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作者以115名HBsAg健康携带者(年龄1~85岁,男55名,女60名)作为研究对象,检查e抗原、e抗体的分布,同时对e抗原阳性家属中HBsAg的集聚性作了调查,对其e抗原、e抗体系统和感染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1972年发现了一个与HBsAg合成密切有关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并定名为e抗原抗体系统。e抗原本身并非HBsAg的表面成分,而是理化性质与HBsAg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抗原。幅床研究表明e抗原常存在于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中。本文旨在估价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中e抗原的意义。90例HBsAg阳性的急性乙型肝炎中有24例(27%)e抗原阳性,无1例e抗体阳性。e抗原阳性组和阴性组中其HBsAg亚型分布(adw和ayw)无明显差别。其中对83例进行了较长期的HBsAg追踪。在急性  相似文献   

3.
赖德时 《中国校医》2004,18(5):435-435
2003年1~12月,在本院儿科门诊检查1670例儿童,共检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207例,e抗原阳性者68例,e抗体阳性者180例.其中e抗体阳性者180例中有60例HBsAg血清阳性,120例HBsAg血清阴性.我们对207例HBsAg阳性患儿进行1年内血清监测,其预后较好.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2年Magnius和Espmark用免疫扩散法在慢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和特殊的抗原-抗体系统,命名为e抗原。它与以前所发现的HBsAg(a,d,y,w和r)抗原决定簇不同,e抗原多见于HBsAg阳性肝病患者,e抗体多存在于健康HBsAg持续阳性者血清中。作者在某乙型肝炎病毒高发地区对HBsAg阳性,但无症状的人测定了e抗原与  相似文献   

5.
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的e系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酶标法(ELISA)检测240份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携带者血清标本的e抗原和e抗体,结果表明;e抗原、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3.33%和46.25%。e抗原的阳性率与HBsAg携带者的年龄、HBs-Ag滴度密切相关,e抗原的标化阳性率男性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日本冲绳、九州地区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中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抗体(Anti-HBe)的流行率,以及乙型肝炎e抗原及抗体携带者的平均年龄。作者用放射免疫法,对1978年至1983年间从冲绳,九州两个地区搜集的1741份(冲绳986份,九州755份)无症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携带者的血清标本进行了乙型肝炎e抗原及相关抗体水平的测定。  相似文献   

7.
e抗原-抗体系统是新近被肯定的一种新的抗原-抗体系统。Nielsen等(1974年)在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患者研究之后认为:该系统是慢性肝病和HBsAg持续阳性患者预后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估价包括“健康”携带者在内的持续HBsAg血症患者的e抗原和e抗体的临床联系,以及确定e抗原和血清中Dane颗粒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e抗原和e抗体在慢性活动性肝病的病程和治疗中的意义进行了研究。20例经临床、生化和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慢性活动性肝病患者,其中15例HBsAg阳性,5例抗-HBs阳性。全部患者均给予标准治疗(包括强的松),随访6个月。随访项目:临床、生化、免疫血清和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测定并讨论了HBsAg持续携带者中的e抗原、e抗体和DNA聚合酶。急性肝炎(包括重症肝炎2例)3例中e抗原、e抗体及DNA聚合酶均未被检出。慢性肝炎31例中10例(32%)e抗原阳性,而e抗原阳性10例中又有5例DNA聚合酶被检出。e抗体阳性2例中DNA聚合酶未能检出。肝硬变11例中2例(18%)e抗原阳性,其中1例DNA聚合酶被检出。e抗体检出的2例,但DNA聚合酶未能检出。在无症  相似文献   

10.
自从 Magnius(1972)①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血清中发现 e 抗原后,其在流行病学,临床及预后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受到重视。一般认为 e 抗原仅在HBsAg 阳性血清中存在,而且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有密切关系。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广泛研究。我们于1978年5—6月在四川仁寿县××公社两个大队73例HBsAg 携带者中进行了 e 抗原 e 抗体,抗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 e 抗原的临床意义在于其与乙型肝炎的经过、预后和传染性有关。作者对71年3月至76年7月收治的214名肝病患者筛选出86名(40.2%)HBsAg 阳性者进行 e抗原系统检查,并讨论了它和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的关系。86名肝病患者 e 抗原系统检查结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2.
e抗原     
e抗原的发现1972年瑞典学者Magnius和Espmak在研究乙型肝炎抗原时,用冷凝胶沉淀反应证实在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着一种与在球形颗粒表面的决定簇抗原(a,d/y,w/r)完全不同的新抗原,并定名为e抗原。据作者们的最初报告,e抗原多在人工透析患者中发现(80%为阳性),肝炎患者的阳性率次之(14%),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则无1例阳性。特别需强调的是人工透析患者其检出率较高。e抗原仅能在HBsAg阳性的进行性肝疾病患者中被检出,此提示e抗原与乙型肝炎病毒的增殖密切相关。e抗原的理化性质e抗原与存在于HBsAg颗粒上的决定簇抗原a、d、y、w和r不同,不属于HBs颗粒的表面成分。至今已知的e抗原的理化性质为:(1)存在着两种不同分子量的e抗原,其分子量大于IgG(16万),而小于IgM(85万);(2)在56℃能耐受30分钟,电泳图上处于β-球蛋白的位置;(3)e抗原的等电点为pH5.5,此和HBsAg的等电点(pH4.7)不同;(4)e抗原的漂浮密度为P=1.28克/厘米~3。从以上几点可  相似文献   

