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微小RNA-31(miR-31)表达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的方法检测38例COPD患者(COPD组)、15例急性支气管炎(AB)患者(AB组)和4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PBMCs中miR-31的表达,并对15例治疗后患者进行跟踪检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COPD患者血浆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 COPD患者PBMC中miR-3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B组,AB组PBMC中miR-31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OPD患者治疗后好转后miR-31的表达明显下降;COPD患者临床症状严重者其PBMC中miR-31的表达更高,COPD患者PBMC中miR-31的表达与血浆CRP水平呈负相关(r=-0.663 8,P0.05),COPD患者PBMC中miR-31的表达与血浆中IL-4水平呈负相关(r=-0.476 4,P0.05)。结论 COPD患者PBMC中miR-31的表达参与COPD的发生与发展,其可能在Th2类细胞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MUC4mRNA和MMP-9mRNA在胰腺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其在胰腺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转移监测及预后评价中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胰腺癌、胰腺良性疾病和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上的MUCAmRNA和MMP-9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清CA19—9、CA242水平,分析MUC4mRNA、MMP-9mRNA与CA19—9、CA242之间相关性。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MUC4mRNA的阳性率为64.3%,特异性100%;胰腺良性疾病及健康对照组中未见MUC4mRNA的表达;MMP-9mRNA的阳性率为69.6%,诊断特异性85%,胰腺癌MUCAmRNA和MMP-9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且二者水平变化呈正相关。MUCAmRNA和MMP-9mRNA阳性表达率随胰腺癌临床分期的增加及淋巴转移而逐渐增高。结论MUC4和MMP-9是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表面2种瘦素(leptin)受体(Ob-R)信使核糖核苷酸(mRNA)的表达及其与循环中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的关系,以及血液透析患者高细胞因子血症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选择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肾内科ESRD患者20例(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亚组12例,非透析亚组8例)和正常人10例,检测其血浆leptin和TNF-α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PBMC表面两种leptin受体:长型受体(Ob-Rb)和短型受体(Ob-R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ESRD患者血浆leptin、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P<0.01;P<0.05),但血液透析亚组和非透析亚组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SRD患者血液透析亚组和非透析亚组血浆leptin水平均与TNF-α呈正相关(r=0.688,P<0.05;r=0.801,P<0.001)。所有研究对象PBMC均有Ob-Ra和Ob-RbmRNA的表达,而Ob-Ra的平均表达水平约为Ob-Rb的7倍(P<0.001)。ESRD患者Ob-Ra和Ob-RbmRNA的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ESRD患者血浆leptin、TNF-α水平与Ob-RamRNA、Ob-RbmRNA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ESRD患者外周血PBMC表面两种leptin受体表达水平均增高,其中Ob-Ra占优势;leptin水平与促炎症因子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细胞因子的基因检测方法,观察其在临床上的初步应用情况。方法 利用RT-PCR技术检测部分免疫相关性疾病和肿瘤病人外周血或组织中14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20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23例肿瘤病人癌组织主要表达Th2类细胞因子(Ⅱ-4、6、10、13),15例肾病综合征病人主要表达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16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病人主要表达IL-2、IL-4、IL-6,而5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未检出细胞因子。结论 RT-PCR法检测细胞因子可用来反映多种疾病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作为大肠癌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2007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212例大肠癌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血清0PN的质量浓度,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肿瘤组织OPN的表达。对比血清OPN在手术前后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正常健康志愿者)60例比较;分析血清OPN与大肠癌组织OPN的表达、临床特征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血清OPN在大肠癌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0.3%(149/212)和83.5%(177/212)。大肠癌血清OPN水平依肿瘤组织OPN表达阳性率由低到高的顺序递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与临床分期、脉管内癌栓、淋巴结和器官转移相关(P〈0.05或P〈0.01),特别与肝转移密切相关(P〈0.01),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均〉0.05)。治疗前后OPN的质量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OPN是一种较理想的大肠癌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onocyteChemoattractantProtein-1,MCP-1)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uclearcells,PBMC)蛋白表达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检测20例As患者和20例健康者PBMCMCP-1的蛋白表达。