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收集到71例手术证实为原发性小肠恶性肿瘤的病例。术前14例行口服法小肠造影,16例行灌肠法小肠造影,4例两种方法都检查过。结果发现,18例口服法造影11例发现异常征象,敏感性为61%。直接显示肿瘤6例,显示率为33%,5例仅显示肿瘤间接征象,包括肠腔扩张、狭窄、粘连和肠瘘。20例灌肠法造影19例发现异常征象,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小肠机械性梗阻的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CT对小肠机械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1例手术和临床证实的小肠机械性肠梗阻病人的 CT表现进行了分析。全部病人为腹平片和临床检查确诊为小肠机械梗阻病人。男 14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44 .8岁。结果 :完全性小肠梗阻 13例 ,绞窄性小肠梗阻 5例 ,不完全性小肠梗阻 3例。 1/ 3病例术前 CT显示梗阻病因 ,包括腹腔肿块 ,炎性狭窄。 5例中 4例 (80 % ) CT征象提示肠绞窄存在 ,早于腹平片。肠壁郁血增厚大于 3 mm,肠腔大量积液 ,气液平面中液多于气 ,腹腔广泛性液体渗出伴肠系膜水肿则提示绞窄性肠梗阻。结论 :在明确梗阻病因上 CT较腹平片有明显优势。显示典型绞窄性梗阻征象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腹平片高 ,但无典型征象并不能排除绞窄性肠梗阻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绞窄性肠梗阻为急腹症之一,病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讨绞窄性肠梗阻的多层螺旋CT表现,提高术前CT诊断正确率。资料与方法经手术证实为绞窄性肠梗阻的43例患者(研究组),同期搜集97例单纯性肠梗阻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CT征象,分析CT征象诊断绞窄性肠梗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43例绞窄性肠梗阻中,肠扭转14例,腹内疝8例,闭孔疝4例,股疝17例。研究组CT表现为"鸟嘴征"43例,肠壁气泡4例,肠壁密度增高4例,肠壁强化减弱5例,"X征"8例,扩张肠袢壁增厚11例,肠壁内缘模糊5例,附属系膜血管扩张16例,闭袢16例,"漩涡征"13例,以上CT征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敏感度最高的CT征象为"鸟嘴征"(100.0%),特异度最高的CT征象为肠壁气泡、肠壁密度增高、肠壁强化减弱、"X征",均为100.0%。结论 "鸟嘴征"是诊断绞窄性肠梗阻最敏感的CT征象,肠壁气泡、肠壁密度增高、肠壁强化减弱、"X征"为绞窄性肠梗阻最特异的CT征象,扩张肠袢壁增厚、肠壁内缘模糊、附属系膜血管扩张、"漩涡征"、闭袢为绞窄性肠梗阻常见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4.
小肠间质肿瘤钡餐造影与CT扫描对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钡餐造影和CT扫描诊断小肠间质肿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肠间质肿瘤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良性间质肿瘤4例,恶性间质肿瘤7例。以空肠最多见(6/11)。钡餐造影主要表现为黏膜变平。环状皱襞消失或破坏。肠腔偏侧性狭窄,出现钡斑或窦道样改变,腔内充盈缺损,CT检查均确诊为小肠肿瘤,主要征象为腔外不规则肿块,肿块内多灶性低密度坏死区。结论 小肠间质肿瘤并非罕见,对临床疑为此症者应首选胃肠钡剂造影。CT是明确诊断的主要影像检查技术。并可为手术治疗进一步明确病变范围。  相似文献   

5.
