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高屎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对新入院就诊的维吾尔族人群分别进行一般身体指标的测量和血液生化指标的检测,分析并比较男女两性病例组与对照组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结果(1)男性病例组BMI、WHR、DBP、BUN、Crea、TG和TC的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病例组BMI、WHR、BUN、Crea、GLU和TG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男性病例组发生肥胖、腹型肥胖、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的频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女性病例组发生肥胖、腹型肥胖、高血糖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3)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男女两性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代谢综合征相关危险因子如肥胖、腹型肥胖、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是新疆维吾尔族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临床治疗中我们应注意保持患者尿酸水平的平衡,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腹型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青少年腹型肥胖与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及尿酸的关系. 方法:测定174名高中生的体质指数(BMI)、腰围、腰臀比、血压、血脂等指标,根据BMI及腰围分为3组:非肥胖组、非腹型肥胖组、腹型肥胖组.分析3组血压、血糖、血脂、胰岛素、尿酸的差异及与BMI、腰围的相关性. 结果:与非肥胖组相比,非腹型肥胖、腹型肥胖组血压、血脂[除总胆固醇(TC)外]、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尿酸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腹型肥胖组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h血糖(2hPG)显著增高,非腹型肥胖组血糖无显著增高;与非腹型肥胖组相比,腹型肥胖组血压、2hPG、空腹胰岛素、HOMA-IR、三酰甘油(TG)均有显著增高(P<0.01).BMI、腰围与血压、血糖、FINS、血脂(除TC外)、尿酸呈直线相关性,WC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的相关性高于BMI,与2hPG、FINS、血压的相关性低于BMI. 结论:青少年腹型肥胖比非腹型肥胖具有更高的代谢综合征(MS)危险性,青少年腹部脂肪分布较BMI与血脂(除TC外)、FPG、尿酸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方案对代谢综合征的干预效果.方法在控制热量摄入的条件下,将代谢综合征人群分为低强度连续运动组(LCE);低强度间歇运动组(LIE);中强度连续运动组(MCE);中强度间歇运动组(MIE).各组进行5次/周,60min/次,一共运动锻炼12周;测量受试者干预前后的BMI、静息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葡萄糖(FPG)指标,比较各组人群的指标变化.结果运动干预12周后,各组人群的BMI、静息血压、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葡萄糖(FPG)指标均显著改善(P〈O.05);中等强度的运动效果显著优于低强度运动(P〈O.05)其中,中等强度间歇运动组(MIE)的效果显著优于其它组(P〈O.05).结论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是一种非药物控制肥胖、防治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结果提示,中等强度的间歇有氧运动是防治代谢综合征的最佳运动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三种不同代谢综合征建议诊断标准,观察新疆糖维吾尔族代谢异常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检查率差异以及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累积对血脂谱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获得666例维吾尔族糖代谢异常人群,采用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第三次报告(NcEP—ATPIII)、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代谢综合征建议诊断标准分析其代谢综合征组分和血脂谱。结果ATPIII(2001)、CDS(2004)、IDF(2005)诊断标准下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1.92%(14.67%),23.72%(15.88%),57.5l%(38.48%);IDF(2005)诊断优于其他两种标准(P〈0.05)。ATPⅢ(2001)标准下,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下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CDS(2004)标准下,各项血脂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F(2005)标准下,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结论三种诊断标准下,维吾尔族糖代谢异常人群中均有较高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代谢异常均伴有血脂异常;表现为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血脂谱,即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不同腰围2型糖尿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程度。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关于代谢综合征中心性肥胖的华人定义进行分组,按女性腰围〈80 cm、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0 cm、男性腰围≥90 cm分别分成2型糖尿病非肥胖组及2型糖尿病肥胖组,均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h)、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不同腰围2型糖尿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结果:HOMA-IR随腰围的增加而增大,2型糖尿病肥胖组较非肥胖组显著升高(P〈0.01)。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影响HOMA-IR的因素分别为腰围和FBG。结论:腰围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腰围、FBG增加均可加重胰岛素抵抗程度。女性腰围≥80 cm、男性腰围≥90 cm较女性腰围〈80 cm、男性腰围〈90 cm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成都部分高校教职工代谢综合征(MS)的发病趋势及其相关因素的特征。方法依据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MS全球统一诊断标准,对5489名高校教职工腰围、血压、血脂、血糖等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校教职丁MS总患病率为10.3%,男性患病率11.5%,高于女性9.1%(x2=8.038,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MS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x2=899.937,P〈0.05)。