结果:AS患者PBMCMCP-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健康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o结论:MCP-1表达与As存在一定相关性,在A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中TRAIL的表达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使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28例ITP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RAIL基因的表达,采用 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FN-γ,IL-4和 IL-10的量,并分析TRAIL与患者TNF-α,INF-γ,IL-10和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 PBMC中 TRAIL表达显著增高(2.80±0.43 vs 1.00±0.24,t=19.72,P<0.001)。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血清中IFN-γ和TNF-α升高(52.43±11.04 pg/ml vs 23.26±8.15 pg/ml;69.14±10.89 pg/ml vs 36.14±13.17 pg/ml,t=10.36~11.50,P值均<0.001),IL-10降低(11.18±6.13 pg/ml vs 33.28±9.85 pg/ml,t=10.17,P<0.001),IL-4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75±12.52 pg/ml vs 40.16±14.26 pg/ml,t=1.25,P>0.05)。且ITP患者TRAIL的表达与血清中IFN-γ,TNF-α正相关(r=0.432,0.541,P 值均<0.05),与 IL-10,血小板计数负相关(r=-0.424,-0.553,P 值均<0.05)。结论TRAIL可能通过介导细胞因子免疫紊乱,参与了 ITP的发生与发展,这为进一步研究 ITP的免疫干预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肠癌患者76例,健康志愿者30例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水平。结果76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的水平为5 962.5±19 926.1 copies/ml,其中38例阳性,阳性率为50.0%;CK20mRNA的水平为6 244.3±15 113.1 copies/ml,其中28例阳性,阳性率为36.8%;CEAmRNA的水平为7 377.0±26 281.5 copies/ml,其中36例阳性,阳性率为47.4%。对照组30例未见表达。单项检测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二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三项阳性率可达68.4%。结论外周血CK19mRNA、CK20mRNA和CEAmRNA可作为大肠癌微转移辅助诊断指标,联合二至三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定量检测有助于大肠癌微转移的监测。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比较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的效果及患者血液相关指标的变化.应用CS-3000plus、MCSplus和COBE spectras3种血细胞分离机采集94例肿瘤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患者单采前后血常规及终产品血常规检测;瑞氏染色后,人工计数MNC;检测单采前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比.结果表明,三组采集的MNC数(×109/袋)分别为3.08±0.79,3.21±1.12和3.22±1.84;Ph下降百分比分别为(6.86±5.70)%,(8.05±5.14)%和(5.89±4.48)%,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应用3种血细胞分离机均可采集到足够量的MNC,满足了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临床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我们检测了17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170和CD(38)的表达,以期探讨二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材料和方法1 研究对象1.1 实验组:17例MM住院患者,根据Durie和Salm-on标准诊断,无急性感染,形态学未发现外周血中有浆细胞,其中男性14例,女性3例,初治9例,复发8例,年龄40~73岁,平均年龄60岁,Ⅱ期5例,Ⅲ期12例。1.2 对照组:11名健康献血员,男性9名,女性2名,年龄31~48岁,平均年龄39岁。1.3 化疗方案:检测患者p170和CD_(38)后,无论初治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巢式逆转录和多聚酶链反应方法,对NPC伴颈淋巴结转移组19例和NPC颈部淋巴结无转移组13例(共计32例)CK20mRNA表达进行检测。CT证实两组患者均无远处转移病灶。对照组1为8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阳性对照分别为B95-8细胞株和NPC组织。结果NPC伴颈淋巴结转移组CK20mRNA阳性表达率为21.1%(4/19),颈部淋巴结无转移组为7.7%(1/13),两组间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K20mRNA阳性表达与鼻咽癌国际抗癌联盟分期无关。对照组1均为阴性表达。结论NPC患者外周血中CK20mRNA的阳性表达作为NPC细胞血行播散的指标可能是有价值的,有助于评估NP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杜玉珍  张海晨  李莉  高锋 《检验医学》2011,26(6):387-389
目的比较斯钙素(STC-1)mRNA在结直肠癌患者和健康人外周血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初步探讨STC-1mRNA作为循环肿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7例结直肠癌患者、18名健康人外周血STC-1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其中30例患者的癌胚抗原(CEA)和糖链抗原199(CA199)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的外周血STC-1mRNA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组高于健康组;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发现STC-1mRNA作为结直肠癌诊断指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曲线下面积为0.730;以0.5为表达阳性界值,STC-1mRNA检出结直肠癌的效能优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的联合应用。结论应用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STC-1mRNA表达水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可能成为新的用于结直肠癌诊断的循环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评价其在微转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运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4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情况,并以20例慢性胃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胃癌组外周血CK20 mRNA阳性表达率为60.8%(29/46),而慢性胃炎组和健康志愿者组均表达阴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胃癌组CK20 mRNA的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状态、TNM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无关。