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 采用西门子1.5 T Avanto TIM 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肌壁间46枚和黏膜下5枚.治疗前、后采用增强扫描MRI检查,测量肌瘤体积、消融坏死区域大小占肌瘤体积的比率,并记录治疗时间和超声释放剂量.治疗后3个月MRI检查观察肌瘤的缩小情况;同时观察和评估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进行评分.结果 MR导航HIFU(MRg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3.3±87.7)cm3和(58.1±45.0)cm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7±16.4)%(P<0.05);每个肌瘤被消融区域占整个肌瘤体积平均为(78.8±18.8)%(51%~100%);聚焦超声治疗时间(19.8±8.8)min,治疗所用的超声热剂量为(7.1±6.7)焦耳/mm3.患者症状平均总分治疗前、后从(24.7±4.8)下降至(16.7±3.2)分(P<0.05),除1例术中出现腹壁皮下轻度烫伤,余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而且单次热消融可达到肌瘤大部分甚至完全凝固性坏死,并使其短期内缩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子宫肌瘤患者,肌瘤瘤体共52个,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行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观察肌瘤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变化,比较子宫肌瘤缩小程度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期行增强MRI检查。结果 1)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子宫肌瘤45个(阳性率86%),超声造影发现子宫肌瘤50个(阳性率96%),增强MRI发现子宫肌瘤52个; 2)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后,常规超声检查显示肌瘤体积缩小48个,4个体积变化不明显,其中49个瘤体无明显血流信号,3个周边有少许血流信号;超声造影显示瘤体体积缩小52个,其中42个瘤体无造影剂增强,10个瘤体周边有造影剂增强;增强MRI显示瘤体体积缩小52个,40个瘤体无对比剂增强,12个瘤体周边有对比剂增强,超声造影与同期增强MR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常规彩色超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3)临床疗效:患者月经周期和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症状改善,下腹坠胀缓解,临床疗效明显。结论超声造影对子宫肌瘤能直接进行定位,明确病灶大小,观察肌瘤血流灌注,指导局部消融治疗方案的实施及有效的评价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MRgHIFU)完全消融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43例(平均年龄41.4岁)共51个子宫肌瘤,平均大小为(7.1±1.4)em,均进行一次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治疗后即刻MRI增强测量靶肌瘤的体积及其无灌注区的体积,子宫肌瘤无灌注区的完全覆盖靶肌瘤为完全消融.对完全消融的子宫肌瘤在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通过MRI进行随访复查肌瘤的体积变化;在术前、3、6个月采用UFS-QOL症状评分方法对患者症状评分,并随访3年观察其症状的变化.同时对这些肌瘤的特征、治疗后不良事件、聚焦超声能量及治疗效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经MRgHIFU治疗后肌瘤平均消融率为84.3%±15.7%(范围33.8%~ 100%),肌瘤部分消融(消融率<90%)、几乎完全消融(消融率为90%~99%)和完全消融的病例分别为23例、10例和10例,平均治疗时间为(2.2±0.8)h(范围1.0 ~ 4.3 h),治疗后均未发生并发症.10例13个完全消融的肌瘤术前MRI均为T2低信号表现而其血供类型不同;超声治疗的能效因子(EEF)为:(3.6±2.1)J/mm3(0.7 ~ 6.8 J/mm3).治疗后3、6个月症状严重程度评分(SSS)分别为从术前的33.9±7.1下降至16.6±9.0和8.1±3.4(P< 0.01),1年或2年后10例患者的症状完全消失.治疗后3、6个月和3年肌瘤体积分别缩小39.5%±10.2%、59.1%±9.0%和93.3%±3.1%(P<0.01).治疗后3年随访肌瘤均未出现复发.结论 MRI引导高强度聚焦超声完全消融子宫肌瘤是可行的、安全的和有效的,MRI T2WI低信号肌瘤可在治疗后取得完全消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结果:27例患者瘤体减小.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副作用少的非手术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共76名妇女患78个子宫黏膜下肌瘤(68个Ⅱ型,10个Ⅰ型)接受了超声引导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消融治疗。治疗前子宫肌瘤的直径为2.4~13.5cm,平均(5.7±2.3)cm。使用420~520W的输出功率对子宫肌瘤进行消融治疗。在随访过程中,采用对比增强MRI和(或)对比增强超声对被消融后子宫肌瘤的体积萎缩情况进行连续观察。使用症状严重程度的问卷评分对症状变化进行评估。结果所有病人对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耐受性良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比增强超声检查中,平均无灌注的消融率为(80±12)%。随访期间,消融后的肌瘤明显萎缩,症状明显缓解。没有病人在治疗后出现闭经。在消融治疗后,58%(44/76)的病人出现阴道排出坏死组织,这个现象在2~4个月经周期后消失。4例病人由于残余肌瘤增大而再次接受消融治疗。结论超声引导下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是一种治疗黏膜下肌瘤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对生育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的近期疗效及其实用性。方法:对经临床及阴道超声确诊子宫(腺)肌瘤的136例患者行HIFU治疗,应用CDFI观察比较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回声、血流动力学等不同的改变。结果:136例子宫(腺)肌瘤HIFU治疗后1~6个月CDFI随访统计,瘤体明显缩小者86例,瘤体内回声明显增强改变113例,血流信号消失或明显明显减少者110例,月经期经量明显减少,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者105例。HIFU治疗子宫(腺)肌瘤总有效率为83.09%(113/13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好地观察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后瘤体的回声、血供和体积大小的改变,是HIFU术后随访及疗效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在较大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7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海扶治疗中心收治的较大子宫肌瘤患者5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5).观察组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进行处理.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水平及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个月肌瘤体积变化,分析治疗后2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疼痛等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肤烫伤、直肠损伤和神经异常反应的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2组间腹胀、阴道异常出血和发热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子宫肌瘤体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2组间肌瘤体积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2组间临床疗效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微波消融可安全、有效减少较大子宫肌瘤体积,临床疗效优于单独聚焦超声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子宫腺肌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于2015年8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120例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影像学变化来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在子宫腺肌病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治疗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98例临床症状消失,子宫及肿瘤体积缩小2/3以上;20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肿瘤体积缩小1/2以上;2例患者术后病情未好转,出现失血性贫血而行子宫切除术.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8.33%(118/120).1例患者术后发生尿潴留,尿管保留24 h后可正常排尿;1例患者出现大腿跟部疼痛,1周后自行消失,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骶神经损伤、皮肤烧灼的并发症.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热消融治疗在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子宫肌瘤160例,采用HIFU治疗,比较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在月经量、贫血症状及瘤体大小、病灶回声、病灶血供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月经量减少、贫血症状改善、瘤体缩小、病灶回声增强和病灶血供减少方面,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治疗后3个月(P〈0.05)。结论: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较好,且在治疗后6个月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检查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子宫肌瘤HIFU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不同时期肌瘤在MRI图像中体积大小的改变及瘤组织信号的差异,并对体积变化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HIFU治疗后6个月和1个月的肿瘤体积及肿瘤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P<0.05),且治疗后6个月肿瘤体积及肿瘤直径也小于治疗后1个月(P<0.05);术后所有患者瘤组织T1WI强化程度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 MRI可对子宫肌瘤HIFU治疗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