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回顾性观察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收集36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治疗联合银翘散和三仁汤加减,对照组16例采用常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体温复常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肺部病灶吸收情况作为结局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体温复常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10 d后病毒核酸转阴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肺部病灶吸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银翘散联合三仁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湿毒郁肺证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体温复常时间,提高病毒核酸转阴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杭州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病因病机,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符合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断标准的77例患者,收集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血液检查数据、胸部CT平扫报告、中医证候特征、舌象和脉象等信息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平均年龄(44.13±13.62)岁;74.03%的患者有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或湖北地区旅居史,29.87%的患者为聚集性病例;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93.51%),淋巴细胞计数减低(40.25%),C反应蛋白升高(46.75%),胸部CT提示病毒性炎症改变(90.91%);半数以上患者有咳嗽(61.04%)、发热(50.65%)等症状;舌质以淡红舌或红舌为主(83.12%),舌苔以白腻苔(46.75%)多见,脉象以濡脉较多(45.45%);证型以湿毒郁肺型(72.73%)为主,少数患者为疫毒闭肺型(27.27%)。[结论]杭州地区普通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初步分析以湿毒郁肺型为主,属"湿毒疫",符合中医湿疫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冠2号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寒湿阻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2月20日在我院住院且接受新冠2号方治疗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寒湿阻肺证患者共40例,统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新冠2号方治疗前后中医证候量表积分变化、舌象脉象变化情况。结果: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寒湿阻肺证患者连续2次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的平均时间为14.03天;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咳嗽、干咳、消化道不适症状,口干多饮,部分患者以胸闷、胸痛为首诊症状,经新冠2号方治疗14天后,上述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首诊时舌象多为舌质多以淡红舌,红舌为主,舌苔以腻苔、白苔为主;脉象多为濡脉、滑脉;经治疗14天后,舌色转淡,舌苔转薄,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新冠2号方能显著改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普通型)寒湿阻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真实世界中阿比多尔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3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第三人民医院由国家援鄂福建医疗队收治的确诊为新冠肺炎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246例患者均接受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治疗以及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根据患者的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分为阿比多尔组115例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131例。主要观察终点为咽拭子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以下简称“新冠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次要终点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t检验。结果:246例患者中,男132例(53.66%),女114例(46.34%),年龄为20~82岁,平均年龄为(53.58±15.19)岁。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7 d转阴率分别为46.1%和50.4%,14 d转阴率分别为96.5%和90.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阿比多尔组和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组患者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转阴中位时间均为治疗后7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指标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转重率、临床康复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IL-10、PCT、hs-CRP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乏力、咳嗽、气促等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转重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发热消退时间、临床康复时间、核酸转阴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轻型、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疗效颇佳,其在控制病情进展、改善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或可用于新冠肺炎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新冠)核酸反复阳性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患者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例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的新冠复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分别诊断为新冠轻型和普通型,前期经过干扰素α-2b抗病毒、调节免疫、中药等药物治疗后,鼻咽拭子核酸结果显示反复阳性,时间超过3个月。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抗病毒治疗,2例患者分别于治疗2周及6周后病毒核酸转阴,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可为治疗新冠长时间复阳患者提供一种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中医药在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救治过程中的实施情况与治疗效果。方法:采取问卷形式,从江西省定点医院收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历信息,以患者姓名和医院名称对接转院前后病历,获取患者从首次入院至治愈出院的完整信息。统计中医药应用患者数,计算中医药实施度:中医药应用患者数/患者总数×100%,以反映中医药实施情况。比较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纯西医治疗患者间平均住院时长、平均病毒核酸转阴时长和发热时长中位数。结果:本次研究共从50家定点医院收集了78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完整住院信息,占江西省内总患者数的83.7%。江西省首批确诊患者即开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共有739例进行了中医药干预,中医药总实施度为94.3%,且中医药实施度在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4类患者中依次递增。普通型患者中,连花清瘟颗粒(胶囊)结合西医、清肺排毒汤结合西医或口服中成药结合西医等3种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均显著优于纯西医治疗。结论:中医药在江西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过程中实施较早,实施度高;结合西医治疗,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颗粒(胶囊)或口服中成药能有效促进普通型患者康复。故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应坚持中西医结合政策方针,以最大程度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胸部CT评分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经核酸检测证实的70例COVID-19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在初诊胸部CT上,根据病灶累及肺叶数目进行CT评分(0~5分)。根据CT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分患者(≤2分)、高分患者(>2分)。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肺叶评分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CT评分与患者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相关性。绘制ROC曲线分析CT评分评估患者临床转归的效能。结果 相对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核酸转阴时间较长(t=2.281,P=0.026)。高分患者及低分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VID-19多累及两肺下叶,高分患者住院时间大于低分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CT评分预测核酸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8、0.647,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5%、82.1%和48.4%、45.2%。结论 男性患者核酸转阴时间相对较长;CT评分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COVID-19患者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探讨新冠肺炎患者的凝血功能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2日至2020年3月25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出院/死亡的新冠肺炎患者111例,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及临床结局分为普通型组(A组,36例)、重症存活组(B组,35例)、重症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普通型肺炎患者出院1月后随访、复诊结果,评估患者预后.方法 回访2020年1月31日至2月18日于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治疗后出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患者,选取出院1月即(30±5)d后按计划来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随访、复诊的30例普通型...  相似文献   