男性教职工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及高甘油三酯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女性;中心性肥胖、高血压和高血糖阳性率,60岁以上患者明显,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0岁人群高血脂阳性率最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教职工MS男性患病率较高,MS与年龄、性别、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且45岁以上人群MS患病率高,应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北京市中学生不同腰围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的关系,为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腰围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1 427名13~18岁中学生,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血糖。结合中国儿童青少年腰围正常值P75和P90, 将对象分为3组。依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超重肥胖筛查标准和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发布的代谢综合征标准,分析不同腰围组BMI超重肥胖情况,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状关系。结果:高腰围水平组与低腰围水平组相比,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性状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值降低,其余各指标均值均增加。除血糖和女生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外,各性状在不同腰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腰围水平组代谢综合征各组分除高血糖和女生高甘油三酯血症外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各组分聚集性也显著增加。不同腰围水平组与基于BMI的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有较好相关性。结论:P75和P90的腰围分组能较好地指示代谢综合征各组分,提示心血管危险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判断肥胖的新标准——腰围指数的提出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提出并评价将腰围指数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一个简易指标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从2004年新疆博尔塔拉州高血压流行病学基线调查资料中,抽取资料完整且为空腹的样本3300例列入本次研究。肥胖的诊断根据亚洲成人超重和肥胖标准,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0c)评价聊诊断成人腹型肥胖的准确性和最佳切点。结果控制性别、民族因素后,与身高的偏相关系数,腰围为0.17,腰围指数为-0.10,体重指数为0.04;与腰围的偏相关系数,腰围指数为0.72,体重指数为0.62。根据亚洲成人超重和肥胖标准,男女腰围指数诊断肥胖阈值在0.50~0.52时特异度为75%~89%、灵敏度为95%~97%,男女肥胖患者腰围指数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腰围指数≥0.5为腹型肥胖的诊断阈值,依据国际糖尿病联盟的代谢综合征标准,诊断代谢综合征的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7.8%。结论在新疆博尔塔拉州30岁以上人群中,采用腰围指数预测腹型肥胖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延边地区汉族青少年不同类型肥胖对代谢综合征(MS)及其组分患病危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延边地区安图县高中3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体格检查的方式,调查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测定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血压(BP)、空腹血糖(FBG)、三酰甘油(TG)及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C)等MS相关代谢指标,共收集1206份资料.BMI(kg/m^2)≥24为整体型肥胖,WHtR≥0.46为腹型肥胖.[结果]整体型肥胖和体质量正常组青少年的腹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3.0%和2.1%,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51.0%和24.2%,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28.0%和11.3%,MS检出率分别为24.0%和1.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WHtR超标和正常组青少年的的整体型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8.3%和5.7%,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55.6%和24.9%,高血糖检出率分别为44.4%和10.9%,MS检出率分别为38.1%和1.0%,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整体型肥胖合并腹型肥胖、单纯腹型肥胖和单纯整体型肥胖(与无任何类型肥胖相比)青少年的不同代谢异常的患病危险间存在差异(P〈0.001),其OR值高血压分别为4.981,1.992,1.992,高血糖分别为8.307,2.077,0.545,MS分别为101.304,45.457,7.665.[结论]不同类型肥胖对MS及其组分患病危险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而整体型肥胖合并腹型肥胖显著增大高血压、高血糖及MS的患病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计算患者腰围/身高比值∽HtR)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C肽(FCP)水平的测定,研究腹型肥胖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8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11例初诊2型糖尿病病人按照WHtR≥0.5或〈0.5分为2组。比较其空腹及餐后血糖(FBG,P2hBG)、血压、血脂、HOMA—IR、FCP水平的异同。结果2组间FBG、HbAlc、HOMA—IR、FCP及血压、血脂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以WHtR.作为腹型肥胖指标有助于初步判断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与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将44例腹型肥胖患者及8例健康体检者按代谢综合征组分数0、1、2、3、4~5分为5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清脂联素水平在各组之间的趋势为MS3相似文献   

12.
