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尿动力学是借助流体力学及电生理学方法研究尿路输送、贮存、排尿功能的新学科。为从尿动力学角度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功能变化的尿动力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我们对35例老年BPH及继发逼尿肌功能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方法 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检查了患者的尿流率、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压力、膀胱感觉,观察膀胱容量压力相关关系,测定剩余尿量,评估膀胱的稳定性、顺应性及逼尿肌受损程度。结果 35例均存在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不稳定22例(62.9%),逼尿肌收缩功能受损8例(22.9%),膀胱顺应性改变5例(14.2%),表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症(BPH)治疗的意义。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技术,检查77例BPH患者的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测定,压力一流率测定,评估逼尿肌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功能障碍原因。结果77例BPH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62.3%(48/77)。无梗阻9.1%(7/77),可疑5.2%(4/77),逼尿肌不稳定35.1%(27/77),逼尿肌功能受损6.5%(5/77)。膀胱顺应性改变6例7.8%(6/77)。结论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产生下尿路症状的原因很多。尿动力学检查在其诊断评估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手术前后的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探讨尿动力学检查(UDS)对BPH诊断、术前评估、术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357例BPH患者术前均有严重的排尿梗阻症状,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为(27.8±3.5)分,UDS检查均提示BPH诊断.其中17例患者UDS检查发现伴有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异常与不稳定收缩、尿道外括约肌收缩强度过高等),包括低顺应性膀胱5例、逼尿肌收缩无力6例、逼尿肌反射亢进1例、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8例、不稳定膀胱7例、逼尿肌排尿后持续低幅度收缩1例、尿道外括约肌痉挛2例.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及UDS检查.结果:术后1个月随访,340例术前UDS检查无膀胱尿道功能性疾患患者排尿通畅,无梗阻症状,I-PSS (2.3±1.5)分,UDS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时间、总尿流时间、尿量及尿流曲线改善等);17例术前存在膀胱尿道功能疾患患者,术后排尿仍不满意,I-PSS(26.8±2.1)分,UDS示膀胱尿道功能疾患仍存在,膀胱与尿道外括约肌的异常收缩无显著改变,但尿道膀胱镜检查未发现机械性梗阻.结论:手术治疗能解除大部分BPH患者的机械性梗阻症状,但对功能性梗阻患者效果可能不明显,手术前后有必要进行UDS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选择手术时机并对术后疗效进行正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由膀胱内窥镜观测到的膀胱小粱化程度和尿动力学检查测定的逼尿肌压力的联系.方法 298例BPH病人,按照膀胱镜下的膀胱小梁化的严重程度分为4级.0级:无小梁化;1级:轻度到中度小梁化;2级:重度小梁化;3级:重度小梁化伴有假性憩室形成.结合相应的最大自由尿流率、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和最大逼尿肌压等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检验分析.结果膀胱小梁化0级34例、1级91例、2级117例、3级56例.随着膀胱小梁化程度的加重最大自由尿流率呈现明显降低趋势;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和最大逼尿肌压呈现增高趋势.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排尿期最小逼尿肌压和最大逼尿肌压变化与膀胱小梁化分级成正相关.结论 膀胱小梁化改变作为一种形态学变化与尿动力学的逼尿肌功能改变间有良好的关联.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适应证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压力-流率测定研究BPH患者膀胱出口梗阻(BOO)及逼尿肌功能状态.结果96例BPH中逼尿肌收缩无力(ACD)7例(7.3%),无BOO21例(21.9%),BOO68例(71.8%),BOO伴逼尿肌不稳定(DI)29例;术后获随访的BPH中,5例非BOO、4例ACD术后1a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最大尿流率(Qmax)无明显变化,25例BOO术后3~6个月Qmax正常或显著增加、残余尿显著减少(P<0.01);9例未手术的BOO1a后Qmax进一步下降,残余尿增加,IPSS升高,其中3例发生尿潴留,1例发生ACD.结论应用尿动力学检测BPH有无BOO及逼尿肌功能,对合理选择手术病例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术后疗效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及临床指标的观察 ,确定预测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术后疗效的指标。方法 :对 2 6例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前列腺体积及术前后尿动力学检查 ,并在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2 4例 (92 .3 % )患者可见有逼尿肌主动收缩 ,最大逼尿肌排尿压为 (6 .62±3 .57)kPa ;5例 (1 9.2 % )患者术后不能排尿 ,需要留置导尿。患者年龄、手术前后排尿期膀胱逼尿肌最大压力、逼尿肌不稳定的发生率、逼尿肌的顺应性及测压容量在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结论 :前列腺增生急性尿潴留患者在急性尿潴留发作的晚期 (4周 )行尿动力学检查 ,可以预测术后的疗效。逼尿肌顺应性及膀胱测压容量异常增高、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显著降低 (小于 1 .96kPa)、充盈期膀胱测压过程中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收缩的患者术后疗效差  相似文献   