11.
在西医高等院校《中医学》的教材中,“心肾相交”和“心肾不交”的解释存在矛盾,把“心肾相交”解释为心火和肾水的关系,而把“心肾不交”阐述为心阴和‘肾阴的关系。如果不搞清楚“心肾不交”的发病机制就无法决定“交通心肾”的具体治法。对其理论、临床证候及其治则方剂进行梳理及探讨,认为心肾不交之证,首先当识别心肾水火之盛衰,如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火火亢盛者,黄连阿胶汤证主之;而心火独亢,不能下交于肾,肾乏心火之助,真阳亏损者,交泰丸主之。以此规范教材,更好为临床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12.
"和法"作为中医八法之一,常用于治疗各种内科杂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虚实夹杂,气血不和。立足"和法"治疗本病,应从调和气血、调和表里、调和补泻、调和肝脾、调和阴阳、以求平和等出发。和法的应用虽然广泛,但应和而有据,勿使之过泛,以免贻误病机。同时也应做到与时俱进,不可认为墨守原方才为循法而治。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西方和国内生死教育发展的现状,比较了中西方在生死教育在教育取向、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等方面的主要区别,并分析了造成这些区别的原因在于传统生死观念及现代教育实用性的影响,提出了开设相关课程,课程形式多样化及学校、社会与家庭三方面形成合力等若干改进我国生死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医辨治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乙型肝炎的分型辨治。方法 :设对照组 2 3例 ,采用常规口服联苯双脂片、维生素C片、复合维生素B片、肝泰乐、肌苷等治疗 ;治疗组 83例 ,根据不同证型分别采用茵陈蒿汤、逍遥散、柴芍六君子汤、一贯煎等加减治疗 ,90d为 1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6 9.88% ;对照组有效率 39.13%。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辨证分型治疗乙肝确有疗效。  相似文献   

15.
贲门胃底角是抑制胃内食物返流的重要因素之一,它通常为一锐角。目前国内外对贲门胃底角的正常大小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本文通过对392例正常人的贲门胃底角的研究,总结了此角的大小,并探讨了贲门胃底角的形成、意义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分组方法 ,分别应用口服西药、茎乳孔封闭西医治疗与西医治疗的同时口服平熄肝风、制止痉挛的中药治疗面肌痉挛患者各 4 9例 ,所获数据经 χ2 检验。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有效率为 93.87% ,对照组有效率为 6 7.34% ,P <0 .0 1。并且比面神经切断、微血管减压等手术方法痛苦小 ,复发再服药同样有效。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显著 ,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7.
尊重患方知情同意权 完善医患谈话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同意原则是临床上处理医患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之一,有利于医患双方沟通;医疗纠纷防范及医疗质量提高。并对知情同意原则的基本内容,伦理学及法律依据,临床适用进行了叙述,对完善医患谈话制度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研究减少肠梗阻病人的手术率。方法 分析过去四年经中西结合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病人48例。结果 治疗组肠道恢复通畅率83.3%,对照组:55%。结论 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肠梗阻,在严密监测肠绞窄的临床表现基础上,能有效地降低肠梗阻病人的手术率,尤为动力性肠梗阻。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阐述了配伍在遣药组方及方中药性发挥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如配伍得当,可选择发挥方中之药的某一药性,可使方剂直达病位,亦可解毒增效,体现了方药离合之妙。  相似文献   

20.
龚春芳 《当代医学》2009,15(1):155-155
本文介绍了献血反应和小便失禁原因及预防措施。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可以减少或有效处理献血反应,保护好献血者,使他们建立信心,再次参加献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