COVID-19属中医"疫病"范畴,其病因为疫戾之气,但因各医家所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不同,所诊治患者体质及病程阶段各异,故对于疫戾性质从寒湿、湿毒、湿热、温热、湿燥论者各异,总以湿毒和寒湿为主;治则以祛邪为第一要义,同时亦需全程顾护正气;分期分型辨证论治结合整体论治,内治法和外治法相结合,共同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的防治优势。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寒湿疫"范畴,王檀教授及其团队根据《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方案》,结合吉林省地域特点,以解肌清热、宣肺化痰之法,从"内外通达"角度治疗新冠肺炎,疗效显著.通过介绍2则该法治疗新冠肺炎病案,以期理清新冠肺炎中医病机演变规律,为新冠肺炎的临床论治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