13.
1972年瑞典学者 Magnius 和 Espmanrk 在研究乙型肝炎病人的血清中发现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决定簇无关的新的抗原—抗体系统,称为 e 抗原/抗体系统(HBeAg/抗 HBe)。近年来研究资料表明 e 系统的检测,有希望在判断乙型肝炎的临床预后和传染性方面是一个简便而有用的指标。我们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为建立乙型肝炎 e 系统的检测,自1977年3月开始从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是全球性问题,我国的阳性率是8.8%,厦门市的阳性率为14.7%。我所调查了1780人,HBsAg阳性者212人,阳性率为11.9%,高于全国的阳性率。检查外国人142例,阳性者3例,占2.2%。对212例HBsAg阳性者作两对半分析。e抗原阳性率为33.5%,e抗体阳性者占55.7%,未发现e抗原e抗体同时阳性。其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现阶段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sAg,Anti-HBs)、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Ag)、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Ag,Anti-HBe)的流行情况。方法用血清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60个国家疾病监测点,多阶段随机抽取1~59岁常住人口,采集调查对象静脉血4ml,统一检测HBsAg、Anti-HBs。HBsAg阳性者再进一步检测HBeAg和Anti-HBe;对15~49岁育龄期妇女进行HBsAg及HBeAg流行状况分析。结果经加权调整后,我国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为6.61%,Anti-HBs流行率为47.33%。在HBsAg阳性育龄期妇女中,HBeAg流行率为23.51%,Anti-HBe流行率为75.54%。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在地区、城乡、民族和文化程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0~24岁、30~34岁两组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略高于全国育龄期妇女总HBsAg流行率。结论我国现阶段,育龄期妇女HBsAg流行率为6.61%,略低于全国一般水平。其中23.51%的HBsAg阳性妇女为HBsAg及HBeAg双阳性。  相似文献   

16.
乙肝病毒感染与婚前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4 564名婚前体检者进行了肝功、HBsAg测定,查出乙肝32例,发病率为0.22%,HBsAg(+)916例,阳性率为6.29%。HBsAg(+)与年龄相关(P<0.01),与职业、与性别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均<0.001),与学历无关(P>0.2)。88例HBV标志物检测的结果是:5项指标均阴性者占15.90%,e抗原阳性者占26.14%,e抗体阳性者占82%,c抗体阳性者占71.59,%,s抗原阳性者占76.14%,s抗体阳性者占2.27%。通过分析认为:单纯s抗体阳性或e抗体阳性或s、e抗体同时阳性者,可以结婚;乙型肝炎患者、e抗原阳性、c抗体阳性者应暂缓结婚。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控制医源性感染,给病人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从2002年起,我们对住院病人进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抗HBC)的检查。以确保住院病人的就医安全。我们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引言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乙肝的诊断、监测和可能的根除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人血清中得到的普遍认可的、最重要的检测标志物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抗乙肝核心抗原抗体(抗HBcAg)、乙肝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DNA(HBVDNA)。在这些试验中,可使用能识别特定抗原位点,而且比用常规多克隆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3134名婚前受检者进行了肝功能及HBsAg的测定,检出HBsAg阳性168例,阳性率为5.36%。并对已作HBV标志检测的71例HBsAg阳性者进行了分析。结果16例HBV 5项标志物均阴性,e抗原阳性27例,e系纺阴性10例,e抗体阳性16例,抗-HBs阳性2例,占检出的77.46%。通过分析认为:e抗原阴性的可以结婚,e抗原阳性的应暂缓结婚。并对HBV感染与保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乙肝病毒的免疫学标记物一共有3对,即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或HBsAb)、e抗原(HBeAg)和e抗体(抗HBe或HBeAb)、核心抗原(HBcAg)和核心抗体(抗HBc或HBcAb)。由于核心抗原在血中不易被测到,故还剩“两对半”抗原抗体。“两对半”检查(或称乙肝5项)的意义在于了解体检者是否感染乙肝及感染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