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母婴结局中的效果,推广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自然分娩中合理使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住院分娩的1519例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观察组产妇实施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法661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接生技术法858例,对产时及产后母婴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的产妇产后出血量少于常规接生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P<0.001)。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侧切率为20.5%(136/661),常规接生技术组为46.4%(398/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9.12,P<0.001);2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及以上裂伤,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产妇会阴完整率、会阴Ⅰ度裂伤率、Ⅱ度裂伤率分别为16.6%(87/525)、82.3%(432/525)、1.1%(6/525),常规接生技术组分别为4.8%(22/460)、92.2%(424/460)、3.0%(14/460),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常规接生技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63,P<0.01)。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产妇产程时间与常规接生技术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中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组发生新生儿窒息13例,常规接生技术组发生新生儿窒息3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P=0.30)。结论自然分娩中开展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降低产后出血、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损伤程度,产妇损伤小,有利于产妇恢复,促进自然分娩,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林美兰 《全科护理》2014,(15):1361-1363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分娩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保护会阴分娩法接生,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分娩法接生,助产士分别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会阴侧切及裂伤程度、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新生儿窒息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率及会阴Ⅱ度裂伤率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及会阴Ⅰ度裂伤高于对照组,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度裂伤,两组产妇总体会阴裂伤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042,P0.01)。观察组产妇产后尿潴留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0,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96,P0.05)。[结论]无保护会阴分娩法能明显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减少产后尿潴留的发生,有效保障产妇生殖健康,促进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控制胎头娩出对产妇会阴裂伤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威海市中心医院进行自然分娩的20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02例。对照组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会阴保护接生,观察组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法。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母婴预后以及产妇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会阴裂伤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96,P=0.001<0.05)。两组母婴预后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97.06%,99/102)高于对照组(86.27%,88/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65,P=0.005<0.05)。结论 自然分娩过程中实施无保护会阴接生联合控制胎头娩出方法实用性较强,可减少产妇会阴裂伤,保持会阴完整,提高产妇满意度,且不会对母婴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对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自然分娩的14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托肛保护会阴法自然分娩方式,观察组患者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结果两组产妇的第2产程时间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窒息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与会阴裂伤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然分娩中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能够显著降低产妇会阴侧切率及减轻会阴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对自然分娩产妇的会阴损伤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自然分娩产妇156例根据分娩技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78例采用传统接生技术分娩,研究组78例采用会阴无保护技术分娩,观察2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水肿及疼痛情况、产后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质量、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新生儿窒息情况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会阴疼痛程度均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然分娩中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能有效减轻产妇会阴损伤及会阴疼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低危阴道分娩初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及分娩期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选择 2015 年 1~3 月, 阴道分娩且无会阴侧切指征的初产妇 182 例,随机分为 2 组,观察组 86 例,对照组 96 例,观察组在胎头着冠后实行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照组则按照传统会阴保护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完整率及裂伤程度、会阴水肿情况、产后 2 h 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情况。 结果观察组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χ2=5.419,P<0.05),会阴水肿发生率低于观察组(Z=-2.37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会阴裂伤程度(Z=-0.647,P>0.05)、产后 2 h 出血量(Z=-0.423,P>0.05)及新生儿窒息率(Z=-0.486,P>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减轻了产妇会阴损伤程度,没有造成明显的分娩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5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方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及会阴裂伤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与控制胎头娩出的应用可以明显降低自然分娩初产妇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裂伤,提高自然分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张蓓   《护理与康复》2017,16(6):650-651
目的观察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产妇会阴裂伤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单胎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法接生,观察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及产后2h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接生可减轻产妇会阴裂伤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5月于产科足月分娩的1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助产技术协助分娩,观察组采用自由体位管理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进行干预。比较2组的剖宫产率、产程时间、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情况、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χ2=4.379,P=0.036);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9.118,P<0.001);产妇会阴侧切率低于对照组(χ2=10.025,P=0.002);2组产妇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由体位分娩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可降低剖宫产率,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会阴侧切率,不增加会阴裂伤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母婴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正常分娩第二产程会阴无保护与会阴侧切对母儿的影响,探讨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产时会阴严重撕裂伤的方法和技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6月在本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6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技术进行分娩。