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LL)的影像诊断价值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全部行CT扫描;其中4例行MRI扫描、10例行B超检查.7例术前诊断明确且肿瘤直径大于4cm行肾切除术.结果: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术后病情稳定.结论:CT、MRI诊断准确率高,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佳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确定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价值;肿瘤直径>4cm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时应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2008年本院诊治的5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B超、CT和静脉尿路造影(IVU)检查.47例行肾肿瘤剜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并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部分切除术,2例行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3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例,上皮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并经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48例患者术后经3~75个月的随访,未见脂肪瘤复发且肾功能良好.结论 B超和CT检查是术前确诊的主要依据.直径大于4 cm的肾错构瘤应积极手术治疗.手术时尽量保留有功能的肾组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40例病例资料,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合理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案。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统计40例超声诊断描述、手术方法及病理、肿瘤剜除术时间及出血、术后随访情况等临床资料,遵从循证医学原则加以归纳分析。结果 40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31例,均经病理证实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6例患者行肿瘤剜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1分钟,术中出血平均35ml;术后23例获得随访15-67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方法,但其确定诊断仍需术后的病理诊断;治疗主要为肿瘤瘤剜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预后良好;直径4cm且无症状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治疗方法。结果 B超检查79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9/103),CT检查86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86/103),32例行MR检查者28例提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8/32)。75例行保留肾单位手术(肾肿瘤剜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其中8例直径小于4 cm者行后腹腔镜肿瘤剜除术。肾切除术18例,10例患者临床观察。随访3~3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及复发。临床观察患者肿瘤生长缓慢。结论 B超、CT及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主要手段,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理想方法,应从严掌握肾切除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精准诊断及一切口同期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双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患者,女性,18岁,BMI:20.96,因“触及腹部肿物2周”入院。术前双肾增强CT诊断为双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三维重建进一步明确肿瘤位置、血供等信息。 结果 排除相关禁忌后,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同期采用腹部正中纵行切口行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切除术。术中见双肾周多发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包绕肾脏,游离后切除双肾可见外生血管平滑肌瘤,手术顺利,术后常规病理结果示:(双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术后住院10 d,无术后出血、肾衰、漏尿等并发症发生,随访至今患者未见转移、复发征象。 结论 双肾巨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除了临床症状体征诊断,必要时建议结合基因检测、影像学重建等精准诊断,制定手术计划,且一切口同期手术治疗两侧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
[背景]探讨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病例报告]对45例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见其中单侧发病者为37例,双侧为8例;肿瘤直径为1.0~12.0cm;实施手术治疗为22例,其中肾切除术为7例,未给予治疗仅行定期随访为23例.[讨论]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属良性病变,治疗上应尽量选择可保留肾单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病理特征,提高诊断符合率。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明确诊断后,根据肿瘤大小和病变程度,分别采用肿瘤剜除术31例,肾部分切除术8例,2例病变较重的患者行肾切除。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76.8%,CT为7.2%,MRI为84.2%。术后患者全部随访1~2年,肿瘤局部无复发。结论B超、CT、MRI是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重要检查方法。家族史和详细的体格检查能够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二者相互结合能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肿瘤剜除术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提高脂肪含量极少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对9例脂肪含量极少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9例患者CT平扫示高密度衰减,增强后肿块密度均质增加.3例行MRIT1加权像未示高信号,在T2加权像示均质的低信号.B超检查6例示等回声、3例低回声.术前5例诊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误诊为肾细胞癌.术后所有患者病理诊断为脂肪含量极少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结论 并非所有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能检测到脂肪成分,CT、MRI、B超相结合能提高脂肪含量极少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前诊断的正确性,但病理诊断是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肾脏偶发小肿瘤的诊治效果。