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静脉留置针贴膜更换率,提高护理质量和护士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主观能动性。[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静脉留置针贴膜更换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现状对皮下出血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梳理找到真因,针对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开展品管圈后静脉留置针贴膜更换率由20.4%下降到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8项能力自我评价均显著提高。[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贴膜更换率,且能提高护士的实际操作能力及主动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失败率中的效果与体会,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特性要因分析老年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采用鱼骨图分析及临床查检的方法找出主因,运用因果关联图分析问题点和主因的关系,冰山图分析存在的根本原因。针对7个真因,制定改进方案。经临床实践证明;制定静脉输液的标准流程;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领取不同型号及材质的针头,制订新入人员血管评定并根据动态调整,制定静脉输液健康宣教手册及宣传栏。结果有效降低护士一次性静脉穿刺的失败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进护患关系。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患者一次性静脉穿刺失败率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针对主题,圈员讨论制定查检表,对改善前83例置有PICC导管的患者进行PICC相关并发症及相关因素现状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运用柏拉图进行分析,找出改善重点为PICC穿刺点感染、穿刺点出血和机械性静脉炎。利用鱼骨图对改善重点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临床真因验证,找出三个改善重点的真因,针对真因制定措施并实施。在实施中期进行检讨,进一步改进措施,对改善后效果进行确认、标准化。结果通过对改善前83例和改善后87例置有PICC导管的患者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改善前为27.71%,改善后为5.7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目标达成率为141.92%,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结论利用品管圈活动对PICC相关并发症进行管理控制,可以提高PICC置管和维护质量,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能更好地促进PICC置管、维护标准化流程的建立和完善;增强护士责任心和团队精神;提高护士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开展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选"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对急诊科行头皮静脉穿刺患儿进行现状调查,并设定目标,然后进行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落实。结果:QCC实施后,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由79.19%提高到96.54%,目标达标率160.50%。结论:QCC活动通过科学管理、全员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降低因小儿静脉输液引起的护理纠纷,提高工作效率与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新生儿科年轻护士静脉采血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静脉采血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分析年轻护士静脉采血穿刺失败的原因,设立目标,并制定对策。结果品管圈活动,年轻护士静脉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由63.30%(38/60)提高到81.70%(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规范了新生儿静脉采血的操作流程,提高年轻护士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的10大步骤,调查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并分析找到4个真因,针对真因制定4项对策:完善科室化疗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规范护士培训与考核;统一标准,强化护理安全质控;实施标准的健康教育流程及规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干预后,有形成果的评价指标——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由10.7%下降到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23,P=0.0080.05);此次活动的进步率为83.2%,目标达成率为127.1%;品管圈活动后,无形成果的8个评价指标即品管圈解决问题能力、团队精神、责任心、工作成就感、沟通协调能力、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均呈正向增长。结论品管圈在乳腺癌患者静脉化疗安全用药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降低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患者的安全保驾护航,也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与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规范静脉穿刺流程,排除影响穿刺的因素,对降低门诊护士静脉穿刺失败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6名护理人员组成滴水圈,以"降低门诊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率"为主题,通过现状把握、问题解析、设定目标值、拟定具体对策加以实施等步骤,进行质量持续改进,提高穿刺成功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率由改善前的22.5%下降到8.75%,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后圈员能力提高,进步率61%,目标达成率1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静脉穿刺失败率,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提高门诊输液室护士的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深度剖析过去工作中小儿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针对问题所在,改进工作方法,制定符合临床的实际措施,组织圈员开展活动。结果开展活动后,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比以前提高了15%,患儿家属满意度调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得到明显的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使得护理工作有一个系统的评价体系,使得每位护士都能自动参与其中,最大程度地调动了科室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体现科室的团队精神,增加了科室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控制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的实践效果。 方法 2014年5月开展品管圈活动,确定活动主题为“降低小儿静脉穿刺药液渗透率”,通过定期组织圈员会议全面查找导致静脉药液外渗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比较开展活动前后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及其他相关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护理人员的理论、操作水平。 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3个月后,小儿静脉输液一次穿刺不成功率为1%,药液外渗率为3.3%,较开展前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也获得了显著提升。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控制小儿静脉输液药液外渗发生率非常有益,值得长期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的应用与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为活动主题,对目前本科室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进行基线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拟定实施对策,比较品管圈前后的效果。