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31例,其中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1例,单纯腰椎管狭窄症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13例。术后近期及远期疗效优26例,良4例,进步1例,优良率为96.8%。作者认为:凡病程较长,病情重者,需手术才能治愈;半椎板切除加侧隐窝扩大术是其较合理、有效的基本手术方式;术中必须处理好突出和狭窄两个问题:要保证手术效果,还需防止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995-01~2005-03间,对42例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的诊断与手术治疗,并采用Nakai疗效标准进行评定。结果42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病例通过双侧开窗减压+髓核摘除,经过平均1.8年的随访,以Nakai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2.9%。结论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的同时有腰椎管狭窄并存的可能,双侧开窗减压+突出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疗效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后路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61例后路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进行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45例,腰椎管狭窄19例。分别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潜行神经根减压治疗。结果 随访12-18个月,按照Nakai标准:优51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93.4%。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病人,本术式达到了减压目的,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在发挥其优势的前提下,适应证的选择十分重要,预防手术并发症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竞 《海南医学》2003,14(8):84-85
目的 总结分析临床病例,探讨系统的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护理。方法 方法在1997~2002年期间。配合我院脊柱外科20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8~72岁,平均48岁。病变位于L3~S1。单纯腰椎管狭窄8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11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滑脱1例。所有病人均行腰椎管环形减压手术。对于手术前中后的护理方法进行了规范的总结与分析。结果 20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对于术前充分的收集病人资料并进行规范的分析是手术成功配合的关键。术后的康复锻炼是巩固手术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腰间盘脱出症 98例 ,其中并发腰椎管狭窄症 2 9例 ,隐型糖尿病 18例 ,均采用手术治疗。现将腰间盘脱出症并发腰椎管狭窄及隐型糖尿病有关手术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38例 ,女 9例 ,年龄 2 6~ 6 5岁 ;有明显外伤史 17例 ,病程 2个月至 7年 ,有 1/ 4病例术前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或腰椎管狭窄症 ,但术中探查发现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同时存在。有 4例在手术前未检出有糖尿病 ,手术后出现应激反应 ;有 10名患者在手术以前从未诊断过糖尿病 ,入院后经术前化验检查发现血糖增高。1.2 部位与类型 手术证实椎间盘突出在L4…  相似文献   

7.
1982~1990年治疗腰椎管狭窄102例,本文描述了腰椎管狭窄的病理变化,对腰椎管狭窄的分类、临床症状及手术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将椎管狭窄分为:原发性椎管狭窄,退变性椎管狭窄,神经根通道狭窄,腰椎滑脱椎管狭窄及其它。对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病变特点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手术证实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多合并腰椎管狭窄,并以侧隐窝狭窄为主,表现为腰腿痛及神经功能障碍综合重,结果评价:优28例,良14例,手术多采用选择性腰椎管减压和椎间盘突出摘除后同时去除椎管狭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9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7例65岁以上椎间盘突出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全椎板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椎间关节、横突间用自体骨进行融合,5例使用椎间融合器。结果 17例随访4~25个月,平均14个月。临床疗效:优13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4%。结论腰椎管减压、固定、植骨有助于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至2013年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方式及适应症。方法随访80例手术治疗50岁以上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女36例,男54例,平均年龄65.6岁,应用VAS评分,对其进行术前、术后进行评分。结果术后效果优良率87.3%。结论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如果严格把握好手术适应症机预防好术后并发症,手术是解决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病人的首次手术失误原因,以预防手术失败的发生,并提出再手术的注意事项。方法对我院1978年—1997年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1994例进行整理,因首次手术失误而症状无明显好转或伴有其它症状37例进行了再手术治疗及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初次手术失误的原因主要是狭窄椎管未解除、多间隙椎间盘突出遗漏、术中未找到突出的椎间盘、髓核未取尽等。再手术病人优良率达943%。结论首次手术前必须全面检查明确诊断,确立正确手术方案。在彻底取出椎间盘和有效椎管减压的基础上注意保持脊柱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李兰娥 《中原医刊》2006,33(8):F0004-F0004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腰腿痛的重要原因,其中经非手术治疗后无效者中有10%~18%的病人需要手术治疗;而腰椎管狭窄症者,非手术疗法难以奏效,其骨纤维狭窄不会自行解除,故已产生持续性压迫较重者宜行手术治疗。我院2000~2004年对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共21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前、手术及术后随访等临床资料。结果:156例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全椎板切除103例,半椎板切除38例,开窗术15例,术后疗效优良率全椎板切除95%,半椎板切除90.1%,开窗术86.2%,腰背肌锻炼好的患者无一例发生脊柱不稳。结论:全椎板切除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半椎板切除术和开窗术,三种方法对脊柱稳定性影响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不佳原因。方法;分析3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术前术后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及腰椎间盘突出侧别、椎管狭窄部位、相互关系、术式选择等,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不佳原因分析探讨.结果:3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手术疗效不佳病例中,4例术后尚残余有突出间盘未完全除;4例术中因骶椎腰化或腰椎骶化定位错误遗漏突出间盘;2例手术侧别选择错误。5例因术中关节突破坏继发狭窄,其中1例II度滑脱,2例术后继发瘢痕增生粘连。减压不彻底12例,遗漏减压8例,其中定位黄韧带开窗法除椎间盘7例中相应部位3例骨性狭窄均未能彻底减压或遗漏。3例经皮突出椎间盘切吸术遗漏狭窄。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不佳原因主要有定位错误、减压不够、遗漏狭窄、术式不当、腰椎失稳等。强调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之术式选择,包括手术入路侧别及减压范围,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决定;CT扫描等影像学资料只做为重要参考依据,不能单就CT扫描等来诊断疾病及决定术式选择。术前术中注意正确定位,辨别变异。切忌两种倾向:一是盲目追求微创显露致遗漏或未能完全解除相应部位的椎管狭窄,另一则是大范围破坏脊柱结构致腰椎失稳。  相似文献   

15.
<正>青壮年腰椎管狭窄除少数发育性者外,绝大多数为继发性改变所致,如继发于椎间盘的退变,椎间隙狭窄,韧带松弛,黄韧带肥厚(大于4 mm)及椎板增厚等[1]。而我科对26例青壮年腰椎管狭窄症病人行手术治疗,6例为椎间盘突出或黄  相似文献   

16.
吴利民 《广州医药》1998,29(2):68-69
21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分析广东省惠州市人民医院(516002)吴利民我院1991~1996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218例。手术疗效满意,优良率95.4%,现就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218例,其中腰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微创手术治疗护理腰椎间盘凸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病患行后路椎管解压术。结果 68例病体体征完全消失,12例有所缓解,优良率95%。结论后路显微内窥镜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护理。然而,中心性疝并伴有钙化者并不适合于后部的显微内镜专业操作。  相似文献   

18.
自1987年-2005年以来,我们对3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脊髓造影加CTM诊断腰椎管狭窄症陈敖忠,黄群飞为使诊断定位更准确,采用脊髓造影加CTM联合应用诊断腰椎管狭窄症已有陆续报道[1~3]。作者于1994年7月~1995年3月对8例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行脊髓造影加CTM检查,并进行手术治疗,取得...  相似文献   

20.
腰椎管狭窄症系腰椎管、神经根管、神经孔的狭窄,产生马尾神经或腰神经根的压迫症状。是顽固性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手术疗效较好。1954年 H.verbiest 报导七例,描述了腰椎管狭窄症的症状;1973年 M.A.Nelsone 在九例手术中证实本病的原因是腰椎管狭窄造成马尾神经受压;1977年Verblest 有147例的治疗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