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武汉汉族人群rs1799983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性及其与肥胖交互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于武汉市第五医院心血管科住院CHD患者12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体检中心健康汉族个体14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武汉籍汉族。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20例CHD患者(实验组)和140名正常对照rs1799983基因型(对照组)。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各基因型与发病中易感性关系以及与肥胖的交互作用。结果携带C(CC/CT)基因个体患病风险较非C基因携带者(TT)风险明显增加1.55倍(OR=1.55,95%CI:1.41~3.71,P0.001;校正OR=1.79,95%CI:1.51~4.01,P0.001);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携带CC/CT基因型肥胖个体CHD罹患风险是携带TT基因非肥胖个体的3.88倍(OR=3.88,95%CI:2.72~5.76,P0.001);RERI=2.51,95%CI:1.22~3.80;AI=0.54,95%CI:0.34~0.74;S=1.56,95%CI:1.12~2.83。结论 e NOS rs1799983多态性增加武汉汉族个体CHD罹患风险,且与肥胖存在CHD发病中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2.
《内科》2017,(1)
目的探讨广西扶绥县肝癌高发家系TSPAN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肝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扶绥县肝癌高发区20个肝癌高发家系(肝癌患者20例及直系亲属59例)及10个正常对照家系(共40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技术(MALDI-TOF)检测TSPAN8基因rs2270587位点基因型,分析该基因位点多态性与肝癌家系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TSPAN8基因rs2270587位点存在C、T两种等位基因型及CC、CT和TT三种基因型。(2)正常家系组及肝癌家系非患者组CT基因型个体罹患HCC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个体的0.34倍(95%CI=0.07~1.59,P0.05)和0.42倍(95%CI=0.11~1.66,P0.05);正常家系组中T等位基因个体罹患HCC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个体的0.29倍(95%CI=0.09~0.92,P=0.028),肝癌家系非患者组中T等位基因个体罹患HCC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个体的0.46倍(95%CI=0.15~1.42,P0.05)。结论 TSPAN8基因rs2270587位点多态性与广西肝癌遗传易感性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型可能是广西扶绥县HCC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江苏省汉族人群PPARγ基因外显子区两个单核甘酸多态性(rs1801282,rs3856806)与2型糖尿病(T2DM)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新发T2DM 296例,年龄、性别频数匹配的健康对照477名,用PCR-RFLP方法进行两位点多态性检测.结果 PPARγ基因rs3856806位点多态性在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携带CC型相比较,携带CT/TT型者患T2DM风险降低.分层分析发现在女性、>50岁、高血压或体重正常群体中,携带CT/TT型者较CC型者患T2DM风险降低[OR值分别为0.33 (95%CI: 0.14,0.76),0.45 (95%CI: 0.23,0.88)、0.59 (95%CI: 0.36,0.95),0.34 (95%CI: 0.13,0.94)].rs1801282位点多态性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层分析发现,携带CG(Pro/Ala)型肥胖者较CC型者患T2DM发病风险降低[OR(95%CI)=0.30(0.09,0.90)].结论 PPARγ基因多态性改变可能与江苏汉族人群T2DM遗传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rs833061、rs3025039位点多态性,并探讨其多态性及吸烟在诱发NAFLD中的交互作用。方法选择NAFLD患者341例(NAFLD组)、健康体检者246例(对照组),采用PCR-RFLP法分析VEGF基因rs833061、rs3025039位点基因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各基因型与NAFLD易感性的关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和广义多因子降维法分析VEGF基因多态性及吸烟在诱发NAFLD中的交互作用。结果 VEGF基因rs833061位点C基因携带者(CC+CT)罹患NAFLD的风险较非C基因携带者(TT)升高(P均<0.01),rs3025039位点T基因携带者(TT+CT)患病风险较非T基因携带者(CC)风险升高(P均<0.01)。VEGF基因rs833061位点多态性与吸烟可能在NAFLD发病过程中存在相加作用(P<0.01),rs833061位点CC/CT基因型吸烟个体罹患NAFLD风险是携带TT基因型非吸烟个体的4.93倍。结论VEGF基因多态性与NAFLD发病有关,VEGF基因rs833061位点多态性与吸烟在诱发NAFLD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恩施土家族人群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rs1799983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关联性及其与肥胖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27例EH患者和127名正常对照eNOS rs1799983基因型。非条件Logistic分析各基因型与发病中易感性关系以及与肥胖的交互作用。结果 携带C(CC/CT)基因个体患病风险较非C基因携带者(TT)风险明显增加1.35倍(OR=1.35,95%CI: 1.22,2.56,P<0.01;校正OR=1.61,95%CI: 1.21,3.01,P<0.01);非条件Logistic分析表明携带CC/CT基因型肥胖个体EH罹患风险是携带TT基因非肥胖个体的3.39倍(OR=3.39,95%CI:2.66,5.36,P=0.000)(RERI=1.94,95%CI:1.41,2.77;API=0.59,95%CI:0.33,0.84;S=1.46,95%CI:1.37,2.66)。