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可冀 《长寿》2004,(7):38-39
“食饮有节”,是老年保健养生的重要方面,《黄帝内经》认为这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个条件。《吕氏春秋》指出:“无强厚味,无以烈性重酒……凡食之道,无饥无饱,是谓五脏之葆。”这就是《寿世保元》提倡的“食惟半饱无兼味,酒至三分莫过频”。  相似文献   

2.
林长龙 《家庭医学》2007,(15):52-52
《红楼梦》第53回有这样一段描绘:“贾母从除夕忙到元宵晚上,翔实疲劳了。她歪倒在榻上,一边和家人说笑,一边戴眼镜看戏,又让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为她捶腿。”在“睛雯补裘”一节中,睛雯将雀裘补好,觉得周身疲乏,贾宝玉“忙命人替她捶腿”。这两处都提到了我国古老的捶打疗法。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有多个篇章涉及饮食养生的内容,有关饮食养生方面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谨和五味”和“食饮有节”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酒色的危害     
关于“酒色”的危害性,历来大都是从社会的伦理道德来论及的多,纯从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角度来论及的,如《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嵇康的《秋胡行》写道:“役神弊,极欲疾枯。纵体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人,酒色令人枯。”  相似文献   

5.
林长华 《家庭医学》2007,(18):44-45
《红楼梦》第53回有这样一段描绘:“贾母从除夕忙到元宵晚上,翔实疲劳了.她歪倒在榻上.一边和家人说笑.一边戴眼镜看戏.又让琥珀坐在榻上.拿着美人拳为她捶腿。”另在“晴雯补裘”一节中.晴雯将雀裘补好.觉得周身疲乏.“力尽神危”,贾宝玉”忙命人替她捶腿”。这两处描写都提到了我国古老的捶打疗法。  相似文献   

6.
王延群 《长寿》2007,(4):22-23
《内经》指出:“余知百病之,七于气也,怒则气上。”“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电。”怒气伤身,绝非妄言。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曾做过实验:把一支玻璃管插在正好是零摄氏度的冰水混合容器里.然后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态下的“气水”,描绘出了人生气的“心理地图”。实验发现,当人们心平气和时,呼出的冷凝气澄清无色不含杂质;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  相似文献   

7.
李丕洋 《现代养生》2004,(12):30-30
《性命圭旨》认为,所谓修炼后天以返先天的心法,不外乎“虚、闲、静、定”四个字。书中关于这几点的论述随处可见,如:“中央神室本虚闲,自有先天真气到”。(第二节《安神祖窍翕聚先天》,引刘海蟾语)。“静极见天心,自有神明至”(《四象和合图》,神明指元神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奇异果: 早在公元前的《诗经》中就有了关于奇异果(猕猴桃)的记载,《本草纲目》中说:“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证类本草》上说:“味甘酸,生山谷,藤生著树,叶圆有毛,其果形似鸭鹅卵大,其皮褐色,经霜始甘美可食。”  相似文献   

9.
轻松时刻     
《健康大视野》2009,(18):84-85
经理的办法 董事长问新来的总经理:“每次开会时大家都不注意听,有什么办法?” 总经理说:“这好办,不要秘书参加会议,开完会后再宣布这次由谁做记录。”  相似文献   

10.
中华养生产生于上古时期,主要是为了抵御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抗病防疾。所谓生,指的是生命、生存、生长;所谓养,说的是保养、调养、补养。《内经》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所谓养生有道,  相似文献   

11.
张宝华 《家庭医学》2007,(23):46-46
老子以长寿著称于世,《史记》中记载:“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如此高寿,原因何在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我有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从养生角度来看,老子的“三宝”实为修身养性的箴言。  相似文献   

12.
早在两三千年前,《黄帝内经》就主张:“饮食有节”、“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可见,古人很早就发现节制饮食可以抗衰老、延寿命,经常饱食则使人早衰,对人体有害。  相似文献   

13.
郗效 《大众健康》2011,(10):65-67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又名重九、茱萸节、菊花节。 因为《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因而得名“重阳节”,有长久、长寿之意。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男女性生活的保健,《黄帝内经》曾这样写道:“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阴阳)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何谓“七损八益”呢?《黄帝内经》原文未作任何解说。而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天下至道谈》则有较详尽记载。  相似文献   

15.
刘健春 《长寿》2008,(3):43-43
清代褚人获的《坚瓠三集》卷二记述了明代著名思想家陈献章的这首《忍字箴》。又于《坚瓠续集》卷三写“忍为通宝”一节云:“‘忍’之一字,天下之通宝也。如与人相辩是非,这其间一个‘忍’字,省却多少口舌?如与美女同眠,这其间着个‘忍’字,养了多少精神?  相似文献   

16.
笑苑     
《健康》2014,(10):76-76
不熟悉地理 大陈发现妻子频频外出,就向她“抗议”:“你刚结婚时,不是说在家里很幸福吗?看到我就像看到全世界。” 妻子:“我是说过呀!但是那时我对世界地理不熟呀!”  相似文献   

17.
韦辰 《大众健康》2005,(8):42-43
夏日酷热潮湿,各种疾病易乘虚而入,若能吃些含有“苦”味的食物,有益于身心健康。史书《周礼》中记载:“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意思是说,大凡调配饮食,春天多酸味,夏天多苦味,秋天多辣味,冬天多咸味。《本草备要》也指出:“苦能泻热而坚肾,泻中有补也。”  相似文献   

18.
幽默与漫画     
《家庭健康》2009,(7):40-40
乞丐 某条街有个乞丐,每天都在那里乞讨,一日某人忽然发现乞丐身边多了一个碗可又没别人,觉得很好奇,便上前去问:“你为什么放两个碗?”那乞丐笑笑:“不知怎么了,最近生意特别好,所以开了家分公司。”  相似文献   

19.
一姜御百邪     
早在周朝,姜已被人工栽培。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姜本写作“疆”,为“御湿之菜”。我国的一些名人对姜情有独钟。春秋时大教育家孔子很懂得养生,据《论语》中记载:“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并且“每食不撤姜,不多食”。姜作为调味佳品,已是众人皆知的了。王安石在《字说》中指出:“姜能强御百邪,故谓之姜。”可见姜治病疗疾的药用价值很高,被推崇为中药之“将”。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故不撤。”  相似文献   

20.
花馔趣谈     
刘北辰 《保健医苑》2006,(10):48-49
色彩绚丽的鲜花,既可美化环境,又可人馔供人类食用。花卉人馔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我国最早的药学专《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花卉“服之轻身耐老”的记载。屈原在《离骚》中也曾吟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隋唐佳话录》中记载:女皇武则天命宫女采撷各色花朵与糯米一起捣碎蒸熟,赏给百官品鲜,并命名为“百花糕”。用花制作食品之风自此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