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以及个人意愿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22%,参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4.44%,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60例根据入院日期分为对照组27例和观察组33例。除对症治疗外,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干预。对比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估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发病后10 d,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随访,1个月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积极预防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顾巧华  陈张洁 《全科护理》2012,10(13):1166-1167
[目的]总结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法]对112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人群评估机制,采取保护静脉、鼓励病人主动锻炼、空气压力波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措施。[结果]3例病人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早期综合干预可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康复护理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维普、万方、PubMed等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11篇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共计1056例患者。康复护理在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OR=0.13,95%CI 0.08~0.23),肿胀发生率(OR=0.18,95%CI 0.12~0.28),疼痛发生率(OR=0.13,95%CI 0.08~0.22)以及皮肤颜色改变发生率(OR=0.13,95%CI 0.06~0.26)方面有显著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康复护理可以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肿胀发生率、疼痛发生率以及皮肤颜色改变的发生率。康复护理能为临床脑卒中偏瘫患者提供新的有效护理手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预警监控,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静脉血栓形成危险评分、肢体肿胀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出血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服务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预防脑出血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指导、心理干预,可提高集束化护理方案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张丹丹  董伟 《妇幼护理》2023,3(1):50-52
目的 探究在宫颈癌护理中责任制护理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于我 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 65 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奇偶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 例)与研究组(3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 护理;研究组采用责任制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况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的物质生活评分,心理 状态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躯体功能评分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宫颈癌患者护理中应用责任制护理,能提升患者 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 脑卒中患者作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以其高死亡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何减少脑卒中后病人的死亡率及致死率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卒中后大约有10%患者死于肺栓塞,肺栓塞的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且卒中患者因活动减少或长期卧床等因素,血液回流速度缓慢,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故需要对其进行预防和康复护理以减少脑卒中患者死亡率及致死率。本文主要是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拴的发病原因、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护理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预防及护理。方法 对我科住院的60例脑卒中患者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使用气泵治疗对DVT的预防效果,以及一些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在所采取的护理措施的预防下,我科脑卒中患者60例中有1例出现深静脉血栓。结论 在综合的护理基础上采取气泵预防,可有效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ICU收治的患者2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应用,可明显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早期运动护理对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10月收治的40例偏瘫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提供早期运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Fugl-Meyer评分均有所提高,NIHSS评分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改善幅度更大(P 0.05);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提高幅度更大(P 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P 0.05)。结论早期运动护理能够降低偏瘫脑梗死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率,提高其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89例脑卒中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的康复训练和临床护理,为今后患者的康复和护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康复措施包括急性期前后的训练,慢性恢复期训练等,临床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急性期护理,患肢的观察和护理,密切观察肺栓塞的发生等.认为早期康复训练和有效的临床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急性病.其发病率约为周围血管疾病的40%,目前.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若不及时治疗,将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功能不全,影响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残[1].因此,及早发现和预防DVT发生,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至关重要.2006年10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18例,结合综合治疗,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均痊愈出院,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1]。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以下肢静脉多见。脑卒中后肢体瘫痪,易引起下肢静脉系统的血液瘀滞,并发DVT。DVT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高龄、长期卧床、重度肢体瘫痪、静脉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高半胱氨酸血症、骨折、妊娠、产褥期等是发生DVT的高危因素[2,3]。下肢DVT的形成本身不会影响患者的生命,但如果形成栓子阻塞肺组织,  相似文献   

15.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它的发生和继发性肺栓塞是导致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和死亡的重要因素.近年来,脑卒中并发DVT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外有研究报道[2],如不施加任何干预措施,脑卒中后DVT发生率高达70%以上,国内有研究[1,3]报道为25.9%~33%,其中50%~60%的DVT患者会继发肺栓塞导致死亡,占脑卒中急性期死亡的25%以上[4,5],因此,对脑卒中患者并发DVT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将45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气压治疗组(2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采取相同的护理措施,在此基础上气压治疗组使用气压治疗仪。10 d后评定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气压治疗组患者经气压治疗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例数明显减少,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气压治疗对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探究其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1年7月德州市立医院收治的15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不同的护理内容将纳入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75例患者应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75例患者在对照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2组的凝血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平衡能力、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2组在干预后的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比干预前更长,D-二聚体水平均比干预前更低,下肢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分均比更高,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均比干预前更低,且观察组在干预后的上述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下肢FMA和BBS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优,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低(P均<0.05)。结论 护理风险预警监控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凝血功能的恢复、运动功能和平衡能力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减少均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97例患者根据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瘫痪肢体肌力水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共有34例发生DVT的早期症状,其余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瘫痪肢体的肌力水平是影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对于早期发生的血栓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肌力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97例患者根据脑出血和脑梗死不同瘫痪肢体肌力水平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进行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患者共有34例发生DVT的早期症状,其余患者住院期间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瘫痪肢体的肌力水平是影响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化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且对于早期发生的血栓能够早期发现、早期处理,避免了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评估和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最佳证据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提高护士对患者卒中后下肢深静脉发生血栓风险评估的依从性和干预管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中心系统的临床最佳证据应用系统工具,制订出7条审查标准,对神经内科20名护士和30例入院脑卒中患者进行第1轮审查,循证最佳证据实践后进行第2轮审查。结果 7条审查标准执行依从性从基线审查的56.67%上升到第2轮审查70.00%~100.00%;下肢深静脉血栓风险筛查从零上升至100.00%。结论通过质量审查提高了护士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能力和预防管理能力,建立了风险评估模型和预防流程,降低了脑卒中患者下肢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