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治疗组患者于入组后当天(早期)即开始呼吸功能训练,连续治疗30d;2组患者均于入组30d后(恢复期)进行呼吸功能训练和吞咽功能训练,连续治疗4周。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用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标准、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和吞咽障碍评估、判定标准进行评定并判断疗效。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Rosenbek误吸程度分级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例(8.33%)和13例(2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0%和81.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改善其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2.
3.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9)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在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对比2组患者吞咽能力改善效果。结果干预后4周和8周,2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给予吞咽功能训练联合家庭访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5)
目的:探讨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对照组给予喂养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吞咽功能训练,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低于对照组,摄食-吞咽功能等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诊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40例为受试者,依据目的抽样法将40例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20)及观察组(n=20)。对照组患者接受喂养指导干预,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比干预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情况及营养指标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PAB、Hb、AL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喂养指导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提高营养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中国人吞咽安全有效性测试(CSSET)指导下的直接摄食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 方法 将180例入选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常规留置鼻胃管护理,观察组在中国人CSSET指导下给予带管直接摄食训练。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价2组患者的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安全性(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胃管拔除率指标变化及差异性。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FOIS评分均值为(5.10±0.51)分、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评分为(9.12±0.86)分、胃管拔除率为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56±0.65) 和(3.21±1.51)分及26.67%]。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呛咳及声音异常发生率均为0%,明显低于对照组(35.56%、15.56%),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安全有效性测试指导下的直接摄食训练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疗效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目的探讨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吞咽功能训练结合理疗、针灸、药物治疗,评价疗效。结果训练后,患者的吞咽功能和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01),训练有效率100%,显效率95%。结论综合性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吞咽障碍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基本资料匹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吞咽功能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吞咽障碍评分、心理状态、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间患者肺功能、吞咽障碍评分、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洼田饮水试验得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吞咽障碍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能更好地改善其肺功能、吞咽障碍,让其保持积极心态接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实施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老年病房的80例老年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为期8周的吞咽器官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4、8周后的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得分、洼田饮水试验(WST)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干预4、8周后的SSA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8周后的WST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吞咽器官功能训练对老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早日康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22)
目的:探讨吞咽功能训练对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我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痴呆并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42例,将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老年痴呆疾病常规护理,对进餐体位、环境、喂食等吞咽障碍进行相关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痴呆程度、情绪状态、配合程度,给予针对性的吞咽功能训练,对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分10~20分,和(或)MMSE评分9分可以交流,有一定主动性的患者,在引导下进行主动吞咽训练;对于MMSE评分9分,有一定沟通交流能力,引导下尚能配合的患者,由护士对患者作被动吞咽训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洼田饮食试验吞咽障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例吞咽障碍Ⅴ级的患者已开具鼻饲长期医嘱;观察组相关营养指标增长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融入吞咽功能训练的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吞咽功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配合音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将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训练组给予吞咽训练配合音乐疗法,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训练组吞咽功能恢复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吞咽训练配合音乐疗法增加患者训练的趣味性,使患者及家属更积极配合,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更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的患者398例,分为康复组198例和对照组200例,2组均常规进行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康复组增加被动手法刺激诱发咽反射及咳嗽反射等吞咽康复训练,采用饮水试验和临床疗效评定评价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结果:治疗1个月后,2组饮水试验评分<3分的患者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且康复组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比较,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吞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脑卒中三级吞咽康复方案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0例,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康复组给予三级吞咽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吞咽康复治疗,2组常规内科治疗相同。2组患者分别于入选时及发病第2周末、1个月末、2个月末采用才藤分级法进行吞咽功能分级,换算成相应的评分后进行比较。 结果康复组在各治疗阶段吞咽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康复组在各阶段的吞咽功能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的增长趋势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三级吞咽康复治疗对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5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施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4周后训练组吞咽功能及饮食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对患者摄食的护理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该方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训练及护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吞咽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的有效性。方法 将53例患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训练组施行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无差异。4周后训练组吞咽功能及饮食分级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总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5),对患摄食的护理量明显减少(P<0.001)。结论 该方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患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16.
17.
为探讨老年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食体位及吞咽训练与患者恢复的关系,选择67例患者,训练10~20d,平均15.4d,总有效率92%。选择较佳的进食体位及吞咽功能训练,可使患者得到足够的营养,增强体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摄食训练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急性脑卒中患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使患尽早恢复吞咽和摄食功能。方法 患入院即进行吞咽功能及摄食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早期康复组患的吞咽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进行早期康复护理,使患者尽早恢复吞咽和摄食功能。方法患者入院即进行吞咽功能及摄食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进行吞咽功能评定,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可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共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中重度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并针对吞咽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留置鼻饲管技术给予营养支持,治疗组采用间歇性管饲技术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20d后(治疗后)对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的吞咽障碍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吞咽障碍分级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和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间歇性管饲结合吞咽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