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美感不仅限于视觉,听觉也很重要。而且,医学美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是如何提高人的生命质量。部分喉切除、喉部缺损修复手术使喉的呼吸功能、吞咽保护功能和发音功能都得到了较好的恢复,从而提高了喉癌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近年来我们开展部分喉切除25例。并进行了修复重建,取得满意  相似文献   

2.
喉蛾(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多发于童年、青年时期,为诱发风湿病,急性肾炎等疾病的主要病灶,中医认为风寒等六淫之邪作用于人体,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常先导致“肺卫”之病的外感。而咽为肺系之门户,故发病时咽痛、扁桃体受累而致成喉蛾。本病临床表现为突然恶寒、发热、剧烈咽癌、扁桃体充血肿大,吞咽困难伴有头痛、全身困楚等,白细胞数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脉象:多浮、数,舌苔白或微黄,舌质红。临床上采用自制的“喉蛾煎”(处方:玄参50g板兰根50g银花25g山豆根50g土贝25g,治疗51例全部治愈。病案举例患者,女,28岁。因畏冷、发热(T 38℃),咽痛、扁桃体肿大,并有脓栓。在院外诊断为“急  相似文献   

3.
喉切除与喉功能重建术是喉癌的根治性手术,我院1984年以来施行了7例喉癌手术,现报道如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在44~66岁之间。71.4%病例在51岁以上。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和咽喉疼痛,其中吞咽困难者6例,有4例并有喉梗阻Ⅰ°~Ⅱ°,体质衰弱者2例,除1例心电图T波倒置外,余者心血管系统无异常。行全喉切除和双侧颈部淋巴结廓清者3例,行垂直半喉切除术1例,水平半喉切除者2例,水平  相似文献   

4.
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72例喉癌病人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提出术前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姿势语言训练;术后加强吞咽功能、语言训练及防止并发症等是其主要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5.
喉罩及插管型喉罩的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喉罩作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困难气道的急救方法之一,无需扭曲气道以暴露声门,即可独立通气。它的曲线造型又可辅助盲插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适用于常规和困难气道。近年来有不少改进,插管型喉罩有更好的插管特性,可明显降低插管困难及失败率,更利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喉罩及插管型喉罩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喉罩作为“无法通气、无法插管”困难气道的急救方法之一,无需扭曲气道以暴露声门,即可独立通气。它的曲线造型又可辅助盲插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适用于常规和困难气道。近年来有不少改进,插管型喉罩有更好的插管特性,可明显降低插管困难及失败率,更利于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7.
喉上神经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7~1979年我们行甲状腺手术1440例(地方性甲状腺肿1346例、甲状腺腺瘤64例、甲状腺癌30例),合并喉上神经损伤35例,手术损伤率为2.43%;同期返神经损伤27例,损伤率为1.87%,说明喉上神经损伤并非少见。故在此作一分析报告。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病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18岁,最大70岁、绝大多数在30~60岁之间。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40年。术前均有服碘化钾的历史,部分曾行局部碘酊注射或抽吸治疗。术前有音钝者4例,  相似文献   

