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归纳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护对策,即临床护士对针刺伤防护知识及安全操作行为认知程度低下,临床护士对于针刺伤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而使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规范护理操作,建立并健全针刺伤的报告制度及正确处理伤口和及时注射生物制品.阐述了临床护士针刺伤的职业防护对策的进展,以期为临床护士提供针刺伤的职业防护对策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被针刺伤情况,为有针对性地采取职业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自行设计护士被针刺伤调查问卷,对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临床护士在工作中被针刺伤的情况。结果128名临床护士被针刺伤者占78.1%。结论临床护士职业防护较差,加强职业防护意识、规范技术操作,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护士针刺伤进行调查,提出相应防患措施。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弍对90名临床一线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被调查的护士中,有被针刺伤者达102例且大多数未接受培训。结论:预防针刺伤,做好职业防护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针刺伤情况,探讨相应防护策略。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院部分病区300名临床护士进行为期一年的针刺伤调查分析。结果 82%的护士在过去的1年发生过针刺伤,与针刺伤有关的操作有套针帽、分离针头、处理针头等。护士在发生针刺伤后采取的主要措施是消毒伤口和挤压伤口。结论临床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污染锐器处理不安全。医院管理部门应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培训,规范医疗废物的处理等方面减低医护人员针刺伤,保障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临床护士针刺伤的自我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彩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24):3695-3695
临床第一线的护士防护意识淡薄,每天要完成大量的注射、采血、输液等病人的治疗工作,由于接触注射器、输液器及输血器等医疗锐器物机会多,发生针刺伤的机率也高,因此临床护士对针刺伤要自我防护,减少职业性伤害。  相似文献   

6.
于海霞  黄玉琴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581-2582,2592
目的:分析针刺伤发生原因以便更好地开展医院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方法:问卷调查100名临床护士在工作年限内发生针刺伤情况。结果:71%的护士被针刺伤过。结论:护士应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职业暴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了解医院临床一线护士针刺伤情况。为采取有效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法对我院480名临床护士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有425名护士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88.54%。其中76.00%的护士被污染针头刺伤过;低职称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门急诊、外科、手术室针刺伤发生率相对较高;钟刺伤的主要环节是注射器毁形、拔针、处理用物、回套针帽等;护士在操作时经常戴手套者仅占10.21%,钟刺伤后能正确处理伤口者占53.18%。自觉执行上报制度者占13.18%。产生心理障碍者占90.82%。结论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较差,操作不规范,针刺伤发生率高。应加强职业防护教育和职业防护管理,提高护士职业防护意识。确保其身心健康和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民营医院护士针刺伤发生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 对辖区内3所民营医院12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结果 仅2010年一年针刺伤发生率为47.11%,针刺伤后正确处理率为9.92%,针刺伤后及时上报率1.66%,针刺伤后血液检测率为0,针刺伤后预防接种率为0,操作时正确防护知晓率占10.75%.结论 民营医院护士职业防护水平不容乐观,应加强这些护士职业安全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据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血液性针刺伤。为了解医务人员血液性针刺伤处理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对我院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护士针刺伤的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士在护理操作中发生针刺伤的情况,探讨预防减少针刺伤的有效措施。方法采取自行设计问卷对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针刺伤多发生在护理人员临床操作中,是最常见的职业意外损伤。护士防护措施不到位,防护意识薄弱是其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对护士职业危害因素的教育,规范护士的操作行为,建立规范操作流程,是避免针刺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及安全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面临着多种职业危害.临床护士工作繁忙、工作量大,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与之密切接触的莫过于注射器、针头等锐利器械,因而极易导致针刺伤的发生.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伤害.护士在工作中一旦发生针刺伤,将面临着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危险,如艾滋病、乙肝、丙肝等.因而,医务人员应该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性,并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防护与感染管理.  相似文献   

12.
血液性针刺伤处理情况分析与及职业防护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据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估计,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的原因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1],其中危害最严重的是血液性针刺伤。为了解医务人员血液性针刺伤处理  相似文献   

13.
浅谈传染科护士针刺伤的危害及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在护理工作中被使用过的针头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护士是医院中针刺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92.3%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1],这与绝大多数穿刺术是由护士执行有关,我国属乙型肝炎高流行区,HBV总感染率(包括既往感染和现症感染)为57.6%,  相似文献   

14.
针刺伤已经成为护理人员面临的主要职业危害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多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还给护士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刺伤的防护应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论述了基层医院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以及防护措施,以期对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护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护士职业安全中针刺伤的自我防护和补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严重威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有关资料显示,护士的各类损伤发生率高于医技人员,且损伤顺位性不同,针刺伤是护士最常见的职业事故。因此提高针刺伤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针刺伤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职业损伤。自1981年首次报道针刺伤对医务人员危害以来,国内外大量学者调查研究显示:护士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危人群。针刺伤可发生在操作前、中、后,如穿刺中与拔管时;传递锐器;双手回套针帽和处理用物等。为了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相关人士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与规范操作流程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有学者通过对临床的观察与思考制定出一些临床小技巧;各产品制造商也意识到针刺伤的危害从而生产出安全型新品代替普通型,大大降低了针刺伤的危险性。我国现已经制定出一系列针刺伤发生的急救措施,通过此程序能降低针刺伤对临床工作者的危害,同时也提醒相关部门分析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以减少针刺伤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针刺伤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标准预防能力,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临床部分护理人员发生的针刺伤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分析调查研究.结果 通过调查分析,护理人员的护龄、对标准预防的准确掌握、操作环节、正确处理过程及护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均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针刺伤的防护教育与管理,安全使用锐器,正确处理锐器,远离针刺伤害,维护自身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8.
张菊兰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0):115-115
目的增强手术室护士自我保护意识,普及对针刺伤危害的认识,避免和减少伤害的发生,保证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自制调查表回顾性调查100名手术室护士1999~2003年间针刺伤发生率。结果针刺伤发生率为96%。其中,缝针刺伤95%,刀剪刺伤24%,注射或整理器械等刺伤78%。结论手术室护士针刺伤发生率高,必须提高防护意识,规范安全护理操作。  相似文献   

19.
高秀娟 《微创医学》2014,(6):770-773
针刺伤是临床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其会造成皮肤深层损伤和出血,引起潜在的致病感染,为增加临床护士对针刺伤的危害以及防护状况的了解,本文就临床护士针刺伤现状、危害、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护士针刺伤的防范措施,保证护士在采血过程中的安全,避免意外伤害的发生。方法对19名采血护士采取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新的和低年资采血护士针刺伤比例高,采血护士对针刺伤的危险性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更主要的是未规范处理采血针头,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结论应加强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职业防护意识,落实防护措施,建立、健全防护针刺伤的管理制度,确保采血护士的身心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