方法对192例肾脏偶发小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其影像学检查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诊断为肾脏透明细胞癌160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8例,后肾腺瘤14例。术中冰冻病理报告为后肾腺瘤、术后病理报告为透明细胞癌3例,术前诊断肾癌行根治性肾脏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肾癌、后肾腺瘤超声表现为低回声为主58.1%(93/160),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超声表现为高回声为主44.4%(8/18)。CT扫描肾癌增强扫描CT值略高于后肾腺瘤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占83.3%。肾癌行根治性肾切除术生存率与保留肾单位术后生存率无显著差异,而且保留肾单位手术后仅1例再发肾癌。结论影像学检查难以准确判断肾脏偶发小肿瘤的性质,肿瘤位于肾脏边缘突向肾外部分大于肿瘤1/2者可能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脏偶发小肿瘤应该采取保留肾单位手术。  相似文献   

10.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附3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总结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991~ 2 0 0 0年诊治的3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 ;19例手术治疗 ,其中肾切 6例 ,肾部分切 1例 ,肿瘤剜除术 12例。结果 :手术病例经病理诊断为AML ,均恢复良好。结论 :B超及CT是术前诊断的主要方法 ,有症状的病例及肿瘤直径大于 4cm者应手术治疗 ,正确的临床诊断和对可疑病变术中快速冰冻活检是降低肾切除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对CT诊断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诊断46例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瘤CT资料。重点讨论:CT检查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方法和CT在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诊断中的价值。结果CT捡查46例病人,均为二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发现单肾累及30例,双肾累及16例,6例合并肿瘤内出血或者肾包膜下出血,CT诊断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有较高的准确性(89.1%)。结论笔者认为采用找到肿块内脂肪征的合适的检查技术,多数非典型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获得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 CT对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的 CT检查资料 ,重点探讨了 CT在不典型肾 AML 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本组资料中 ,2例为双侧性 ,4例为合并肾包膜下出血 ,2例为很少脂肪或无脂肪者。CT诊断肾 AML的准确性为 82 % (14 / 17)。结论 :适当的扫描方法是 CT诊断不典型肾 AML 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和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诊断正确,瘤体内可见脂肪及软组织成分;因瘤体内未见脂肪3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肿瘤内没有脂肪组织不能除外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需仔细分析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与肾细胞癌及其他肾脏良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错构瘤破裂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7年3月诊治的5例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急诊行手术治疗,1例行保守治疗1w后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均选择患肾切除术。结果5例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错构瘤,无恶变。结论B超和CT检查对诊断肾错构瘤破裂出血有帮助;对肾错构瘤的治疗应全面考虑,手术仍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的影像学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 对35例自发性肾周围出血急诊患者的临床诊治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例均无外伤、抗凝治疗及肾移植史。35例全部经CT检查,10例行B型超声检查。10例行DSA检查并栓塞治疗,其中2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35例自发性肾周围出血中,错构瘤18例,肾细胞癌7例,肾囊肿2例,单纯肾动脉瘤1例,肾动脉瘤破裂合并妊娠2例;嗜铬细胞瘤3例,其中2例合并妊娠。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1例。肝癌1例。结论 自发性肾周围出血的病因中肾脏肿瘤性病变居首位,尤以肾错构瘤多见。肾上腺肿瘤、肾血管疾病及腹腔内脏器病变也可引起腹膜后出血。CT可以准确而迅速地显示出血程度和范围。DSA检查对肾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应属首选,同时可行动脉栓塞治疗,降低肾切除率。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本文总结了26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占同期肾肿瘤的20.3%)的临床资料。2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切除肿瘤7例,肾切除14例;未行手术5例。通过观察随访,得出:B超和CT是术前诊断此肿瘤的最好手段,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对4cm以下的肿瘤应采取定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ngiomyolipoma AML)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 对14例AML临床病理资料综合分析并复习文献,重新复查切片确诊.结果 肾AML 13例,肝AML 1例,女性13例,男性1例,年龄30岁-78岁,平均53.4岁;临床表现:肾AML以腰,腹痛、腹部包块,血尿为主,初诊肾错构瘤5例、肾肿块查因4例,肾癌4例;均行患肾切除术;肝AML为腹部隐痛,CT示肝肿块,拟肝癌,行肝叶切除.病理特点:AML由脂肪组织,畸形血管和平滑肌三种成分按不同比例构成,6例平滑细胞呈梭形、上皮样形、透明细胞形.结论 AML临床诊断困难,易误诊,病理检查可确诊.瘤细胞异型性非恶性诊断标准,免疫组化HMB45等标记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肾错构瘤的CT及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肾错构瘤的CT及MRI影像学表明特点。方法:对1987年1月至2003年3月20例(共23个病灶)肾错构瘤患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兮析。结果:含脂肪组织较多的肿瘤14例(共17个病灶);少脂或无脂肿瘤6例,2例经薄层CT扫描发现常规扫描不能确定的脂肪成分。结论:含脂肪较多的错构瘤CT及MRI表现典型,诊断容易;少脂或无脂的错构瘤由于部分容积效应表现不典型,易误诊,薄层CT扫描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