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的阳性表达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及微转移的判断指标,可对临床分期、预后判断和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鸟苷环化酶CmRNA(GCC-mRNA)的表达对大肠癌微转移的诊断意义。方法1、制备微转移模型;2、收集周围血标本:大肠癌患者67例,正常人及良性胃肠道疾病患者20例。3、检测GCC—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GCC—mRNA。结果1、微转移模型:微转移模型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85%;对照组正常人外周血20例中无一例阳性;大肠癌微转移模型标本及对照组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01)。2、结肠癌:结肠癌GCC—mRNA表达阳性率为58%,良性胃肠道疾病为20%,正常人为0%.三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大肠癌患者有结肠外转移阳性率为72%;无转移阳性率为52%,二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3、GCC与CEA:GC—C与CEA总阳性率分别为58%与27%,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结论1、提示RT—PCR法检测GC—C诊断大肠癌微转移方法有希望用于诊断大肠癌微转移。2、提示GC—C有希望用于结肠癌患者微转移的诊断指标.且优于CEA。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及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大肠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及大肠癌中的表达部位;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LivinmRNA在64例大肠癌、36例大肠腺瘤及12例正常黏膜中表达量的差异及其意义。结果 (1)Livin在正常大肠黏膜中不表达,在大肠腺瘤组织中,Livin少量表达在腺泡的底部,而在大肠腺癌组织中呈全层上皮高表达,但两者在Livin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大肠腺瘤与正常黏膜相比较,LivinmRNA表达上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大肠癌组织中,LivinmRNA在直肠癌组中表达高于结肠癌组(P=0.001),LivinmRNA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Duke′s分期、淋巴转移及肿瘤组织类型无关,与肿瘤浸润深度有相关性。结论 (1)凋亡抑制蛋白Livin参与了大肠肿瘤的发生,且在大肠腺瘤-腺癌阶段起到了作用。(2)Livin基因在直肠癌中表达更高,其高表达与大肠癌的浸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表达含量,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3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28例(77.8%)外周血MMP7mRNA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数目及初复发无明显相关性,但不同病理分期及分级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浸润和病理高级别者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肿瘤表浅和低级别者(P〈0.05)。30例对照组无阳性表达。结论检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外周血中MMP-7mRNA表达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预测肿瘤浸润与转移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DD3 mRN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检测前列腺癌(PC)患者外周血DD3mRNA在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意义。方法 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nRT PCR)检测44例不同分期PC患者和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外周血中DD3mRNA,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PH患者和健康男性志愿者外周血中DD3mRNA均阴性;未治疗PC组外周血DD3mRNA100%阳性(11 /11),而经内分泌治疗PC组阳性率30. 3% ( 10 /33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结论 外周血DD3mRNA是PC诊断和内分泌治疗监测的良好指标,有望成为PC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 C)mRN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VEGF CmRNA在 5 1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 ,以CD34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宫颈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5 1例宫颈癌组织中有 35例 ( 6 8 6 3% )VEGF CmRNA表达阳性 ,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组织中的VEGF C的表达阳性率( 6 3 6 % ,2 1/31) ,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的宫颈癌组织 ( 2 0 0 % ,4 /2 0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微血管密度高的宫颈癌组织中VEGF CmRNA表达阳性率 ( 6 2 5 % ,2 0 /32 )明显高于微血管密度低的宫颈癌组织 ( 2 6 .3% ,5 /19) (P <0 0 5 )。结论 VEGF CmRNA表达对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血管生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宋锐锋  万晓娟  徐峰 《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2544-2546
目的:探讨KLF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68例大肠癌及40例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KLF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KLF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大肠癌组织中为44.1%,明显低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82.5%(P<0.05),KLF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临床Dukes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KLF6蛋白的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有关,在某些程度上可以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