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琳  高方  薛耀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27-3028
目的: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40例老年T2DM合并EH患者(A组)和38例老年单纯EH患者(B组)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夜间收缩压明显增高,其血压昼夜差值、节律变化以及夜间心率变化与B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老年T2DM合并EH患者血压总体水平偏高,血压及心率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及64例单纯高血压患者,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消失率、24hSBP、NSBP、24hPP、NPP、NMBP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正常的杓型动态血压节律消失较明显,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 :对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及单纯高血压患者各 3 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ABPM )。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 ,昼夜血压节律消失、2 4hSBP、NSBP、SBPload、2 4hMBP、NMBP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组 ,有显著性差异 ;而PSBP、2 4hDPB、DDBP、NDBP、DBPload、DMBP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 ,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高为明显。 2 4h平稳降压是治疗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有效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将120例患按有无糖尿病和有无高血压分4组,对每组30例受试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糖尿病伴高血压组24h平均收缩压及收缩压负荷大于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组,而24h平均舒张压及舒张压负荷略小于无糖尿病的原发性高血压组;糖尿病组无论是否伴有高血压,其昼夜血压差值均小于无糖尿病的两组。结论糖尿病组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这种异常在患未出现高血压时已经存在。提示:糖尿病患发生高血压的机理可能有别于非糖尿病,对糖尿病定期监测血压,并根据异常情况,在高血压出现之前即采取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欧阳素星 《华西医学》1998,13(3):268-269
24小时血压监测发现,血压波动规律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本文对高血压病人42例,正常者12例进行24小时血压监测的临床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方法:对11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9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收缩压负荷、白天平均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负荷均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统计学差异;血压昼夜节律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及收缩压负荷偏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因此应积极控制收缩压、收缩压负荷,恢复正常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特征。方法 按≤ 5 0岁、5 0~ 6 5岁、≥ 6 5岁的年龄段将病人分成A、B、C三组 ,采用无创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日间 (6 :0 0~ 2 2 :0 0 )、夜间 (2 2 :0 0至次日6 :0 0 )血压 ,每 30min测量血压 1次 ,记录时间 2 4h。结果  2 4h平均收缩压A、B组有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B、C和A、C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平均舒张压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2 4h平均动脉压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A组昼夜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平均舒张压昼夜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B组的平均收缩压昼夜差异无显著意义(P >0 0 5 )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的昼夜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C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昼夜间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能够准确揭示不同年龄组原发性高血压 2 4h血压的特征 ,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患者极易突发致死性的脑卒中及心肌梗塞。因此,了解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波动规律,有助于临床早期发现致死性的危险因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降低高血压突发症的发生率。为此,我们对53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  相似文献   

9.
监测了老年高血压162例和老年非高血压267例24h动态血压。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波动规律呈双峰双谷型,血压波动范围大;老年非高血压组的动态血压波动规律与其相似,但血压波动范围较小,两组昼夜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显著性。这对指导老年高血压患者合理应用降压药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我院用北京AMR-4型动态血压—心电监护记录仪观察了48例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其中18例患者合并高血压,并与1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对象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我院住院病人48例,按1985年WHO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高血压(1978年WHO标准,血压为21.3/12.7kpa及以上的病人),以及经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和多次CBP检测确定为无糖尿病及高血压的正常人15人,共63人。按有、无高血压分3组。A组:糖尿病伴高血压者(HDM)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患者24 h动态血压变异度和空腹甘油三酯血糖(TyG)指数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8月至12月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40例,根据是否合并T2DM,分为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和高血压+T2DM组,每组各70例,所有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检测血脂,计算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IP),比较两组各监测指标的差异、分析血压变异性与TyG的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T2DM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收缩压变异系数(sCV)和舒张压变异系数(dCV)均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T2DM组患者的TyG和AIP均大于单纯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TyG值按中位数分成低水平组及高水平组,TyG≤4.52为低水平组,TyG>4.52为高水平组。随着TyG值增加,收缩压、舒张压、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sCV和dCV均明显增加(P<...  相似文献   