[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调动了特诊部护士工作积极性,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明显变少,减少了护患纠纷,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持续改进。[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特诊部护士安全型静脉留置针穿刺重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ICU患者动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ICU成立QCC小组,以"提高ICU患者动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值,制作柏拉图分析得出ICU动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低的改善重点是护士技术不过硬,患者血管条件差,患者合作程度低3个方面,针对这三者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品管圈实施后,ICU患者动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由活动前的62.7%提高到89.6%,达到87.9%的设定目标;一次穿刺成功次数、使用人力、使用针数、掌握超声引导技术人数、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3 d内重置管率均比开展前有所改善(P0.05)。结论:QCC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ICU患者动脉置管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人力使用,并可降低3 d内重置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出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患和谐。 方法按品管圈理论的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分析导致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出发生的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 结果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出发生率由活动前的23.6%降低至活动后的13%,患儿家长满意度由活动前90%的提高至活动后的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渗出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对静脉穿刺儿童静脉输液渗出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静脉穿刺患儿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予以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予以品管圈活动管理,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渗出率、品管圈活动目标完成情况及本活动取得的无形成果。[结果]观察组小儿输液渗出率为1.5%,低于对照组的6.2%(P0.05);目标达标率为142.4%,品管圈活动后,护理人员在各项能力方面上均有大幅提升。[结论]对小儿静脉输液中开展品管圈管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静脉输液渗出率,并可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提高老年患者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制定对策。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进行质量改进以后,切实降低了老年患者静脉穿刺重穿率,从改善前的11.1%下降至改善后的6.3%,完成了目标设定值。结论采用品管圈方法对老年住院患者静脉穿刺质量进行改进,有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品管圈方法,降低静脉穿刺失败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通过对本科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静脉穿刺失败率由15%下降到4%。结论: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静脉穿刺失败率,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得以持续不断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提高新生儿护士执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的合格率,从而确保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延长留置的时间。同时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保护血管,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成立护理质量品管圈,调查新生儿护士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全过程,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以提高操作的合格率。结果 新生儿护士静脉留置操作合格率由活动前的92.7%提高至99.2%。结论 品管圈管理工具能够找到问题的根源,有效提高新生儿护士静脉留置操作合格率,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及在职护士培训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为活动主题,对目前患者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情况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订相应的对策,观察对策实施前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一区住院患者静脉留置针留置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的63.01%下降至改善后的32.5%,超过改善目标值约4.32%。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拔管率,减轻患者因多次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确保患者及时用药,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品管圈降低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复穿率。方法开展以"降低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病房进行患者静脉输液复穿的现况调查,群策群力,运用品管手法,分析原因,查阅文献制定对策,实施对策并不断检讨与改进。比较改善后效果,最后制定标准化流程。结果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复穿率,由改善前20.60%降至改善后9.35%。同时,品管活动后,圈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制定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流程,能降低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复穿率,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重穿率中的效果。方法由15名精神科医护人员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其中一线护理人员10名,共同分析导致本院精神科患者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静脉输液重穿刺率的变化。结果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1月内,小组一线护理成员共进行静脉穿刺568人次,其中重新穿刺112人次,重穿率为19.72%;品管圈活动结束后1月内,小组一线护理人员共进行静脉穿刺612人次,其中重新穿刺67人次,重穿率为10.95%,显著低于品管圈活动前的重穿率(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精神科住院患者静脉输液重新穿刺率,这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卧床病人下肢静脉穿刺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降低卧床病人下肢静脉穿刺率"为主题,通过现状调查、查找并分析原因,设立目标,制定并实行整改措施,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前(2014年11月—2014年12月)、实施后(2015年1月—2015年5月)下肢静脉穿刺率分别为40.6%,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3,P0.05);实施后的月穿刺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Z=14.0,P0.05);下肢静脉穿刺的理论考核成绩、操作考核成绩均提升(均P0.05);进步率、目标达成率分别为68.0%、119.5%。[结论]QCC活动有效降低卧床病人下肢静脉穿刺率,有助于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同时规范了护理操作流程,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