7.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49例不同原因导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其中尿潴留组24例,尿失禁组25例。对其自由尿流率、膀胱压力容积/压力流率/肌电图联合测定和静止期尿道压力进行测定。结果:尿潴留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尿流率降低,残余尿量增加,大容量膀胱,逼尿肌无反射,高逼尿肌漏尿点压;而尿失禁组尿动力学主要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和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结论: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异常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对其进行尿动力学分类,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李敏  殷小蒙  姜心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4):1626-1626,1691
目的:通过尿动力学检查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出口梗阻程度及治疗结果的评价,探讨尿动力学在前列腺增生诊治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其中,急性尿潴留17例、非急性尿潴留33例;合并尿路感染13例、膀胱结石11例、前列腺出血5例,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28例,糖尿病 8例,既往脑血管意外等神经系统疾病9例.保守治疗和膀胱穿刺造瘘术6例,手术治疗44例,手术均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体前列腺切除术(TUPKRP).所有患者均进行膀胱出口梗阻治疗前后详细尿动力检查(UDS),包括最大尿流率(MFR)、充盈期膀胱测压(CMG)、压力-流率测定、残余尿量(PVR)测定,应用P-Q图进行分析是否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术后随访1年,包括排尿改善程度,尿流率、PVR测定等.结果:术前UDS检查: MFR <15ml/s 45例(90%),MFR<10ml/s 26例(52%);逼尿肌不稳定14例(28%);低顺应性膀胱9例(18%),高顺应性膀胱10例(20%),顺应性正常31例(62%);逼尿肌收缩力正常或增强42例(84%),减弱8例(16%);压力-流率测定P-Q图示BOO 44例(88%),膀胱无力4例(8%);PVR>60ml 38例(76%),<60ml 12例(24%).术后随访:经手术治疗的44例,症状基本消失,排尿顺畅.术后1年内数次复查尿流率,MFR都有增加,1年后MFR均>10 ml/s,其中>15ml/s 39例;1年后PVR均<20ml;IPSS评分术后1年较术前下降8~20分,平均降幅16.3分.术前和术后1年相关指标比较,P<0.05.结论:尿动力学检测是定量指标的集合,在前列腺增生的诊治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尿动力学测定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术前检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尿动力学检测仪,检查92例BPH患者的自由尿流率,压力-流率测定,评估逼尿肌功能状态,确定排尿功能障碍原因。结果92例BPH患者中,膀胱出口梗阻93.48%(86/92),逼尿肌不稳定46.74%%(43/92),逼尿肌肌力弱3.26%(3/92),逼尿肌无收缩3.26%(3/92),低顺应性膀胱30.43%(28/92)。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梗阻的判断、膀胱功能的评估、术后疗效的分析、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03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尿流率测定、残余尿量测定、充盈性膀胱测压、压力一流率同步测定、尿道压力测定,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03患者行尿流率测定,25例不能自行排尿,78例患者最大尿流率〈15ml/s、平均尿流率〈10ml/s;逼尿肌稳定67例,逼尿肌不稳定36例;高顺应性膀胱11例,低顺应性膀胱22例,顺应性正常70例;膀胱充盈感觉减退21例,感觉增强23例,感觉正常59例;逼尿肌收缩有力78例,P/Q图显示膀胱出口梗阻66例,可疑梗阻12例,逼尿肌收缩力降低,未能排出尿液25例;103例患者均显示前列腺及功能尿道长度延长,75例患者显示膀胱颈压升高。结论尿动力学检查能正确判断患者是否有膀胱出口梗阻,还可评估膀胱逼尿肌功能,在前列腺增生症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三腔管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并急性尿潴留患者行尿动力检查,观察其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相关指标与膀胱测压管检查相比较有无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于该院行尿动力学检查的男性尿潴留患者60例,行膀胱测压管检查,作为对照组;行三腔管(用F16三腔尿管作为本实验三腔管)检查,作为观察组。留取两种方法的相关指标,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最大容量、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以及尿流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充盈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最大膀胱容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前列腺增生并尿潴留患者用三腔管行尿动力检查可以很好地评估手术效果,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并降低检查时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BPH)术后排尿障碍患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BPH术后排尿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排尿障碍主要原因为逼尿肌不稳定12例,逼尿肌收缩乏力或无力5例,膀胱出口梗阻3例,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1例.