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麻患者麻醉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将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用经气体消毒剂消毒过的麻醉机进行麻醉,Ⅰ组使用一次性过滤器,Ⅱ组不使用;对麻醉机回路内、病毒/细菌过滤器做细菌培养,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做常规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Ⅱ组麻醉机污染率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组术后从麻醉机内和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采样未捡出细菌,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Ⅱ组。结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应作为医院感染监测重点;针对气管插管全麻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降低全麻患者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降低医院感染率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近3年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和非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调查2005-2007年5923例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0.10%,呼吸道感染率为5.25%,在医院感染的构成比中,呼吸道感染位居首位,占52.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7个影响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1).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引起医院内呼吸道感染(尤其下呼吸道感染)是多因素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并发症、手术状态、气管插管麻醉通气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吸烟状况、手术后开始咳嗽的时间,因此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后医院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方法对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2 000例全麻气管插管手术患者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制定预防控制措施。结果 2 000例患者中有24例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1.20%;共培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82.14%,革兰阳性菌4株占14.29%,真菌1株占3.57%;经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吸烟、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插管途径、插管深度、插管熟练程度、插管指征及拔管时间与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密切相关(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大、插管过深、插管不熟练、术后拔管时间为气管插管全麻术后呼吸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气管插管患者行全麻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高,危险因素多,临床应针对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 方法 >60岁的老年脑卒中患者601例,合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83例,对其临床及病原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老年脑卒中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死率比不合并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脑卒中组明显增加,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重要的致病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与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意识状态、吞咽障碍、吸引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合并糖尿病、出血破入脑室系统有密切联系.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预防和治疗医院下呼吸道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分析术后下呼吸道感染与手术种类和患者年龄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下呼吸遭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7年8月—2011年8月医院行气管插管全麻术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107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在所有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所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阴性菌,占86.92%;神经系统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达43.93%;患者年龄>60岁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概率最大,为44.85%.结论 气管插管全麻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和手术种类密切相关,对感染概率较高的患者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共获得病历718例。结果随机抽取于在我医院住院的所有外科术后的患者718人为调查对象,发生手术后感染30例,感染率为4.18%。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是护理技术、感染并发部位、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护理技术与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关系密切,规范各项相关护理操作技术,可以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某综合医院院内感染的现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某综合医院院内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某综合医院2003.7.1-2004.6.30期间21个主要科室的全年出院病例进行随机分层抽样后进行现况调查,按我国《医院内感染诊断标准》判断后得到医院内感染病例后对该医院院内感染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该医院2004年度的院内感染率为4.70%(195/4147),以ICU科感染率最高,达31.11%,此外,血液科,肿瘤科及干部科的感染率均较高;呼吸系统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所占比例最高为65.23%;院内感染病例的送检率达到55.90%;院内感染的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所占比例最高为47.52%。其次分别为真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各微生物种类中以酵母样菌(真菌)所占比例最高为16.31%。结论:该医院院内感染率处于国内外较低水平,但仍应加强对ICU等科室的管理以及对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牵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颅内出血颅脑术后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颅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7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的141例颅内出血颅脑术后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率41.13%,例次感染率60.28%;感染部位主要是下呼吸道占50.59%,其次为泌尿道和颅内感染各占11.76%;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是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住院和手术时间长、导尿、气管切开、插管全麻;感染发生在术后两周内占多数。结论 针对危险因素注意提高患者免疫力,缩短住院和手术时间,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尽早去除各种管道,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加强病房消毒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研究全身麻醉与腰椎麻醉对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的影响,为临床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8月于医院进行手术的患者60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与腰椎麻醉组各300例,全麻组行全身麻醉下手术,腰椎麻醉组行腰椎麻醉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全麻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为10.67%,腰椎麻醉组患者术后医院感染率为5.67%,两组患者术后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与腰椎麻醉组患者感染部位均以呼吸道为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24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2.50%、革兰阳性菌占37.50%,腰椎麻醉组1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病原菌17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2.94%、革兰阳性菌占47.06%,两组患者感染病原菌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相对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普遍耐药,对利奈唑胺耐药率较低。结论全身麻醉和腰椎麻醉对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率存在影响,对感染病原菌分布无影响,全身麻醉时患者术后更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0.
肿瘤患者下呼吸道医院内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肿瘤患者住院时间长、抵抗力低、发生院内感染机会多,尤其下呼吸道感染是威胁肿瘤患者生命的重要疾病,其难治性及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临床实践中有待攻克的难题。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丹阳市人民医院2003年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使感染率明显下降。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