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成人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手术的经验.方法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对156例成人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中均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其中双叶瓣125例,单叶瓣31例.13例行瓣膜侧倾缝合,6例行主动脉瓣瓣环加宽.结果存活151例,死亡7例,死亡率4.48%.结论对主动脉瓣膜行人工机械瓣瓣膜置换手术术前充分估计瓣环大小,术中良好的灌注、心肌保护、选择合适瓣膜和恰当手术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67例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珈宁 《山东医药》2006,46(17):102-102,F0003
自1999年以来,我院共行心脏瓣膜置换术67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7例患者中,男38例,女29例;年龄26~70岁。其中主动脉瓣置换18例,二尖瓣置换15例,双瓣置换17例,三尖瓣成形17例;心功能~级。全组患者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手术。术后监护时间48~132(72±24)h,呼吸机应用12~48(24±12)h。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及死亡。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对患者加强心理疏导,并请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与之交流,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心功能级者术前须加强治疗,待心功能改善至级时再手术,心功能~级者应充分休息,低流量吸氧2~3 L/min,…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病是一系列复杂的病理过程,不仅心脏瓣膜本身,而且心脏功能、肺血管以及全身重要脏器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心脏瓣膜置换术并不是治疗过程的完全结束而应当是术后心脏功能维持过程的开始。为此,我们根据病人及其家属的信息反馈,认识到健康教育作一种治疗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们使用标准的教育计划,运用护理程,序开展健康教育,使病人的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长期处于良好状态,避免了许多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39例老年患者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治疗经验。方法39例中,男性25例,女性14例;年龄60~76(65±2)岁;体重46~70(53±2)kg;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5例,Ⅲ级28例,Ⅳ级6例;心胸比0.51~0.98(0.64±0.06);MVR26例,AVR8例,DVR5例,有32例同时行了三尖瓣环缩术。结果本组39例手术后并发脑栓塞1例,心律失常15例,低心排1例,肺部感染2例,经治疗后全部治愈出院。手术后随访3个月至8年,心功能(NYHA分级)恢复情况:Ⅰ级21例,Ⅱ级17例,Ⅲ级1例。结论术前重视病例的选择,充分改善心功能,术中选用适宜的手术方式和术后减少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家庭核心导向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120例(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家庭核心导向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依从性、护理前后抗凝知识、术后6个月两组国际化标准比率(INR)检测次数及目标范围率。结果观察组总依从率96.67%高于对照组86.67%(P<0.05);护理后观察组危险因素、预防知识、抗凝重要性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NR检测次数多于对照组,INR在目标范围率62.78%高于对照组50.64%(P<0.05)。结论家庭核心导向的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能提高依从性,提升抗凝知识,增加复诊次数,规范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在超声下可见一些可移动的、高反射、发亮的信号影,通常被我们认为是微气泡信号影。Balakrishnan等~([1])发现非瓣膜术后的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心室、心房内气泡超声影像改变。主动脉机械瓣膜术后超声下可以发现许多栓子信号,N?tzold等~([2])认为栓子信号是气体的可能性大。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复查心脏彩超可见心室内气泡栓子的报道国内相关文献较少。1975年人工机械瓣膜相关的微气泡被第一次报道~([3]),目前气泡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朱宇翔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15-4316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手术常见病因为二尖瓣置换后再狭窄或主动脉瓣形成术后病变、生物瓣衰败和瓣周漏等,另外也可能发生人工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或矫治后三尖瓣关闭不全〔1〕。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复发性心脏瓣膜钙化、蜷缩或畸形等〔2〕。本文拟分析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再次换瓣手术患者临床手术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时期分阶段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62例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不同时期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治疗依从性、抗凝治疗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定时定量服药、合理饮食、规律生活、定期复诊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抗凝治疗知识总掌握率(96.77%)较对照组(74.19%)高(P<0.05);观察组护理效果满意度(93.55%)较对照组(70.97%)高(P<0.05)。 结论不同时期分阶段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可显著强化患者抗凝治疗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且护理效果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月297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临床经验。方法手术在全麻体外循环中度低温下进行,全组共297例,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MVR)15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46例(其中主动脉根部拓宽主动脉瓣置换8例)、双瓣膜置换术(DVR)97例、三尖瓣置换术(TVR)2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rR)者行DeVega或Kay成形术,术中同期行冠状动脉搭桥4例、行射频消融Maze手术治疗房颤1例。结果早期死亡10例,死亡率3.4%,其中MVR、AVR、DVR的死亡率分别为2.6%、6.5%和3.1%。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心脏瓣膜病变的可靠、有效手段。加强围术期处理,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缩短手术时间,加强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技巧,保留二尖瓣下结构,积极处理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置换时,尽可能置入大一号的瓣膜,减少跨瓣压差,以利术后左室重构,可提高远期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对重症瓣膜病患者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疗效,旨在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效果及手术后的中长期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0年-2012年我院确诊的心脏瓣膜病患者300例,观察本组患者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以及发病例数。