8.
1993年4月~2001年9月对声门型喉癌部分侵犯甲状软骨患者22例行喉肿瘤切除会厌重建喉前壁手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可弯曲喉罩、普通喉罩以及双管喉罩用于全麻乳腺手术的安全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拟行全麻乳腺手术的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7岁~77岁,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可弯曲喉罩组(A组)、普通喉罩组(B组)及双管喉罩组(C组)。常规麻醉诱导后,经口置入喉罩,记录麻醉诱导前(基础值)、喉罩置入前即刻、喉罩置入即刻及喉罩置入后1、2、3、5、10min的心率(heart rate,HR)、血压(blood pressure,BP)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观察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并发症。结果3组患者均顺利完成喉罩置入,一次置入成功率均高于90%,插管时间短(均〈1min)。麻醉诱导后,3组患者BIS均显著降低[A组(93±5)VS(39±7),B组(96±3)vs(39±9),C组(95±5)vs(39±9),P〈0.05],A组BP显著降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34±13)mmHgVS(109±12)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77±10)mmHg vs(64±9)mmHg,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y pressure,MAP)(90±11)mmHg vs(74±9)mmHg,P〈0.05],B组患者HR和BP均未显著降低,C组患者HR和BP均显著降低[HR(77±10)次/min vs(68±9)次/min,SBP(127±28)mmHg vs(107±15)mmHg,DBP(72±14)mmHg vs(58±11)mmHg,MAP(85±15)mmHg vs(70±10)mmHg,P〈0.05]。在喉罩置入和拔除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诱导、喉罩置入期间,3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普通喉罩、双管喉罩和可弯曲喉罩插管成功率高、血流动力学平稳,能够有效地减轻插管及拔管的血流动力学反应。较之普通喉罩和双管喉罩,可弯曲喉罩可以降低插管及拔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应用supreme喉罩与proseal喉罩在甲状腺手中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甲状腺手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年龄29~68岁,体质量47~82 kg,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supreme喉罩组(S组)和proseal喉罩组(P组),组,各66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插入supreme喉罩或proseal喉罩,记录喉罩置入成功率、置入时间和气道密封压,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位情况并进行评分,同时记录麻醉诱导后喉罩置入前(Ⅰ)、喉罩置入后即刻(Ⅱ)、1 min(Ⅲ)、3 min(Ⅳ)、5 min(Ⅴ)各时间点HR、SBP、MAP值,以及取出喉罩后舌麻木、咽喉痛、声嘶、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S组较P组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高,置入时间短,气道密封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HR、SBP、MAP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reme喉罩与proseal喉罩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通气效果好,气道密封性可靠,不良反应少,是安全有效的气道管理工具。2者比较,supreme喉罩更便捷。  相似文献   

11.
拔除喉罩后迟发性严重喉水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4 6岁 ,体重 5 0kg ,因患子宫肌瘤、继发贫血入院。经常规检查后拟行全子宫切除术。体检未见呼吸道有异常 ,既往无过敏史。选择静吸复合麻醉 ,以咪唑安定 2mg、芬太尼 0 15mg、维库溴铵 6mg、丙泊酚 80mg诱导 ,口置 3# 喉罩 (喉罩表面涂含 0 3%丁卡因水溶性润滑剂 ) ,气囊注气 2 0ml,气道压力以及呼气末二氧化碳数值波形均为正常。手术历时 1小时 10分钟 ,术毕病人自主呼吸恢复 ,神志清醒 ,吸尽分泌物 ,拔除喉罩后送回病房。术后 4h病人主诉咽喉部不适 ,有异物感。 32h突然出现吞咽及呼吸困难并伴有声嘶及吸气喘鸣…  相似文献   

