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ER,EGFR,p53在乳腺癌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ER、EGFR、p53蛋白过度表达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共120例原发乳腺癌细针穿刺涂片标本,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果(1)ER在腋淋巴结无转移和临床分期低的病例中表达率高。(2)EGFR在腋淋巴结有转移、临床分期高、ER阴性的病例中表达率高,与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ER呈负相关(P<0.05)。(3)p53与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GFR呈正相关(P<0.05),与ER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ER过度表达者预后好,EGFR、p53过度表达者预后不良,它们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将其应用于临床,辅助判断病人预后,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β_2微球蛋白──检测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_2微球蛋白──检测流行性出血热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即墨市人民医院检验科(266200)鲁珍霞,隋淑珍,张美兰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多脏器损害的疾病,一般均损及肾脏。早期发现并监测肾功能状况,对EHF的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对30例EHF患?..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β─内腓肽(β─EP)、生长抑素(SS)、表皮细胞生长因于(hEGF),放射标记测定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hEGF-R)多项多肽激素的有关研究,而对多项多肽激素联合测定的报告甚少。笔者对20例肠癌组织进行β─EP、SS、hEGF、hEGF─R含量测定,旨在为肠癌早期诊断、预后观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石如海  祝善俊 《新医学》1996,27(7):351-352
本文检测了48例CHD患者血浆Fn和CEC以判断CHD患者Fn和CEC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CHD患者血浆Fn结果明显低于正常人,与血浆CEC呈显著负相关,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一致。提示:CHD患者血浆Fn和VCE损伤有一定关系,其对CHD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检测听神经瘤的微血管计数(MVC)与血管内皮因子(VEGF)表达,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上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87例听神经瘤组织中M VC与VEGF表达,结果进行x2检验分析。结果MVC、VEGF表达与肿瘤直径大小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生长速度呈明显正相关(P<0.01);VEGEF表达与MVC之间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MVC与VEGF表达能够反映听神经瘤的生长情况,并为制定肿瘤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分析范可尼贫血互补群 D2(fanconi anemia complementation group D2,FANCD2)突变与卵巢上皮癌(epithelial ovar ian cancer,EOC)患者行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后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 年4 月至 2019 年 4 月兵器工业五二一医院收治的 184 例 EOC 患者为研究对象,取穿刺活检组织并提取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患者 FANCD2 基因的突变情况,分析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 FANCD2 突变 与 NACT 治疗4 周后的疗效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结果表明,FANCD2 基因突变率为42.39%。FANCD2 突 变型与野生型 EOC 患者的肿瘤病灶直径、ECOG 评分、分化程度和病理分型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 0.024, 0.037,<0.001,0.00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 EOC 患者 (66.67% vs 83.96%,χ2 = 7.506,P= 0.006)。184 例 EOC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 65.22%,FANCD2 突变型 EOC 患者的 2 年生存 率显著低于 FANCD2 野生型(32.07% vs 42.31%,log rank χ2 = 4.152,P= 0.042)。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显示,分化程度和病 理分型是 FANCD2 突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运用 Kaplan Meier 法对患者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肿瘤大小(P = 0.031)、肿瘤病理分型(P<0.001)、分化程度(P<0.001)、突变型 FANCD2 的表达(P= 0.042)与患者的总生存期密切相关。Cox 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和 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值分别为0.014, 0.035,0.036)。结论 FANCD2 基因突变与 EOC 患者 NACT 疗效相关,肿瘤病理分型、分化程度、FANCD2 突变是 EOC 患者预 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应用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观察了119例心脏、大血管病患者的手术全过程,对11项心功能指标进行测量和计算,并将TEE插管后所测EF与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心导管检查的EF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TTEEF>心导管EF,P>0.05;TTEEF>术中TEEEF,P<0.01;心导管EF>术中TEEEF,P>0.05。术中TEEEF值与心导管EF值间的相关系数r=0.72。  相似文献   

