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分析下颌角在不同受力方向、不同大小外力及受力面积情况下颌骨内应力变化。方法:利用ANSYS软件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该模型分别计算不同方向、不同大小的外力、不同受力面积作用于下颌角时下颌骨的应力值,分析主应力值以及应力分布情况。结果:(1)下颌角侧方加载力时,同侧下颌角、髁状突颈部、下颌隆突、磨牙后三角区及颏部舌侧面应力较大。下方加载时,双侧髁状突颈部、同侧下颌角下缘、外侧面应力较大。(2)无论下方或侧方加载,随外力增大,应力值以及应力集中区域不断增大。受力面积不变,外力越大,应力值越大,应力大小与力的大小成正比。外力大小不变时,受力面积越大,应力越小。结论:静载荷作用于下颌角时下颌骨各部位应力分布与外力大小、力的方向以及加载面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常规下颌骨侧位片可显示一侧下颌骨升支和骨体磨牙部分,但下颌骨解剖结构呈弓形时髁状突易与关节凹和颈椎重叠;后前位片可窥双下颌骨全貌,但颏部与颈椎、髁状突关节与颞骨重叠。改进摄影位置,可显示髁状突关节及颏部、影相完整。选用累及髁状突和颏部的巨大造釉细胞瘤,证实该法实用。 一、改良仰卧侧位 取仰卧位,两臂置于体侧,头转向被检侧,使下颌体升支与胶片平行,避开肩部和颈椎重叠。通常以“5×7”in,肿物较大时用“8×10”in胶片横放,前缘包括下颌联合部,下缘包括下颌角。胶片垫高2cm  相似文献   

3.
撞击参数对下颌骨受力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斌  周树夏 《医学争鸣》1999,20(1):76-77
目的:研究不同撞击参数与下颌骨应力分布间的数量关系.方法:利用有限元法对下颌骨各结构进行不同撞击参数下的受力分析;应用多元回归方法,对影响应力分布的撞击速度、撞击质量、撞击部位三种撞击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体上讲.在影响下颌骨受力的撞击参数中,撞击速度的作用最显著,其次为撞击质量和撞击部位其中颏部、下颌角、髁状突等结构的应力水平受撞击部位的影响较大.结论:对下颌骨在撞击作用下的受力情况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可以定性和定量反映各参数对应力贡献的大小,为下颌骨损伤评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颌骨骨折包括下颌骨骨折与上颌骨骨折。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颌面骨骨折的55%~72%,好发部位有颏部、颏孔部、下颌角部及髁状突部[1]。其中以颏正中、颏孔部、髁状突颈部较多见,磨牙区和升支部相对较少。下颌骨骨折时除会发生一般骨折所具有的肿胀、疼痛、出血和功能障碍等症状和体征外,由于下颌骨的解剖生理特点,骨折时有一些特殊的临床表现。上颌骨骨折发生率比下颌骨少。据有关资料统计,上颌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颌面骨损伤总数的15%~27%[2]。颌骨骨折的治疗包括复位、固定与康复,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现将颌骨骨折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护理概况做一综述。上颌骨是面中部最大的骨骼,主要占据面中1/3,与鼻骨、颧骨及其他面颅骨相连。上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与其解剖结构、外力作用密切相关,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横断形骨折,LeFort骨折分类将其分为三型。下颌骨骨折的好发部位与下颌骨的解剖结构薄弱区有关,最常发生于下列4个部位:正中联合部、髁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部[3]。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和分析下颌骨颏部骨折联合双侧髁突囊内骨折的致伤机制,提高此类骨折的预防和诊断水平。方法: 获取1名下颌骨发育正常、无第三磨牙、无颞下颌关节病史的青年男性的颌面部CT和颞下颌关节MRI数据,通过Mimics和ANSYS软件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采取不同角度的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分析下颌骨及髁突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同时,比较有无关节盘、咬合与非咬合状态下下颌骨的应力分布差异。结果: 准确建立了包含颞下颌关节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当外力作用于下颌骨颏部时,髁突、升支前缘及颏部受力区是主要的应力集中区,其中应力最大值位于髁突顶部。随着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夹角由0°逐渐增大直至60°,下颌骨上的应力由分散逐渐集中至颏部与双侧髁突三个部位;超过60°时,应力又出现分散的趋势。当对关节盘进行模拟后,髁突关节面及髁颈部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与非咬合状态相比,咬合状态下下颌骨上的应力集中于咬合面,而其他部位无明显的应力分布。结论: 外力方向与水平面呈60°时,应力分布主要集中于颏部及双侧髁突顶部,即三点骨折发生的部位;在下颌骨颏部受力过程中,关节盘的存在以及稳定的咬合状态下,髁突部位(包括颈部和关节面)的应力分布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颏部正中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燕  丁寅  刘水  欧阳军 《医学争鸣》2003,24(10):914-916