1临床资料例1:女性,11岁。间断性腹痛,血便伴面部色素斑八年余,行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提示胃体、胃窦部均可见3-4枚黄豆大小之充盈缺损,小肠气钡灌肠见第二、三、五组小肠内4-5枚小圆形充盈缺损区(图1),消化道造影提示胃肠道多发息肉,临床诊断Peutz-Jeghers综合征,三个月后出现肠梗阻症状而行息肉摘除手术。例2:女性,8岁。间断性上腹痛伴颜面部色素沉着6年余,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全消化道造影小肠显示欠佳,但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及病变,家庭无类似病史,诊断Peutz-Jeghers综合征,临床建议随诊观察。例3:男性,13岁。发现四肢及口唇色素沉着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典型CT征象与治疗方式的关系,并筛选影响提示手术治疗的重要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2017月12月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70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保守治疗组(n=117)和手术治疗组(n=53),收集所有患者影像及临床资料(随访时间≥1年)。分析不同CT征象在两组间的分布差异,并筛选提示手术治疗的CT征象。结果 170例患者中,两组在梗阻程度,肠壁增厚,腹膜腔积液,肠系膜水肿,肠管扩张,漩涡征,闭袢征方面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梗阻(r=0.72, 95%CI:0.63, 0.81),大量腹腔积液(r=0.72, 95%CI:0.64, 0.81),肠系膜明显水肿(r=0.72, 95%CI:0.63,0.80),小肠粪石征(r=0.52, 95%CI:0.43,0.62),漩涡征(r=0.57,95%CI:0.47,0.66),闭袢征(r=0.57, 95%CI:0.47,0.67)提示需手术治疗。结论重度梗阻,大量腹腔积液,重度肠系膜水肿,小肠粪石征,漩涡征,闭袢征是提示手术治疗的有意义的征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儿童胃重复畸形的临床表现、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影像学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胃重复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采用CT及MRI观察病变的数量、位置、形态、密度或信号特点、与胃壁的关系、病变周围情况及强化特点等;上胃肠道造影动态观察胃肠道形态、走行、肠管蠕动、管腔充盈情况和对比剂通过情况,以及是否存在梗阻及充盈缺损等异常征象。结果 2例无症状者于平扫CT和MRI上表现为与邻近胃壁紧密连接的单发类圆形囊性肿物,囊壁较薄,边界清晰;3例有症状者平扫CT显示病变囊壁增厚,边界不清,所有病变囊壁均未见钙化。5例CT增强检查均显示囊壁强化而囊内无强化;上胃肠道造影显示,腔内型病变表现为胃窦部巨大充盈缺损并胃出口梗阻,腔外型病变对胃壁形成了外压性切迹。结论儿童胃重复畸形是临床少见的胃肠道先天性畸形,临床表现多变且特异性较差,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术前全面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MSCTA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SMAE)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7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患者进行CTA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CT血管造影显示SMAE主要征象肠系膜上动脉(SMA)主干和其分支截断以及管腔内充盈缺损17例,其中主干和其分支截断(完全栓塞)3例,腔内类圆形充盈缺损(不完全栓塞)14例。栓子近心端距SMA开口(4.0±1.3)cm,栓子长度(3.8±0.6)cm,栓子位于结肠中动脉和第一第二空肠远侧的肠系膜上动脉主干12例,远段主干及分支5例。次要征象SMA水肿模糊9例,局部肠壁不强化或强化减弱4例,小肠肠管扩张积气积液4例。结论 MSCTA检查SMAE病变可直观地显示栓塞形态位置、累及范围及梗阻程度。  相似文献   

9.
