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儿童青少年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其主要临床特征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和行为冲动.ADHD的发病机制及病因至今不明,多数学者认同ADHD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疾病模型.生物学因素包括生物化学、遗传学、免疫学、神经系统发育障碍、脑电生理、影像学等.近年来,人体营养状况与精神心理健康的关系愈来愈引起研究人员注意,也不断有学者报道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与ADHD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多见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与ADHD关系的研究,以及锌元素、镁元素在脂肪酸(fatty acid)与ADHD中的作用.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基础上,仅就此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屈小艳 《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6,3(6):518-519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发育特点。方法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注意力测试软件进行智力评估和注意力评定。结果研究组的智力水平、智力结构、注意力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发育不平衡,持续注意困难,视、听辨别能力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共患学习障碍(LD)是否增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方法 1999年11月至2001年11月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门诊就诊患儿,使用平衡功能测试仪对单纯ADHD组、ADHD共患L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30名的平衡功能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ADHD组在右侧单腿睁眼、闭眼状态下晃动速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海绵垫平面睁眼、海绵垫平面闭眼、左侧单腿睁眼、闭眼状态下晃动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DHD共患LD组在固定平面睁眼、闭眼、左侧单腿睁眼、闭眼、右侧单腿睁眼、闭眼状态下的晃动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在海绵垫平面睁眼、海绵垫平面闭眼状态下晃动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ADHD在感觉冲突情况下存在明显平衡功能缺陷.共患LD的ADHD患儿在基础状态下平衡功能即存在明显缺陷,其平衡功能受损广泛.提示在临床中对共患LD的患儿应重视开展平衡功能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与多巴胺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学龄期儿童最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其病因复杂,但有明显遗传倾向,对其致病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巴胺相关基因。经Meta分析与ADHD关联程度较高的基因包括多巴胺转运体基因、多巴胺受体4基因、多巴胺受体5与ADHD相关。与ADHD关系不明确的基因包括多巴胺受体1、2与3。一般认为ADHD为多基因遗传病,表型多种多样,不同种族和地域的基因结构也存在差异,判定标准的偏差和文化差异也不容忽视,故造成研究结果存在差别甚至矛盾。 相似文献
5.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睡眠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睡眠结构。方法2005-06—2006-04用多导睡眠监护仪(PSG)对首都儿科研究所神经内科就诊的41例ADHD患儿及30例正常儿童进行全夜睡眠结构检测。结果41例ADHD儿童中混合型(ADHD-C)24例、注意缺陷型(ADHD-I)11例、多动/冲动型(ADHD-H)6例。其中男35例,女6例(ADHD-I3、ADHD-C2、ADHD-H1例)。与对照组比较ADHD组REM潜伏期短、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效率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C儿童睡眠Ⅱ期百分比较ADHD-I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组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PLMS)发生率为41·5%,正常组PLMS发生率为1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ADHD组及正常对照组脑电图未见疒间性放电。结论(1)ADHD儿童存在REM睡眠结构的改变、入睡困难及睡眠效率降低;(2)PLMS也是导致ADHD儿童睡眠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3)ADHD儿童以男孩为主,女孩以注意力缺陷型为主。对学习困难的女孩应注意是否患有ADHD。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为ADHD儿童的行为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就诊的ADHD儿童均进行智力筛查,用Achenbach进行行为问卷筛查,感觉统合能力测评,并对行为因子与相关因数行卡方检验。结果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7.61%,行为问题的发生在不同ADHD的型别及感觉统合能力间有非常显著相关性(P<0.01,0.05)。结论治疗ADHD应遵循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生活、个人成就及社交关系,目前对该病仍缺乏客观指标进行诊断及评估疗效。脑电图检查可无创性地记录脑电活动,反映脑功能情况。该文就近年来定量脑电图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行为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特征、个性特征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国内修订版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AD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EPQ),对2003-04—2004-01在广州市儿童医院精神康复科就诊的67例7~12岁ADHD儿童(ADHD组)和相同年龄的85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进行了测评比较分析。结果ADHD组在ADQ量表中感觉运动分低于对照组(P<0.05),语言发展、个人取向、社会责任、社会自制因子、适应能力商数分低于对照组(P<0.01)。