12.
背景:血压异常与糖尿病的多种并发症及其预后有密切关系,因此,国内外对血压正常的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昼夜节律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伴脑梗死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特点,为糖尿病患者早期介入康复干预,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地点、对象和方法: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来自于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门诊或住院伴有(40例)和不伴有脑梗死(40例)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正常对照组40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主要观察指标:伴有和不伴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及健康人40例的24h白昼和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以及夜间血压下降百分率。结果:伴有脑梗死的糖尿病患者的24h平均舒张压、白昼平均舒张压及夜间平均舒张压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糖尿病患者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下降幅度均较正常对照组减小,尤以伴有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下降幅度[(7.0&;#177;1.6)%]最小,与其余两组[对照组(13.2&;#177;1.7)%,糖尿病组(8.8&;#177;1.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gt;2.639,P&;lt;0.01)。结论:伴有脑梗死的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而且正常血压节律消失可能在糖尿病患者发生脑梗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原发性高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小英  葛国平 《临床荟萃》2001,16(5):204-204
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ing,ABPM)已广泛应用于高血压的诊断、治疗与科研。现通过ABPM分析揭示不同年龄组血压特征 ,以指导临床用药。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1997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我院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175例 ,其中男 12 0例 ,女 5 5例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和降压药物干预的前提下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 (Spacelabs,90 2 17) ,设置白天 (6∶ 0 0~ 2 1∶ 0 0 )每2 0分钟 ,夜晚每 6 0分钟自动充气测压并贮存记录 ,2 4小时后于电脑系统中回放。有效血压监测次数 >应测次数的…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方法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40例及单纯高血压病患者45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探讨合理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昼夜血压节律消失、夜间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组高于单纯高血压病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24h平均收缩压及24h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舒张压、白天平均收缩压、白天舒张压负荷值、夜间舒张压负荷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失去正常昼高夜低的血压波动规律,尤以收缩压负荷、夜间收缩压升高为明显.24h平稳降压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凡  孙大宝  张振声  张密 《临床荟萃》2000,15(12):541-542
我们对5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脑出血患者50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44例,女性6例,年龄31~81岁,平均年龄59.4岁。50例患者均有程度不同的高血压病史。1.2 实验室检查 血脂增高26例(胆固醇高3例,甘油三酯高23例),红细胞压积增高23例,心电图异常37例(左室肥厚17例,20例为STT改变)。1.3 CT检查 50例均在发病当天行脑CT检查。在CT片上出血灶为高密度影,提示为新的出血病灶。病灶大小按π/6×长×宽×层面计算体积[1],出血量在10~60ml大小。其出血灶分布如下:基底节出血26…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变化。方法选取84例高龄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即A组(单纯高血压)和B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监测24 h动态血压。结果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所测得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动脉压(nMBP)较单纯高血压患者均升高;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非杓型动态血压节律较单纯高血压患者比率增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昼夜变化节律明显改变,监测高龄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可为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心脑血管意外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肌梗塞约50%,脑卒中约76%是高血压患者。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1.26%,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1亿多人。为进一步了解尘肺病患者24小时血压波动情况,明确术前诊断,预防大容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征。方法 应用美国Spacelabs90217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90例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并与年龄、性别相配对的90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进行比较;比较了脑卒中患者中35例脑出血患者和55例脑梗死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结果:高血压并脑卒中患者24h动态血压均值高于EH患者;24h血压曲线:波峰血压值相近,夜间波谷两值差别较大。两组昼夜节律有极显著差异(P〈0.01)。脑卒中组中脑出血组24h动态血压均值高于脑梗死组。结论:血压增高,昼夜节律消失有发生脑卒中可能,应加紧防治。  相似文献   

19.
应用无创性全息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对100例老年人进行测试,分正常血压组和轻中型高血压两组观察,分析结果:正常血压组和轻事型高血压组昼夜波动规律基本相同均呈日间上升,夜间下降趋势。的波动幅度较大,整体水平较高。两组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参数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陈晓燕  刘翠平  郑晓敏  崔丽梅  李彬  陶静 《临床荟萃》2006,21(16):1153-1155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的影响。方法 对55例既往无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糖耐量试验(OGTT),根据OGTT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糖耐量减低(IGT)和新发现2型糖尿病(2-DM)3组。结果 从NGT至IGT至2-DM,非杓型血压发生率逐渐增高(分别为52.17%、64.70%和80.00%,P〈0.01),且2-DM患者夜间高血压的发生率较NGT及IGT显著增加(分别为13.04%、17.64%和33.33%,P〈0.01);IGT组的24小时舒张压负荷、24小时舒张压和夜间舒张压均显著低于NGT组和2-DM组(P〈0.05),且脉压增大;并且发现,从NGT至IGT至2-DM过程中,胰岛素抵抗指数逐渐增加(分别为1.41、1.66和1.92,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在IGT阶段较NGT增高(39.90比33.83,P〈0.05),而到2-DM阶段较NGT下降(27.15比33.8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脉压的主要因素为餐后血糖。结论 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惠者其24h血压的昼夜节律紊乱,其中以IGT患者的舒张压降低和脉压增大为著,而脉压增大与餐后血糖及血浆胰岛素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