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功能检测指标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338例不同类型肝病患者和54例健康体检对照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同时对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肝功能Child-Push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组PT显著延长(P<0.01),慢性轻度肝炎进展为慢性中、重度肝炎时PT、APTT、TT显著延长(P<0.05或P<0.01),FIB合成显著减少(P<0.05或P<0.01);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与肝功能Child-Push分级从A、B到C级的进展之间呈负相关。结论从肝功能正常到肝炎-肝硬化的过程中,随着患者肝细胞受损程度不断加重,PT、APTT、TT逐渐延长,而FIB水平则逐渐下降;PT、APTT、TT、FIB的检测对评价肝脏受损程度、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及患者预后评估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ACL-ADVANCE全自动血凝仪检测94例肝硬化患者PT、APTT、TT、FIB,采用ABX-12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肝硬化组PT、APTT、TT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延长,FIB及PL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肝硬化合并出血组PT、APTT、TT高于无出血组,FIB及PLT低于无出血组(P<0.05)。结论及时对肝硬化患者检测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有利于了解其肝功能损害程度,预防继发性出血,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及其与Child pugh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采用法国STAGO全自动凝血分析仅分别检测100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并与30例对照组比较;同时比较肝硬化不同Child pugh分级状态下APTT、PT、TT、FIB的差异.结果肝硬化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PT、TT明显延长,而FIB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2);不同肝功能分级间检测结果显示:PT、APTT、TT明显延长,FIB逐渐下降;A、B、C级中的APTT、PT、TT、FIB值间均有显著差异(P<0.03).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障碍,并与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其凝血障碍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凝血四项检测在酒精性肝病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合格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中酒精性肝炎患者的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T、FIB、TT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T、FIB、TT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的FIB低于对照组,其PT、APTT、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患者的APTT异常率较高;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的APTT、TT异常率较高。结论:PT、FIB、TT和APTT等四项凝血指标对于早期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尽早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王涛  鲁月利  崔锐 《系统医学》2023,(22):38-41
目的 分析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其对评估肝脏受损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邳州市中医院医治的219例肝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肝细胞损伤程度不同分为轻度组(70例患者)、中度组(53例患者)、重度组(96例患者)。再筛选出同时间段内到院接受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 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FIB)、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Activity, PTA)指标水平。结果 轻度组和对照组的PT、APT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PT、APTT、TT均明显较长,FIB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05、5.702、10.217、3.126,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PT(17.29±3.54)s、APTT(49.31±4.12)s、TT(20.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40例糖尿病患者凝血四项检测质量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内科收治的糖尿病患者40例(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成人40例(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凝血四项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的PT、APTT、T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糖尿病患者按照其并发症情况分为无并发症组、微量蛋白尿组、临床肾病组、急性并发症组四个组,检测结果显示,FIB值依次下降,PT、APTT、TT水平呈现明显的逐步升高趋势,统计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多伴随凝血功能变化,且随着并发症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或者降低,凝血四项检测的质量控制将有利于糖尿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85例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程玲  马芳芳  王厚照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28-1928,1931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ILACL-TOP全自动血凝仪对85例肝硬化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PT、APTT、FIB、TT及D-D的检测。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组PT、APTT、TT均延长,FIB减少,D-D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检测,对判断肝硬化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及治疗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夏存玉  文进 《临床医学》2023,(10):44-46
目的 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76例为试验组,另以1∶1比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6例为健康组。所有人员均进行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激活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CRP、PLT检测,对比各组TT、APTT、PT、FIB、CRP、PLT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相比,试验组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P<0.05);与轻型患者相比,重型和中型患者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与中型患者相比,重型患者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P<0.05);与预后良好患者相比,预后不良患者TT、APTT、PT、FIB、CRP、PLT水平较高(P<0.05)。结论 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及CRP、PLT水平较高,且与病情程度和凝血功能及CRP、PLT水平存在明显关联性,病情越严重患者凝血功能及CRP、PL...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前白蛋白和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白蛋白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肝硬化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将60例肝硬化患者分3组,对照组为健康者20例,检测各组血液的前白蛋白(PA)浓度和常规凝血功能.结果:肝硬化患者中前白蛋白(PA)有不同程度下降,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均不同程度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浓度下降.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随肝硬化程度加重,Child-Pugh评分增高.PT、TT、APTT延长愈明显,PA、FIB下降愈显著,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前白蛋白对诊断早期肝硬化更有价值;凝血指标对评估肝痛分级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患者联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FFP)和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止血效果。