在CBCL中,ADHD组的活动能力、交际能力、学校情况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ADHD组有明显的社交退缩倾向(P<0.05),他们更容易发生抑郁、体诉、多动、攻击等行为表现(P<0.01),其中体诉、违纪两个因子是ADHD的危险因子,对ADHD的发生具有预测性。在EPQ中,ADHD组的P分、N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L分则低于对照组(P<0.01),E维度对ADHD儿童有社会自制行为影响明显。结论ADHD儿童社会适应水平低下和不良人格倾向,并且伴随多种与适应不良有关的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9.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尽管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disorder,ADHD)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其仍是较难诊断的儿童精神障碍之一。由于ADHD缺乏具鉴别意义的病因学或病理学改变 ,主要靠特殊行为症状来确诊 ,因此给诊断一致性带来困难。一、ADHD的发展史早在 19世纪末 ,人们就认识到儿童的多动症状。Still和Ebaugh等描述了在精神发育迟滞和严重神经系统损害儿童中的“不安宁、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及多动”表现。 2 0世纪 4 0年代 ,Strauss等认为这类症状与脑损伤有关 ,…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芩苷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大鼠行为学特征的影响,为黄芩苷治疗ADHD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盐酸哌甲酯组及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另设8只WKY大鼠为正常对照组。盐酸哌甲酯组(0.07 mg/mL)及黄芩苷低剂量(3.33 mg/mL)、中剂量(6.67 mg/mL)、高剂量(10 mg/mL)组分别按体重(1.5 mL/100 g)给予对应药物灌胃,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大鼠灌胃4周,每日2次。旷场实验观察实验第0天及灌胃后7、14、21、28 d各组大鼠的总运动距离及平均运动速度,评估药物对大鼠多动、冲动行为的控制作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各组大鼠的潜伏期、目标象限活动比率及穿越平台次数,评估药物对大鼠注意力的影响。结果旷场实验数据显示,第0天,模型组及各用药组大鼠的总运动距离及平均运动速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第7天,盐酸哌甲酯组总运动距离及平均运动速度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第14天,盐酸哌甲酯组及黄芩苷高剂量组大鼠在总运动距离及平均运动速度上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第21天及第28天,黄芩苷各剂量组在总运动距离及平均运动速度上较模型组均呈不断下降趋势(P0.05)。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盐酸哌甲酯组及黄芩苷中、高剂量组目标象限停留时间比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盐酸哌甲酯组、黄芩苷高剂量组目标象限运动距离所占比率亦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黄芩苷高剂量组穿越平台次数高于其余各组(P0.05)。结论黄芩苷及盐酸哌甲酯均能够调控ADHD模型SHR大鼠的运动能力及学习记忆能力,从而控制ADHD多动、冲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的核心症状;黄芩苷药效呈剂量依赖性,高剂量黄芩苷疗效最为显著,但其药效的发挥迟于盐酸哌甲酯。 相似文献
11.
遗传和环境因素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发病中占有重要作用,其中遗传因素可增加个体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敏感性。ADHD患者存在广泛及多样的大脑结构及功能异常,鉴于各脑区功能的紧密联系,近年来探究的视角也扩大到大脑网络功能的障碍。在导致ADHD的生化机制方面,最被重视的依然是单胺类化合物,近年来发现还可能伴随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谷氨酸/γ-氨基丁酸平衡的异常。基因和环境因素协同造成神经内分泌及脑区间联系的异常,使前额叶失去对下级脑区的控制;失去有效调控的基底神经节、杏仁核等影响行为和情绪反应,内分泌调节轴的紊乱则进一步加重神经内分泌异常,长此以往造成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同ADHD的发病相关。但鉴于ADHD的异质性,其病理过程可能不尽相同,具体的机制尚待进一步的研究阐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共患病及功能损害发生情况,并探讨其与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多动冲动)的相关性。方法 疑诊为ADHD 的319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由父母完成Vanderbilt父母评定量表(VADPRS),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制定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进行诊断及分型,根据VADPRS进行共患病筛查及功能损害评估。同时对各型ADHD患儿共患病和功能损害情况进行比较,对其与核心症状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19例儿童中,196例诊断为ADHD,其中注意缺陷型(ADHD-I)84例,多动冲动型(ADHD-HI)35例,混合型(ADHD-C)77例。123例不满足ADHD诊断标准。ADHD儿童共患病(对立违抗性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DHD儿童(63.8% vs 37.4%, P<0.05)。ADHD-C组对立违抗和品行障碍发生率高于ADHD-I组(P<0.05)。对立违抗、品行障碍及情绪障碍的阳性条目数与两个核心症状群阳性条目数有弱相关性(P<0.01)。ADHD组总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DHD组(89.8% vs 74.8%, P<0.05)。ADHD-C组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ADHD-I组和ADHD-HI组(P<0.05)。注意缺陷阳性症状条目数与学习问题、同胞关系损害及组织活动问题有弱相关性(P<0.01),多动冲动阳性症状条目数仅与同胞关系损害有弱相关性(P<0.01)。结论 ADHD组儿童共患病及功能损害发生率高,以ADHD-C组最显著。ADHD核心症状严重程度可以影响共患病及功能损害的发生。未达到ADHD诊断标准的疑诊儿童也有较高的其他精神障碍和功能损害发生率,临床上也要重视对此类儿童的干预。 相似文献