粘连性小肠梗阻肠系膜血管CTA表现:基于治愈方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分析粘连性小肠梗阻患者肠系膜血管的CTA表现. 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肠系膜血管CTA图像.依据治愈方式分为非手术治愈组和手术治愈组,分析内容包括肠系膜血管有无聚集、移位、狭窄、扩张、充盈缺损. 结果 非手术治愈的9例中,3例见多支空肠或回肠血管呈束状聚集,1例见回结肠动静脉顺时针移位,1例见回结肠动脉逆时针移位,2例见多支空肠血管逆时针移位,2例未见明显异常走行血管.经手术治愈的3例中,1例见空肠动脉右移,末段回肠动脉略聚集;1例仅见末段回肠血管聚集,1例见多支空肠血管逆时针移位.所有病例均未见肠系膜血管的狭窄、扩张及充盈缺损. 结论 肠系膜血管聚集、移位为粘连性小肠梗阻主要的CTA表现,少数患者CTA无异常或呈现既往手术后改变.经手术治愈的粘连性小肠梗阻,仅见轻微的肠系膜血管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分析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的乳腺导管造影X线表现,评价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3例乳腺癌和36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乳腺导管造影检查影像资料。结果:乳腺癌导管造影主要表现为分支导管内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伴导管壁破坏、导管阻塞中断、“潭湖征”等较为典型的征象;导管内乳头状瘤的导管造影主要表现为大导管内光整的充盈缺损,导管壁多无破坏,并伴有导管扩张以及导管扭曲。乳腺瘤与乳头状瘤在充盈缺损、导管壁破坏、导管完全中断、导管扩张以及“潭湖征”等x线征象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导管造影诊断伴有乳头溢液乳腺癌和乳头状瘤的符合率分别为78.3%和80.1%。结论:不规则的充盈缺损伴导管壁破坏、导管阻塞中断、“潭湖征”等征象及发生部位上乳腺癌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两者各有特点,是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造影在血性溢液性乳腺病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临床与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血性乳头溢液患者乳腺导管造影及钼靶平片的X线表现.结果 导管乳头状瘤1l例,表现为边缘光整的圆形、类圆形充盈缺损;导管内乳头状瘤病2例,表现为末梢导管内多发"斑点"状充盈缺损;导管扩张伴炎症5例,表现为导管扩张、管壁毛糙、模糊;乳腺囊性增生2例,表现为末梢导管呈囊状扩张;乳腺囊肿伴感染1例,表现为对比剂充盈的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导管内癌4例,表现为不规则充盈缺损,导管不规则变形、狭窄、扩张、中断,管壁僵硬.结论 乳腺导管造影能为血性溢液性乳腺病作出明确的病因诊断,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作者对170例宫颈癌于治疗前作了淋巴造影,其中71例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另99例为非手术病例。淋巴造影可分为淋巴结及淋巴管改变,淋巴结造影阳性所见为5mm以上充盈缺损,并有排列紊乱、肿大、萎缩及数目的增减等,淋巴管造影阳性所见为造影24小时后仍有造影剂滞留在淋巴管内,并有淋巴管影像的中断、扩张,逆流及侧枝循环形成等。手术的71例造影结果中有淋巴转移者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X线诊断:附42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输尿管瓣膜症的认识和诊断。材料和方法:作者总结分析了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输尿管瓣膜症尿路造影的X线表现。结果:参照病理学的叶瓣型和环瓣型两大类型,在尿路造影中输尿管瓣膜段相应表现为索条状、舌状,“V”形和倒“V”形等充盈缺损,环瓣型呈典型的“古钱币”状、“算珠”状充盈缺损等征象。结论:输尿管瓣膜症术前诊断不易,尿路造影为诊断本症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在SMVT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经手术证实的6例SMVT患者的16层螺旋CTA及三维重建资料,分析其CTA征象,对照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判断CTA及三维重建的临床价值。结果:直接征象:①CTA示SMV腔内充盈缺损、血管壁环形强化,本组6例均有显示,其中3例合并门静脉充盈缺损,3例合并SMV属支充盈缺损;②SMV增粗,6例SMV均增粗;③肠系膜上静脉腔内密度增高,本组有4例。间接征象:①肠系膜淤血肿胀4例;②肠管管壁水肿6例;③小肠梗阻征象2例;④腹水3例;⑤门静脉期肝强化不均匀4例。三维重建技术:MPR、MIP、VRT、VE对肠系膜上静脉及栓塞情况均显示良好。