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效果   总被引:3,自引:9,他引:3  
目的评价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高危人群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对经常住院的100例MS高危人群(干预组)进行综合干预,随访2年。另选一般临床资料与干预组相匹配的60例由于工作繁忙无时间进行系统干预的MS高危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腰围、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腰围、BMI、SBP、DBP、HDL-C、LDL-C、TG、FBG、FINS、HOMA-IR、CRP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除LDL-C和TG外,其他各项检测指标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可改善MS高危人群的肥胖,降低血压和血糖,增加HDL-C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和CRP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0月到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8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组。将患者按照BM I分为3组,Ⅰ组(正常组)23例,Ⅱ组(超质量组)38例,Ⅲ组(肥胖组)21例。比较各组患者和对照组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脂异常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比较不同BMI和WHR的老年人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参数,比较不同血脂水平老年人的血小板参数。结果3组患者的血糖、HbA1c水平、BMI、WHR、血脂异常和腹型肥胖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MI和WHR老年人的血脂水平和血小板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血脂水平老年人的血小板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MI和WHR与血小板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与肥胖和血脂代谢紊乱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靶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110例MS患者(MS组)与22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全部受试者在入院查体时根据标准方法测量:腰围、舒张压(DBP)、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同时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作为判断是否存在MS靶器官损害的指标,分析hs-CRP水平与各代谢参数的关系。结果:(1)MS组血浆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相关分析显示MS受试者中hs-CRP与腰围、DBP、SBP、TG、FBG、IMT、LVMI和UAER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当hs-CRP水平升高时,可增加靶器官损害的程度。结论:MS血浆hs-CRP水平与靶器官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其与其他代谢综合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在1 372名体检者(≥60岁)中筛选出16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及89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测定和比较两组的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计算腰臀比、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腰围、腰臀比(WHR)、BMI、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HOMA-IR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代谢综合征组血清FFA与WHR、BMI、FBG、HOMA-IR、TG及TC呈显著正相关(P<0.001);TG和BMI为血清FFA的独立影响因素;当代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时,血清FFA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FF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多种组分相关,其升高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生化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糖、脂代谢异常的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制订膳食治疗措施提供基础。方法:SD雄性大鼠30只,体质量(210±10)g,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15%果糖水配合高脂饮食,对照组采用普通饲料,喂养10周,期间检测体质量、体长、腰围、空腹血糖及血清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胰岛素水平。结果:试验8、10周,观察组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和空腹血糖、T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HDL-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4、8、10周,观察组大鼠腰围均大于对照组(P<0.05~P<0.01),空腹胰岛素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亦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大鼠中12只达到中心性肥胖标准,11只达到高TG标准,11只达到低HDL-C标准,12只大鼠出现高血糖。综合以上指标,4只大鼠分别有两项或三项指标未达到标准,成模率为73.3%(11/15)。结论:15%果糖水配合高脂饮食可在较短时间内诱导构建代谢综合征大鼠模型。  相似文献   

17.
妊娠相关蛋白A及C-反应蛋白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蛋白A(PAPP-A)、C-反应蛋白(CRP)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50例MS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清PAPP-A的水平;常规检测CR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ApoA-I/ApoB、血压(BP)、腰围(WC),并将PAPP-A的水平与CRP的水平及MS各特征参数作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CRP、PAPP-A浓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PAPP-A与CRP、WC、TG、TC、SBP、DBP呈正相关(r分别为0.422,0.396,0.296,0.564,0.289,均P<0.05),与LDL-C、ApoA-I/ApoB呈负相关(r=-0.450,r=-0.355,P<0.05)。结论PAPP-A、CRP在MS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心血管疾病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及其与其他代谢综合征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在1372名体检者(≥60岁)中筛选出169例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综合征组)及89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测定和比较两组的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计算腰臀比、体质量指数(BM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代谢综合征组腰围、腰臀比(WHR)、BMI、空腹血糖(FBG)和胰岛素、HOMA-IR及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和FFA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5).代谢综合征组血清FFA与WHR、BMI、FBG、HOMA-IR、TG及TC呈显著正相关(P<0.001);TG和BMI为血清FFA的独立影响因素;当代谢综合征合并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和胰岛素抵抗时,血清FFA明显升高(P<0.05).结论 血清FFA水平与代谢综合征多种组分相关,其升高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生化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时血脂的改变和意义。方法:以就诊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的M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睡眠监测,其中单纯MS患者200例,MS合并OSAS患者265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颈围、腰围、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Epworth睡眠评价量表(ESS)评分。结果:MS+OSAS组患者的BMI、颈围、腰围、TG、TC、LDL-C明显高于MS组,HDL-C明显低于MS组(P<0.05)。MS+OSAS组患者,随着阻塞程度的加重,ESS评分逐渐升高(P<0.05)。结论:MS合并OSAS时可进一步加重血脂的改变;ESS评分可反映OSAS严重程度,积极治疗OSAS亦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醛固酮瘤患者代谢综合征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116例醛固酮瘤患者和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组1:典型醛固酮瘤组(n=95);组2: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组(n=21);组3:原发性高血压组(n=29)。对各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37.9%、28.6%和20.7%。组1、组2和组3的血和尿醛固酮水平依次递减,而血浆肾素活性及血钾浓度则依次递升。组1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组3,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组3患者(P<0.05)。组1、组2和组3中,腰围升高者分别占28.4%、23.8%、17.2%;血脂紊乱者分别占50.5%、52.4%、31.0%;空腹血糖升高者分别占22.1%、23.8%、10.3%;高血压者分别占98.9%、100%、100%。结论典型醛固酮瘤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患者的醛固酮分泌虽仅为轻度升高,但亦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