13.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探讨维生素D与ADHD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 1月至2015年 1月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中ADHD诊断、分型标准的97例ADHD患儿为病例组,其中注意缺陷为主型(ADHD-I型)46例,多动冲动为主型(ADHD-HI型)10例,混合型(ADHD-C型)41例,以同期同年龄行健康体检儿童97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ADHD组和对照组儿童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儿童25(OH)D水平的差异。结果 ADHD组患儿血清25(OH)D水平(17±7 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3±8 ng/mL)(P< 0.01);且各亚型ADHD患儿25(OH)D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ADHD组患儿25(OH)D水平正常、不足及缺乏的比例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且各亚型ADHD患儿25(OH)D水平的分布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ADHD患儿25(OH)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25(OH)D水平与ADHD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综合分析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家庭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系统收集2000~2014 年涉及中国儿童ADHD 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文献,从中提取家庭因素有关数据;按照NOS 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tata 12.0 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 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6 篇文献,包括ADHD 病例2 167 例,对照2 148 例。Meta 分析显示,良好的教养方式(OR=0.32,95%CI:0.26~0.40)、核心家庭(OR=0.56,95%CI:0.41~0.76)、父亲文化程度高(OR=0.56,95%CI:0.41~0.76)、母亲文化程度高(OR=0.65,95%CI:0.47~0.89)、母亲性格外向(OR=0.33,95%CI:0.18~0.61)是儿童ADHD 的保护因素;父母关系差(OR=1.90,95%CI:1.17~3.06)和ADHD 家族史(OR=5.86,95%CI:3.67~9.35)是ADHD 的危险因素。结论 良好的教养方式、核心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高以及母亲性格外向可降低儿童ADHD 的发病风险,而父母关系差、ADHD 家族史可增加ADHD 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共患特定学习障碍(SLD)儿童的智力结构及其他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4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发育行为儿科门诊明确诊断的学龄期ADHD儿童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共患SLD分为单纯ADHD组(n=45)和ADHD共患SLD组(n=43)。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智力结构及其他临床特征。结果 ADHD共患SLD组患儿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及总智商(FIQ)得分均显著低于单纯ADHD组(P < 0.05),VIQ中的常识、类同、算数及背数得分显著低于单纯ADHD组(P < 0.05),PIQ的填图、排列、积木及拼图得分显著低于单纯ADHD组(P < 0.05);共患SLD的发生与FIQ、VIQ、PIQ及常识、类同、算数、背数、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能力呈显著负相关(P < 0.05)。结论 ADHD共患SLD患儿FIQ、VIQ及PIQ表现差于单纯ADHD患儿,主要表现在大部分智力结构因子能力偏弱。需要进一步关注学龄期ADHD儿童共患SLD的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症状伴焦虑症状发生的调节中介因素。方法 共纳入12 271名小学生,年龄8.9±1.9岁,其中男生6 743名,女生5 508名,性别缺失20名。采用心理创伤问卷(父母版)和Conners父母用量表收集学生相关资料,问卷由学生父母填写。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和调节中介分析法处理数据。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样本及男性和女性儿童的多动指数因子和儿童期创伤分别与焦虑因子呈正相关(P < 0.01),ADHD和儿童期创伤正向预测焦虑障碍(P < 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总样本、男性和女性儿童的多动指数因子(ADHD症状)和儿童期创伤正向预测焦虑因子得分(P < 0.001),ADHD和儿童期创伤正向预测焦虑障碍(P < 0.001)。调节中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儿童期创伤是多动指数因子与焦虑因子间的中介因素(P < 0.05),性别在多动指数因子与焦虑因子之间起调节作用(P < 0.001)。结论 ADHD症状/ADHD与焦虑症状/焦虑障碍关系密切。儿童期创伤在ADHD症状与焦虑症状间起中介作用,性别在ADHD症状与焦虑症状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共患抽动障碍(TD)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观察 312 名 ADHD 儿童共患 TD 情况,分析 ADHD 共患 TD 类型、不同亚型 ADHD 患儿的 TD 共患率,并对 13 个 ADHD 儿童共患 TD 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及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 312 名 ADHD儿童共患 TD 42 例(13.5%),ADHD 混合型(ADHD-C)TD 的共患率为 24.1%,高于 ADHD 多动-冲动型(ADHD-HI,10.9%)和 ADHD 注意缺陷型(ADHD-I,8.8%)患儿(P结论 ADHD 共患 TD 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早期针对主要的危险因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锌与我国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发生的关系。方法系统收集2000~2015年涉及我国儿童ADHD血清锌水平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包括ADHD病例2 177例,对照2 900例。Meta分析显示,ADHD组儿童血清锌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合并效应值SMD=-1.33,95%CI:-2.22~-0.44,P=0.003)。敏感性分析显示两组在血清锌水平上的差异结果可靠,Egger's检验显示无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儿童血清锌水平的下降可能与AD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