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3.
中医学的“痹证”是指因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或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虚弱,内生痰浊、瘀血或热毒,出现以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部位疼痛、重着、麻木、酸楚、肿胀、僵直、变形及活动受限或累及脏腑为主要特征的一大类疾病,又称类风湿性关节炎(RA)。现将痹证的治则治法研究概 相似文献
4.
5.
痹证是指由于人体营卫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风、寒、湿、热及戾气等外邪侵袭肌表、经络,内外合邪,导致气血经络为病邪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肌肤、筋骨、关节痠痛、麻木、重着、屈仲不利或关节肿大、灼痛、僵直、畸形,甚或累及脏腑为特征的一类病证的总称.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及治法有深刻认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8.
9.
10.
11.
李东秀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5,(Z1):66-67
带状疱疹在中医书上称"蛇丹"、"缠腰丹","蜘蛛疮".西医认为此病系由病毒引起的皮肤病.此病潜伏期长,来势迅猛,痛如针扎,后遗症有短有长,传染性强.我地区有逐步增多趋势,值得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医传统治法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至今对临床治疗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现举验案四则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痹证是人体营卫失调、感受风、寒、湿三气或日久正虚内生痰浊、毒热,正邪相持使经络、肌肤、血脉、筋骨,甚则脏腑的气血痹阻,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变形、僵直及活动受限乃至累及脏腑的一类疾病的总称。早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素问·痹论篇》还 相似文献
15.
16.
17.
项背肌筋膜炎,是临床常见软组织疾病,病变多局限在肌肉、筋膜、肌位和韧带等组织,常累及胸锁乳突肌、肩胛提肌,引起项背部疼痛、强硬、肩颈软弱无力和运动受限。易反复发作,迁延缠绵,难于治疗。自1989年以来,择其重病患者,采用传统穴位挑法,观察治疗项背肌筋膜炎37例,有较好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为便于疗效观察,本组均选择临床病症重,病程较长,有肩颈运动受限,多次用中西药治疗,或针灸理疗未能控制病情,符合项背肌筋膜炎诊断,久治不愈的患者作为观察治疗病例。37例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43岁…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将“颈、腰、脊、臂、脚掣痛”归于阳病十八的范围,把湿邪偏盛兼有表证者称为“风湿”或“湿痹”,在《痉湿暍篇》中论述,代表方剂为风湿三方;疼痛剧烈,遍历关节者称为历节,列于《中风历节篇》,治疗用乌头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这是对痹证论治的一个很大发展,临床应用更有针对性。后世医 相似文献
19.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类经》释云:“诸寒之而热者,谓以苦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之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其阳,则阴气复而热自退矣。”《静香楼医案》云:“阴不足者,阳必上亢而内燔。欲阳之降,必滋其阴,徒恃清凉无益也。”尤氏之论,可谓一语中的。由此可见,“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是燮理阴阳,阳病治阴法。例1陈某某,男,38岁。2002年3月19日初诊。一载前罹“乙肝”兼胆囊炎,已服中西药1年多,迭进清利湿热、辛散疏肝之品,病情始终不稳定,肝功能持续异常… 相似文献
20.
姚树国主任医师是全省著名的骨科中西医结合专家,从医近40载,学术造诣渊博,临床经验丰富。笔者随师临证,颇受启发。现将老师治疗痹证的几点体会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