比较2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分娩情况(会阴裂伤、第二产程、产后2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实施产时会阴无保护接生法的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为17%,低于对照组的56.3%,会阴完整性8%高于对照组5.6%,母亲的产后康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结局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对提高产科服务质量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低危孕妇正常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6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4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开情况、会阴裂伤程度、第二产程时间及产程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30.5%,而对照组的会阴侧切率为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会阴Ⅲ级裂伤,其裂伤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程疼痛级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少会阴切口感染,提高分娩舒适感,促进自然分娩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5):3521-3522
选取收治的经阴道自然分娩的初产妇3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观察组给予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分娩,对照组给予常规接生技术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新生儿Apgar评分。观察组会阴侧切率、会阴裂伤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保护会阴接生技术应用于初产妇自然分娩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初产妇会阴切开率,减少会阴裂伤,对新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363-364
目的观察和分析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对其会阴侧切率与产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9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1023例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512例和对照组511例。对照组初产妇采用常规接生技术进行分娩,研究组初产妇则采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进行分娩。观察和记录两组产妇的会阴情况与产后疼痛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和会阴Ⅱ度裂伤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无保护会阴接生法能够有效降低其会阴侧切率,减轻产妇的产后疼痛程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无创阴道接生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32例正常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无创阴道接生技术)和对照组(产妇常规接生技术),记录2组产妇分娩以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及体重,分析并比较2种方法会阴切开情况、裂伤程度以及水肿发生率、第二产程时间和产程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侧切率(39.7%)低于照组(6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2组产妇会阴裂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未出现会阴Ⅲ级裂伤;观察组产妇会阴水肿发生率(17.2%)低于对照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第二产程时间、产时以及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阴道接生技术可降低会阴侧切率,减轻会阴裂伤程度,降低会阴水肿发生率,缓解产妇疼痛症状,提高自然分娩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接生与传统会阴保护接生对阴道分娩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将在本院分娩的16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2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方法,研究组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方式,对比2组产妇的分娩并发症发生情况、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研究组的会阴侧切率为30.00%,低于对照组的65.00%;研究组第二产生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会阴完整率高于对照组,产后第1天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的会阴保护接生方式相比,无保护会阴接生更有利于保护会阴的完整性,降低新生儿窒息风险,促进自然分娩,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保护接生技术在产妇分娩时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拟通过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接生技术,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接生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疼痛程度。结果:产妇的会阴撕裂情况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会阴疼痛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保护接生能有效改善产妇的会阴裂伤情况,降低产妇的会阴疼痛情况,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并给予托肛保护会阴接生。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根据产妇自己的意愿选择直立、前倾、蹲、趴、侧卧和半坐卧等自由体位分娩,并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会阴损伤程度及会阴侧切情况、剖宫产情况、产后2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侧切率、裂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2h出血量、剖宫产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对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分娩的120例初产妇,根据入院时间将产妇分为观察组(2013年1月~2016年12月)和对照组(2012年1月~12月),各60例。观察组分娩时行会阴无保护接生。对照组分娩时行常规接生。比较两组产妇会阴情况(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产后会阴疼痛)、分娩情况(自然分娩、剖宫产)、产程情况、新生儿窒息、产妇满意率及产后2h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会阴撕裂、会阴水肿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会阴疼痛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产妇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能有效降低低危产妇会阴侧切率,缩短产妇分娩时间,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有助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及产妇满意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产妇在第二产程胎儿即将娩出时,常规采取McRobert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技术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3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6例。从第二产程胎头拔露至会阴后联合紧张开时到胎儿娩出结束,观察组常规采用McRobert法联合无保护会阴技术助产,对照组按传统实行仰卧膀胱截石位下会阴保护法接生,比较分析两组母婴妊娠结局。[结果]两组产妇会阴切开率、会阴损伤程度、产后会阴疼痛、产后42d会阴不适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在第二产程常规采取McRobert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技术助产减轻了产妇会阴裂伤程度,提高了阴道分娩质量,减轻了产妇对分娩会阴侧切的恐惧。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58-159
选取收治的低危临产产妇2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托肛保护会阴接生方法进行分娩,观察组采用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进行分娩。观察两组软产道裂伤情况、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观察组软产道裂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Ⅰ度裂伤率、Ⅱ度裂伤率分别为10%、4.16%,均低于对照组的16.7%、9.16%;观察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为51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min;观察组2h出血量为(69.9±1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6.8±23.8)ml。两组各项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会阴无保护分娩技术操作方法简单,能有效减少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创伤,还能促进产妇自然分娩,能有效提高分娩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