目的:建立包括下颌骨的颞下颌关节(TMJ)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该模型在下颌骨颏部正中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特征.方法:以活体人颅为标本,用螺旋CT扫描技术、图形数字化处理在计算机上建立模型,然后在下颌骨颏部正中行水平加载,采用ANSYS6.1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的TMJ有限元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下颌骨颏部正中牵张成骨的力学加载,此时颞下颌关节的应力分布表现为:随着加载力值的增加,关节内压应力、拉应力的大小也随着增加,但分布区域不变.压应力和拉应力均表现为外侧高于中、内侧.结论:在下颌骨颏部正中行牵张成骨时,结果提示TMJ内最大压应力部位在髁突软骨的外后,最大拉应力部位在髁突软骨的内前,对进一步研究牵张成骨过程中颞下颌关节的生物力学问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下颌颏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探讨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的比率及合并髁突骨折常见部位和合并髁突骨折的常见致病原因,并对相关因素分析,为临床诊断治疗下颌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以及乌海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年7月~2011年7月均存在下颌骨颏部骨折的病例107例进行回顾性分组对照研究。结果:下颌骨颏部骨折107例,合并髁突骨折的有62例;下颌骨颏部骨折合并髁突囊内骨折的有20侧,合并髁突颈部骨折的有41侧,合并髁突下骨折的有18侧;男65侧,女14侧;致伤年龄≥18岁共62侧,<18岁共17侧,≥18岁髁突颈部骨折33侧,<18岁髁突颈部和髁突囊内骨折各8侧;颏部骨折合并髁突骨折交通伤26例,坠落伤16例。结论:下颌骨颏部骨折最易合并髁突骨折,其中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合并髁突骨折的病例中髁突颈部最常见,与性别无相关性,但髁突骨折部位与年龄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正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近三年来,我院成功实施60多例下颌骨多发骨折的手术,术后病人反映良好,张口度、咬合关系及颜面部外形得到很大改善。据我院放射科资料统计,下颌骨骨折的发生率约占下颌骨骨折的55%-72%,颧骨上颌骨骨折占了18%-28%。由于下颌骨是下颌部体积最大、位置较突出的骨骼,容易遭受损伤,居下颌骨骨折的首位。其好发部位于颏部、颏孔区、下颌角部及髁状突部。其中以髁状突颈部及关节囊内髁状突关节头纵向骨折手术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 1996年 8月~ 2 0 0 0年 8月共收治下颌骨骨折病人73例 ,现将其临床外科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73例 ,男 5 3例 ,女 2 0例 ,男女之比 2 .65∶1,年龄 8~ 63岁 ,平均 35 .2岁 ,单纯髁状突骨折 4例 ,下颌体部骨折 18例 ,下颌角部骨折 5例 ,正中颏部骨折 2 0例 ,下颌升支部骨折 2例 ,下颌角合并下颌体部骨折 4例 ,髁状突合并下颌体骨折 1例 ,下颌体合并正中颏部骨折 19例。1.2 治疗方法 单纯颌间结扎 2 0例 ,切开复位钢丝固定及颌间结扎 6例 ,切开钛板固定并颌间结扎 15例 ,单纯切开复位钛板固…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折好发部位有颏部、颏孔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常因外力大小,骨折线部位、方向、倾斜度、牙齿支撑和咀嚼肌牵拉而出现不同情况的移位。其治疗关键是恢复上下颌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和坚实可靠的固定技术,而颌骨骨折复位后的固定技术又是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下颌骨折常用固定技术有:单颌固定法、颌间固定法、简单内固定法、坚强内固定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药物经济学概论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药物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卫生资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随着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要求对药物进行经济学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鼓励和采用,主要被应用于药品定价、决定药品补偿和共付状况、制定医院用药目录或诊疗规范以及促进合理处方等方面。药物经济学研究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应从多方面评价其质量。  相似文献   

12.
