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序列与其他序列搭配在延髓梗塞应用的临床价值,提高延髓梗塞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具有延髓梗塞及其后组颅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MRI资料14例。采用西门子Concerto型0.2T磁共振,常规GRE-T1WI、T2WI、FLAIR和TOF-MRA检查,观察椎动脉闭塞的MRI征像。结果:8例(57.1%)FLAIR显示颅内椎动脉高信号,其中颅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高信号3例。10例TOF-MRIA显示椎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中有8例和FLAIR显示颅内椎动脉高信号一致。5例(35.7%)颅内椎动脉夹层,FLAIR均显示颅内椎动脉高信号。结论:FLAIR颅内椎动脉高信号并不意味着已经发生延髓梗塞,但有延髓梗塞的风险。FLAIR颅内椎动脉高信号是延髓梗塞的早期征像。  相似文献   

2.
Wallenberg综合征15例临床与MRI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Wallenberg综合征的临床和MRI关系。方法:采用临床和MRI对比分析的方法,分析Wallenberg综合征。结果:延髓上部病灶多为背外侧部梗塞或出血,延髓下部病灶多为外侧浅层梗塞,前者以明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软腭麻痹和咽反射消失为主,后者以明显眩晕、眼球震颤和步态共济失调为主,二者均有恶心或呕吐、Horner征和面部及对侧颈以下的痛觉减退。结论:MRI可以帮助阐明Wallenberg综合征的解剖和临床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CT 对脑梗塞的诊断价值已经肯定,但对后颅窝病变的诊断仍有困难,尤其是桥脑下部至延髓病变几乎不能作出诊断。MRI 对脑干可充分显示。作者对33例脑干梗塞作了 MRI 研究,其中中脑梗塞2个病灶,桥脑梗塞31个病灶及延髓梗塞3个病灶,共36个病灶。脑干梗塞的 MRI 诊断以 T_1加权  相似文献   

4.
弥散加权成像在脑干梗塞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弥散加权成像 (DWI)在脑干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 0例脑干梗塞患者 ,中脑 3例 ,桥脑 8例 ,延脑 4例 ,脑干多发梗塞 5例 ,同时合并其它脑内梗塞或陈旧梗塞者占 15例 ,其中超急性 (<6h) 1例 ,急性 (6h~ 3d) 10例 ,亚急性 (3~ 7d) 7例 ,慢性期 2例 ,全部行常规DWI扫描。结果 全部成功行DWI检查 ,其中超急性期 1例仅在DWI明确显示梗塞病灶 ,急性期DWI显示病灶对比更加清晰 ,部分病变范围较T2 WI扩大 ,亚急性期DWI显示病灶仍呈较高信号 ,范围与T2 WI相仿或略小 ,陈旧梗塞软化灶DWI显示为低信号。延髓梗塞灶相对局限 ,边缘清楚 ,信号对比强 ,其中小脑后下动脉梗塞灶定位特征明显。桥脑和中脑梗塞灶急性期边缘较模糊 ,以桥臂连接部更加明显。结论 DWI可以早期特异地发现脑干梗塞灶 ,明确病灶范围和新鲜程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脊髓的血液供应,脊髓梗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脊髓梗塞的MRI表现及MRI鉴别诊断.认为依据脊髓梗塞的临床表现,结合MRI可对脊髓梗塞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塞后心绞痛与再梗塞、梗塞延展二的发生率、并发症、病死率及相互关系。方法 13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4周内观察其症状、体征、心电监测、心电图及心肌酶变化。结果 134例MAI患4周内发生梗塞心绞痛38例(28.4%),发生再梗塞和梗塞延展9例(6.7%)。梗塞后心绞痛患发生再梗塞和梗塞延展显多于无心绞痛患(15.8%与3.1%,P<0.05);梗塞后心绞痛患并发心功能不全显多于无心绞痛患,再梗塞和梗塞延展患并发心功能不全及室性心律失常显多于无再梗塞和梗塞延展患,P<0.05;4周的病死率,在梗塞后心绞痛组及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组均增加,分别为15.8%和22.2%。结论 梗塞后心绞痛是再梗塞和梗塞延展高危;梗塞后心绞痛及再梗塞和梗塞延展的发生使并发症增加,死率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牙髓伤害性信息在延髓传入的相关部位。方法:将大鼠牙髓机械穿髓后取延髓进行Fos蛋白的免疫组化反应,观察延髓内Fos蛋白的表达部位。结果:Fos样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刺激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以及双侧延髓内脏带(孤束核、腹外侧核及二者之间的网状结构)。结论: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在牙髓伤害性信息传递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延髓内脏带可能参与了调控机械穿髓所致的疼痛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8.
脊髓梗塞的临床及MR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脊髓的血液供应,脊髓梗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脊髓梗塞的MRI表现及MRI鉴别诊断。认为依据脊髓梗塞的临床表现,结合MRI可对脊髓梗塞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作者回顾性分析了8例脾梗塞发作时及其发展的不同阶段的超声图像。声象图表现为单发,多发,圆形,楔形,无回声、低回声或高回声病灶。作者认为不同表现与梗塞发生的时间有关,早期脾梗塞病灶为低回声或无回声,愈合性梗塞为高回声。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量对比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以及正常人群颈髓延髓角的大小,探讨颈髓延髓角对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诊断及术后评估价值。方法搜集我院2005年1月~2013年1月明确诊断并手术的颅底凹陷症患者63例,以及同期行M RI检查显示无颅颈结合部病变者40例,测量并比较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术后及对照组颈髓延髓角的大小。结果63例颅底凹陷症中有42例行术前及术后M RI检查,21例仅行术前M RI检查,63例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38.0±11.2)°,42例术后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56.3±8.7),40例正常对照组明确平均颈髓延髓角为(154.9±7.7)°,颅底凹陷症患者术前颈髓延髓角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及术后患者, P <0.05,术后患者颈髓延髓角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颈髓延髓角可以作为诊断颅底凹陷症及术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无水酒精阻滞大鼠腹腔神经丛后脊髓和延髓孤束核内CFOS和NOS1的表达。材料和方法:对70只Wistar大鼠实施手术,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5组于术后不同时间取得脊髓和延髓样本,并用标准方法对其进行CFOS和NOS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脊髓和延髓孤束核CFOS和NOS1的表达。结果:无水酒精阻滞后脊髓后角、延髓孤束核神经元细胞内均有CFOS和NOS1表达。结论:无水酒精阻滞腹腔神经丛后,短时间内脊髓后角和延髓孤束核内CFOS和NOS1表达阳性,表明FOS和NOS1与内脏信息在脊髓水平的传导有关。CFOS和NOS1参与了内脏信息在孤束核内的传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底凹陷症患者延髓颈髓角MRI测量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颅底凹陷症患的临床资料及测量延髓颈髓角的大小,比较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延髓颈髓角之间的差异.结果 33例颅底凹陷症中有明确颅颈结合部症状者23例,其中7例合并脊髓空洞,无颅颈结合部症状者10例为偶然发现,其中1例合并脊髓空洞.有症状组延髓颈髓角(平均135.3°)小于无症状组(平均146.7°),P<0.05.结论 延髓颈髓角可以作为评价颅底凹陷症严重程度的一个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延髓体积小、解剖结构复杂,内部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与神经核团.延髓病变种类繁多,不同部位的病变具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MRI是延髓病变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除少数疾病(主要是肿瘤及海绵状血管瘤)有相对特异的MRI表现外,多数延髓病变单纯根据MRI表现常难以确诊,必须密切结合疾病的临床特点、发病经过、临床治疗过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了解心肌梗塞的范围,对治疗和预后的判定是极其重要的。~(99)mTc-PYP 心肌闪烁图可以检出心肌梗塞,不仅能显示梗塞灶的存在,而且目前还用于评价梗塞范围,但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本文报告了用PYP 闪烁计数法定量评价梗塞大小的方法。对象:急性前壁梗塞(包括侧壁梗塞1例)10例及急性下壁梗塞(包括合并右室梗塞者4例)10例。方法:于梗塞发生后3~5天(平均4.6天),静脉注射~(99m)Tc-PYP20mCi,约3小时后,从正、侧、右前斜位和左前斜位(30°、40°、60°)六个方向拍摄PYP闪烁图。在心肌梗塞灶与骨组织重叠最少的正位图象  相似文献   