12.
SLIPA喉罩是由南非麻醉科医生Donald Miller于2002年正式推出的一种新型一次性喉上通气装置,其符合人体咽喉解剖的结构、无充气罩、开放空腔及硬塑料通气柄设计,目的为方便通气道管理,减少使用喉罩引起反流误吸的危险[1,2],及因充气罩充气过度和一氧化氮、二氧化碳弥散使充气罩内压过高,可能增加术后咽痛和声音嘶哑的发生[3-4].为了解SLIPA喉罩在国人中应用是否具有上述优点,将SLIPA喉罩与经典喉罩进行临床观察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喉移植研究近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喉功能重建对晚期喉癌、下咽癌及严重喉气管外伤来说显得特别重要,但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喉功能重建旨在:(1)用近似正常的呼吸气流和声带结构重建发音功能;(2)建立没有误吸的满意的吞咽功能;(3)在不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前提下,经口腔和鼻腔维持正常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生理功能。近十年来,喉功能重建在手术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发展,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呼吸、吞咽和发音的功能性恢复问题。为此,有些学者进行了喉移植的动物实验,但喉移植本身因其独特的解剖和复杂的功能又有别于其它器官移植。这主要表现在:(1)喉并非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经典型喉罩(CLMA喉罩)、SLIPA喉罩和食管引流型喉罩(PLMA喉罩)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气道管理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23例,年龄20~64岁,ASA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CLMA组(C组,n=41)、SLIPA组(S组,n=42)和PLMA组(P组,n=40).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行间歇正压通气.测定气道密封压后实施气腹.评估喉罩置入难易性.记录首次喉罩置入情况、喉罩置入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气腹前及气腹压至12 mm Hg时记录气道吸气峰压(PIP)及气道密封压<PIP的发生情况.结果 C组有1例患者更换喉罩型号后置入成功,其余患者均首次喉罩置入成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喉罩置入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缩短,喉罩置入容易,P组喉罩置入时间延长,气道密封压升高,气道密封压<PIP的患者减少(P<0.05).与S组比较,P组喉罩置入时间和麻醉恢复时间延长,喉罩置入稍难,气道密封压升高,气道密封压<PIP的患者减少(P<0.05).与气腹前比较,各组气腹至12 mm Hg时PIP升高(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MA喉罩、SLIPA喉罩和PLMA喉罩均可保证有效通气,不良反应少.SLIPA喉罩置入更简单,而PLMA喉罩气道密封效果好,更适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5.
喉罩通气道(laryngeal mask ahway,LMA)的逐步改进和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使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1,2].最初用于一般患者、短小手术麻醉中保持自主呼吸时的气道管理,但现在已发展到困难气道的处理.喉癌患者因常伴有气道梗阻和喉解剖上的异常,行喉造瘘术时常采用局部麻醉,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本研究旨在探讨喉罩在喉癌患者行喉造瘘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Shao TL  Qiu WH  Wang Y  Li J  Yang WP  Cai WY  Li HW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1):1625-1627
目的 分析报告一种喉返神经入喉处的变异.方法 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有3078例患者行显露喉返神经的甲状腺手术,其中男性683例,女性2395例.为了避免误伤喉返神经,共显露了4241根甲状腺段的喉返神经.总结报告其中一种变异喉返神经的变异情况.结果 发现入喉处变异的喉返神经44根(1.0%,44/4241),其变异情况是喉返神经主干或其分支在远离环甲关节后方处人喉,入喉处距环甲关节后方的距离超过5 mm.根据术中发现可将上述入喉处变异的神经分为4种类型:Ⅰ型,变异的喉返神经无分支,主干直接走行至远离环甲关节后方的环甲肌下方入喉,该型共35根(79.6%,35/44);Ⅱ型,变异神经先发出2根分支,1根分支仍走行至环甲关节附近入喉,另1根分支走行至远离环甲关节后方的环甲肌下方入喉,该型有5根(11.4%,5/44);Ⅲ型,变异神经先发出2根分支,2根分支共同走行至远离环甲关节后方的环甲肌下方入喉,该型共3根(6.8%,3/44);Ⅳ型,变异神经先发出3根分支,其中最外侧1根分支走行至远离环甲关节后方的环甲肌下方入喉,该型共1根(2.2%,1/44).术中误伤变异神经4根(9.1%,4/44).结论 对外科医生来说,有必要了解尽可能多的喉返神经变异情况,以期尽可能地降低喉返神经误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张玲 《护理学杂志》1998,13(1):28-28
晚期喉癌病人,行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常采用食管音、人工喉及安置发音钮的气管食管音。我院1992~1996年参考孙健等[1]术式,采用喉咽粘膜瓣发音管成形术9例,术后1~2年,发音及吞咽功能恢复正常。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晚期喉癌9例中男7例,女2例,年龄51~67岁。喉癌病理检验均为鳞癌,行喉全切除术,其中1例同时行颈淋巴结清扫术,1例行舌根组织(约1cm)切除术。2手术方法先在局麻下行低位气管切开造口术,插入麻醉导管后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进行喉全切除术。在气管与食管间向下分离约1cm,气管后壁行“V”型切除,缝合“V”型缺口,将气…  相似文献   

18.
喉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大鼠喉返神经横断伤后的自我修复效果。方法将30只雄性、体质量为340~360 g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和空白对照组15只,再将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随机均分为4周组、8周组及12周组。实验组的15只大鼠均行右侧喉返神经横断、切除,空白对照组大鼠仅暴露右侧喉返神经,不做截断处理。2组大鼠均于相应时点(4、8及12周)检测发声功能、杓状软骨最大开放角度、喉返神经远端断端轴突数目及右侧甲杓肌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4、8及12周时,同时点实验组大鼠的声音总嘶哑度分级、杓状软骨最大开放角度、喉返神经远端断端轴突数目及右侧甲杓肌中BDNF的表达水平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随时间延长,实验组大鼠的声音总嘶哑度、杓状软骨最大开放角度、喉返神经远端断端轴突数目及右侧甲杓肌中BDNF的表达水平均有所改善,但至术后12周时仍未恢复正常。结论单侧喉返神经横断伤后存在局限性自我修复,但是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甲状腺手术中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