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在SMVT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对于早期诊断和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及钼靶X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及钼靶X线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7例乳腺导管良性病变的临床与X线表现.结果单纯溢液14例,溢液伴乳腺肿块4例,仅触及肿块18例,无症状2例.钼靶X线平片征象:①肿块型(19/37);②结构紊乱型(2/37).钼靶X线平片加造影:①导管扩张伴钙化(1/37);②导管内充盈缺损伴肿块(2/37);③导管扩张伴充盈缺损(5/37);④单纯导管内充盈缺损(9/37).结论 钼靶X线检查对乳腺导管内良性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钡剂造影对小肠病变所致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2 3例经手术证实的因小肠病变所致不全性梗阻患者行钡餐及小肠插管注钡造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3例小肠梗阻患者中 ,恶性病变 14例 ,良性病变 9例。结论 对小肠病变所致不全性梗阻 ,钡餐及小肠插管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均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X线诊断(附16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腹部平片对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证实的婴儿肠旋转不良合并中肠扭转共16 例,结合手术病理回顾性分析其腹部平片表现。结果: (1) 十二指肠完全性梗阻16 例,呈双球征13 例,三球征3 例。(2) 管状充气、狭细短跨度伴肠壁增厚肠段15 例。局限于右中上腹9 例,中上腹5 例,左上腹1 例。(3) 广泛充气扩张管形壁厚肠段,腔内有浅液面,类似小肠低位梗阻1 例。结论: 腹部平片简便易行,能迅速提供肠道气体的异常信息。通过腹部平片反映本病的两个特殊病理,包括十二指肠机械梗阻和中肠扭转的动力性损害。结合空肠袢异位征象,即肠袢局限偏侧分布特征,能对本病作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避免肠坏死的致命后果  相似文献   

18.
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输尿管息肉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单纯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资料(X线、CT、MRI)。5例患者均行静脉肾盂造影,3例行逆行肾盂造影.2例行CT平扫和增强,2例行MR平扫。结果4例静脉肾盂造影发现病变,表现为管腔内边缘光滑的充盈缺损,1例病变侧肾脏输尿管未显影。3例逆行肾盂造影发现病变。2例CT检查发现增强后期扩张输尿管内低密度充盈缺损。2例MR平扫LWI发现高信号管腔内低信号充盈缺损。结论输尿管息肉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X线检查是输尿管息肉首选方法.CT、MRI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对碘过敏及肾功能不良等不能使用碘对比剂的患者,首选MRI。  相似文献   

19.
作者将可扩张金属支撑器用于肝脏肿瘤压迫引起的腔静脉梗阻(6例)及原发性腔静脉梗阻(3例)。将可扩张金属支撑器通过导管放入外压性梗阻部位,使管腔扩张保持血流通畅,患者的症状及体征迅速改善,不产生其它副作用。治疗后的静脉造影及死亡后的尸检证实。支撑器能较好地维持管腔扩张,保持血流通畅,不产生静脉血栓,亦不影响周围静脉血流通畅。对于原发性梗阻,作者通过导管将梗阻处行穿通球囊扩张,再将支撑器放置于管腔内,治疗后的血管造影及其它检查证实,2例有血管内膜轻度增生,血管管腔仍然扩张良好,血流通畅,症状及体征迅速消失痊愈。9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7例支撑器一次放置完成,2例因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病例20例,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64.2岁,7例手术病理证实外,其余13例内科保守治疗后,血管内充盈缺损消失。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20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2例,肠系膜上静脉栓塞7例,肠系膜下静脉栓塞1例。直接征象为血管内充盈缺损(20例)。间接征象为肠壁增厚(12例)、肠壁薄纸样改变(5例)、缆绳征(4例)、肠壁积气(3例)、门脉积气(2例)、肠系膜密度混浊(6例)、肠腔扩张积液(8例)及腹腔积液(9例)。结论螺旋CT是诊断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一种快速、准确、无创检查方法,螺旋CT血管造影可显示良好的肠系膜血管图像,螺旋CT能给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