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唤醒麻醉在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在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特点。方法对24例脑功能区占位病变病人进行喉罩插管、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切除脑内病变后再在全麻下关颅。结果全部病例均在术中获得安全可靠麻醉唤醒,唤醒后脑功能区经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得到定位,脑内病变得到最大程度切除,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8例,其中7例为暂时性功能障碍,1例为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唤醒麻醉状态下切除脑功能区病变是安全、可行的,在术中结合皮质电刺激能最大限度切除病变,同时有利于脑功能的保护,减少术后并发症。高标准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20例结合皮层电刺激定位大脑功能区的癫痫病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术前进行系统的患者访视,设计术中护理及应急方案。术中除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常规外,重点观察患者麻醉唤醒及脑皮层电刺激中的各项生理指标,确保其呼吸通畅、体位适当、肢体保暖及心理平稳,随时做好癫痫发作和其他意外的抢救准备。本组均成功接受脑皮层电刺激功能区定位及癫痫病灶切除,1例出现术中癫痫发作,但未影响后续配合,术后除1例暂时性对侧肢体肌力减弱和1例暂时性感觉性失语外,其余患者均未出现明显或永久性神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3.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结合皮层电刺激定位功能区进行癫痫病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方法。对45例患者实施皮层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的癫痫病灶切除术治疗,术前以及术中对患者开展多项护理服务,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好转,术中配合良好,没有出现严重情绪和生命体征波动问题,也没有出现永久性或者明显的神经功能损伤。认为通过实施护理配合,能够减少接受癫痫病灶切除术治疗的患者不良情况以及并发症,提升了其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提高生存质量[1-2].  相似文献   

6.
皮层功能区病变手术的术中唤醒麻醉与电生理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脑功能区病变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中利用皮质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及直接皮质电刺激监测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和切除病变.本文简单介绍功能区病变唤醒麻醉、术中电生理监测的临床应用与技术细节.  相似文献   

