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医药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也很高,但近年来关于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议论也很多。本文主要关注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各类抗生素药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各类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方法查阅文献资料,按照常用抗生素的不同分类,分析各类抗生素易发生的不良反应及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常用药物。结论不同类型的抗生素不良反应各有特点,应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抗生素的易发和多发不良反应,以达到对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控。  相似文献   

3.
浅谈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引起人们特别是医务工作者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重视,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认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危害、抗生素使用不当的原因、合理使用抗生素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能造成出现耐药菌株、产生各种不良反应等危害,导致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及医务人员因素。结论药物具有两重性,抗生素也不例外。医务工作者及相关的医疗机构应当提高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认识及加强其监控,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抗菌药物包括抗生素类、抗真菌类、抗结核类,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荆类。其中,以抗生素类在临床使用的品种和数量最多。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很严重,可在用药后数秒钟至数小时,乃至停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均可发生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固定型药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性反应,胃肠道反应、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的可致患者死亡。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对减少临床不良反应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30例患者中出现头晕1例,恶心1例,继续用药适应后好转,没有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是防治感染性疾病和抗感染治疗必不可少的重要药物。为了使抗生素在治疗中能够充分发挥其抗菌作用,防止药物对机体产生不必要的反应,抗生素在临床用药方面应该应用合理。  相似文献   

8.
头孢类抗生素品种繁多,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很多临床医生对它们的作用机制、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缺乏足够的认识,因此需要掌握它们的作用特点,以便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帮助医、药、护人员了解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损害。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对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进行综述。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加强抗生素管理,规范使用行为,重视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抗生素耐受已成为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其根本原因为人类滥用抗生素,笔者从社区医生、患者、管理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目前社区抗生素滥用的原因,并着重就如何促进抗生素在社区的合理使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12.
药品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健康保障的一种特殊商品,药品也是世界公认的管制最严格的商品之一。近年来关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和讨论比较多,已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那么如何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药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浅谈几类药品的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1年度我院儿科门诊部6800例患儿用药情况进行统计,了解并分析儿科门诊抗生素用药合理性情况.结果显示,该儿科门诊部抗生素处方使用率达85.5%,其中针剂处方占69.9%,单用和二联用药分别占61.5%和6.5%,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分别达到68.0%和20.1%,品种分布以二、三代头孢菌素为主.说明儿科门诊抗生素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并分析儿科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方法:对来我院儿科就诊并应用抗生素治疗的60例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对不良反应类别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结果:在60侧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中。15例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级不良反应9例、2级不良反应4例和3级不良反应2例:胃肠不适、恶心呕吐者9例,瘙痒、荨麻疹者4例,低热者2例。结论:儿科患者使用抗生素治疗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系统症状和过敏反应,建议临床医师按照抗生素药物的使用原则规范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手段,但不合理的中西药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产生比单用某一种药物,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导致药源性疾病.方法 将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共收集不良反应处方病例463例,按年龄、性别,随机分组.其中男性处方病例238例,女性处方病例225例.结果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中西药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是造成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结论 掌握中西药联合应用的配伍禁忌和注意事项,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降低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抗生素产生的不良反应,增强对抗生素的认识,预防抗生素的不合理利用,提高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分析及讨论:对抗生素几种不同类型的不良反应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方法.结论:在使用抗生素时,要全面掌握其引起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症状来选择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引发的一系列不良反应都是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抗生素药物引起恶心、呕吐进行调查,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2012年6月到2012年12月对我院使用抗生素药物患者300例进行调查.结果: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2例,发生率为4.0%,发病平均年龄40.25±0.36岁.头孢曲松钠引起的恶心、呕吐的例数最多,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用药剂量过大、不合理配伍.结论:抗生素药物引起恶心、呕吐不良反应的几率比较大,多为头孢类抗生素引起,要根据发生原因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18.
抗生素是指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为了生存竞争的需要产生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的化学物质。自抗生素问世以来,在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抗生素是主要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能包治百病。抗生素只有杀灭或抑制细菌的作用,对病毒无效。不舍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抗生素在发生治疗作用时,还有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滥用抗生素造成的不良反应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避免抗生素滥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处方5000张,选取含抗生素的处方,对其进行分析统计。结果含抗生素的不合理用药处方644张,占抽查处方的12.88%。不合理用药主要反映在药物间相互拮抗、毒性相加、用法及用量不当等。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生素的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通过分析,进一步唤起合理应用抗生素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笔者从药理学基础知识方面阐述了一般药物(非化疗药)在应用时药物与机体的关系,药物作用的双重性体现在对机体产生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重点论述了抗生素类药(化疗药)应用时药物、机体、病原体三者间的关系,其中机体抗病力是战胜疾病的主要内因,药物仅为机体战胜疾病创造外部条件,此时药物作用的双重性体现在对病原体的杀灭作用和对机体的不良反应。以此警示临床抗生素应用不当首先受损的是人体本身,进而提出正确使用抗生素原则,杜绝抗生素的滥用,以供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