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痰诱导方法研究哮喘儿童气道炎症的安全性和可重复性.方法28例哮喘儿童(轻度12例、中度10例、重度6例)进行痰诱导,测定诱导前后最大呼气流量(PEF)变化;对轻度和中度哮喘组于4h和8h后再重复诱导两次,集痰液涂片,进行总细胞计数和分类计数500个细胞中的各类细胞的百分比.结果轻度和中度哮喘发作组诱导前后PEF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重度哮喘发作组诱导前PEF值为153.2±18.0ml/min,诱导后为121.4±12.3ml/min,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轻度哮喘发作组4h和8h以及中度哮喘发作组4h的细胞计数与第1次相比,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度哮喘发作8h的细胞计数与第1次相比,细胞总数和上皮细胞分类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其它细胞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哮喘轻度和中度发作的儿童进行痰诱导是安全的,而对重度哮喘发作的儿童进行痰诱导会引起PEF显著下降,具有一定的危险;轻度和中度发作儿童8h内重复诱导细胞计数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不同严重程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上清液白细胞介素17A(IL-17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探讨气道慢性炎症的特点及可能机制。方法按标准纳入慢性持续哮喘患者41例:健康对照者15例,采用诱导痰技术对痰炎性细胞进行分类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痰上清液IL-17A、IL-8、MMP-9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重度组患者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值[(62.6±15.7)%]与正常对照组[(26.3±10.3)%]、轻度组[(42.3±18.7)%]及中度组[(46.1±14.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重度哮喘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比值[(8.2±3.9)%]与轻度组[(4.9±3.4)%]及对照组[(1.0±0.8)%]比较增高(P〈0.01或0.05),与中度组[(5.4±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痰上清液IL~17A水平轻度组[(154±91)pg/ml]和对照组[(55±23)pg/ml]与重度组[(262±162)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哮喘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增高(P〈0.01);重度组MMP-9水平[(451±251)ng/ml]与轻度、中度组患者[(166±99)ng/ml,(189±110)ng/ml]及对照组[(158±109)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哮喘患者诱导痰IL-8水平[(387±227)pg/ml,(390±194)pg/ml,(480±217)pg/ml]与健康对照者[(203±104)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诱导痰中性粒细胞比值与IL-17A、IL-8、MMP-9呈正相关(r=0.323,P〈0.05;r=0.493,P〈0.01;r=0.344,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浸润性气道炎症是重度持续性哮喘的重要特征,IL-17A、IL-8、MMP-9构成的复杂炎症介质网络可能是气道损伤的关键机制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6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34例)和哮喘缓解期组(26例),2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3组最大呼气流量(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E0)、中性粒细胞数(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痰液诱导法在支气管哮喘 (哮喘 )患儿痰液细胞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6 0例哮喘患儿分为急性发作期组 (34例 )和哮喘缓解期组 (2 6例 ) ,2 5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高渗盐水诱导儿童吐痰 ,瑞氏染色法进行痰液总细胞及细胞分类计数。结果 :3组最大呼气流量 (PEF)下降差异无显著性。哮喘急性发作期组痰液细胞总数(TCC)、嗜酸性粒细胞数 (E0 )、中性粒细胞数 (N)均显著高于哮喘缓解期组和正常对照组。结论 :痰液诱导法简便、安全、准确 ,通过痰液诱导分析哮喘患儿痰液细胞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吸烟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中炎症细胞的变化以了解吸烟对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及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3例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为吸烟组(A组)及随机抽取23例非吸烟的轻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为非吸烟组(B组),两组治疗前进行肺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试验及诱导痰细胞分数计数。结果两组呼气峰流量(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气道反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高于B组(P〈0.01),且经相关分析显示诱导痰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与PEF及FEV1(%)呈负相关(P〈0.01),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P〈0.01)。结论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比非吸烟哮喘患者气道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且与PEF及FEV1(%)呈负相关,而与气道反应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探讨哮喘患儿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1,25-dihydroxyvitamin D3,1,25(OH)2D2]与白细胞介素-10浓度(interleukin-10,IL-10)及肺功能的关系,为治疗哮喘患儿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设36例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92例确诊为哮喘的患儿为哮喘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间歇状态(12例)、轻度持续(18例)、中度持续(33例)、重度持续(29例)4个级别;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中1,25(OH)2D2和IL-10的含量;哮喘组肺功能的评价指标为呼气峰流速(PEF)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结果哮喘组血清中1,25(0H)2D2和IL-10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O.05);除间歇状态级与轻度持续级患儿在1,25(0H)2D3、IL-10和PEF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1,25(0H)2D3、IL-IO和PEF、FEV-在不同程度的哮喘(轻度持续、中度持续、重度持续)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OH)2D3与IL-10、PEF和FEV1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1,25(0H)2D3和IL-10水平较健康儿童低,1,25(OH)2D3可以促进IL-10水平提高,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导致中转开腹的危险因素。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LC成功组115例和中转开腹组7例,分析其年龄、最高体温、既往发作史、发作至手术时间、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囊肿大、胆囊坏疽、胆结石大小、胆囊颈结石嵌顿对中转开腹的影响。结果中转组7人均为胆囊炎发作72h之后手术,与成功组的23/115(20%)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中转组既往发作均超过10次,而成功组中仅有27人(23%)发作超过10次,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最高体温、白细胞计数、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胆囊积脓以及胆囊结石大小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胆囊肿大超过10cm、胆囊颈结石嵌顿使中转开腹率大大提高,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年龄大于65岁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既往发作超过10次,本次发作超过72h,术前B超示胆囊肿大超过10cm,胆囊颈结石嵌顿时,应直接选择开腹胆囊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的变化,研究其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哮喘缓解期组30例,轻度急性发作期组10例,中度急性发作期组12例,重度急性发作期组18例;正常对照组15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并检测肺功能和测定诱导痰细胞的计数及分类。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急性发作期组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急性发作期组中轻度、中度、重度三者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相关性分析显示,一氧化氮水平与支气管哮喘发作有相关性。研究对象所处的状态(健康、哮喘缓解期及哮喘发作期)与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相关(r=0.786,P0.01)。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与FEV1.0%预计值(r=-0.872,P0.01)和诱导痰巨噬细胞百分比(r=-0.820,P0.01)呈负相关;与诱导痰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诱导痰嗜酸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分别为0.857、0.816和0.825,P0.01)。结论:血浆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与支气管哮喘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参与哮喘的发病,内源性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监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活动度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哮喘患儿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对48例支气管哮喘发作期患儿及26例正常对照组儿童血清sICAM-1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sICAM-1水平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度哮喘发作儿童较轻、中度发作升高具显著性(P〈0.01)。结论sICAM-1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与发作,其水平的高低可能与哮喘的活动度有关,提示sICAM-1可视为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诱导痰中白介素13对哮喘患者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介素13(IL-1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以及诱导痰IL-13在哮喘气道炎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支气管哮喘重度发作(重度组)12例、轻~中度发作(轻~中度组)12例、缓解组10例以及1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诱导痰及血清中IL-13水平,并分别与痰液、血液中白细胞分类以及肺功能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哮喘患者IL-13水平在重度组、轻~中度组、缓解组、对照组的诱导痰和血清中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分别与痰液和血液中嗜酸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P<0.05),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0.001).重度发作组痰液和血液的嗜酸粒细胞分数呈正相关(P=0.021).诱导痰嗜酸粒细胞分数在缓解组和轻~中度组中无直线相关(P>0.05).结论 利用诱导痰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气道炎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导痰及血清IL-13水平有助于诊断哮喘和判断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