7.
脑功能区病变的手术易造成患者术后出现重要神经功能缺失,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判断脑内病变的部位和手术范围。只有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充分利用MRI、神经导航技术以及脑超声病变准确定位,在唤醒麻醉下进行皮层诱发电位、皮质电刺激的功能区定位和在清醒状态下的病变切除相结合,才能达到最大限度地切除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区,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与提高生存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36例在全麻嗅醒下行脑功能区病变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提出了做好术前访视工作,术中防止低体温,麻醉唤醒期脑功能区定位监测的护理配合,术中密切现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在颅脑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3例颅脑功能区病变开颅后,采用术中超声对颅脑功能区病变定位,再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确定脑功能区后,确定手术入路。结果23例患者在唤醒麻醉状态下,术中超声结合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准确定位,指导手术不同程度地切除病变。结论术中超声在颅脑脑功能区病变的切除术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术应用术中磁共振成像(intraope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MRI)联合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脑功能区的保护作用。方法 2022年6-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诊治脑功能区胶质瘤患者26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行多模态MRI检查,图像融合后导入神经导航系统,拟定手术切口及入路。全身麻醉下开颅,术中唤醒麻醉行皮层/皮层下直接电刺激定位运动、语言和感觉区皮层及皮下通路后切除肿瘤,肿瘤切除满意、脑移位明显、肿瘤边缘达到电生理预警(<5 mm)时恢复全身麻醉行iMRI检查判断肿瘤残留情况。如发现肿瘤残留,将残留肿瘤重新标记并投射在显微镜下切除残留肿瘤至满意,然后再次行皮层下电刺激确定弓状束、锥体束的完整性。术后常规给予降颅压、营养神经及对症治疗,术后组织病理证实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于术后2~3周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记录术中iMRI显示的肿瘤全切除、次全切除率;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及术后1、3个月KPS评分;随访至2023年4月,行MRI检查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 (1)26例中首次iMRI显示肿瘤全切20例,6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麻唤醒状态下定位切除脑功能区病变的方法对脑功能区颅内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例脑功能区颅内占位病变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全麻下开颅,术中麻醉唤醒,在清醒状态下,通过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等方法进行脑功能区定位,在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切除脑内病变后在全麻下关颅。结果手术病灶完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3例。患者术后均无神经功能障碍加重,8例脑功能完全恢复正常,3例较术前明显好转。无手术并发症。结论全麻唤醒状态下进行定位脑功能区手术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脑功能区病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唤醒麻醉联合电刺激技术应用于语言功能区癫痫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5例行全身麻醉术的语言功能区癫痫患者,术中予以唤醒并进行皮层电刺激定位语言功能区,根据皮层脑电图定位的致痫灶与语言功能区关系选择相应手术方式,并且在切除致痫灶时作皮层电刺激以保护语言功能区。观察术中情况、手术前后语言功能、病理结果及癫痫控制效果[采用恩格尔癫痫预后分级(Engel)评价]。结果 1)术中情况:术中脑膨出2例均经相应处理后恢复正常颅内压,术中电刺激引发癫痫发作4例;2)术后病理结果:胶质增生8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FCD)7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星形细胞瘤3例,结节性硬化3例;3)手术前后语言功能: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失语、构音障碍和图片命名功能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癫痫控制效果:EngelⅠ级17例,EngelⅡ级7例,EngelⅢ级1例。结论全身麻醉术中唤醒电刺激技术可以准确定位语言功能区,提高邻近语言功能区癫痫病例的手术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唤醒状态下手术切除脑功能区胶质瘤围术期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以该院2015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术中唤醒状态下行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号分组,分为观察组(标准化护理流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各40例。探讨实施不同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汉密尔顿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常识-记忆力-注意力测验法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标准化护理流程应用于唤醒状态下脑功能区胶质瘤手术患者,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焦虑情绪、认知能力及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术中唤醒麻醉下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0例全麻唤醒下脑功能区附近肿瘤切除术的护理配合经验。主要包括术前访视讲解手术流程以及此类手术的优势,对患者及家属答疑解惑,争取其信任消除紧张情绪;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语言表达、肢体运动等情况,顺利配合术中唤醒的各项功能测定。术中在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电生理监测师及患者之间密切配合,麻醉清醒状态平稳度过;密切观察患者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保持动静脉管路通畅。术后配合麻醉复苏并处理好伤口。10例患者术中唤醒阶段脑功能测定配合良好。认为医患之间的信任程度及沟通交流是此类手术的重要一环,术前和术中对护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重要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直接皮质电刺激联合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16例脑重要功能区病变的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利用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在保护脑功能区功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位于运动感觉区的患者利用体感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6例利用体感诱发电位总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记录到明显的P20-N25倒置波形,波幅最大及波形分化最佳,经直接皮质电刺激确认为运动区。4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患者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无一例出现长期的功能障碍加重,并且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皮质电刺激未出现特殊并发症。结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可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功能,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直接皮质电刺激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对脑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重要功能区手术中应用直接皮质电刺激联合皮质体感诱发电位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16例脑重要功能区病变的患者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利用皮质诱发电位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言区,在保护脑功能区功能不受损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手术切除病变。结果:12例位于运动感觉区的患者利用体感诱发电位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6例利用体感诱发电位总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记录到明显的P20-N25倒置波形,波幅最大及波形分化最佳,经直接皮质电刺激确认为运动区。4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患者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无一例出现长期的功能障碍加重,并且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皮质电刺激未出现特殊并发症。结论:术中体感诱发电位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可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功能,最大限度的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例择期行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的患者分为2组: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R组)和芬太尼间断静注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组(F组),每组各10例,比较2组患者的唤醒时间、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期间清醒程度(BIS值)和术野质量(VAS评分),并且观察2组患者唤醒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R组唤醒时间明显小于F组(P<0.05),R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和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插喉罩,上头架,切皮,唤醒时,脑电刺激时R组血压和心率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唤醒5、10 min,R组清醒程度明显高于F组(P<0.05),2组术野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并发症方面,R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F组。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在额叶功能区致痫灶切除术唤醒麻醉中能取得更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术中唤醒麻醉联合多模态影像在切除脑复发胶质瘤患者手术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 2020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例再次手术切除的脑复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唤醒麻醉组(n=6)和常规手术组(n=14)。两组术中均根据术前功能磁共振神经影像导航引导下,通过皮层电刺激技术定位语言或运动皮层区域,在荧光显微镜下根据肿瘤荧光显影范围切除肿瘤。使用3D-slicer软件评估肿瘤切除程度;利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及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周的认知功能和生活状态,随访1次/3月。结果20例患者的复发时间14.65± 7.64月。所有手术均顺利进行,唤醒麻醉组患者完全配合术者指令动作,术中电刺激确定语言功能区1例,运动功能区1例。术后病理均为胶质母细胞瘤,WHO Ⅳ级。根据3D-slicer软件测量,唤醒麻醉组肿瘤减负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 < 0.05)。唤醒麻醉组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常规手术组出现神经功能近期障碍者1例。常规手术组患者术后1周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 < 0.05),唤醒麻醉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24月,两组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术中唤醒麻醉结合多模态影像有助于在保护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最大化切除脑复发胶质瘤,为保障患者再次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提供了一种安全的手术策略。   相似文献   

20.
朱莉莉  吕凤玲 《护理研究》2009,(9):2410-2410
唤醒麻醉下实施脑功能区肿瘤切除术,就是运用大脑皮层电极刺激进行术中神经功能定位,并切除肿瘤病灶,尽可能避免发生脑功能区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病人的神经功能。随着新型麻醉药物的研发、新型器械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快捷安全的唤醒麻醉技术已经广泛用于神经外科,尤其是功能区脑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