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一次性吸痰管直接与一次性吸引连接管(以下简称吸痰管、吸引连接管)连接备用在吸痰操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随机将60套备用吸痰装置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法,对照组则按传统方法,将吸引连接管浸泡在84消毒液瓶内备用.对两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吸痰管细菌培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备用状态中的吸引连接管管口细菌培养均为0,实验组吸痰管接口端和病人端细菌培养结果均为0.结论 吸痰管直接连接吸引连接管备用切实可行,安全快捷,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旨在对传统吸痰装置方式方法进行对比、探索研究。方法:采用同时段传统吸痰冲洗装置和改良式护理吸痰冲洗装置应用效果对橙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改良式吸痰护理冲洗装置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吸痰冲洗装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吸痰护理装置简便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留置吸痰管的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王贇 《实用全科医学》2007,5(6):554-555
目的探讨留置吸痰管在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常规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经鼻留置吸痰管吸痰;对照组常规翻身、拍背、雾化吸入,常规吸痰。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血氧饱和度的维持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留置吸痰管能有效保持清理呼吸道无效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并可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血氧饱和度。  相似文献   

4.
三种不同型号吸痰管吸痰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丽娟 《广西医学》2007,29(1):49-50
目的 探讨3种不同型号吸痰管对吸痰负压的影响,为婴幼儿寻求合理的吸痰策略.方法 用6 F、8 F、10 F吸痰管进行4种吸引试验:试验1和试验4为不同内径吸痰管的比较,试验2为单、双侧孔的吸痰管比较,试验3为同内径不同长度吸痰管的比较.结果 6 F、8 F、10 F吸痰管在设置负压0.01 mPa下吸引的实际负压分别为0.0095、0.0075、0.0065 mPa,同内径吸痰管单、双侧孔型及不同长度实际负压无差异,所有型号吸痰管侧孔完全浸入水中吸引实际负压均为0.01 mPa.结论 吸痰器负压设置方法和吸痰管的选择是吸痰安全策略的关键,应改变常规的负压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等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吸痰对痰培养结果 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交叉对照研究的方法 ,将220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随机分为A、B组各110例.A组先常规吸痰留取标本送检,2h后生理盐水雾化20min诱导吸痰留取痰标本;B组先用生理盐水雾化20min诱导吸痰留取痰标本,2h后再常规吸痰留取痰标本. 结果 A组常规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36.4%、诱导留取痰标本培养阳性率为63.6%,B组分别为21.8%、52.7%,两组诱导痰标本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常规痰标本培养阳性率(均P<0.01). 结论 生理盐水诱导吸痰方法 可提高痰细茵培养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痰在气管切开呛咳有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吸痰后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呜音、呼吸困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前SpO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后SpO: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吸痰后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鸣音、呼吸困难人数、3d后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后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控制肺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用普通吸痰管吸引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不能深入到气管下段,且停留时间短,吸痰效果欠佳,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效果虽好,但目前不能普及使用,而经鼻行气管内吸痰,方法简便。结果:2006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呼吸系统感染或痰液多,黏稠不易咯出,只能借助吸痰才能解决痰液滞留问题的患者62例(男52例,女10例,最小28d,最大84岁),经鼻至吸痰管入下呼吸道吸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经鼻行气管内吸痰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程茹 《安徽医学》2012,33(10):1386-1387
目的将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应用于昏迷患者或咳痰无力患者,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加速肺部感染治愈进程。方法对28例有咳嗽反射,但因意识障碍或咳痰无效而导致痰液积聚,无法排除,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患者进行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观察深部吸痰法的临床效果。结果 28例患者,有效26例,无效2例,有效率93%。结论吸痰管留置深部吸痰法对排除深部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肺部感染的痊愈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有效、安全的吸痰深度。方法将120例肺部感染、气道分泌物量在中量以上、给予密闭式吸痰患者分成A、B、C三组,各40例。A组为浅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套管的长度短1cm;B组为深部吸痰法,即将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当感觉到有阻力时,再上提1cm;C组为标准吸痰法,即密闭式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口后再延长1cm,观察比较三组吸痰前后吸痰有效性指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B、C组吸痰前后有效性指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吸痰前后安全性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吸痰法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引发的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10.
小儿电动吸痰采集气管内痰标本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痰液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病因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1 ]。但小儿痰标本的采集往往比较困难 ,特别是气管内痰液的采集。笔者采用低负压电动吸痰法 ,成功采集了小儿气管内痰标本 5 2例 ,为下呼吸道疾病的病因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 5 4例为 2 0 0 0年 11~ 12月住院患儿 ,其中男36例 ,女 18例 ;<3岁 2 4例 ,3~ 6岁 15例 ,6~ 9岁 10例 ,9~14岁 5例。 5 4例均为肺炎患儿。1.2 方法1.2 .1 用物准备 电动吸痰器 1台、一次性吸痰管 2根 (内径 1.5 m m)、一次性手套 2副 ,清洁玻片、盖玻片各 2块。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脏术后吸痰的时机与方法。方法:取我科ICU护士吸痰操作110次,通过5种不同的时机进行吸痰,分析吸痰后患者通气情况的变化。结果:以听诊痰鸣音为吸痰指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通气效果。结论:以听诊痰鸣音为吸痰指征,配合熟练的气管内吸痰操作,为病人早出ICU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经传统吸痰法与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法吸痰效果的比较,促进危重症患者有效排痰。方法选择74例危重昏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吸痰时间、压力、吸痰管大小、湿化液及其滴速均相同的条件下分别采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及采用传统吸痰法吸痰,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观察组及对照组比较经口咽吸痰法显著于传统吸痰法,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危重症患者经口咽通气管吸痰成功率高,可有效防止舌根后坠,便于吸痰,并可持续给予鼻导管吸氧避免吸痰造成缺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的使用方法 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5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合理评估吸痰时机,应用密闭式吸痰管进行吸痰,以维持有效气道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交叉感染.结果 50例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应用密闭式吸痰管完全有效地维护了气道通畅,避免了交叉感染.结论 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减少吸痰过程中SPO2下降的发生率,能降低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降低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钟娇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2,(32):4335-4335
目的观察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肺部啰音及喉头痰鸣音较多的186例婴幼儿肺炎患儿均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进行雾化后叩背吸痰的辅助治疗,观察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结果采用一次性负压吸痰管吸痰及时清除了呼吸道分泌物,明显减少肺部干湿啰音,186例患儿住院时间均缩短1d~2d。结论一次性负压吸痰管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减少患儿肺部啰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传统经鼻气管内插管吸痰的方法进行改进,提高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方法 将70例需采用经鼻气管内吸痰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观察组在传统吸痰方法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作了改进:患者体位、充分润滑、插管方法、适时吸引等.对两组方法的吸痰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吸痰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显著轻于常规组(P<0.01).结论 新的吸痰方法可提高吸痰效果,减轻呼吸道损伤.  相似文献   