15.
史玉振  朱庆强  林艳飞  童明敏  王中秋   《放射学实践》2011,26(10):1122-1122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阵发性头痛半年余,加重半个月余人院。头痛呈阵发性胀痛,每次持续2~3min,每日1~2次,无恶心、呕吐,无头晕、晕厥。体格检查无异常。头颅cT平扫示延髓前方占位。MRI诊断延髓前方占位,考虑皮样囊肿可能(图1)。临床诊断:延髓腹侧皮样囊肿。病理诊断:延髓腹侧支气管源性囊肿(图1e、f)。  相似文献   

16.
延髓体积小、解剖结构复杂,内部有重要的上下行传导束与神经核团。延髓病变种类繁多,不同部位的病变具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MRI是延髓病变最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除少数疾病(主要是肿瘤及海绵状血管瘸)有相对特异的MRI表现外,多数延髓病变单纯根据MRI表现常难以确诊,必须密切结合疾病的临床特点、发病经过、临床治疗过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7.
患者 女 ,46岁。左侧肢体无力 10天 ,加重 3天伴失语 1天就诊。查体 :左侧肢体肌张力高 ,左腱反射活跃 ,双侧巴氏征阳性。Bp :2 0 /13kPa。CT扫描 :延髓左侧一 1.4cm× 2 .0cm大小高密度灶 ,CT值约 80HU ,境界清楚 ,延髓轻度受压 (图 1)。MRI检查 :延髓左前方可见 1.0cm× 2 .3cm× 2 .6cm大小T1WI高信号、T2 WI低信号灶 ,边缘清楚不规则 ,延髓受压右移(图 2、3 )。手术所见 :延髓左前方一大小约 1.0cm× 2 .0cm瓷白色包块 ,边界清楚 ,包膜薄、完整 ,无血运 ,骑跨枕骨大孔 ,延髓腹侧处肿块较大 ,并向椎…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是常见的咽喉肌和舌肌麻痹综合征,以声音嘶哑、饮水发呛、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等为特征。其分为真性延髓性麻痹、假性延髓性麻痹、肌源性延髓性麻痹。2006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针刺疗法急性脑血管病后吞咽障碍225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与梗塞面积和左室功能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126例急性心肌梗塞患发病2周后梗塞面积和左室功能,结果发现梗塞面积、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与梗塞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明显关系。梗塞面积与左室射血分类仅呈中度负相关,而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则不相关,但左室射血分数与左室张末内径则呈中度负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梗塞面积、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冠状动脉病变和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关系是既互相关联又彼此独立,应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0.
腔隙性梗塞(lacunar infarction)的患病率占脑梗塞的10%~30%,其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似,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血管病的发病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我们对37例腔隙性梗塞病人进行了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探讨颈动脉病变对腔隙性梗塞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