结论 eNOS rs1799983多态性增加恩施土家族个体原发性高血压罹患风险,且与肥胖存在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综合的检索策略在万方、CNKI、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关于IL-6基因多态性与AS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15篇相关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经过Meta分析,发现IL-6-174G/C多态性与AS无关;IL-6-572C/G多态性与AS显著相关:携带GC基因型个体患AS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个体的1.68倍(95%CI=1.47~1.93,P<0.001);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AS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个体的2.45倍(95%CI=1.78~3.37,P<0.001)。结论 IL-6-572C/G多态GC和GG基因型是AS发生的风险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X射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因3(XRCC3)rs861539(C>T)多态性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201例膀胱癌患者(病例组)及2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XRCC3 rs861539(C>T)的基因型,比较各基因型与膀胱癌发病风险以及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同时分层分析其与吸烟的关系。结果 病例组XRCC3 rs861539位点CC、CT、TT 3种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5.6%、13.9%、0.5%,对照组分别为93%、6.5%、0.5%,两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因型CC相比,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基因型(CT+TT)发生膀胱癌的风险增加3.077倍(OR 95%CI:1.452~6.882,P<0.05);XRCC3 rs861539基因型在吸烟及膀胱癌病理分期、分级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XRCC3 rs861539多态性可能增加膀胱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蒙古汉族人群硒蛋白(Sel)S基因G-254A位点多态性与食管癌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四引物扩增阻碍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124例内蒙古汉族食管癌患者和132例健康对照者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进行测序验证,分析两组SelS基因G-254A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同时对食管癌发病风险进行分层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吸烟、饮酒和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OR分别为1.782、1.594、2.286,均P<0.1);SelS基因G-254A位点CT、CC、TT基因型和C、T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内蒙古汉族人群中携带T等位基因的CT和(或)TT基因型者患食管癌的风险高于CC基因型者(OR=2.005,95%CI:1.36~2.591),携带T等位基因且吸烟的个体患食管癌的风险增加,是CC基因型的2.611倍(OR=2.611,95%CI:1.410~4.835)。结论吸烟、饮酒和基因突变是食管癌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与SelS基因突变可交互作用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硒蛋白(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大肠癌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6例内蒙古地区汉族大肠癌(CRC)患者(CRC组)及13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SelS基因分型。结果 SelS基因rs34713741基因型CC、CT、TT在CRC组和对照组间分布频率分别为49. 2%、40. 5%、10. 3%和59. 3%、34. 8%、5. 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等位基因C、T在CRC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69. 4%、30. 6%和76. 7%、23. 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CRC组分层分析发现,远端大肠组和对照组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远端大肠组CC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携带T等位基因的CT/TT个体患CRC的风险是CC基因型个体的1. 719倍(OR=1. 719,95%CI:1. 144~2. 582)。结论 SelS基因rs34713741多态性与远端CRC的发病具有相关性,T等位基因可能是内蒙古汉族人群远端CRC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MKL1-184C>T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探讨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选取彼此无血缘关系的237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164例排除冠心病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aqMan探针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检测。结果:MKL1-184C>T基因多态性分布在各研究组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MKL1-184C>T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在病例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1.5%∶11.3%,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传统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之后,C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者的2.241倍(OR=2.241,95%CI:1.219~4.122),TT基因型者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基因型者的2.477倍(OR=2.477,95%CI:1.011~6.066),至少携带一个T等位基因者(CT或者TT型)患冠心病的风险是CC纯基因型者的2.308倍(OR=2.308,95%CI:1.354~3.936)。结论:MKL1的-184C>T单核苷酸多态性是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一个重要位点,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河南地区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