结论 尿动力学检查对前列腺增生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原因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断下尿路梗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增生前列腺切除后仍有10%-15%的患者下尿路梗阻症状无明显改善的原因。方法:采用Dantec Menuet尿动力学测定仪,按标准方法对78例由于前列腺增生症导致排尿异常的患者行尿流率,充盈期膀胱压力-肌电图及排尿期压力-流率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13例BPH患者分别按逼尿肌收缩力分收缩力正常组与减弱组,按膀胱顺应性(BC)分高、正常、低顺应性三组,按有无逼尿肌不稳定(DI)分DI阳性与阴性组,分析逼尿肌不同特性的改变对尿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收缩力正常组的膀胱出口梗阻(BOO)和DI发生率明显高于收缩力减弱组,在最大尿流率、膀胱顺应性改变和急性尿潴留的发生率上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低顺应性组在BOO和DI发生率上明显高于高顺应性组,两组在逼尿肌收缩力受损(DUA)的发生率上无显著性差异.DI( )组的BOO和低顺应膀胱发生率高于DI(-)组,DUA发生率低于DI(-)组.结论:反映BPH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各尿动力学指标相互影响,并与BOO密切相关,在无法进行压力/流率测定时综合分析DI、BC等非压力/流率指标有助于判断BOO和逼尿肌收缩功能,对BPH的诊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逼尿肌功能和膀胱顺应性检测对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尿动力学检测 3 8例BPH患者膀胱逼尿肌功能和膀胱顺应性。结果  3 8例患者中 3 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膀胱出口梗阻 (BOO)。逼尿肌功能稳定 17例 ( 4 4.8% ) ;逼尿肌不稳定 14例 ( 3 6.8% ) ;逼尿肌低活动性 (Pdet≤ 3 5cmH2 O) 7例 ( 18.4% )。 5 5 .2 %的BPH患者伴有逼尿肌功能异常。结论 逼尿肌功能和膀胱顺应性对BPH患者手术与否及判断术后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手术治疗伴逼尿肌乏力的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BPH并有逼尿肌乏力(ACD)的病人是否手术等问题,为BPH并有逼尿肌乏力的病人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尿动力学检查确认有ACD的15例BPH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复查尿流率.对所得数据进行自身配对t检验.结果术前和术后最大尿流率分别为(3.3±3.1)ml/s和(14.88±6.08)ml/s(P<0.05).结论在前列腺摘除后,BPH伴有逼尿肌乏力的病人也能够产生有效排尿.故对确有膀胱出口梗阻(BOO)存在的BPH病人,即使有逼尿肌收缩乏力,也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致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BPH患者 5 9例 ,进行全面的尿动力学检查 ,包括膀胱等容收缩试验和排尿期尿道测压 (MUPP) ;其中 2 1例采用Western印迹法对其逼尿肌组织中NOS进行检测。结果  5 9例BPH患者发现不稳定膀胱 (USB) 3 7例 ,占 63 %。不稳定膀胱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 (I -PSS )、尿流加速度 ( a)、最大逼尿肌等容收缩压 (Piso)显著高于稳定膀胱组 ,而初次尿欲 (FD)、膀胱最大容量 (CC)显著低于稳定膀胱组。两组之间NOS表达量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不稳定膀胱是BPH的病理基础 ,临床症状、逼尿肌代偿与其相关。NO介导神经在膀胱逼尿肌组织中有表达 ,但在不稳定膀胱的发病机制中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尿动力学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在临床上应用日益广泛。本文报告112例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进行尿流率、充盈期膀跳压力一容积测定和排尿期压力一流率测定的结果,以评价尿动力学检查在BPH临床诊治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PH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尿动力学变化.方法对45例BPH伴糖尿病患者和96例单纯性BPH患者进行尿动力学检测,并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最大尿流率、膀胱感觉功能、膀胱顺应性、排尿期最大逼尿肌压力及排尿后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膀胱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PH伴糖尿病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更严重,应尽早联合治疗,以避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20.
王小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0):1232-1233
目的:探讨尿动力学检查在糖尿病排尿异常患者中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女性排尿异常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明确尿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结果:早期组最大尿流率、膀胱容量下降,逼尿肌压力增加,初始尿意、残余尿量正常;晚期组最大尿流率、逼尿肌压力下降明显,初始尿意、残余尿、膀胱容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