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项背部疼痛一般由坐姿不当,抑或是长时间姿势不变引起。笔者介绍1例通过走罐合并刺血拔罐法治愈的病例。一般资料患者,女,21岁,自2008年年末出现背部轻微疼痛,未在意,背部疼痛逐渐加重,2009年年末出现伏案写字背部肩胛骨刺痛严重,遂治疗。经按压后发现肩胛骨处有条索状肌肉粘连,用弹拨手法按摩后,缓解数日后再次发作。  相似文献   

2.
郭君华 《四川中医》2005,23(4):91-91
目的:寻找治疗背部冷麻的有效方法。方法:用针刺合拔罐治疗背部冷麻130例。结果:痊愈104例,占80%;显效20例,占15.43%;有效4例,占3.07%;无效2例,占1.5%。结论:针刺合拔罐是治疗背部冷麻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自1995年以来,笔者采用针刺拔罐治疗项背肌筋膜炎4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40例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22~63岁;病程10天~4年。病因:有姿势性劳损史者27例,有明显感受风寒史者9例,外伤史者2例,无明显病因者2例...  相似文献   

5.
背部拔罐放血治疗黄褐斑7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黄褐斑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属中医“黧黑斑”范畴。本病面部皮肤有黄褐色斑块,形态大小不一,斑界清晰或模糊,邻近斑块有连片趋势。黄褐斑处皮肤光滑,无其它不适及自觉症状,主要分布于颧、颊、鼻、额、口唇四周。由于本病有碍美观,很多患者为此苦恼不已。笔者采用刺血疗法治疗本病76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6例均为门诊女性患者,年龄28~49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6个月~10年。其中蝶形分布20例,颧部18例,颊部28例,泛发10例。入选患者均为2周内未用过其它脱色剂或系统治疗的黄褐斑患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患有慢性肝肾疾病,女性生殖器官疾病及内分泌系统疾病者不入选。  相似文献   

6.
汪身强 《中国针灸》2002,22(5):21-29
笔者从 1997年以来 ,用背部拔罐疗法治疗暑湿诸症 ,疗效甚佳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6 0例患者均系因天气变化而自觉不适前来就诊。男 95例 ,女 6 5例 ;年龄 2 0~ 30岁 6 2例 ,30 +~5 0岁 73例 ,5 0岁以上 2 5例。1 2 诊断标准天气潮湿季节 ,特别是阴雨天前后易发此病者 ,以酸、胀、重、强、乏力为主要表现 ,有其中 2~ 3项表现即可诊断为暑湿。2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 ,露出背部皮肤 ,操作以大中号火罐采用“闪火法”将火罐布于背部 ,以督脉、膀胱经为主 ,从肩部至腰骶部用排罐法布满 ,在肩胛部加拔 2~ 3个火罐。若症…  相似文献   

7.
背部拔罐治疗小儿咳嗽20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年冬春季节是小儿呼吸疾病高发季节,由此引发小儿咳嗽治疗症状,单纯药物治疗,有一部分患儿效果欠佳,并使家人着急.本科开展背部拔罐治疗小儿咳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略述于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4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门诊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41例采用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对照组36例口服乳癖消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65.8%),好转13例(31.7%),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治愈15例(41.6%),好转16例(44.4%),无效5例(13.9%),总有效率86.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背部梅花针叩刺拔罐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疗效.方法:采用针刺、刺络拔罐治疗臀上皮神经炎28例.结果:痊愈19例,好转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4%.结论:用针灸治疗臀上皮神经炎简便易行,能极大地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颈项部疼痛多见于颈椎间盘退变、颈肌疲劳等,多数以明显的颈肩部疼痛、肌肉紧张及牵拉感为主要症状,且以一侧的颈肩肌肉牵拉感及酸痛不适为主,多因坐姿不当、长期低头、头部外伤,个别因颈椎发育异常所致。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属于祖国医学“痹症”、“项强”、“头痛”、“眩晕”、“颈筋急”、“颈肩痛”等范畴。笔者运用针刺穴位配拔罐疗法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部挑刺拔罐治疗乳癖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峰 《中国针灸》2004,24(10):740-740
乳癖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常见单侧或双侧乳房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状或颗粒状结节,质地坚韧或呈囊性感,边界清楚,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活动度好,随情绪变化而消长,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笔者近年来运用挑刺拔罐法治疗本病40例,并随机设立服药对照组34例,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肩胛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通常是由于姿势不良或过度使用肌肉所造成的肩胛背部周肌肉收缩和疼痛。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加,再加上长期使用电脑、睡眠不足等因素使背部肌筋膜疼痛发病率不断上升,疼痛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质量。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放血治疗肩胛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从1983年至1986年,笔者以针刺拔火罐为主,治疗面瘫60例,效果较为满意。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一般资料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3岁;以20~45岁居多;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45例,3个月者10例,半年至3年以上者5例;未接受过其它治疗的40例,20例已用其它方法治疗过。治疗方法 (一)针刺组:颊车、地仓、完骨、攒竹、太阳、四白、合谷、承浆等穴。(二)拔火罐组:以颊车、地仓、阳白、完骨等穴。(三)混合组:除针刺、拔火罐以外还有点刺(放血法)、叩刺(梅花针)、透穴、艾灸等法。(病程在3个月以上或出现后遗症者酌(?)选用针刺健侧,穴位同于患侧。操作方法:1.若病程在10天以内,为初针者,以患侧腧穴为主选2~3穴,初针针法要轻浅(要有针感),留针10~20分钟,起针后按拔罐组穴选好大、中、小号火罐,用闪火法  相似文献   

15.
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取穴:次FDC5、关元、三阴交、足三里. 方法:用直径0.38 mm针迅速刺入,留针15 min,每5 min行针1次,平补平泻.起针后在次FDC5、关元穴用闪火法拔罐,留罐5 min.一般在月经来潮前5 d施术,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每个月经周期治疗1个疗程.  相似文献   

17.
针刺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拔罐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271000)山东泰安市中医院陈萍王春霞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拔罐法治疗三叉神经痛45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20例,女25例(其中术后复发者4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  相似文献   

18.
针刺拨罐治疗胆绞痛100例,全部有效,有迅速止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赵正恩  汪玲 《光明中医》2016,(14):2077-2078
目的观察拔罐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试验组33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针刺治疗后,取阳白、地仓、颊车、颧髎、翳风、完骨,依次闪罐,至皮肤局部潮红为度,然后在翳风、完骨留罐约3~5分钟。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治疗1周后,均只行电针治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分别为(18.90±3.82)d、(22.78±3.85)d,两组在治疗时间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20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0例;对照组治愈15例,显效5例,有效7例,无效0例。试验组治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罐配合针刺治疗面瘫耳后疼痛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时间、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可予以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时隐时现,故中医称为"风疹"、"瘾疹",民间又有"风疹块"之称.笔者采用针刺、拔罐治疗荨麻疹42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