16.
幼儿误服毒物中毒较常见 ,而洗胃是抢救的关键措施 ,常规的洗胃方法不适于幼儿。我院 1996年以来 ,用硅胶吸痰管改良代胃管加注射器抽吸用于幼儿洗胃 ,效果较好 ,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5~ 5岁。误服灭鼠药中毒 2 0例 ,DDV中毒 6例 ,蚊蝇净中毒 4例。全部病例均洗胃、应用解毒剂、利尿剂、补液等措施 ,均痊愈出院。2 材料与方法  用 18~ 2 0 #硅胶吸痰管 ,在距头端 3cm处 ,用剪刀在吸痰管侧面交错剪两个小口。测量前发际至剑突的距离 ,润滑后经口腔插入 ,助手固定 ,接 5 0 ml注射器抽吸 ,注…  相似文献   

17.
黄色雪 《右江医学》1997,25(1):44-44
本文报告1994年1月至199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40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分为二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通过口腔吸痰和鼻咽部吸痰,并对各组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发现口腔吸痰在降低肺部感染优于鼻部吸痰(P<0.05)。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吸痰管在人工气道吸痰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人工气道的患,因会厌暂时失去作用,咳嗽反射减弱,咳痰能力下降或丧失,气道分泌物的清除减退,不能及时排除呼吸道分泌物,因此,人工吸引成为清除气道分泌物的重要手段。为减少人工气道患反复气道内吸引时气管黏膜的损伤及肺部感染的发生,作采用两种不同的吸痰管比较在人工气道吸痰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吸痰管在鼻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对不能由口进食,如昏迷、口腔疾患及口腔手术的患者采用鼻饲法。目前,通常成人使用16号、18号透明硅胶胃管置入,但在护理中笔者发现存在一定缺点,胃管管口外端较大与注射器连接不紧,易导致注入液外溢,造成注入量不准确,且易污染床单。为此,我科对80例长期留置胃管患者采用一次性吸痰管接头连接硅胶胃管管口处的方法进行鼻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吸痰操作中,吸引压力的大小是通过旋转吸引器的调节旋扭来调至所需要的压力,这不仅繁琐加大了吸痰操作的工作量,而且增加了污染机会。我们采用三通管来调节吸力大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用物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