结果患者的手术之后心功能随访显示,患者心功能与血液动力学出现了很大的改善,并且,大部分患者的劳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生活的质量出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我院心脏瓣膜病机械瓣膜置换手术预后整体效果较好,手术的死亡率是可以接受的,和国内的比较并无明显的差别,大部分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心功能和生活的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的抗凝治疗强度标准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适合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特点的抗凝强度标准并分别确定主动脉瓣置换(AVR)、二尖瓣置换(MVR)、双瓣置换(DVR)的抗凝强度标准。方法 对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658例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随访,分析随访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INR)与口服抗凝治疗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总结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抗凝强度范围,即最佳抗凝强度标准。结果 完成随访1508例,随访率91.0%,随访(0.08~5.08)年,平均随访(3.8±1.3)年,随访总人年数为5731.9。随访INR 2.13±0.56,口服华法林剂量(3.09±0.85)mg,发生血栓栓塞66例(1.17%人年),抗凝有关的出血115例(2.02%人年),总事件发生率为3.24%人年,其中INR于1.3-2.3(AVR:1.3~1.8;MVR及DVR:1.8~2.3)范围内出血和总事件发生率最低(P<0.001)。结论 我国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患者的抗凝强度控制在INR1.3~2.3范围(AVR:1.3~1.8;MVR、DVR:1.8~2.3),可以减少口服抗凝治疗的并发症,获得满意的预防血栓栓塞,减少与抗凝有关的出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设计并评价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健康教育路径的临床应用效果,为提高临床健康教育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01~2014-11在该院住院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出院时比较两组疾病知识知晓率、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疾病知识知晓率为97.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为8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与路径的护士对健康教育路径的满意度为100%。结论本研究设计的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符合患者需求,在临床中有实用价值,值得在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各种类型的人造心脏瓣膜已在成千上万的患者身上置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也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故需长期抗凝。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抗凝相关问题的处理。对于心脏机械瓣膜术后患者的抗凝强度以及方法,国内外也仍有争议,今后机械瓣膜抗凝强度的研究仍将是重点。  相似文献   

14.
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类型的人造心脏瓣膜已在成千上万的患者身上置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但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血栓栓塞及出血也是其严重的并发症,故需长期抗凝.该文综述了近期国内外对于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抗凝治疗的发展及现状,以及抗凝相关问题的处理.对于心脏机械瓣膜术后患者的抗凝强度以及方法,国内外也仍有争议,今后机械瓣膜抗凝强度的研究仍将是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范围以及抗凝治疗INR值与不良事件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2007年12月~2011年9月1 684例人工机械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且远期随访依从性较好的患者按照瓣膜置换位置不同分为主动脉瓣置换(AVR)组、二尖瓣置换(MVR)组、双瓣置换(DVR)组,各组再按照INR=1.4~1.7、INR=1.7~2.0、INR=2.0~2.3、INR=2.3~2.6分为四个范围进行追踪随访,对比研究出血和血栓栓塞的发生情况。其中男性 793例,女性891例,年龄18~69(44.5±18.2)岁,随访时间6个月~48个月,平均随访(2.6±1.4)年。AVR 462例,MVR 684例,DVR 538 例。结果: AVR组INR=1.4~1.7和INR=1.7~2.0出血发生率比INR=2.0~2.3和INR=2.3~2.6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VR组与DVR组在INR=1.4~1.7、INR=1.7~2.0、INR=2.0~2.3三个范围出血发生率都比INR=2.3~2.6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AVR组、MVR组、DVR组内INR=1.4~1.7、INR=1.7~2.0,INR=2.0~2.3, INR=2.3~2.6四个范围的血栓栓塞发生率均没有出现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强度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关,AVR术后抗凝治疗范围控制在INR=1.4~2.0较为合适。MVR、DVR术后抗凝治疗范围控制在INR=1.4~2.3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1.一般监护:病人在监护室的基本监测包括心电图、血压(最好是连续监测有创血压)、中心静脉压(CVP)、神志、瞳孔、呼吸音、心音及人工瓣膜音、末梢循环状况、胸管引流情况、尿量及尿pH,有条件时还可监测肺嵌压或左房压(LAP)及心排量。根据病情定时测定血常规,红细胞压积(HCT),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有指征的摄X线胸片。  相似文献   

17.
165例行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使凝血酶原时间(PT)维持在正常值的1~1.5倍,并定期复查PT.结果术后4个月~9年8个月内死亡6例(3例颅内出血,2例心脏骤停,1例肺癌),出现月经增多、经期延长20例,牙龈出血11例,皮下出血点6例,皮下淤斑4例,咳血1例,其余均正常.提示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定期检测PT指导华法林应用可减少并发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 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次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2 d~16 a;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分别为二尖瓣位18枚、主动脉瓣位7枚、三尖瓣位5枚;均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4例;死亡4例,均为急诊手术者.结论 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患者均应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替换,并强调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了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103例,施行二尖瓣替换术64例,主动脉瓣替换术6例,三尖瓣替换术5例,主动脉及二尖瓣双瓣膜替换术28例。置入人工机械瓣膜131个。术后早期死亡5例,死亡率4.9%;晚期死亡6例。对广义的心肌保护、自体输血的临床应用、术中操作、术后晚期的死亡原因及预防等一些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20.
热解碳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个全新的双叶瓣即ATS机械瓣.该研究主要探讨临床应用ATS瓣及其瓣膜相关并发症(VRE)和术后入工瓣膜压差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