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2.
心脏术后监护患者舒适护理的循证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加入WTO后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为服务对象提供从物质到精神的最佳的服务,做到安全、可靠、舒适、准确,让患者感到最大程度舒适,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而循证护理正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引。2003年1月~2006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外科将循证护理运用于心脏术后监护患者舒适护理的实践中,针对心脏术后引起的不适原因进行护理,收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我院为1例晚期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巨大室壁瘤及Ⅱ型糖尿病患者成功施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主因心慌,胸闷2个月于2004年7月收入院,心脏彩超示:广泛大面积心肌梗死。术前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晚期缺血性心肌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巨大左室室壁瘤,左心功能不全,Ⅱ型糖尿病。患者继往有9年糖尿病病史。术前采用三餐前30min分别于早、中、晚皮下注射胰岛素12,10,12U,空腹血糖控制在4.9~5.5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于2004年7… 相似文献
4.
心脏术后监护患者舒适护理的循证研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使人无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以及加入WTO后对护理专业的挑战,为服务对象提供从物质到精神的最佳的服务,做到安全、可靠、舒适、准确[2],让患者感到最大程度舒适,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在护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内容。而循证护理正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过程[3]。2003年1月~2006年1月苏州大… 相似文献
5.
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行心脏移植术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 (DCM )是以心脏扩大 (主要为左心室 )、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为特征的一种心肌病 ,其发病后 5年生存率为 5 0 % ,10年生存率仅为 2 0 %。其病理变化以心脏扩大 ,室壁变薄 ,心肌内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为主。临床表现主要以左心功能不全及恶性心律失常为主 ,死亡率高。治疗该病除行心脏移植外 ,尚无根治疗法。近年 ,该病发病率明显增高 ,且多为年轻男性。 1999年 5月我院收治 1例 2 7岁 ,病史 9年的男性患者 ,经内科保守治疗后成功地进行了原位心脏移植术。术后随访 1年余 ,患者情况良好。现将患者在行原位心脏移植术前、术后的心… 相似文献
6.
7.
心脏移植术后监护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自1978年我国实施第1例心脏移植手术以来,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心脏移植经验的积累,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挽救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生命的常见治疗手段,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我科2004年9月-2006年1月共施行了8例同种异体原位心脏移植术,手术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心脏横纹肌肉瘤来源于横纹肌细胞或向横纹肌分化的间质细胞,是心脏恶性肿瘤之一,肿瘤突入心腔,侵及瓣膜、大血管及纵隔,当发生心内梗阻时,可表现为心慌、气短、胸痛、心衰、突然晕厥等[1]。本院于2013年6月17日收治1例原发性心脏横纹肌肉瘤患者,于2013年7月5日为患者施行了肿瘤切除术,术后23 d患者康复出院。现将该患者护理方法报道如下。1病例介绍患者,女,61岁,因"反复胸闷、气促半月余,加重伴水肿1周", 相似文献
9.
10.
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简称off—pump CABG)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36例患者,慢性心梗27例;合并高血压20例;合并糖尿病10例;二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22例,左主干病变6例;搭桥2根2例,三根18例,四根16例。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冠脉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死亡1例。随访1月-1年,无因急性心肌梗塞死亡者。结论 密切注意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能够使病人顺利渡过术后危险期。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脏病(DCM)是以心肌进行性的坏死和纤维化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腔扩大,心力衰竭为特征的原发性心肌病,发病后5年生存率为50%,10年生存率为20%,目前内科治疗只能缓解病情,不能根治,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心脏移 相似文献
12.
13.
14.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心脏手术越来越普及,但是部分患者由于病情较重、心脏功能较差、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及体外循环损伤等原因,术后仍然有部分患者发生低心排,严重影响术后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加强术后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可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现将我院心脏术后发生低心排25例的监护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风湿性心脏病人由于术前长期强心利尿治疗,术中体外循环的稀释、应激、创伤、术后利尿及肾功能损害,在术后早期易发生低血钾。我院自1992年12月~1998年4月在心内直视下行瓣膜置换术共29例,通过对术后病人血清钾的动态监测,认为将血清钾浓度维持在4.5mmol/I,左右对术后心律失常的纠正和心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20例;年龄22~sl岁,手术均在全麻、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二尖瓣置换19例,H尖瓣加主动脉瓣置换10例。术后发生低血钾8例,因低血钾诱发心律失常6… 相似文献
16.
17.
总结20例成人心脏手术后2 h内行非计划再次手术患者的术后监护体会。严密监测心率、心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做好酸碱平衡的监测;做好呼吸道及血容量管理;做好感染和溶血的预防;观察引流液颜色;转入普通病房后,指导患者加强早期下床锻炼,早期肺部管理,合理休息与饮食等。本组20例患者中,2例并发严重电解质紊乱及酸碱紊乱,继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当天并发左心室破裂大出血死亡,其余患者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1例巨大心脏行瓣膜置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发现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为护理此类患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心脏移植是现代医学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最有效的方法,已经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常规治疗手段。而移植术后的排斥反应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目前,心内膜心肌活检仍是监测心脏排斥反应最可靠的金指标,因此,如何观察并早期发现排斥反应的线索,已成为心脏移植术后护理的重点之一。我科于2000年4月成功施行了1例心脏移植术,目前该患者已成为上海市心脏移植术后存活时间最长的人。现将在心脏移植术后对排斥反应的监测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