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为数据源,检索中、美两国近10年在医学信息学领域发表的文献,采用共词分析方法与TDA软件和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清理和聚类分析,并通过Ucinet和NetDraw对关键词的分布进行可视化分析,总结两国在医学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聚类和可视化分析发现,两国医学信息学研究既存在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一致性表现在计算机技术在医院管理和临床诊疗中的应用,差异性表现在美国医学信息学科整体发展水平较高、对医学信息和数据的利用更为充分、医学信息学教育体系更为完善、循证医学研究水平及层次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北京地区儿童碘营养状况。方法分别对城区、郊区、郊县各两个的10个居民点1035名0~12岁健康儿童取头发标本,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头发碘含量;结果发碘均值0.7845±0.4821μg·g~(-1),高碘率36.1%,低碘率13.1%,正常50.7%:城区、郊区、郊县儿童高碘率分别为49.9%、30.2%27.9%;0~3、3~6岁、6~12岁组儿童高碘率分别为52.2%、41.5%、23.7%;男女之间碘值无差别。结论各居住区、年龄组、不同性别儿童碘含量普遍增高(P<0.05或P<0.001),北京地区儿童日常食用加碘盐已能满足生理需要,加用含碘食品或药品可导致碘过量,对儿童健康构成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14.
拉曼光谱法测定连翘苷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对拉曼光谱内标法中2种参量的定量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确定拉曼内标定量法最适合的参量。方法分别以拉曼峰的相对峰强和峰面积比值作为参量,以不同采收时期和不同产地的连翘叶为对象,采用内标法进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以相对峰强为参量时,选取样品溶液拉曼光谱中连翘苷苯环振动(1 319.1 cm-1处的强峰)和溶剂甲醇中CH3-O反对称伸缩振动(2 974.7 cm-1)作为定量峰和内标参比峰;以峰面积比值作为参量时,选取连翘苷苯环振动(1 319.1 cm-1处的强峰)和溶剂甲醇中CH3-O对称伸缩振动(3 020.9 cm-1)作为定量峰和内标参比峰。分别以定量峰与内标峰强和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以连翘苷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对线性和加样回收率进行比较。结果以2种参量作为响应值用于拉曼光谱定量分析,均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 0和0.997 6;回收率均在100.04%~101.30%之间,回收完全;对2种参量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拟合,得出回归方程C2=1.030 4C1-0.033 1,r=0.999 6。结果表明两者测得结果一致,利用2种参量进行定量分析都能取得准确结果。结论无论以相对峰强,还是以峰面积比值作为参量都可以用于拉曼光谱定量分析,2种参量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拉曼光谱用于连翘苷的定量分析具有操作简便、迅速等优点,可以用于中草药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对PubMed数据库2010-2012年发表的医学信息学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确定高频主题词,构造高频主题词共现矩阵并转化为相异矩阵,利用SPSS软件对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和聚类分析,指出国外医学信息学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6.
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检索我国医学信息学领域国际发文量,利用SPSS20.0软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因子聚类分析,总结出6大研究主题:核医学图像数据库存储研究;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和文本挖掘在中国传统医学诊断中的运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处理对临床医学和研究型数据的分析和系统构建;计算机和网络在医院信息系统、临床管理系统、护理系统研发与管理中的运用;统计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在临床辅助检查心电图和临床疾病的治疗与诊断、临床决策中的运用;电子医学记录和健康记录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7.
研制了一种以APPLE Ⅱ或TRS-80微机为主控机的多功能流动注射分析系统。可进行流动注射分析和停流动力学的测定,可自动求峰高、半峰宽、峰面积,求校正曲线和插值计算样品浓度及有关动力学参数等,并自动打印出峰曲线,工作曲线及样品浓度等数据结果。硬件接口卡中的八通道A/D转换器,能方便地与多种检测器进行联接。其软件采用BASIC语言编写,使得本系统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可开发性。经对Fe(Ⅱ)与Bipy反应体系的流动注射分析和HgCl_2催化的[Fe(CN)_6]~(4-)与Bipy反应体系的停流动力学研究,所得结果与文献值完全一致,表明本系统的设计是稳定可靠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生化方法,测得新鲜太平Ⅱ号蚯蚓及其体腔液中营养物质分别为蛋白质8.21g%和0.33g%,还原糖465.0mg%和53.58mg%,总氨基酸4932mg%(必需氨基酸1479mg%)和19.65mg%。还测得蚯蚓含脂肪1.5g%,核酸0.42g%,以及其它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9.
韩磊  李鸣皋  马贵喜  李靖  刘玉  蒙果  刘昕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1):1342-1344
目的:观察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2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内皮素的影响及茶多酚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缺氧组、血管紧张素-2组和血管紧张素-2+茶多酚组,采用低压舱对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进行缺氧,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各组样本细胞培养液中的内皮素浓度。结果:血管紧张素-2组的内皮素浓度显著高于单纯缺氧组,加入茶多酚后,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浓度显著降低。结论:缺氧条件下,血管紧张素-2可显著增加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内皮素浓度,茶多酚可显著降低血管紧张素-2引起的内皮素浓度的增加,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微悬臂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超灵敏传感器,在生物、药物及环境分析中显示出超凡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传感器领域中一个热点。现对微悬臂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作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景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