方法将57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3例)只输注FFP,观察组(24例)联合输注FFP和冷沉淀,检测输注后2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结果 2组患者输注后凝血功能都有所改善,PT、APTT、FIB、TT和输注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FIB、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T、APTT、TT,尤其是FIB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FFP和冷沉淀联合输注效果优于单独输注FFP,能有效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凝血功能,达到更好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肝癌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对原发性肝癌 6 0例进行凝血酶原时间 (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纤维蛋白原 (FIB)、凝血酶时间 (TT) 4项凝血指标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结果 :原发性肝癌组与对照组相比 ,PT、APTT、TT均显著延长 P<0 .0 1,FIB明显降低 P<0 .0 5 ,肝癌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相比 ,PT、APTT均显著延长 P<0 .0 1,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1;原发性肝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相比 ,PT、APTT明显延长 P<0 .0 5 ,FIB显著降低 P<0 .0 5。不同肝功能分级检测结果显示 PT、APTT和 FIB有显著差别。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评估肝癌肝损害的程度、监测病情变化 ,指导临床治疗及其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ⅠB)和D-二聚体(D-D) 检测在判断肝病患者凝血功能状况、出血危险性及治疗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对136例肝病患者和97例健康体检者进行检测并作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肝癌组和肝硬化组PT、APTT、TT均明显延长,FⅠB明显减少,D-D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普通肝炎组PT、APTT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ⅠB、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是区分不同肝病患者的比较敏感指标之一,而且对动态观察病情及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水平,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i-chroma免疫荧光分析技术和血凝检测仪检测2型糖尿病组和对照组血浆中的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组的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hs-CRP及PT、APTT、FIB、TT水平联合测定有助于临床对2型糖尿病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王榕生 《山西临床医药》2009,(14):1646-1647
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凝血功能四项指标的变化。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1500自动血液凝血分析仪对13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测定。结果:急性肝炎组PT、FIB、APTT、TT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重症肝炎组四项指标均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尤其是重症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均炎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凝血四项指标检测有助于观察肝炎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判断出血倾向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5例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PLT)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肝硬化患者PT、INR、TT和APTT明显延长(P<0.001), FIB和PLT比对照组显著减少(P<0.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液处于明显的低凝状态,凝血相关指标检测对于了解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预防继发性出血、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时期检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对孕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65例孕妇作为观察组,观察不同妊娠时期各项凝血指标,包括妊娠早期(妊娠短于12周)、妊娠中期(妊娠13~28周)、妊娠晚期(妊娠29周以上)和产后,并选取60例健康体检的育龄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APTT、PT、TT、FIB值,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同妊娠时期孕妇APTT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妊娠中期、晚期、产后PT、TT值均高于对照组,妊娠中期、晚期FIB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大量出血孕妇APTT、PT、TT值均显著高于少量出血者(P<0.05),FIB值显著低于少量出血者(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APTT、PT、FIB是预测产后出血的独立因素。结论在产前对孕产进行APTT、PT、TT、FIB检测,可有效预测产后出血情况,及时发现凝血异常,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肝病患者多项凝血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将军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9):2337-2338,2340
目的探讨146例不同肝病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PL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分别检测146例不同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的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利用SPSS14.0统计软件对各项指标进行组间t检验分析。结果肝病各组PT、APTT、TT、D-D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Fib、PLT水平则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肝病各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轻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中、重度慢性肝炎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轻度慢性肝炎组比较,除PT水平差异不明显外,其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组分别与其他肝病组比较,除TT水平与中、重度慢性肝炎组差异不明显外,PT、APTT、TT、Fib、D-D及PLT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病各组PT、APTT、TT、D-D与肝细胞的受损程度呈正相关,Fib、PLT呈负相关。PT、APTT、TT、Fib、D-D及PLT的检测对评价肝脏的受损程度和了解肝病患者不同病程时期的凝血功能状况,对临床诊治及其病情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g)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肝硬化患者及60例健康对照者凝血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水平与对照组比较Fig明显下降,PT、APTT、TT均明显延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水平可反映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状况,早期发现因肝病造成的凝血功能障碍,为临床治疗和观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常用凝血指标的检测与肝病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常用凝血四项指标的检测与肝病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我们选取了150例肝病患者根据病变程度不同进行分组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酌间(TT)、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并进行了有关分析.结论 四项凝血指标能比较全面了解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减少程度,可帮助判断肝细胞损害程度.对监测患者出血倾向及指导临床用药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检测妊娠晚期妇女凝血4项结果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4项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75例临产孕妇(试验组)和160例健康非孕妇女(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PT、APTT、TT显著缩短,而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妊娠晚期妇女进行凝血4项检查,有利于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产科意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