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筋通络外用颗粒主要成分大黄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票:高效液相色谱法铡得大黄素、大黄酚含量之和为34.50~35.24mg/袋,线性范围分别为:大黄素:0.01~0.50 μg(r=0.9999),大黄酚0.025~1.25 μg(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RSD=1.29%.结论:本方法简单、准确、专属性好,可用于舒筋通络外用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
HPLC法测定大黄虫(庶虫)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虫?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方法采用Supelcosil C18色谱柱(5μm,15 cm×4.6 mm);甲醇-0.1%(ω)磷酸(体积比83∶17)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 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在0.0196~0.235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大黄酚在0.0424~1.06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7.5%,RSD=1.48%,大黄酚为101.5%,RSD=1.57%。结论本法准确可靠,简便迅速,适用于测定大黄虫?丸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宫鹏  陈镇  许杜娟 《安徽医学》2010,31(2):135-13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八号烧伤膏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TC-C18(250 mm×4.6 mm,5μm)为固定相;以甲醇-0.1%磷酸(85∶15,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大黄素在16.4~82.0μg.ml-1(r=0.9999),大黄酚在17.60~90.00μg.ml-1(r=0.9999),大黄素甲醚在16.16~80.80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40%、99.88%和99.74%;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8%、2.28%和1.9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八号烧伤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舒筋定痛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舒筋定痛胶囊中的当归、土鳖虫、没药进行定性鉴别;HPLC法测定舒筋定痛胶囊中大黄的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符合规定。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有效控制舒筋定痛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舒筋片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色谱柱为依利特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85:1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结果:大黄素、大黄酚进样量在0.019392~0.058176μg、0.055104~0.16531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9,大黄素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7.54%,RSD=2.46%,大黄酚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9.02%,RSD=2.78%。结论:此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舒筋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朱春红  李园  刘巧  林景  周小圆  苏羽 《海南医学》2014,(17):2552-2554
目的:制备金黄散洗剂并建立金黄散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将姜黄等中药超微粉碎后加混悬剂制备成金黄散洗剂;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黄柏、甘草和白芷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金黄散洗剂中姜黄素、大黄素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制备的金黄散洗剂微粒细腻均匀,沉降缓慢,稳定性好;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色谱斑点清楚,分离效果较好;姜黄素、大黄素和厚朴酚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7.98~179.82μg·ml^-1(r=0.9999)、11.40~114.00μg·ml^-1(r=0.9999)和7.08~70.80μg·ml^-1(r=0.9999)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依次为101.66%、102.27%和102.40%,RSD依次为0.61%、0.87%和0.60%。结论本洗剂制备工艺简便,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单、准确,能有效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黄白通气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 LC法)对大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对大黄素和大黄酚进行定量测定。结果 TLC能对大黄进行专属定性分析;大黄素在01.25∽03.7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RSD=13.1%;大黄酚在01.50∽04.5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2.%,RSD=13.5%。三批样品中大黄素、大黄酚总含量分别为156.7、157.4、158.8 m g/袋。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黄白通气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4.6 mm ID,5 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8℃.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浓度分别在 3.82~38.2 μg/mL,7.14~71.4 μg/mL和 7.81~78.1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n=6)大黄素为 97.56 %,RSD=1.21 %;大黄酚为 98.55 %,RSD=0.78 %;大黄素甲醚为 98.06 %,RSD=1.07 %.结论该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决明子中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方法:HPLC法条件:色谱柱为迪马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5∶15),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结果:大黄素、大黄酚在0.009~0.7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1),平均回收率为98.4%,RSD为0.92%。结论:方法降低了仪器要求,简化操作,准确可靠,可用于大黄清胃浓缩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HPLC法测定十滴水中五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十滴水中的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adzuVP-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30℃。结果:5种成分分别在0.042~0.840μg(r=0.9996)、0.168~3.352μg(r=0.9998)、0.084~1.680μg(r=0.9997)、0.093~1.852μg(r=0.9999)和0.174~3.490μg(r=0.9994)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0%(RSD=0.20%)、99.56%(RSD=0.36%)、98.95%(RSD=0.55%)、98.76%(RSD=0.97%)和98.79%(RSD=1.08%)。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十滴水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中5种蒽醌类成分的影响,建立大黄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为Shimadzu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进行测定.结果: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粉,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RSD=1.61%),97.5%(RSD=1.12%),100.6%(RSD=1.08%),102.3%(RSD=1.78%),101.2%(RSD=2.1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适用于大黄饮片内在质量的评价和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瘀血痹胶囊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瘀血痹胶囊中威灵仙、当归、黄芪进行薄层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的丹酚酸B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可检出威灵仙、当归、黄芪的特征斑点。丹酚酸B在0.2188~2.1880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9%(RSD=1.8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能够较好地控制瘀血痹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扶肾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建立扶肾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制剂中黄芪、当归、丹参、大黄、陈皮药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TLC斑点清楚,专属性强.淫羊藿苷0.048 5~0.97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0%,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7%.[结论]所建标准可用于扶肾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定东田糖脉灵颗粒(黄连、红芪、生地、黄芩、姜黄)的质量标准。方法:用薄层色谱法鉴别黄连和黄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2-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形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1.76%。结论: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定量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养血清脑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养血清脑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养血清脑颗粒中的当归、川芎、鸡血藤、夏枯草、白芍、决明子、熟地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清脑颗粒中芍药苷、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检出了当归、川芎、鸡血藤、夏枯草、白芍、决明子、熟地黄的特征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出芍药苷和阿魏酸分别在8.0~120....  相似文献   

16.
加味左金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加味左金丸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连、吴茱萸、木香、香附、延胡索进行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左金丸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法中能够鉴别出黄连、吴茱萸、木香、香附、延胡索。盐酸小檗碱的进样量在0.204 08~0.816 32μ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5.92%,RSD=0.85%(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加味左金丸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完善独活寄生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独活、秦艽、地黄进行定性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秦艽中的龙胆苦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可检出独活、秦艽、地黄的特征斑点;龙胆苦苷在0.6408~9.612μg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1%,RSD=1.3%,结论:本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独活寄生丸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HPLC测定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白芷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含量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18(4.6 mm×250 mm,5μm),以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min。结果:欧前胡素在0.094 8~0.853 2μg/m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异欧前胡素在0.150 0~1.350 0μg/ml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欧前胡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8.0%,RSD=0.7%;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1%。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白芷中欧前胡素与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9.
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中药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分析冠心病证候、治法和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调查3018例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临床信息;基于冠心病个体化诊疗信息平台,用复杂网络挖掘分析冠心病患者证候-治法-用药关系。结果:冠心病常见证候要素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阳虚、气滞、血虚。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治法主要有活血、清热、补气、化浊(痰)、养阴、温阳、宣痹,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复杂关联的药物主要有黄芪、陈皮、地黄、川芎、白术、桃仁、茯苓、甘草、半夏、泽泻、赤芍、当归、丹参、枳壳、桂枝、麦冬,与常见证候要素构成关联的药物功效有止痛、化浊(痰)、清热、活血、补气、凉血、利水、化瘀、解毒、补血、理气、安神、补脾、调经、通便、润燥、散结。结论:冠心病中医临床诊疗符合理法方药相一致的原则,治疗冠心病的清热治法、解毒治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宁神解郁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宁神解郁胶囊中黄芪、当归、白芍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为宁神解郁胶囊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结果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在6-30μg范围内芍药苷峰面积与进样量线性关系良好,r-0.9999;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9.75%(n=5)。RSD为0.7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宁神解郁胶囊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