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本院环境卫生消毒效果,及时发现问题,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方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和物体表面进行抽样监测。结果共采样792份,合格732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2.4%;其中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合格率依次为80.6%、97.9%、95%。结论应建立健全预防院内感染和消毒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医护人员消毒技术培训及考核,提高全员消毒与控制医院感染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消除影响消毒质量、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了解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状况,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2011-2014年对灭菌后物品、物体表面、空气、使用中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和透析用水做细菌培养,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4年共监测样品8 924份,总合格率为92.99%。2011-2014年合格率分别为89.72%、92.44%、94.86和95.45%,合格率呈逐年提高趋势。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液合格率最高,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逐年提高,但也存在薄弱环节,应该加强手卫生宣传,不断提高医院消毒质量。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调查分析某疗养机构2019—2021年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以更好地指导疗养机构感染控制工作。方法 对重点科室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采样监测,分析监测结果。结果 2019—2021年共采样3 949份,各年份环境卫生学监测样本总合格率分别为95.33%、97.44%和98.49%,合格率逐年递增(χ2=23.52,P<0.01);3年内不同环境卫生学监测项目中,空气、物体表面和手卫生细菌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9.10%、98.19%和9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8,P<0.01),其中手卫生细菌监测合格率最低。结论 疗养机构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情况良好,但应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5.
通过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空气、无菌物品、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监测,了解可能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反馈,采取控制措施。2010年10月-2012年9月共采样1912份,合格1824份,合格率:95.4%。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后合格率分别为96.5%、96.6%、100%。认为基层医院环境卫生清洁、良好,医院感染控制应以保持环境清洁、督促医务人员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洗手等为基础,并通过监测、分析、反馈、改进,最终防范医院感染暴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目的了解医院新生儿室内环境卫生学污染情况,改善卫生消毒质量。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新生儿室内的环境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消毒前新生儿室空气细菌超标比较严重,细菌总数平均为698cfu/m3,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分离出致病微生物。消毒处理后,室内空气合格率提高到85.7%,其他项目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结论加强新生儿室内环境卫生学管理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院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2009-2011年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年共采样4 829份,合格4 711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7.56%。其中透析液和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均为100%,使用中消毒液和医务人员手合格率分别为99.61%和98.38%,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合格率分别为97.40%和92.58%。同期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30%~0.96%。结论重视消毒质量,常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各种隐患,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医院食堂的环境卫生状况进行监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提高环境卫生质量。方法对食堂的空气、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手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09年共采样84份,合格56份,平均总合格率为66.67%,采取改进措施后,2010年上半年共采样42份,合格39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2.86%。结论医院食堂环境卫生状况应引起重视,采取适当的改进措施,能有效提高食堂环境卫生状况,确保病人、病人家属及工作人员的就餐安全。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摘要 目的 探讨信息化系统在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闭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杏林环境卫生学专家系统对医院监测工作实施全程多级化管理,收集某三甲医院2018年和2020年全年信息化系统运行前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数据,比较信息化系统运行前后监测项目合格率、任务按时完成率、按时复检率、总复检率和医院感染发病率等指标。结果 信息化系统运行后,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率达到97.93%,任务按时完成率为97.21%与实施信息化系统之前比较,合格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率随着监测合格率的提高而逐渐下降,两者呈负相关(r=-0.712,P<0.05)。结论 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闭环管理,使得监测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提高监测任务的合格率,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对院科两级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医院各科室消毒灭菌效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2011年专职人员与兼职人员分别所做的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共采样4728份,合格4625份,平均总合格率为97.82%;其中专职人员采样1834份,合格1756份,合格率95.74%;兼职人员对本科室采样2894份,合格2869份,合格率99.1%,专职与兼职人员监测合格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该医院环境卫生质量合格率较高,科室自测结果较医院专职管理部门监测结果好,表明正确的采样方法是影响监测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医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质量,为加强医院卫生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本医院手术室、新生儿室、重症监护室等8个重点部位室内环境空气和物体表面卫生质量进行了检测和评价。结果本医院重点部位室内空气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2.18%,工作人员手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7.8%,物品表面卫生质量平均合格率为89.65%,使用中消毒剂卫生质量全部合格。结论本医院室内环境卫生质量总体比较低,不同监测对象之间差异不明显,应当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社区卫生服务站环境卫生学消毒效果,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采用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采样方法,对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手、空气、物体表面进行采样,计算其合格率,并针对监测结果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该院2010-2011年环境卫生学共采样190份,总合格率为78.95%。结论随着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功能不断完善,承接医疗卫生服务范围也越来越大,应做好环境卫生学消毒,提高环境卫生学消毒监测效果,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0.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是病人高度集中的场所 ,也是各种病原体聚集的地方 ,病原微生物会在医院环境内通过各种途径侵入抵抗力低下的易感人群而造成医院感染[1] 。为了解医院环境是否达标 ,定期对各有关环境进行卫生学监测 ,是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1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存在的问题1.1 由于各项制度不健全 ,我院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一直由各科室自己采样后送细菌室检测 ,医院感染管理科只是每月检查各科的培养结果 ,使卫生学监测工作常流于形式。1 2 医务人员普遍存在医院感染知识水平低 ,消毒观念差 ,造成了培养结果细菌严重超标。1 2 1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