8.
应用计算机-核素心室造影(ERNA)对120例各期高血压患者和20例正常人进行左室收缩功能(LVSF)参数测定,并通过位相分析得到心室活动同步性(VSS)参数心室相角程(PS)和半高竞(FWHM)。结果表明:高血压病Ⅰ期组LVSF参数在正常或超常水平;Ⅱ期患者与Ⅰ期患者比较,其LVEF和1/3EF降低(P<0.05)且PS和FWHM增宽(PM<0.05),提示存在VSS损伤;Ⅲ期LVSF各参数均较Ⅰ、Ⅱ期明显降低(P<0.01),PS和FWHM更增宽(P<0.01)。LVEF与PS和FWHM呈负相关(r=-0.54,-0.50,P<0.05)。PS和FWHM增竟是VSS损伤表现.计算机-ERNA在高血压病分期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晶体渗透压测定是研究机体水、电解质平衡与紊乱的一项重要手段。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以肾病综合征为特性的急性传染病,临床出现严重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的改变。通过对30侧重型EHF病人的血、尿渗透压的系统观察,我们发现EHF病人的血、尿渗透压的动态变化反映了EHF病程中肾脏的损害和恢复。计算对应的尿/血渗比、自由水清除率,发现尿/血渗比越低,自由水清除率越高,病情就越重,预后越差,在临床治疗时,尿渗压、尿/血渗比、自由水清除率仍未达到正常,说明此时肾功能未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六种超声方法估测左室射血分数的准确性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对52例心脏病患者进行两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6种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与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获得的LVEF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及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6种超声方法获得的LVEF均与核素LVEF高度相关。其中尤以双平面Simpson法获得的LVEF与核素LVEF相关最佳。但6种超声方法LVEF测值均低于核素LVEF,其中3种超声方法测得的LVEF与核素LVEF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应用低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在41例二尖瓣返流(MR)患者探讨评价心脏收缩功能的可靠性指标。结果显示:静息状态二尖瓣病变合并MR组(A组)和继发于心肌病的MR组(B组)dp/dtmax均降低,A组EF正常,B组EF亦降低;LDDSE后,A组dp/dtmax显著增加(P<0.01)至正常水平,B组亦增加(P<0.001),但仍低于正常,两组EF值均显著增加(P<0.01)。本研究表明静息状态EF正常的伴二尖瓣返流的心脏病患者可存在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如果LDDSE能够改善这部分患者的心肌收缩性,则心功能损害为可逆性的,dp/dtmax可做为评价MR患者心肌收缩性的敏感性指标,这将为外科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原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夜间减氧饱和(NOD)与生存的关系。方法:对46例日间动脉血氧分压(PaO2)>6.66kPa高原肺心病缓解期患者作日间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和夜间血氧饱和度(SaO2)连续监测。结果:①与非NOD组比较,NOD组日间PaO2明显低于非NOD组;PaCO2明显高于非NOD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0)/身高(Ht)、FEV1.0/FVC(用力肺活量)、V50/Ht、V25/Ht也明显低于非NOD组;NOD组睡眠平均SaO2和最低SaO2明显低于非NOD组;平均生存时间和5年生存率NOD组明显低于非NOD组。②FEV1.0/Ht、FEV1.0/FVC、V50/Ht与生存时间也有相关性。③结论:高原肺心病NOD与其预后有明显关系,FEV1.0/Ht、FEV1.0/FVC、V50/Ht对判断预后也有价值,建议此类患者应监测夜间SaO2及进行长期氧疗。  相似文献   

13.
用放免法测定36例肺癌患者和32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血清的CYFRA21-1水平,并与癌胚抗原(CEA)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肺癌患者的CYFRA21-1水平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患,CYFRA21-1水平随肺癌的进展而增高,病理类型中以鳞癌为最高。肺癌患者中CYFRA21-1的阳性率明显高于CEA的阳性率。提示CYFRA21-1可作为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种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的诊断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我院1982~1996年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住院病人69例,现对其认断及预后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9例EFE患儿中男30例,女39例。<6个月发病32例,6个月~1岁的16例,1~2岁的18例,>2岁的3例。12 方法 把EFE病人按其发病年龄(<1岁和>1岁)、?..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100例乳腺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R及PgR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EGFR阳性34例,ER阳性61例,其中3项均阳性者5例,ER与EGFR,PgR与EGFR阳性者各8例,结果说明乳腺癌中EGFR阳性率高于良性乳腺肿瘤,差异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6.
用EIJSA法测定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有5例合并心力衰竭)血清TNF-α水平,结果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TNF-α值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提示,检测血清TNF-α对小儿肺炎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肇源  杨惠玲 《新医学》1995,26(10):521-522
用ELISA法测定2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其中有5例合并心力衰竭)血清TNF-α水平,结果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且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组患儿血清TNF-α值明显高于支气管肺炎组。提示,检测血清TNF-α对小儿肺炎的病情变化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的左室重构(LVR)病理生理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应用HP 77020AC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分别对56例ICM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显示ICM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01)。ICM组的LVEDd、EDV、ESV、ESS、PVA、LAT、LAF显著增大,EF、CO、LVSCI、MVCF、PVE、PFR及PVA/PVE显著降低(P<0.01~0.001)。结论认为ICM病人LVR的主要病因与心肌缺血引起的梗塞区膨展、左室扩张、容量负荷及室壁应力的增加有关,而ESV、EDV及EF可作为了解ICM远期预后的最佳指标  相似文献   

19.
特异染色体异常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及发病机制的研究有重要价值。t(16;21)(p11;q22)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的一种非随机性染色体异常 ,这类白血病具有独特的MIC特点,可以形成FUS/ERG和ERG/FUS两种融合基因,目前已成功的建立了细胞系。  相似文献   

20.
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对左心衰病人预后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心肺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CPETUCG)评价左心衰病人左心功能的严重程度及病人的预后。方法45例心衰病人,进行CPETUCG。运动前、运动高峰和运动后分别测定LVEF,LVEDV,CO,运动耐量,PeakVO2和VO2AT,根据静息,LVEF〈40%为A组12例,LVEF〉40%为B组33例。结果运动高峰LVEF在A组显著下降,LVEDV升高运动耐量,最大氧摄取量及无氧阈值与B组比均有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